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新手勇猛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白酸枝?越黄?海黄?半桌,酒桌和塌.新,老黄花梨探讨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07-6-5 15:07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到底你的几样东西是什么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楼主| 发表于 2007-6-5 15:09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六)清代明式家具制作用材,黄檀型黄花梨木(新花梨木),身份与出生地的“弥天大谎”,造成的现代黄花梨家具文化概念上的模糊:

清代初期,因为明代黄花梨早已消耗殆尽,由此历史上的一直称作“花榈”“花狸”的黄花梨木。到了清代之一时期,就有了替代品的出现,自然也是必然的,就有了新老之分,以便与明代黄花梨有所区分。笔者在这里应该着重强调一下,对于这种意义上的“新”“老”划分,实际上的真正意义并不是明代的黄花梨(降香型)是万年以上的老树,清代的替代品(黄檀型)就是百年新(嫩)树。这种“新”“老”划分的区别,其实,就是真正意义上本质与品种的不同,是明代末期,做为明代家具制作用材的黄花梨(降香型)这一品种,早已砍伐殆尽。清代初期明式(仿照明代的样式)家具制作用材,就选择了与明代黄花梨家具用材有某些相似之处的替代品(黄檀型)。这一不同的品种。因此,明代家具制作用材(降香型黄花梨木)与清代明式家具制作用材(黄檀型黄花梨木),完全是两个不同类型以及不同品种的树木。

明代黄花梨木家具制作的主要用材(降香型老的黄花梨木),在明末时期就早已砍伐殆尽。清代明式家具制作的主要用材(黄檀型黄花梨木),这种有着另一品种身份的新花梨木(黄檀型黄花梨木)真实的原产地,却是出产于当时的占城国;现今的越南中南部越南以及当时的暹罗国:今泰国。清朝时期,这种用材的主要来源方式,大多是以贸易往来以及进贡方式为主要获取途径。
因为受这种原料获取途径的单一性方式所局限,以及由于这种黄檀型黄花梨木颜色多呈尊贵的象征皇权的金黄,而且需要从越南以及东南亚进口,因而数量很少极为珍贵,仅尽作为贡品为皇室使用。清代黄花梨木家具的使用也就是有了严格的等级限制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清代皇家宫廷和园林里的黄花梨材色多呈浅黄色或金黄色的原因。这种浅色黄檀型黄花梨木制作的家具 北方发现的多见,尤其是城市中的清代明式家具。

原产地为越南的,清代黄檀型黄花梨木,与明代降香型黄花梨有着本质上与品种上的区别。明代降香型黄花梨特点之一,就是纹理美丽而且清晰,即使是浅黄色用材,材质表面上的纹理还是依然非常清晰的,木射纹线细肉眼下可见。清代明式家具主要用材,黄檀型新花梨,色淡黄,质细色线纹理不明显,质量也轻飘飘的,缺乏明代老黄花梨木重器的分量与霸气,缺乏做为黄花梨木必须具备的行云流水兼写意美丽的纹理特征,也是这种浅颜色的黄檀型黄花梨木(新花梨木),多见于清代较早期的明式家具的原因。记住啦,这里所说的浅颜色多见于清代较早期的明式家具。而不是人们现在多错误理解的,浅颜色的黄花梨家具多见于早期的黄花梨家具,越浅颜色的黄花梨木家具制作年代越早,这一无稽之谈。

(七)“海南东部所产黄花梨,全是浅颜色”,又一个“弥天大谎”,造成的现代黄花梨家具文化概念上模糊:

为了能进一步证明下去,并且要将“谎”继续说圆了,于是呼,接下来,就撒了又一个“弥天大谎”,说是什么,海南岛东部、东北部生长的黄花梨的色泽多呈浅黄或金黄色,而且多是直径级大的,纹理直而少有或没有鬼脸。
实际上,真正的历史事实是,生长于海南东部的明代家具制作主要用材,老花梨木又称老的黄花梨(降香型黄花梨),颜色不仅只有浅黄色和金黄色,而是由浅黄到紫赤,色彩鲜美,纹理清晰。并且降香型老的黄花梨木,即使是直径再大的用材,也照样拥有高山流水兼写意画般美丽清晰的纹理,也照样是有鬼脸和狸斑的。至于,清代原产地为越南的新花梨(黄檀型黄花梨)木质特性,倒还真是不可能全是直径极大的用材,即使是用材直径极小的用材,也是照样一律全都是,纹理直而质细色线纹理不明显不清晰,清代黄檀型黄花梨木根本就谈不上有狸斑,更谈不上能有鬼脸,即使有所谓的鬼脸,也就是由大小不一的圆圈,圆脑袋、圆眼睛、圆鼻子、圆嘴巴所组成的所谓鬼脸图案(这种所谓的鬼脸就连软木上也是常见)。清代明式家具用材新花梨木(黄檀型黄花梨),根本和明代家具用材老花梨木(降香型黄花梨木)就不是同一类型的品种,只有明代家具用材老花梨木(降香型黄花梨木)才有狸斑和真正的“鬼脸儿”,木纹中平整不开裂木疖,由黑色髓线组成的斑纹,聚集处呈鬼脸状。呈现出花狸头、美人头、老人头及老人头毛发等“鬼脸儿”。

(八)将明清两代均不采用其为家具制作用材的,现代型新品种,新黄花梨木
(新海黄和新越黄),硬是说成明清黄花梨家具制作用材老料,造成的现代黄花梨家具文化概念模糊:

新海黄或者新越黄,色彩花里胡哨,过于张扬、艳俗。与古人对老的黄花梨木“文木”儒家中庸之道的思想审美观点存在本质差异。明清两代的古人与黎人多是根本不以其做家具用材,而是以其做为建房用料或者做为农具用材。

明清和现代黄花梨家具文化发展历史相符合的正确分类:

明代:老花梨木(降香型黄花梨):老花梨木又称老的黄花梨木,包括老花梨木和老花榈木(海南文木)以及老的海南檀,颜色由浅黄到紫赤,色彩鲜美,纹理清晰美丽,真正的降香型老的黄花梨硬木,质量重或者甚重(明代黄花梨重器一说就是来源于此),为明代黄花梨木家具主要用材。

清代:新花梨木(黄檀型黄花梨、油香型黄花梨):黄檀型,质量较轻,木色赤黄,纹理色彩较老花梨稍差。 油香型又称西部油梨,色暗橙中带黑红,色斑纹理呈条状,质量多轻也有质重者。清代明式家具多为新花梨木制成。

现代:现代型新黄花梨木(新海南黄花梨木和新越南黄花梨木):色彩花里胡哨,过于张扬、艳俗。与古人对老的黄花梨木“文木”儒家中庸之道的思想审美观点存在本质差异。明清两代的古人与黎人多是根本不以其做家具用材,而是以其做为建房用料或者做为农具用材。

(九)明清黄花梨木家具的制作技术,明代民间工匠手艺高于清代宫廷艺人手艺。这一错误的观念造成的现代黄花梨家具文化概念模糊:

明代立国初期,宣布并且恢复了作为制造业主体的手工业者,奴隶们的人身自由与政治自由, 能够充分调动和激发手工艺匠人们压抑以久的智慧和热情。文人直接参与到家具的设计制作的各道工序与各个细节环节过程当中,对明代黄花梨硬木家具文化的形成发展,起到了知识文化与技术观念绝对支持,为明代黄花梨文化的形成,起到了直接性和决定性的关键作用。使得明代时期的黄花梨硬木家具文化,从理论研究到精细选材、文人设计、文人指导下制作、艺术鉴赏、园林配套摆放、耐用和实用性,全都融入到当时这种明代浓厚的黄花梨硬木文化氛围之中。社会上开始普遍崇尚硬木家具。追寻古朴之风尚,遍及大江南北。《云间据目抄》里这样记载的:“隆万以来,虽奴隶快甲之家,皆用细器,虽是皂快之辈,也争仿细桌、书房”。由此可以得见,当时社会上下阶层人士,争效文人细木家具成为时尚风气之一。明代文人们对家具文化的钟情达到了几乎痴迷的程度,这在我国的家具发展史上,是任何一个朝代都无法比拟的。

在传统家具研究界里,明代黄花梨木家具,是专指明代时期所制作的家具。明式黄花梨木家具,专指清前期(康熙、雍正)制作的家具。清代初期的明式黄花梨木家具,完全在整体上保持和继承了,明代家具制作形式、明代制式和规格品种。清代以后的明式黄花梨木家具制作和用材,基本上是属于由皇家亲自掌握和使用,这一时期的清代明式家具在工艺制作以及结构上与明代家具没有多大差别。只是在材料有了根本的变更而已,清代明式黄花梨木的品种与材质与明代黄花梨木的品种与材质完全不同。

(十)“浅颜色的黄花梨家具多见于早期的黄花梨家具,越浅颜色的黄花梨木家具制作年代越早”,这一原则性的错误观念,造成的现代黄花梨家具文化概念模糊:

明清以及现代黄花梨木家具用材总共应该有四种:

(1)明代降香型老的黄花梨木:颜色由浅黄至紫赤,色彩鲜美,纹理清晰,行云流水,有呈雨线式条状木纹,细观棕眼呈八字形排列,麦穗纹、蟹爪纹、虎皮斑纹,质量较重。常出现黑色髓线组成的斑纹,聚集处呈鬼脸状。是明代黄花梨木中最美观最典型最正宗的一种。

(2)清代早期黄檀型新花梨木:黄檀型,质量较轻,木色淡黄,纹理色彩较老花梨稍差,出产于越南。清代早期明式家具主要用材。

(3)清代中晚期油香型新花梨木。此种木材含油质较多,色暗褐黄或橙中带黑红,色斑纹理呈条状,包浆呈“木变石”透明感,油质少者轻油质多者重。清代中晚期明式家具主要用材。

(4)现代:现代型新黄花梨木(新海黄和新越黄):色彩花里胡哨,过于张扬、艳俗。与古人对老的黄花梨木“文木”儒家中庸之道的思想审美观点存在本质差异。旧时古人与黎人多不以其做家具,而是以其建房或农具用材。

综上所述可以明显看出,要说真正算得上浅颜色意义上的的黄花梨木家具,那就是清代早期的黄檀型新花梨木,木色整体上是属于通体淡黄,木射线以及直纹纹理不明显或者不可见。明代降香型老的黄花梨木即使是浅黄色的,也绝对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单纯浅黄颜色,木射线和纹理美丽而且清晰可见,肌理细嫩,层次分明。

著名收藏家张德祥先生,在这一领域的理论非常正确,完全符合历史事实,在其《张说木器》里认为:“黄檀型。此种黄花梨色淡黄,质细色线纹理不明显。多见于较早期的明式家具”。

就是说,黄檀型浅颜色的黄花梨木家具,应该是多见于清代较早期的明式家具主要用材。


(十一)黄花梨木家具自古以来一直是皇权以及身份地位的象征,这一错误观念,造成的现代黄花梨家具文化概念模糊:

明代乃至上溯道唐代时期,黄花梨硬木制作的家具,就广泛受到当时社会各个阶层以及百姓普遍珍爱。《云间据目抄》里这样记载的:“隆万以来,虽奴隶快甲之家,皆用细器,虽是皂快之辈,也争仿细桌、书房”。由此可以得见,当时社会上下阶层人士,争效文人细木家具成为时尚风气之一。

清代时期虽然老的黄花木已经砍伐殆尽,随之而来的替代品新的黄花梨品种依然尊贵美丽,由于黄花梨木颜色多呈尊贵的象征皇权的金黄,而且需要从越南以及东南亚进口,因而数量很少极为珍贵,仅尽作为贡品为皇室使用。为此,也就是可以说,唯有清代黄花梨木家具的使用有严格的等级限制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楼主| 发表于 2007-6-5 15:13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Originally posted by 麒麟 at 2007-6-5 15:07:
到底你的几样东西是什么呀?

把文章贴上来共兄参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楼主| 发表于 2007-6-5 20:27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请喜欢黄花梨的朋友拍砖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楼主| 发表于 2007-6-6 13:32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看来大家只是喜欢新的黄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手机版|Archiver|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 沪ICP备2022029664号 )

GMT+8, 2025-7-19 12:34 , Processed in 0.108509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