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bigbe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器物赏鉴] 新清明上河图惊鸿问世——汪观清与《新安江风情图》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10-10-29 23:20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48g :48g :48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10-10-29 23:40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虽略带现代味,但确是不错的作品。谢谢分享!:48g :48g :48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9 23:4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10-10-29 23:45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hello :hell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10-10-30 12:54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感谢楼主,看到家乡雄村了,竹山书院确为早清风格,大家闲时可一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10-10-30 15:19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可与富春山居图相媲美,画里面的人安详随和,没有看到浮躁奔忙的场面,居住的环境和周围的山水很协调。:hello :hello :hello :54g :54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10-10-30 22:09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很用心的作品,很优美的画卷,可惜流露出现代的气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10-10-31 02:26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原帖由 bigben 于 2010-10-29 23:45 发表

民国时代
明明看着都是〝剃月亮头留辮子〞的男士,怎麼变成〝民国時代〞了?:23g :23g :23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楼主| 发表于 2010-10-31 13:05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原帖由 虫二軒 于 2010-10-31 02:27 发表
明明看着都是〝剃月亮头留辮子〞的男士,怎麼变成〝民国時代〞了?:23g :23g :23g

刚查阅了画家的自序文并经与画家确认,画家选用的是以清朝至民国初年的徽州繁华时期为背景。
本贴的新闻稿为本网所起草,对其中不准确之处为本网误写,在此一并修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10-10-31 15:34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原帖由 bigben 于 2010-10-31 13:05 发表

刚查阅了画家的自序文并经与画家确认,画家选用的是以清朝至民国初年的徽州繁华时期为背景。
本贴的新闻稿为本网所起草,对其中不准确之处为本网误写,在此一并修改。
:12g :12g :12g :hello :hello :hell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
发表于 2010-10-31 19:43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再一次欣赏了,谢谢!:48g :hell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10-10-31 21:03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和清明上河图无可比较,千里之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 17:38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原帖由 前面也下雨 于 2010-10-31 21:04 发表
和清明上河图无可比较,千里之差

可详述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10-11-1 19:26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并非专家,只有一些个人理解,大本有命就说说,完全没有冒犯大师的意思。

吾友是清明上河图粉丝,到他处总拿出宝贝那个高清晰的印刷品来看,所以清明上河图我只见过比较清晰的印刷品。
两幅画在景上,清明相对更写实,新安更写意是有别于清明的。这且不论高下。
区别在人物,清明在写实的景物下,人物神态在写实中藏着写意,很浓的抽象,每次看同一个人物都觉有不同味道让人如痴如醉,个人觉得新安的人物缺乏的那一点点意思,人物是实的,给我一种连环画中人物的感觉。

新安无疑是一幅巨作,是好画,只是别和清明比。

恕罪恕罪:12g :12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 20:40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原帖由 前面也下雨 于 2010-11-1 19:27 发表
并非专家,只有一些个人理解,大本有命就说说,完全没有冒犯大师的意思。

吾友是清明上河图粉丝,到他处总拿出宝贝那个高清晰的印刷品来看,所以清明上河图我只见过比较清晰的印刷品。
两幅画在景上,清明相对更 ...

前面也下雨兄慧眼至察,见地独到,谢谢点评。

本网推介《新安风情图》,一是以飨读者,二是为的请个大家的点评。我倒不希望大家一边倒地肯定,也不希望简单地否定。
既然是求评,就希望大家能从立意、画韵和技法方面详细地给予分析和评论。一是启发思路,二是同好交流。

个人认为,《清明上河图》是国宝经典,《新安风情录》是在向前者致敬。
两幅图都是现实主义的风俗画,而且都是兼工带写的画法,但《清》偏向工笔,略带淡彩,《新》偏于写意,略带勾描。故技法略有不同。
从绘画内容讲《清》重于人物风俗,而《新》兼顾风俗与山水,其山水内容与变化较前者丰富。
从人物刻画来看,《清》重形态不重表情,而《新》则两者兼顾。
从风俗内容说,两者各有千秋,一个是都市百态,一个是乡村风俗,内容也都足够丰富,令人震撼。

《清》寄托了几百年来太多国人的感情,已经成为了不朽的国宝。《新》是新面孔,被人接受需要时间,希望将来一样能成为经典。

在此希望各位麒友任评无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手机版|Archiver|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 沪ICP备2022029664号 )

GMT+8, 2025-9-19 07:31 , Processed in 0.136669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