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歌森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观点理论] 大本关于伍氏产品的看法

 关闭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10-12-11 14:25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原帖由 金涛金涛 于 2010-12-10 22:33 发表
说穿了,每个人都是在捍卫自己的利益,只是在捍卫自己的利益的同时,别对与自己持不同观点的人做出超出客观中肯讨论的范围的评价,就可以了。
:11g :11g :11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10-12-11 14:31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原帖由 茅台酒 于 2010-12-10 23:59 发表



关于“型材艺韵”——

个人感觉将“型材艺韵”这四个概念作为某种家具艺术创作理论并列似乎有点勉强。
前面三个概念“型材艺”过往的大家们已经有过详尽论述,它们都是描述家具艺术特征的概念,
略作分析 ...
材差些可以(榉木与紫黄怎可相比),但没有上佳的“艺”,何来绝美“型”,更就谈不上留世千古沁人肺腑的“韵”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
发表于 2010-12-11 14:38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原帖由 茅台酒 于 2010-12-10 23:59 发表



关于“型材艺韵”——

个人感觉将“型材艺韵”这四个概念作为某种家具艺术创作理论并列似乎有点勉强。
前面三个概念“型材艺”过往的大家们已经有过详尽论述,它们都是描述家具艺术特征的概念,
略作分析 ...


韵,应该不是一眼可以看出来的东西,需要花一定的时间去感觉。

一件器物,可能我们第一眼看它的时候会觉得眼前一亮,但稍长就会觉得不过如此,那我们是不是可以认为,这件器物美则美矣,但没有神韵。

但也可能会有这样一件器物,我们第一眼看时觉得不过如此,平平凡凡,但细细品味下来,发现这件器物每个部位、每个尺寸都恰到好处,多一分胖少一分瘦,圆则顺畅而不流于油滑,坚则挺拔而不失于生硬,张扬而不喧嚣,含蓄而不胆怯。
或者到了这样时候,我们就应该是感受到这件器物所含有的神韵了吧。

很唯心。:hehe

集文人匠人心血之大成的明清家具,发源处就是人本精神,人是肉其外骨其内,换到家具上,就是外圆内方了吧,虽然不能说全是唯心的,但如何让家具体现出外圆内方的人本精神,仍然是比较唯心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
发表于 2010-12-11 14:48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学习了,谢谢各位!:D :48g :hell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发表于 2010-12-11 15:07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原帖由 茅台酒 于 2010-12-11 14:18 发表
我虚拟仿制过一些经典器型,下面是自己写的一篇心得的部分文字,与同好分享——

... ...
虚拟仿制得形神兼备当然也不容易,但它的高效准确却是实物打样无可比拟的。即便不经千锤百炼,把数字仿品做到最大限度接近 ...



仿制当然很重要,任何书法家都是从描开始,而后遍临诸贴,但这时关键了,不创新不过是个写字很好的人而已。
关键仿制时如兄所做不断思考与前人神交,思创新,可成事。如仿制的目的一直停留在如何仿得更像更精准更符合统一标准,那仿得越像东西越无趣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6
发表于 2010-12-11 15:23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原帖由 前面也下雨 于 2010-12-11 15:07 发表



仿制当然很重要,任何书法家都是从描开始,而后遍临诸贴,但这时关键了,不创新不过是个写字很好的人而已。
关键仿制时如兄所做不断思考与前人神交,思创新,可成事。如仿制的目的一直停留在如何仿得更像更精准更符合统一标准,那仿得越像东西越无趣了。


创新绝对是需要的,而且只有创新才是真正的生存之道。

但创新必须面对的是被公众接受:D 。这个很难。

创新者要生存,所以只能在保持着时刻迎合市场的同时,小心翼翼地偶尔迈出一小步。

我从事的行业,创新,常常被视作“违规”或者说“不审慎”。结合国情,创新真是一件很难的事。

呵呵,讨论这个有点远了。

回到家具上来。

家具是实用器,不能说中国古典家具有多符合人体工程学,但毕竟是给人用的,所以和人的身高体阔有非常大的关系。

从古到今,人的身高体阔,肯定有了不小的变化,但这种变化肯定是慢慢行进,逐渐变化的,不可能一夜之间翻云覆。再考虑到中国古典家具的精华在明清(这个观点可能有错,但我是这样理解的,欢迎指正),由明清以降,人们的审美观点到底有多大的变化,特别是在对传统中国文人文化的理解上、传承上,有多少继承、抛弃、发展?

这些,大约都是家具创新中的不可忽略的因素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发表于 2010-12-11 15:46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原帖由 茅台酒 于 2010-12-11 14:18 发表
我虚拟仿制过一些经典器型,下面是自己写的一篇心得的部分文字,与同好分享——

... ...
虚拟仿制得形神兼备当然也不容易,但它的高效准确却是实物打样无可比拟的。即便不经千锤百炼,把数字仿品做到最大限度接近 ...

简单表示吧::48g :48g :48g :hello :hello :hell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
发表于 2010-12-11 15:57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原帖由 三江渔夫 于 2010-12-11 15:47 发表

简单表示吧::48g :48g :48g :hello :hello :hello

闭门造车需要才智,跨出门槛更能发挥才智:hell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
发表于 2010-12-11 16:00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hehe :heh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发表于 2010-12-11 16:10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支持大本的发言,我曾经也因为参与了一个关于伍式罗汉床价格的讨论被骂的体无完肤,还好我早早退出了争论,以后这种争论的帖子就当看客了,因为这种争论实在是很无聊,只能说这帮“伍粉”败坏了伍式的名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
发表于 2010-12-11 22:26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原帖由 明韵清风1996 于 2010-12-11 09:26 发表
关于“型材艺韵”——本人一直觉得远看要有“型韵”,近看才是“材艺”。一件作品第一眼看到的是造型,展现结构美,线条美,力学美。这是最重要的,最难把握的。
:Newbee :12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10-12-11 23:07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前几天去天雅 感觉那个店不仅装修的不怎么样 好像服务员业务也不大熟练问她什么也回答不上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10-12-11 23:19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原帖由 复姓公输 于 2010-12-11 14:38 发表


韵,应该不是一眼可以看出来的东西,需要花一定的时间去感觉。

一件器物,可能我们第一眼看它的时候会觉得眼前一亮,但稍长就会觉得不过如此,那我们是不是可以认为,这件器物美则美矣,但没有神韵。

但也 ...


公输兄高见  小弟感受的到  这是您的经验之谈:48g :48g :48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10-12-11 23:49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原帖由 复姓公输 于 2010-12-11 15:24 发表


创新绝对是需要的,而且只有创新才是真正的生存之道。

但创新必须面对的是被公众接受:D 。这个很难。

创新者要生存,所以只能在保持着时刻迎合市场的同时,小心翼翼地偶尔迈出一小步。

我从事的行业,创 ...


如公输先生所言,创新之难尤在中华

我中华有一言可谓重矣!“离经叛道”!;离字和叛字可真沉重啊。

在中华想“创”想“新”需背“离”与“叛”!与西方近现代思想真截然相反啊。麒麟众烧家放眼看看西方的现代艺术品受到重视的程度吧!别西方了。就看赶着西方脚步的日本吧,没法比!
有句话挨骂也不得不说了,别再抱着王世襄了!抱着王世襄的人无非绑架他作为一个标准而已。我敢说王老最不想你们这样做!呕心沥血写了那几本书至于让你们利用成这样吗。晚年话也不敢多说了!

小字辈呓语,也招不了谁,也没想招谁,回应公输先生言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10-12-11 23:51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有句话挨骂也不得不说了,别再抱着王世襄了!抱着王世襄的人无非绑架他作为一个标准而已。我敢说王老最不想你们这样做!呕心沥血写了那几本书至于让你们利用成这样吗。晚年话也不敢多说了!

:hello :hello :hell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手机版|Archiver|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 沪ICP备2022029664号 )

GMT+8, 2025-9-19 02:01 , Processed in 0.068189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