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huafeicd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非洲小叶紫檀(科檀)之家

[复制链接]
436
发表于 2011-3-8 21:26 | 只看该作者
刚才又进入一个电子文库,找了些文献来看Baphia nitida和African sandalwood的关系,其中有一篇是2009年12月由法国、科特迪瓦和比利时三国人员写的文章,讲到Baphia nitida的一个名字叫做African sandalwood。但是早一些的文献没有一篇讲到商用名为African sandalwood,在这里我也希望楼主可以提供一些帮助。
刚才把30页的论坛又重新翻一遍,在楼主已给出的资料中也没有有力的证据证明Baphia nitida叫做African sandalwood。
楼主其实不用为姜老师的认定而感到荣幸,应该是她来感谢您,因为在您给她提供正确的拉丁名之前,她们木工所已经鉴定过您的科檀样品和很多其他人的科檀样品很多次了,结果不是“红酸枝”就是“铁木豆”。不过如果她能够认可光亮杂色豆应当属于紫檀的范畴或可以叫做非洲小叶紫檀,那么,您就应该好好感谢她。:12g
还有楼主您是专业搞英语的,我的英语水平无论如何也是比您差,不过我把“African sandalwood”翻译为“非洲檀香木”,您为什么认为不对呢?

[ 本帖最后由 黄花黎 于 2011-3-8 22:2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7
发表于 2011-3-8 21:40 | 只看该作者
还是想问,为什么光亮杂色豆被叫做African sandalwood?香味是排除了,接下来就是染色功能,紫檀因为可作染色用,叫做Red sandalwood,所以光亮杂色豆就叫做African sandalwood,甚至不是African red sandalwood,也就是说sandalwood本身也含有染色剂的含义,但是我认为这样就已经与sandalwood的原意出现了分歧。
推测中——由于中国进口商在西非收集这种木材多年,有可能African sandalwood作为光亮杂色豆的商用名已多年,并有逐步取代原先商用名Camwood、Redwood和Barwood的趋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8
发表于 2011-3-8 22:00 | 只看该作者
如果您问为什么上海木材行业协会这边没有上报林科院“科檀”就是“光亮杂色豆”一事,合理的解释和回答是上海这边也有很多的木材鉴定机构,这些机构中的某些专家在您之前就已经知道了这回事,这里有自己的鉴定机构,与中国林科院木工所是平起平坐的单位,无须上报北京林科院(因为她们鉴定不出来是她们自己的问题),在这里的机构出具的鉴定证书就完全具备法律效力。论起对木材的研究鉴定水平,谦虚的说,完全不比北京林科院差。林科院制定的标准虽是国家标准,但是哦,这个权利应当为各地所分享。
还有就是,一个真正的林学工作者对于树种的探求是执着的,成功后也是低调的,因为自然界的树种本不是人类创造,我们只能因为能够接近真理而感到荣幸,绝不能有自高自大的感觉——所谓自豪的宣称。:hehe

[ 本帖最后由 黄花黎 于 2011-3-8 22:1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9
发表于 2011-3-9 14:56 | 只看该作者
我找到一些东西,希望能够参考(楼主一直在按照英文进行翻译,我按照楼主的思维方式尝试了一下)

-      Camwood (Baphia nitida), also known as African sandalwood, is a shrubby, hard- wooded African tree. Its wood is commonly used to make a red dye……
      http://en.wikipedia.org/wiki/Camwood
       这个词条能说明Baphia nitida 可以称作African sandalwood

-        将“"sandalwood"”从英语翻译成您想要的语言 sandalwood - 檀香   字典: 檀

那么合起来简单直译我们可以称Baphia nitida 为非洲檀木

将“"red sandalwood"”从英语翻译成您想要的语言 red sandalwood -    紫檀
降“小叶紫檀”翻译之后是Lobular red sandalwood

而 African sandalwood 之中从头到尾没有出现red这个词。

我们把“African sandalwood” 无论怎么翻译,放在什么词典里翻译,都翻译不出来非洲小叶紫檀这个名字,而把非洲小叶紫檀翻译之后就是Rosewood African lobular。

所以我想来想去,老外在命名的时候有一定的逻辑,他们赋予Baphia nitida 木以 sandalwood (檀),但是并没有赋予red sandalwood(紫檀)。

不知道是我理解错误还是词典错误,如果楼主有相关的词典把African sandalwood翻译为非洲小叶紫檀的词条,也请发出来供参考。

谢谢啊:12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0
发表于 2011-3-9 15:44 | 只看该作者
将紫檀属的其他树种所出产的木材叫做“紫檀木”也是一个常见到的现象,其实它们都应当属于花梨木或亚花梨,尤其是一些非洲产紫檀属树种,如非洲紫檀(Pterocarpus soyauxii)、安哥拉紫檀(P.angolensis),会在营销时以“紫檀”的名称面世。不过,在非洲大陆有多种紫檀属树种,其中在大陆东部从坦桑尼亚往西经过刚果(金),马拉维,赞比亚直至西南部的安哥拉分布着若干种染料紫檀的变种,其中已采集到标本的有Pterocarpus stolzii P.zimmermannii P.tinctorius P.tinctorius var.macrophyllusP.albopubescens P.cabrae P.delevoyi P.hockii P.kassneri P.odoratus P. velutinus,这其中有的品种密度较高,可达到0.95克/厘米3以上,色泽为深紫红至紫褐色,已经接近于紫檀木的特征,在国内的市场仍以“花梨”称之,又因木材颜色深红褐而被称之为“血檀”。
国内广西区出产的小叶红豆木(Ormosia microphylla)心材深红,色泽美观,也常以“紫檀”之名称面世。但显微镜下看,此木导管孔径大,内含黄褐色物质,射线粗,木材结构亦不及紫檀细腻。东南亚产达里豆的一种木材(Dialium sp.又名摘亚木)表面经长期氧化后呈现深红色,从端面看,管孔配列形式,薄壁组织分布类型均与紫檀木相似,在微观下可见其射线形态与紫檀明显不同,是区别的依据。作为染料替代紫檀木的树种在非洲大陆是光亮杂色豆(Baphia nitida,这个树种生长于塞内加尔、塞拉利昂、利比里亚、科特迪瓦、加纳、尼日利亚、加蓬等国,它的替代树种为贝宁等国家出产的杂色豆(商用名Benin camwood,学名Baphia pubescens)。非洲共有约45种杂色豆,其中究竟是否有作为家具材料替代紫檀木的树种,还有待于考证。
参考http://www.sh1800.net/hongmu/woodintro/3950.htm
      http://www.sh1800.net/hongmu/woodintro/3953.htm

     请注意该文中提到的是“混淆”,请楼主予以详细分析

[ 本帖最后由 seanyangt 于 2011-3-9 15:47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1
发表于 2011-3-9 16:13 | 只看该作者
看看小叶紫檀木常用辨识方法:

-   明《新增格古要论?异木论》中有对紫檀木一些特征的描述:“紫檀木,出交趾、广西、湖广。性坚。新者色红;旧者色紫。有蟹爪纹。新者以水湿之浸之,色能染物。作冠子最妙。近以真揩粉壁上,果紫;余木不然。” 紫檀木的这些特点是它本身微观结构组成的宏观反应,常被作为一般识别的依据。

-   木材具光泽, 材无明显气味或仅具有特殊的微弱香气(水浸液亦然);纹理斜行交错;结构细至甚细而均匀;材质甚重硬,沉于水(边材浮于水),气干密度为0.99~1.26克/厘米3。散孔材。生长轮不明显。 导管内含大量柠檬黄色、橘红色树胶或白色沉积物,管孔呈现明显的红点,如颗颗红星,称“金星”,也有的导管不含橘红色树胶,此类管孔不呈现小红点,气味也不同;导管线常弯曲而易见,颇似蟹爬痕迹.故称“蟹爪纹”,表面的导管线呈灰色而得名为“牛毛纹”。 划痕明显,新切口划于白墙或白纸,可见紫红褐色的划痕。木屑水浸出液有微弱的紫红色产生,并反映有黄色或微蓝色荧光;浸酒精立即冒出鲜艳的血红色(因心材内含丰富的紫檀素,紫檀素溶于酒精);置于乙醚溶液里为橘黄色,并在自然的亮光照射下有绿色荧光;在硫酸溶液中为深红色;在碱溶液中为紫色。

这是我所看到的一些小叶紫檀的常用辨识方法,并且也是大家认可的辨识方法。如果一种木材满足这些属性,我们认可它为小叶紫檀,估计很多专家学者都会这么认为的,如果不符合,那么市场或者公认的就是冒充或者混淆。

对于科檀我的了解不够,所以如果可以,请楼主把科檀和小叶紫檀的微观特征、宏观特征、树、干、枝、叶、花、果、性能、图片等做横向对比,注明一致的部分和不一致的部分,以供大家参考学习。谢谢! 我相信这样更有利于楼主希望与大家探讨研究的目的。更直观,更客观,更具有说服力!

[ 本帖最后由 seanyangt 于 2011-3-9 16:2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2
发表于 2011-3-9 17:19 | 只看该作者

现在重新来审视楼主在394楼层的引用证据

Taxon: Baphia nitida Lodd. et al.
Genus: Baphia
Family: Fabaceae (alt. Leguminosae) subfamily: Faboideae tribe: Sophoreae. Also placed in: Papilionaceae
Nomen number: 310986
Place of publication: Bot. Cab. 4: t. 367. 1820
Name verified on: 01-Nov-1990 by ARS Systematic Botanists. Last updated: 02-Jul-2007
No species priority site assigned.

NO ACCESSIONS IN NPGS UNDER THIS NAME.


Common names:
African-sandalwood   (Source: Dict Rehm ) – English

barwood   (Source: Dict Rehm ) – English

camwood   (Source: World Econ Pl ) – English

bois de cam   (Source: Dict Rehm ) – French

以上为楼主在394楼层的证据,说明在美国农业部的备案里早在2007年7月2日以前光亮杂色豆就已经可以叫做African sandalwood了。
-------很遗憾,注意那个栏目是Taxon,因此那个意思是光亮杂色豆的分类及科学拉丁文名称出版于1820年,1990年11月1日,Baphia nitida这个拉丁名被证实并采纳,分类及更新(指拉丁名之确认或更改)最晚日期在2007年7月2日,这些日期全部与拉丁文学名有关,与下一个栏目的Common names:完全无关!也就是说这个African sandalwood与Last updated: 02-Jul-2007完全没有关系,而与最后更新日期,即Last updated: 02-Jul-2007有关系的是这个树种的拉丁文学名Baphia nitida!
而African sandalwood所在的Common names:栏目中恰好给出了African sandalwood这个商用名的来源———— (Source: Dict Rehm ) ——请问这是不是某一个电子字典词库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3
 楼主| 发表于 2011-3-9 22:48 | 只看该作者

黄兄,前面贴出来过一些了,你都没看过。

但是早一些的文献没有一篇讲到商用名为African sandalwood,在这里我也希望楼主可以提供一些帮助。
==================================
刚出差回来。

最简单的就是你质疑的维基,页面上有个英文的“历史”点击进去,再点击2005,进入2005年历史记录 。在2005年的页面算不算更早?你去查查维基2005年的页面有没有african sandalwood。但是我确实没有时间去复制粘贴,前面我已经贴出来过了,你都根本没有看过,就在做判断,我都累了。

我从来没有给出过任何证据,证明baphia nitida是叫african sandalwood,因为我一直在掩盖这个真相。是baogj自己找到的证据,不是我哈。

也欢迎大家找些资料翻译,翻译,搜搜去,至于方法,我都说累了。黄兄勇敢地面对事实,这么多网友,都会英文的。

你说“一年前查过维基,当时没有african sandalwood,african sandalwood是后来才加上去的”,如下便是1年前的页面内容:

Camwood (Baphia nitida), also known as African sandalwood, is a shrubby, hard-wooded African tree. Its wood is commonly used to make a red dye. The earliest dye wood (Camwood) was from West Africa. The source of the dye, which is soluble in alkali, is the bark and heart of the tree.

2005年的版本是这样的,够早吧:
Camwood (also known as African sandalwood and Baphia nitida) is a shrubby, hard-wooded African tree. Its wood is commonly used as a red dye.
Retrieved from "http://en.wikipedia.org/wiki/Camwood"

[ 本帖最后由 huafeicd 于 2011-3-10 02:4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4
 楼主| 发表于 2011-3-10 02:25 | 只看该作者
to:seanyangt

谢谢探讨。

关于翻译命名问题,这个涉及的语言学以及多方面的问题比较复杂,怎么翻译都是正确的,但是只有最合适的。哈哈,我的主业恰恰是英语培训,不是木材商。

首先,非洲小叶紫檀,不是我起的名字。早在我本贴之前很远都在使用了,它是天生的。正如,英文里面也天生地叫做african sandalwood。我们下面来看看,它是如何天生的呢?

它也叫科特迪瓦小叶紫檀,也不是我起得名字,但是我也在用,太长了,所以简称科檀,尽管也叫做小叶紫檀,但是,我认为不合适:第一,这个名字源自商人的忽悠(暂时不揭穿是如何忽悠的),第二,在英文里面不叫Cote d'ivoire sandalwood,第三,南至加蓬、尼日尼亚,北到塞拉利昂N多国家都出产,并非科特迪瓦特产。第三,很多木材都叫做科檀。

但是,baogj同学认为应该翻译为非洲紫檀,我一直忘记了指出,这个名字绝对不行。因为,非洲紫檀已经被植物学家占用,它是指派都克的科学名,科学名必须保持唯一。用非洲紫檀的话就会引起概念混乱。

sandalwood 其实是指两种木材,所以有定语区分的。white sandalwood 指檀香木。red sandalwood是檀香紫檀,这个檀香紫檀是中文科学名(黄花梨兄说它不是“中文”科学名,我想不用辩论这个基本的概念吧),后面两个字“紫檀”代表植物的属名,相当于父姓,檀香才是檀香紫檀的名。所以,无论是檀香(紫檀)还是檀香(木),中文的词根是“檀香”,英文的词根是sandalwood。所以sandalwood准确地说应该翻译为“檀香”,加上后缀就变成了两种木材。

但是african sandalwood是不是就该被翻译为非洲檀香紫檀呢?植物学家又占用了檀香紫檀做为植物编码,俗称是不该与科学名混称的。所以,不合适,因为african sandalwood是个英文的俗称。所以,应该配上一个中文俗称才合适。

所以,选择叫做sandalwood的木材中文俗称,加上一个定语“非洲”,就是最工整的翻译。选择哪一种sandalwood呢?显然檀香木是不合适的。而檀香紫檀才合适,它的俗称是“牛毛纹”紫檀,金星紫檀。显然,我们不能翻译成非洲牛毛纹紫檀、或者非洲金星紫檀。因为它没有牛毛纹、没有金星。

这只能让我们锁定red sandalwood的另外一个俗称“印度小叶紫檀”,改变定语“非洲”小叶紫檀,这也符合木材特色,因为它棕眼小。为什么,我们不将它叫做非洲大叶紫檀呢?名字已经被占用。

由如上可以看出,由于它叫african sandalwood,所以被翻译成非洲小叶紫檀,是几乎唯一最符合逻辑,最符合语言规律的翻译。而且,目前也是唯一所指,不存在混淆问题。

[ 本帖最后由 huafeicd 于 2011-3-10 10:49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5
 楼主| 发表于 2011-3-10 12:22 | 只看该作者
作为染料替代紫檀木的树种在非洲大陆是光亮杂色豆(Baphia nitida,这个树种生长于塞内加尔、塞拉利昂、利比里亚、科特迪瓦、加纳、尼日利亚、加蓬等国,它的替代树种为贝宁等国家出产的杂色豆(商用名Benin camwood,学名Baphia pubescens)。非洲共有约45种杂色豆,其中究竟是否有作为家具材料替代紫檀木的树种,还有待于考证。
本文来自: 中国红木艺术家具网(http://www.sh1800.net)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sh1800.net/hongmu/woodintro/3953.htm

===================================================
这篇文章我看过,其源头信息应该来自于baogj所翻译过的一篇英文文章。但是,这篇文章中的这句话对英文原文的意思翻译不准确:作为染料替代紫檀木的树种在非洲大陆是光亮杂色豆木。而英文原文的本意是:光亮杂色豆木染色效果十分优异,可作为它的替代品的木材有檀香紫檀。。。。。。等等。它本身作为出名的染料用经济木材,在欧洲的名气本身就不比檀香紫檀的名气小。请注意是谁替代谁。

这个网站我年初还真关注过,去年末,还几乎没有什么内容,关注的原因是它的内容的神似乎来自baogj的发现有所引用,但是发表文章的时间似乎比baogj公布更早,而且文中专门此地无银三百两地提到“据笔者查阅资料”,似乎生怕有人说它是根据别人的线索,我觉得特别蹊跷。我还特别关注过它的最早的文章显示最早的是2007年就有过文章。而我在baogj之前搜索的到的baphia nitida只有两条,黄花梨兄提及修改网页,这使我反应过来了,网站所有者是可以更改文章发表日期的,目前不能排除这种可能(但是电信痕迹可以查出来),因为这个网站的规模在去年底,与我家的网站一样微型,而今年建设得特别快。

由此,我就能够理解黄花梨兄对维基信息的怀疑了。并非是对我个人有所偏见,而是比我懂得更多而已。

[ 本帖最后由 huafeicd 于 2011-3-10 13:38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6
 楼主| 发表于 2011-3-10 12:52 | 只看该作者
对于科檀我的了解不够,所以如果可以,请楼主把科檀和小叶紫檀的微观特征、宏观特征、树、干、枝、叶、花、果、性能、图片等做横向对比,注明一致的部分和不一致的部分,以供大家参考学习。谢谢! 我相信这样更有利于楼主希望与大家探讨研究的目的。更直观,更客观,更具有说服力!
============================
前面已经有部分东西,我所能做的只是抛砖引玉,我又不是专家,没有精力和能力去做大量的研究工作,再告诉大家,我也只是个业余玩家。贡献要靠大家的探索。黄花梨兄,baogj同学,小小鸟,woodman等等很多网友贡献了更多的探索结果。我只是个顶贴的主持而已,我也只代表个人见地而已,大家的争论才能出真知,发现是大家的贡献。您不也在添砖加瓦?我只能给大家找个方向和主题而已,有了baphia nitida,你就可以查到无数的专著。

小叶紫檀是个不入流的俗称,在任何正式场合都没有这个名字,它的概念很模糊,就是棕眼小的紫檀,而不是指树叶(非洲小叶紫檀与印度小叶紫檀的树叶形状大小是一样的,只有尖端有细微差别)。真正近代历史上的紫檀,与现代紫檀的分类不一样。

[ 本帖最后由 huafeicd 于 2011-3-10 13:3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7
发表于 2011-3-10 14:00 | 只看该作者

楼主的言语怎么越来越不客观了

楼主,我也可以来告诉您,您刚刚所提到的看到的那个网站上的内容了吧!您看到了那篇文章的作者了吧,那个人就是上海红木协会的,不过那个人除了能够书本仪器研究一下木材外,仍然缺少实地考察和调查的经验。
    在上海许多木材商以及广东鱼珠市场的一些老专家的帮助下,那个作者完成了那篇文章,不过,正如您所说,网络上的东西时间是可以修改的。
   我前面已经提醒过您很多次了,注意看2010年8月出版的《家具》杂志和2010年10月出版的《中国木材》,您刚才讲的文章原文就来自2010年8月出版的《家具》杂志------那您会不会在2010年8月之前就把光亮杂色豆与科檀的关系告诉了上海木材协会呢?还是透露给了上海家具杂志社?
   而在其后2010年10月出版的上海《中国木材》杂志上的文章明确讲到Baphia nitida与所谓“科特迪瓦紫檀”的对应关系,事实上当原文在2010年5月完成时,文章中就已联系好了Baphia nitida与所谓“科特迪瓦紫檀”的对应关系,早先出版的《家具》杂志对原文有一定删减,而中国木材杂志则原文全部刊登。文章讲到了“据笔者查阅资料”,是的,那是那位作者在2010年1月早已经找到了Baphia nitida的外文资料---PROTA(当然啦,不知楼主您那时是不是就已经把您隐藏了多年的秘密透露给了上海木材行业协会),然后翻译,为了给市场上科檀即为杂色豆的科学依据,他们从木材商那里拿了已经确认为凯尔杂色豆(Baphia kirkii,产地非洲东部坦桑尼亚,斯瓦西里语:Mukuruti 中国市场误导名:非洲红酸枝)的木样,通过对比科檀与凯尔杂色豆的木材微观结构,认为所谓科檀为杂色豆应当没有异议。
    以上就是上海木材行业协会的成员认证“科檀”为Baphia nitida的全过程,如果您认为这个过程纯粹属于编造的,网络上的内容都是被造假更改时间的,那么在您公布之前又为什么《家具》和《中国木材》这样的纸质正式出版物中也会有呢?难道是这些杂志也是骗人的吗?或者说这些杂志的出版时间也被更改来欺骗大家?或者是在此之前,您已经将树种的秘密透露给了这些杂志社?
    顺带一提,我始终非常客观的对待木材树种的各种信息,刚才又在网上查找了许多关于Baphia nitida和African sandalwood的关系,以下介绍一下取得的结果:
   1、如果同时搜索Baphia nitida和African sandalwood,大多数链接是指向商业网站,有中国的,也有外国的,说明外国人(尤其木材商)也使用African sandalwood作为Baphia nitida的商用名,但是在一些百科网站同样也有African sandalwood作为Baphia nitida的名字的介绍;
   2、除英文中African sandalwood外,在一个德文网站中也出现了相应的德文作为Baphia nitida的名字;
   3、1990年代的一本外国人写的著作中也讲到了African sandalwood作为Baphia nitida的名字。
   4、有外国人文献中(2009年)讲到了African sandalwood作为Baphia nitida的名字
   5、绝大多数,尤其年代较早、权威的文献中Baphia nitida的名字中没有African sandalwood
------以上是结果的主要部分。至于代表了什么,有大家去评判,但谁都不能讲自己代表了真理与事实。
    楼主既然已经知道Baphia nitida是科檀的学名很多年,为什么不早点告诉国人呢?即使不在网络上告诉大家,也应该早点告诉林科院才是啊!

[ 本帖最后由 黄花黎 于 2011-3-10 14:03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发表于 2011-3-10 14:06 | 只看该作者
好贴,学习,一口气看了15页,累死我了,先出来呼吸口新鲜空气,顺便帮我看看是不是大家说的科檀:http://www.70jj.com/bbs/viewthread.php?tid=10337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9
发表于 2011-3-10 14:23 | 只看该作者
楼主在上面已经提到对您个人存在的偏见,并且怀疑别人早于您公布了Baphia nitida的现实是造假,那么您个人不断地将光亮杂色豆提高到紫檀甚至高于紫檀的地位又是一种什么行为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0
发表于 2011-3-10 14:36 | 只看该作者
文中专门此地无银三百两地提到“据笔者查阅资料”,似乎生怕有人说它是根据别人的线索,我觉得特别蹊跷-------——别人知道了树种与木材的关系,写文章表述出来就是造假,那楼主您为什么知道了多年,为何就是捂着不肯说呢?


网站所有者是可以更改文章发表日期的,目前不能排除这种可能(但是电信痕迹可以查出来),------——请问楼主您通过电信痕迹查到结果了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手机版|Archiver|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 沪ICP备2022029664号 )

GMT+8, 2025-7-27 00:34 , Processed in 0.119328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