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eddie200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林海微澜:漫话紫黄之说兴隆

[复制链接]
496
 楼主| 发表于 2011-4-12 15:00 | 只看该作者
麒麟网认证商铺人气宝典
感谢漏大人。
感谢莱卡。
虎年腊月二十八。

丁肇中先生当时还饶有兴致地说:手上一部莱卡,走遍世界各地都有朋友。

愈欣赏,愈懂得欣赏。
美酒如此,莱卡如此,紫黄亦当如此。
约定俗成,是谓文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7
 楼主| 发表于 2011-4-12 15:02 | 只看该作者
麒麟网认证商铺人气宝典
兴隆的高仿紫檀器物看了不少了。
再看看这一件。
紫檀扶手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8
 楼主| 发表于 2011-4-12 15:04 | 只看该作者
麒麟网认证商铺人气宝典


这椅子。。。。。。不是高仿的当代出品。
到代实物的原汁原味,就是这么个风范。
不那么光鲜,不那么亮丽。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到代的老旧家具长物,倘不加修饰修整修缮,往往是这么个破败萧条的无可奈何。

难怪伟大领袖当年要号召破四旧。
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上下五千年的沉积与积累,就这么成了“一穷二白”。
嗟乎。

难怪时任教育部长的民主人士张奚若在反右前夜以“提意见”的名义向党“猖狂进攻”的时候会说出那著名的十六个字:
好大喜功,急功近利,鄙视既往,迷信将来。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
所以衣不如新。
家具长物,大概也是类似的一个“衣不如新”。
于是“粪土当年万户侯”。

虽则是曾经天潢贵胄的紫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9
 楼主| 发表于 2011-4-12 15:06 | 只看该作者
麒麟网认证商铺人气宝典
原帖由 eddie2008 于 2011-4-12 15:04 发表


这椅子。。。。。。不是高仿的当代出品。
到代实物的原汁原味,就是这么个风范。
不那么光鲜,不那么亮丽。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到代的老旧家具长物,倘不加修饰修整修缮,往往是这么个破败萧条的无可奈 ...


清中期紫檀三弯腿扶手椅。

扶手。
打灯与不打灯的效果。
包浆皮壳,蹉跎岁月的痕迹。
君子坦荡荡的苍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0
 楼主| 发表于 2011-4-12 15:09 | 只看该作者
麒麟网认证商铺人气宝典
原帖由 eddie2008 于 2011-4-12 15:07 发表


清中期紫檀三弯腿扶手椅。

扶手。
打灯与不打灯的效果。
包浆皮壳,蹉跎岁月的痕迹。
君子坦荡荡的苍白。


靠背板与纹饰。
紫檀细腻的水波纹一览无遗。
到代的浮雕,不比当今出品的纤毫入微。更多的是沧桑与质朴。
艺不分古今。
这个不分古今的“艺”,说的是“艺术”。
而家具长物赏鉴的“型材艺”之“艺”,说的是“工艺”。
论工艺,大概还是“与时俱进”的不断提高或许更符合自然规律。
因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如今的“器”,远胜往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1
 楼主| 发表于 2011-4-12 15:09 | 只看该作者
简单点一句“艺术”的“不分古今”。
,南北朝时代以绘画理论《古画品录序》垂古的谢赫的原话是:
迹有巧拙艺无古今

家具长物作为造型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窃以为也不脱“迹有巧拙艺无古今”。
精品家具,同样是这样的“迹有巧拙”,绝不是精工的“不厌其精”,清式宫廷器物纹饰的“不厌其烦”那么简单。
工艺如何如何的“精”,不等于出品就是“精品”。
真正的艺术精品,不是精工的堆砌。
迹有巧拙。

大道至简。
“落落大方”的“粗大明”文人家具,在艺术成就上赢得了更广泛的普世认同。
于是有说:
明式(文人)家具是造型的艺术。
清式(宫廷)家具是工艺的结晶。

尘土十分归举子。
这家具长物的艺无古今大概也是一个注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2
 楼主| 发表于 2011-4-12 15:1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eddie2008 于 2011-4-12 15:07 发表


清中期紫檀三弯腿扶手椅。

扶手。
打灯与不打灯的效果。
包浆皮壳,蹉跎岁月的痕迹。
君子坦荡荡的苍白。


这件椅子的搭脑造型很有意思。在下更愿意称其为“落枕”。
在古典网,在下2010年曾折腾过一个“说枕”的帖子。
http://bbs.cfhot.com/bbs/forum-viewthread-tid-52898-highlight-%C1%D6%BA%A3%CE%A2%C0%BD%A3%BA%CB%B5%D5%ED.html
这件扶手椅的“落枕”,窃以为和“曹操墓”的那件“慰项石”异曲同工,都是向下凹曲的“欧米茄”造型。
真有趣。

到代的素颜紫檀器物,就是这么的一“白”如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3
 楼主| 发表于 2011-4-12 15:1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eddie2008 于 2011-4-12 15:07 发表


清中期紫檀三弯腿扶手椅。

扶手。
打灯与不打灯的效果。
包浆皮壳,蹉跎岁月的痕迹。
君子坦荡荡的苍白。


扶手椅的下盘与座屉。

通常的理解,软屉座面,往往在工手上姓“苏”。

清式风格鲜明的回纹浮雕纹饰。
到代的老紫檀,就是这个样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4
 楼主| 发表于 2011-4-12 15:15 | 只看该作者
关于到代老紫檀器物外表的“白”。在下的理解是:
紫檀虽然姓“紫”,而且也的确是制作着色用“染料”的好原料,不过,紫檀木料中的色素是稳定性不那么经得起岁月蹉跎的有机物。
有机色素与无机色素相比,一个明显的短板就是“稳定性”不如无机物。
这一点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体会。
深色的衣物,穿着时间长了,往往褪色,原因就在于:纺织物着色所用的染料是有机物。长时间日光照射下,有机染料会逐渐分解。
分解的后果,就是褪色。于是渐渐趋于灰白。
紫檀家具使用的时间长了,也将经历这么一个过程。
日光中的紫外线,对于促进有机色素的分解,居功至伟。

所以,之前在网络上见到有专家名嘴说老紫檀不掉色(以此强辩“老紫檀”与如今常见的牛毛纹小叶紫檀不同),其实无非是那些“老紫檀”的外表褪色而已。用刀把泛白的表面刮去,底下不见光的部分还是会掉色的。

顺便说一句:紫外线的穿透能力并不强,色素分解只局限于表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5
 楼主| 发表于 2011-4-12 15:16 | 只看该作者
三楼紫檀长物多多。
且跑个偏,瞧瞧这一件。大红酸枝。
广东人所说的大红酸枝,在江浙与京畿叫做红木。后来,特别是上世纪70年代后期改革开放以后恢复从东南亚的硬木批量进口,这后期的红木与民国以前的传统红木多少有些不同,为了有所区分,江浙地方通常把以前的叫做“老红木”,把后来的叫做新红木。说的都是老广口中的大红酸枝。

这一件是清中期的大红酸枝勾脚大方凳。
关于断代,材质方面比较公认的共识是:大红酸枝从清代中期开始批量地进入大中华地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6
 楼主| 发表于 2011-4-12 15:1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eddie2008 于 2011-4-12 15:17 发表
三楼紫檀长物多多。
且跑个偏,瞧瞧这一件。大红酸枝。
广东人所说的大红酸枝,在江浙与京畿叫做红木。后来,特别是上世纪70年代后期改革开放以后恢复从东南亚的硬木批量进口,这后期的红木与民国以前的传统红木多 ...


清中期大红酸枝勾脚大方凳。

简单说两句“广”:
传统上的广作对酸枝往往有这样一个约定俗成:
颜色浅些,白枝,
颜色红些,红枝,
颜色再红些,大红枝
颜色更红且油性更足,油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7
 楼主| 发表于 2011-4-12 15:2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eddie2008 于 2011-4-12 15:19 发表


清中期大红酸枝勾脚大方凳。

简单说两句“广”:
传统上的广作对酸枝往往有这样一个约定俗成:
颜色浅些,白枝,
颜色红些,红枝,
颜色再红些,大红枝
颜色更红且油性更足,油枝


面方。
岁月蹉跎,于是一“白”如洗。
长期日光照射后有机色素分解的后果。
这样的风貌,窃以为还是叫做“皮壳”比“包浆”贴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8
 楼主| 发表于 2011-4-12 15:21 | 只看该作者
紫檀鼎?还是香薰?
宫廷气息浓郁。繁缛的工艺。
不厌其精,不厌其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9
 楼主| 发表于 2011-4-12 15:23 | 只看该作者
紫檀宫殿模型。
依稀记得去年还是前年,京城有场慈善秀,成龙捐出一件紫檀宫殿模型,某富二代为博红颜一笑,掏了388万拍下成龙的那件器物。
那位红颜,叫做周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0
发表于 2011-4-12 18:1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eddie2008 于 2011-4-12 14:56 发表 漏捡依旧摄影作品。感谢莱卡。
老师有所不知哦。:L
那天手上那套行头就是借他的来玩的。

耍完回去俺就彻底绝望了,leica不适合俺,玩不了,照出来的片片那才叫个惨不忍睹,所以俺就知难而退,只好如数奉还了。:Q

用回以前的D60足矣。

[ 本帖最后由 漏捡依旧 于 2011-4-12 18:2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手机版|Archiver|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 沪ICP备2022029664号 )

GMT+8, 2025-7-19 15:15 , Processed in 0.260851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