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eddie200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林海微澜:漫话红木--随笔随言 说鼓

[复制链接]
46
 楼主| 发表于 2011-5-14 00:01 | 只看该作者
麒麟网认证商铺人气宝典


谢谢关注。
至今印象深刻的是迷糊厅座当时对那一千五大红酸劈料八足鼓凳的语录:一咬满嘴油
结果逼着竞争对手宁愿一把火自绝后路也要灭了厅座的念头。
这江湖,真风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11-5-14 00:05 | 只看该作者
麒麟网认证商铺人气宝典
问一下厅长,此鼓凳石面万一破了,怎么办:hell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楼主| 发表于 2011-5-14 00:41 | 只看该作者
麒麟网认证商铺人气宝典
原帖由 eddie2008 于 2011-5-13 23:58 发表


谢谢厅座的图。
这几张看得很清楚了,尤其是腿足的凹线,深与浅,一目了然。
实话实说,在下的图,追求正前方向所见的对称与“鼓”。其他角度的就不想贴图了,免得“天机”泄露,虽则是“创意不受保护”。
纸 ...


http://www.70jj.com/bbs/viewthread.php?tid=69450&extra=page%3D1
按说这链接的帖子就是素混面六足鼓凳的正传了。
只是这台面上的记录,往往并没有真实完整地记录台后的雨雪霜风。
这一回的价格,台面之下,依然激流暗涌。。。。。。

去年五月团购帖子价格的一万六甫出,江湖上马上有同行(或类似同行)吐槽说:
厅座暴利了,这明明是一万就可以弄一对的寻常东东。。。。。。


于是自然左传右传,有的将信将疑,有的索性打了退堂鼓。
在下人在江湖,这一万与万六的东西南北,多少也分得清楚。只记得当时没什么游移就说:
俺在客厅里这两只一万六的沙发先坐着。阁下如果一万也能整同样的东东,东西出来了,一定好事成双,要两对。如何

当时的对话,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对方颇为不加掩饰地说:“掏一万六的这头几个,都是认东西不认钱的主”。
那一脸的不屑神情,直让在下觉得,陡然间成了广东方言中的“大花洒”(类似“败家子”的意思吧,反正“不屑”。)


道不同。
实在是道不同。
虽然是“创意不受保护”。

有些个事,在下做不出。

男不挡人财路。

做人,窃以为还是有个道德底线好些。

只是这三两年的网络江湖,吃相难看者,一个接一个地露出真面目。


一转眼,春夏秋冬。

厅座出品的鼓凳终于玉成。
于是这才听到不止一回两回的“悔不当初”。
都是相熟相识的脸孔,“悔不当初”者,无非是当时听信了“同行”(或者“类似同行”)的“挡财路”。

时过境迁,有些话现在直说也无妨了。
厅座去年团这素混面六足鼓凳的时候,多少了做了一点防范功夫。
团购的数量下限,是十对。
之所以一开始就敲锣打鼓高调地整了个外人看来比较离谱的“二十对”,就是怕再出搅局的“一千五”。
反正这“二十对”与一万六的价格,怎么看都像个mission impossible: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战术的“术”。

红木家具,也有江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11-5-15 21:51 | 只看该作者
麒麟网认证商铺人气宝典
四渡赤水没被打得满地找牙,红军2万5千里长征俺也没份,和紫檀黄花梨一样都没遇上。但是这段六足鼓凳的小插曲俺是参与了,可做见证厅长确实当时是怕湿手搭面粉的........: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
 楼主| 发表于 2011-5-16 02:04 | 只看该作者
麒麟网认证商铺人气宝典
原帖由 datao 于 2011-5-15 21:52 发表
四渡赤水没被打得满地找牙,红军2万5千里长征俺也没份,和紫檀黄花梨一样都没遇上。但是这段六足鼓凳的小插曲俺是参与了,可做见证厅长确实当时是怕湿手搭面粉的........:D


谢谢关注与评点。
这素混面六足鼓凳的“春秋”,就是这样一个“从无到有”。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一年下来,“鼓”已蔚然成风。
于是江湖风传,有同行(或类似同行)打算“捷足先登”,抢先厅座做素混面六足的鼓台(鼓桌)。
创意不受保护。
于是抄袭,于是跟风。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人为我用。
只争朝夕,
于是心里只有自己。

这江湖,对有的人来说,没有道义。
只有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楼主| 发表于 2011-5-17 01:57 | 只看该作者
这素混面六足鼓凳的后传,版本并不唯一。
同行是仇家。
于是有人的心思是“拿来主义”,有人则四处广而告之:某某某某就是厅座的代工工场云云。
或许也有人索性直接去找到该代工工场:何必为他人做嫁衣?你自己也可以经营网络销售生意。。。。。。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早起的虫儿被鸟吃。
无语。

是为后传。
至今依然在进行。
城头变幻大王旗。
天下熙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楼主| 发表于 2011-5-17 02:02 | 只看该作者
先后两个“鼓”,一姓“广”,一姓“苏”。时间的前后跨度有十五六个年头。
所以关于这“工艺”,窃以为不好相比。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红木家具制作,大概还属于“摸着石头过河”。
这一轮回的红木家具元年,窃以为是公元2007.
因为从2007开始,红木家具成为风行大江南北的普及概念。
从此遍地开花。
于是工艺也与时俱进。

[ 本帖最后由 eddie2008 于 2011-5-17 02:04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楼主| 发表于 2011-5-17 02:11 | 只看该作者
且再折腾一个“鼓”吧。
前两个分别是八足与六足。
这个继续退步,只有五足。
这一回,先看图。
然后猜谜:

1.  材质?
2.  制作工艺?
  (广? 苏? 京-胡[玩笑,请别介意,河北地方]? 或者闽?)
3.  制作年代?(三选一)  
      A.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B.  本世纪初年2000--2007
      C.   近三年新出品2008-2011

先看一个不打灯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
 楼主| 发表于 2011-5-17 12:1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eddie2008 于 2011-5-17 02:12 发表
且再折腾一个“鼓”吧。
前两个分别是八足与六足。
这个继续退步,只有五足。
这一回,先看图。
然后猜谜:

1.  材质?
2.  制作工艺?
  (广? 苏? 京-胡[玩笑,请别介意,河北地方]? 或者闽?)
3 ...


猜材质大概不算太难吧?
这是素颜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楼主| 发表于 2011-5-18 00:1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eddie2008 于 2011-5-17 12:17 发表


猜材质大概不算太难吧?
这是素颜照。


再来一张打灯的五足鼓凳。材质大概不用猜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楼主| 发表于 2011-5-18 17:2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eddie2008 于 2011-5-18 00:14 发表


再来一张打灯的五足鼓凳。材质大概不用猜了。。。。。。?


删繁就简吧,这个五足鼓凳,材质是越南黄花梨。
福建仙游出品。
成器五年。

白胚素颜。
如今大概不多见了。
闽作的表面功夫讲究,如何讲究就不提了。
肯纯粹白胚的福建越黄家具,这几年大概当得起凤毛麟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
 楼主| 发表于 2011-5-18 17:3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eddie2008 于 2011-5-18 17:27 发表


删繁就简吧,这个五足鼓凳,材质是越南黄花梨。
福建仙游出品。
成器五年。

白胚素颜。
如今大概不多见了。
闽作的表面功夫讲究,如何讲究就不提了。
肯纯粹白胚的福建越黄家具,这几年大概当得起凤毛麟 ...

五足鼓凳底足内侧有清晰可辨的白皮。
关于白皮,在下不会特别刻意地完全不接受。
过犹不及,家具内里有少许的白皮,窃以为无伤大雅。
而且靠近白皮的芯材是最好的格,俗称二膘。

这五足鼓凳的出品厂家,叫做福绵绵。
算是仙游当地老牌的越黄家具制作厂家,以用料大方著称。
这样的越黄,属于金红--金黄大料,窃以为是家具用越南黄花梨材料中的上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
 楼主| 发表于 2011-5-18 17:4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eddie2008 于 2011-5-18 17:34 发表

五足鼓凳底足内侧有清晰可辨的白皮。
关于白皮,在下不会特别刻意地完全不接受。
过犹不及,家具内里有少许的白皮,窃以为无伤大雅。
而且靠近白皮的芯材是最好的格,俗称二膘。

这五足鼓凳的出品厂家,叫做 ...


通常来说,家具还是上漆比较合理,因为对木材有保护作用。
黄花梨因为木性相对中庸稳定算是个例外。
尤其在湿润温暖的南方,白胚素颜的越黄,只要选材选料选纹得当,光溜溜的出品一样可以经年使用。
这鼓凳已经就这么白胚地使用了四年多,窃以为过得去。
一言蔽之,黄花梨不娇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楼主| 发表于 2011-5-18 17:4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eddie2008 于 2011-5-18 17:41 发表


通常来说,家具还是上漆比较合理,因为对木材有保护作用。
黄花梨因为木性相对中庸稳定算是个例外。
尤其在湿润温暖的南方,白胚素颜的越黄,只要选材选料选纹得当,光溜溜的出品一样可以经年使用。
这鼓凳已 ...


无心插柳,正好有个对比。
先看看图。
这是同时进家门的两只五足白胚越黄“鼓”。
一个日常使用,一个基本没怎么用(塞在桌子底下)。
四年下来,就成了如今的模样了。
容易分辨么?
哪个是不怎么用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
 楼主| 发表于 2011-5-18 17:4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eddie2008 于 2011-5-18 17:47 发表


无心插柳,正好有个对比。
先看看图。
这是同时进家门的两只五足白胚越黄“鼓”。
一个日常使用,一个基本没怎么用(塞在桌子底下)。
四年下来,就成了如今的模样了。
容易分辨么?
哪个是不怎么用的?


打个灯,清清楚楚。
这是很真切的白胚。
黄花梨的油性不错。
用着用着,包浆皮壳就“油然而生”了。
自然而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手机版|Archiver|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 沪ICP备2022029664号 )

GMT+8, 2025-7-18 10:36 , Processed in 0.198038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