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iginally posted by 澄怀观道 at 2008-5-3 13:14:
呵呵,这种无中生有的语言方式恰恰是向你学习的。这种置事实于不顾,张口就否定事实,然后杜撰莫须有罪名强行给别人戴个帽子,在文革时期的大批判中大行其道,没想到现在还有流传。
无端的否定和根据自己的 ...
  支持澄怀观道兄!作为爱好者,自己亲眼看见交易单子,也很清楚交易卖方是广东另一家知名的家具厂家,由于一些内部原因,所以他们才愿意把这么好的板料出售,这不是什么双方都是同一个人的把戏,是真金白银,货真价实的交易.
说句公道话,如果从炒坐和投资的角度,以260万一吨的黄花梨价格,谁愿意接手?但如果对于一个一生热爱家具,痴迷好材料的人,他愿意,为什么,好作品需要好的材料,做出来的效果确实令人沉醉,先"过把瘾"再说.我想,这种发烧,对于喜爱某一收藏的朋友都会这样,为自己钟爱的器物一掷千金,同时,可以清晰的看到,难得的好料价格不菲,这是不争的事实,这不是什么"炒作"所掩盖的,据了解,此次所余的越黄原料也被另一买家全部卖走,非常果断.
还有,对于真正喜欢精品家具的朋友,目前情况心里是清楚的.广东一家最具综合设计制作实力的高端品牌,五一假期,其展厅每天都有上百人去参观选购,喜欢的还是喜欢,有能力买的一样还是去买,普偏的反映就是"后悔当初买的太少了,精彩,过瘾,中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