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迷糊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贴图天下

[复制链接]
46
 楼主| 发表于 2008-5-10 09:01 | 只看该作者
方形抹角文竹凳
方形抹角文竹凳,清中期,高46cm,凳面34.5cm×34.5cm。清宫旧藏。
凳通体以文竹包镶。凳面为方形抹角,有束腰,束腰上装曲尺牙子,开有细长的矩形开光,四腿作鼓腿膨牙式,每条腿上均有长方形透孔。
此凳采用贴竹黄的作法,造型端秀,在清宫珍藏的文竹包镶家具中可谓精美之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
 楼主| 发表于 2008-5-10 09:02 | 只看该作者
黑漆描金龙凤纹绣墩
黑漆描金龙凤纹绣墩,清,高43cm,面径35.5cm。清宫旧藏。
绣墩通体髹黑漆,黑漆地上饰描金纹饰,圆墩面上为龙凤纹,墩面侧沿饰云纹及杂宝纹,束腰饰回纹一周,墩壁透雕夔纹并描金勾饰,圆形底座侧沿上的纹饰与墩面侧沿同,上下呼应。
此墩采用黑漆描金作法,黑漆素地与描金纹饰对比鲜明,相互衬托,于沉黯中显现出尊贵华美。清代家具中采用黑漆描金手法装饰者并不少见,可见此种风格为当时的人们所喜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楼主| 发表于 2008-5-11 00:36 | 只看该作者
紫檀嵌珐琅重檐楼阁更钟
紫檀嵌珐琅重檐楼阁更钟,面宽70cm,高150cm,厚70cm。
钟体为紫檀木制,重檐楼阁式样,须弥式台座。楼阁之雀替、栏板、柱头等处镶嵌珐琅和玉石。楼阁下正面为两针钟盘,嵌于雕莲花的铜镀金面板上,面板上有“乾隆年制”款。钟盘中心嵌珐琅,上方有二小盘,左为定更盘,右为节气盘,是专为夜间打更使用的。此钟共有5组动力源发条,分别带动走时、打时、打刻、发更、打更5套齿轮传动联动系统。白日走时、报刻、报时,夜间打更,打更前先调好节气盘与定更盘。由于一年之中不同的节气使起更时间、更间长短各不相同,因此需要通过定更盘和节气盘起调节作用。每夜起更和亮更都敲108响,亮更结束后,通过人工使打更的滚轮恢复至原处,以便次晚照常打更。更钟通过精确的机械结构将中国传统的夜间计时方法应用在钟表上,这是清宫造钟处的创造。此钟为清宫造钟处的代表作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楼主| 发表于 2008-5-11 00:38 | 只看该作者
黑漆彩绘楼阁群仙祝寿钟
  黑漆彩绘楼阁群仙祝寿钟,高185cm,面宽102cm,侧宽70cm。
  此钟造型为木胎黑漆彩绘二层楼阁。一层正中为双针时钟,写有“乾隆年制”的钟盘上饰以造办处特有的黄色珐琅。钟盘上的5个上弦孔分别控制5种功能:走时、报时、报刻、开关门、打乐。钟盘的左右两侧为变动的布景箱,左边景箱的表演主题是“海屋添筹”,右边景箱的表演主题为“群仙祝寿”。二层为3间房屋,内各有一报时人。每逢3、6、9、12时,房门开启,3人手执钟碗缓步出门,站定后,左边的人敲钟碗发出“叮”声,右边的人敲钟碗发出“当”声,“叮当”声响一次报一刻钟,响两次报两刻,依次类推,报完四刻后,中间的人敲钟碗报时。报时刻完毕,乐曲声起,景箱内的活动装置开始运作。左景箱内重峦叠障间有仙鹤傲立,架着祥云的仙人缓缓升腾,云海中一座琼楼陡然浮起。右景箱内扶杖的寿星正依次接受八仙敬献的宝物。乐止,报时刻人退回门内,楼门关闭,景箱内各活动装置复位。
  此钟共有7套机械系统,分别控制走时、报时、景箱内的活动装置等,具有相当高的技术水准。乾隆年间,造办处做钟处荟集了一批具有专业知识的西洋钟表匠和机械师,此钟即可体现他们的水平。造办处活计档记录了这件钟的制作时间和过程,从乾隆八年十二月接旨着手设计到十四年正月完工,历时五年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008-5-13 14:14 | 只看该作者
精美!真想打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楼主| 发表于 2008-5-14 22:07 | 只看该作者
紫檀嵌青玉雕夔龙纹插屏
紫檀嵌青玉雕夔龙纹插屏,高36cm,宽31cm,厚17cm。清宫旧藏。
插屏主要框架为紫檀木制,由屏框、站牙、屏心三部分组成。屏框下缘透雕相向的夔龙纹,上缘及左右两侧浮雕卷云纹。站牙亦透雕出夔纹形象。屏心镶嵌一块青玉,从上至下透雕猪、豹、兔、羊等群兽形象,屏心下部两侧对称凸出两只昂起的鹰首。插屏背板素面,卸下后可见里面圆形铜镜,衬托着屏心正面的群兽玉雕。此屏紫檀雕夔龙及云纹华美,玉雕精细严整,为清代宫廷生活中的观赏品,日常陈设于案几上,体积虽小而气韵颇饱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楼主| 发表于 2008-5-14 22:08 | 只看该作者
金漆龙纹宝座
金漆龙纹宝座,清早期,高165cm,长109cm,宽60cm。清宫旧藏。
宝座通体髹金漆,五屏式座围,靠背三扇,左右扶手各一扇,五扇的高度从背部中央到两侧扶手依次递减。靠背及扶手上的屏帽均透雕龙纹,靠背搭脑中间高两侧低,两端作出垂云纹翘头。三扇背屏上安有横枨,分3段嵌装绦环板,上段及中段雕饰云纹和龙纹,下段锼出壸门亮脚。座面嵌装硬板,座面下束腰上铲地浮雕结子花。束腰上下有莲纹托腮,窪堂肚牙子上满地浮雕睚眦纹,四条腿作鼓腿膨牙状,足端雕外翻的狮足,足下踩有厚硕的须弥底座,显得端庄稳重。
此供座为奉先殿所用之物,是清宫中供奉于神位前的宝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楼主| 发表于 2008-5-15 21:32 | 只看该作者
柏木冰箱
柏木冰箱,清,高82cm,长91cm,宽90cm。清宫旧藏。
冰箱柏木质。箱上有一对箱盖,盖上有4个铜钱纹开光,用于将箱盖提起。箱内设一层格屉。盛夏时节,天气炎热,在格屉下放置冰块,将食品置于屉板之上,而箱内四壁用铅皮包镶,可以隔绝外面的热气进入箱内,利于冰块保持低温,对箱内储藏的食品起到冷冻保鲜的作用。冰箱外部的两个侧面各安两个铜提环,以便提拉冰箱之用。冰箱下承柏木座,座面、束腰及鼓腿拱肩处均包镶铜片,足下连托泥。此冰箱造型简洁实用,设计巧妙,颇具实用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
 楼主| 发表于 2008-5-15 21:33 | 只看该作者
紫檀边髹漆《五经萃室记》围屏
紫檀边髹漆《五经萃室记》围屏,清,单扇高188cm,宽38cm,通宽约230cm,计6扇。
此围屏以紫檀木作框,屏心双面髹漆。五条横抹,裙板正中镶圆浮雕双螭拱寿纹。裙板上下和壸门式牙条上分别浮雕双螭拱寿纹和双螭纹。屏心为清乾隆帝御制《五经萃室记》全文。图文用金丝楠木锼刻,并采用周制镶嵌法,表面再施以泥金工艺。全文地子部分采用呈磁青色的青金石碎屑,雕刻部位地子采用呈石绿色的绿松石粉末,用特殊的漆饰工艺铺洒而成。整个屏风装饰庄重典雅,图文丰满,别具一格。
释文:事虽大而无关于天理人心之正者,不可炫其有文而为之记。事虽小而有关于天理人心之正者,不可憪其无文而弗为之记。兹五经萃室之记盖有合于后之所云者,五经之有关于天理人心,夫人之所知也。而谓其事小者,徒以萃宋时岳珂所刻之五经,故曰小,然而六百岁之间分之复合,散之仍聚,则其事亦不谓小。而况阐数大圣人之精徽,示天理,正人心,斯可憪其无文而弗为之记耶。岳珂所刻之五经奈何盖自乾隆甲子时荟萃宋元明三代旧板藏之昭仁殿,名曰天禄琳琅。其时即有岳氏所刻之春秋,未详其所由来,亦不过典别部春秋一例载之天禄琳琅之书而已。兹复得岳氏所刻易书诗礼记四种,而独阙春秋,因思天禄琳琅中或有其书。细检之则岳氏所刻之春秋故在其板之延袤分寸无不吻合,而每卷之后皆有木刻亚形相台。岳氏刻梓荆渓家塾,即大小篆文楷书不等。且每页之末傍刻篇识如易礼乾坤卦书之尧舜典之类。其用心精而纪类審,即宋板之最佳者亦不多见也。至于收藏家则易、书、诗盖同,经七八家,而略有异。藏礼记者四家,藏春秋者三家,夫岳氏之书既分而合,幸合则不可使复分。但天禄琳琅之书久成,所录诸书皆以四库分类,架贮昭仁殿。其丙申以后所获之书别弃于御花园之养性斋,以待续入。兹撤出昭仁殿之春秋,以还岳氏五经之旧。仍即殿之后庑所谓慎俭德室者,分其一楹名之曰“五经萃室”。都置一几是旧者,固不出昭仁殿。而新者亦弗栏入旧书中,似此位置可谓得宜。吾因思之位置一切政务亦能如是胥得宜乎。所谓得宜者,亦有人于天理人心之正而不违五经之旨乎。刻书家多矣,若兹分而复合者盖少,遂命选善书者如影宋钞之例,通锓其五经正本以寿世而公来者,吾于是慨武穆之忠而喜其有文,孙承继家声也,又恨宋高宗之信奸相,忌复雠而自坏其长城也。又谓天之报施善人固不爽,而司马迁怨尤之语诚不足为信史也。乾隆癸卯新正月中翰御笔。
文中叙述了宋代岳珂所刻之五经散聚之经历和“五经萃室”的由来。
此围屏装饰庄重典雅,图文丰满,别具一格,原为乾清宫东侧昭仁殿内后西室所陈之物,嘉庆年间乾清宫失火,殃及昭仁殿,殿内的岳刻五经连同《五经萃室记》围屏全部被焚毁。如今的五经及《五经萃室记》围屏均为嘉庆时火灾后按原样复制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楼主| 发表于 2008-5-16 18:28 | 只看该作者
朱漆雕填描金花卉纹架格
朱漆雕填描金花卉纹架格,清中期,高166cm,横94.5cm,纵48.5cm。清宫旧藏。
“架格”亦称书格,其基本形式是以立木为4足,取横板将架之空间分隔成若干层,层板左右或设栏杆,或安券口,有的后面设背板,有的在中间安设抽屉,其式样多变,不拘一格。
此架格方材,格分3部分,上部分两层,四面全敞,中有格板相隔;中部为3行平行的抽屉9个,抽屉脸上有椭圆形把手;下部正面装鱼肚形圈口,其余三面装板。格身满饰填漆描金纹饰,自上而下依次为描金莲纹、描金兽面纹及描金草龙戏珠纹。架格直足,足间装罗锅枨,几乎接近足端,枨上又装矮佬。
此架格设计奇特精巧,装饰繁缛丰富,充分体现了清代家具“工精料细、苛求华美”的风格特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楼主| 发表于 2008-5-16 18:30 | 只看该作者
红木云蝠纹翘头案
红木云蝠纹翘头案,清,高100cm,长367.5cm,宽71cm。
翘头案红木质,案面夹头榫带托子卷头,两侧卷云头系由其他木料制成。案面下牙条、牙头雕云蝠纹和夔龙纹。案腿中心起两柱香阳线,边缘亦起线,合成双混面双边线。案侧面腿间挡板透雕夔龙纹,足下承回纹托泥。
此案体量巨大,光素的案面之下承以满雕纹饰的牙条、牙头,侧面挡板亦是不惜雕工,大案用料丰厚而无单调枯燥之感,正在于采用了简繁对比的装饰手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
发表于 2008-5-20 17:58 | 只看该作者
满人和唐人一样都极尽奢华之能事,不如明人素朴,到也各领风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
 楼主| 发表于 2008-5-22 22:27 | 只看该作者
紫檀边金桂月挂屏
  紫檀边金桂月挂屏,长163cm,宽118.5cm。
  紫檀框雕夔龙纹,屏面蓝绒地,画面中用黄金制成山石、小草、桂树以及流云、明月等饰纹,满目金秋美景。屏面左上角有嵌金楷书乾隆“御制咏桂”诗一首:
  金秋丽日霁光鲜,恰喜天香映寿筵。
  应节芳姿标画格,一时佳兴属唫篇。
  赓歌东壁西园合,风物南邦北塞连。
  幽赏讵惟增韵事,更因丛桂忆招贤。
  金挂屏精美典雅,制作精良,流行于乾隆时期,反映了这一时期锤錾工艺的成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楼主| 发表于 2008-5-22 22:29 | 只看该作者
鹿角椅
鹿角椅,高131cm,宽92cm,纵深76.5cm。
椅为圈椅式,椅背用一只鹿的全角制成,角根连于鹿的头盖骨上。角上的枝叉恰巧代替圈椅的鹅脖和镰柄棍。后背用两支鹿角作支架,当中镶板。
座面用黄花梨木制成,前沿和两侧微向内凹,侧沿以牛角包边,当中镶一道象牙条作为界线。座面两侧及后部嵌骨雕勾云纹坐牙,与鹿角圈背连接。座面下前后用两只鹿的回支角制成,角叉对称向里恰巧形成托角枨,角根部分向外又形成外翻马蹄。椅前另附脚踏,用两头小鹿之角制成四足。此椅将鹿角的自然形态与椅子的造型及使用功能巧妙地相结合,显示出匠师大胆创新的精神和高超的艺术才能,成为清代特有的家具品种。
椅背刻有隶书乾隆御制诗:
制椅犹看双角全,乌号命中想当年。
神威讵止群藩讋、圣构应谋万载绵。
不敢坐兮恒敬仰,既知朴矣愿捐妍。
盛京惟远兴州近,家法钦承一例然。
此诗作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从诗句中可以得知,此椅系用康熙帝亲猎之鹿制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
 楼主| 发表于 2008-5-22 22:31 | 只看该作者
青玉十二生肖
青玉十二生肖,清,玉件高5.9cm,宽4cm,玉盒高5.7cm,径10.4cm。
十二生肖放置于紫檀木盒内,青玉质地,圆雕。生肖为兽首人身坐像,身着交领长衫,手中或执书卷,或挥羽扇,或提花篮,或捧宝珠,或持弓箭,或攥棍棒,或握拳并举起,或双手拢于袖。它们的底部打磨平整,是用来制作玉印的。坐像下均配紫檀木座。在盒内,十二生肖围成一圈,中间有青玉雕十二章方形玉盒(现盒内已空)。玉盒盖面谷纹锦地上凸雕四螭及夔龙纹,正中琢“”字纹。玉盒四侧面饰谷纹锦地,上有圆形开光,共计12个,内浅浮雕十二章纹。盒的每面边缘都有浅浮雕卷草纹花边。
盛放玉器的紫檀木盒为十二角形。盒盖面中间为阳文篆书“万年甲子”,外围篆书“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一周,再外围是两圈各种篆体组成的“万寿”字样。盒盖内为填金隶书“用十二辰本事题四库全书”,末署“乾隆乙未夏御制”,并阴刻“几瑕怡情”篆书四字方印。盒外侧十二面有隶书填金乾隆御制诗。木盒底座为镂空雕花十二面围栏,并出十二云形足。
故宫收藏了多套此类成套的玉十二生肖,此套的个头稍大,有的则更加精致小巧。玉兽的底部均磨平,可作印章。玉盒放过什么已不可知。这类十二生肖的玉质亦是上佳,多为上好的青玉和羊脂白玉,所雕琢的动物神态各异,十分生动有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手机版|Archiver|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 沪ICP备2022029664号 )

GMT+8, 2025-10-16 12:36 , Processed in 0.175443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