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ray88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隔山买牛

[复制链接]
46
 楼主| 发表于 2005-8-10 11:21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很多人从北京倒新仿作旧的东西到美国和欧洲,都是些柴木家具!做国际物流到是还有钱挣!

sb114.jpg

0 Bytes, 下载次数: 144, 下载积分: 金钱 -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05-8-10 19:38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我认识的ABC倒的柴木是旧货.硬木的才搞新仿做旧.他们也很了解市场行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楼主| 发表于 2005-8-10 22:38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马未都:很有可能收完。前一阵我们到高碑店、吕家营调查,看到大部分感觉不错的柴木家具都是仿的,这是一个信号,说明农村积累的一些好家具都已经被收藏,在行家手中转来转去."
The following article may be of your interest:

http://www.chinanewsweek.com.cn/2004-11-01/1/4548.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05-8-10 23:07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I've checked it out before. Thanks, anywa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
 楼主| 发表于 2005-8-10 23:11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这种一米见方的老的八仙桌在美国也就是卖个$250!

http://cgi.liveauctions.ebay.com ... emZ6548197030QQrdZ1

850.jpg

0 Bytes, 下载次数: 120, 下载积分: 金钱 -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发表于 2005-8-11 02:05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我听我的一个朋友Serena说德国人对中国老货好像不感兴趣,感兴趣的也只希望一般家具中带点chinese味道就行了,特别地道的反而不喜欢.不知道有没有其他知情的。
ray888在美国,不知道对美国人的口味是否了解,说说来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楼主| 发表于 2005-8-11 21:01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我在北京.曾在美国读书和工作,只能说混过一段.你讲的非常到位,这也是美国人的口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发表于 2005-8-12 07:13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英国人也一样,只看样子,也只看得上、购买一些柴木家具。。。特别是大漆的货。。。在英国的chinatown里也可以依稀看到一些柴木货。。。而且是老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
 楼主| 发表于 2005-8-12 10:14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建议有机会去趟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里面有些明代家具.

http://www.lvyou168.cn/travel/uk/v%26a/scp.ht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楼主| 发表于 2005-8-16 01:06 | 只看该作者

收藏的是机会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 文/永 增
  盛世收藏乱世散。我们这代人显然赶上了由乱到治的年头,要不拍卖收藏的价格怎么会翻着跟头往上走?热衷于收藏的人怎么会越来越多?
  央视有一档节目叫作《鉴宝》,每周一次,据说收视率相当高。连续看过几期后我发现,尽管节目安排力求强化知识性,但真正的看点,或者说节目的卖点,还是专家估价。甭管它是和田古玉、商周青铜、秦砖汉瓦,或者盛唐三彩、北宋官窑、明清家具,这些都不重要。关键是花多少钱买的,专家又估价多少,二者之间的价差才是吸引人们眼球的真正亮点。由此可以感受到人们内心深处那种强烈的“捡漏儿”意识。10年前1000块钱进的货,如今价值1000万,比您一年前100万元进货1000万元出手要令人羡慕得多。玩的就是心跳。投入最小最小,产出最大最大,在商品经济社会中,谁能够把这个距离尽量拉开,那是本事,是能耐,这其中就包括抓机会的能力。“捡漏儿”实际上捡的就是机会,别人不识货,您独具慧眼,于是机会来了。您还得有当机立断的魄力,这“漏儿”才能到您手里。
  我认识一位收藏传统家具的朋友,在京城收藏界名气不小。他叫张德祥,从小生长在北京的四合院里,爷爷是个珠宝商。“夏天午后,大人们都去睡觉了,爷爷家的独门独院安静极了。我坐在上房正屋的板凳上,看着满墙的字画,八仙桌、太师椅,条案上供着各式瓷器,大号的胆瓶,不知不觉地,就陷入了那么一种让你一辈子忘不掉的氛围。”他跟我说这话的时候,眼中无限的神往。很显然,这是家风,家传,潜移默化。初中毕业后,张德祥考进光华木材厂技校学习家具设计,又进修了两年美术专业,分配到光华厂的家具研究所。您看,他喜欢传统陈设,而且又干上了家具这行,这叫天赐良缘。不是说机会吗,一个人的机会,往往就藏在他的爱好里。不是叶公好龙,你得真好这一口,刻骨铭心,如醉如痴,进入不了这个状态,恐怕成功的机会不多。
  刚一参加工作,就碰上了文化革命,年轻的张德祥生不逢时。文革是什么?文革就是破坏,破四旧、抄家,首当其冲就是书籍、字画、家具、陈设。北方天气干燥,硬木家具本来就容易散,一番打砸抢抄,剩下的就成了残胳膊断腿,木料是上好的,很大一部分归了胡琴铺。我在张德祥家见过一件明式紫檀双劈料八足绣墩,王世襄先生极为推崇,这件东西就是张德祥从胡琴铺里救出来的。他先在废料堆里见到两根紫檀弯腿,断定其不俗,七翻八找,拿到七根原件,按原材质自己另配一根,凑成八足,重新粘接打蜡,编配藤面,一件不可多得的家具精品得以再生。如果拿出去拍卖,按现在的行情,这件精巧的明式绣墩至少也要几十万元。谁都知道,文化革命是文化的灾难,对传统的东西别人避之唯恐不及,而张德祥却在悄悄地抢救。用今天的眼光看,这件绣墩他是大大地“捡了漏儿”,可在当时,除了风险恐怕不会有什么别的收获。由此观之,机会首先属于爱好者。
  我在张家还见过一件长2米,宽70公分,高84公分的清早期黄花梨香炉腿大画案,面镶独板,极为少见,堪称重器。画案设计十分强调方直刚劲的风格,体现了满人入关时那种锋芒毕露的勃勃英气,与明式家具圆润自然的格调截然相反。这件东西的得来过程估计人们会感到似曾相识,许多古玩文物题材的影视作品出现过类似情节。文革后期落实政策,大批抄家物资发还原主人。有一天下班回家,张德祥碰见一个知识分子模样的人,蹬着三轮车,车上放的就是这件画案。张德祥首先被这件器物的厚重所吸引,骑车跟着三轮车,前后左右反反复复地观察,凭自己多年的眼力,断定不俗,最后他是用两个月的工资拦下了这件东西。那会儿他月工资38.6元,如今这张画案能卖出数百万元的价钱。那是一个收藏的黄金时机,遍地是“漏儿”,但这种机会只属于有心人,属于有眼力的人,属于有魄力的人。
  看别人的精品收藏,听别人的“捡漏儿”奇闻,除了羡慕,再加上几分忌妒,其实还应该有所悟,触类旁通。如果说文革中那张“全国山河一片红”的邮票您没碰上,那第一张“猴票”您总不应该漏过吧? 这些机会全没赶上,等到“全民集邮”时您再入行,恐怕剩下的也就只有后悔了。机会天天有,每个行当都有,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说的也是机会。机会只属于有准备的人,属于热爱机会的人,所以无论干什么,首先得学会做人,天天想着投机取巧不成。机会只在人们不经意的时候才会出现,不信您就想想自己的经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楼主| 发表于 2005-8-16 01:07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上周去北京的大钟寺,遇到老王。他刚收了一个清中期黄花梨镶螺钿绣墩残件(70%的部件),品相不好,所有螺钿已脱落。据说是马连良的旧物,文革期间让红卫兵给绣墩砸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
发表于 2005-8-16 15:22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最初由 ray888 发布
[B]上周去北京的大钟寺,遇到老王。[/B]

何方神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
 楼主| 发表于 2005-8-16 18:49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老王原在中国工艺品进出口公司,做中国古典家具出口的。张德祥和田家青都佩服他的眼力,退休后在北京的大钟寺开了一家家具店。黄花梨镶螺钿绣墩残件是8000元收的。有人已给了20000元的价。可能要50000元。老王经常对我讲:坐墩是家具藏品中的贵族,因传世量小,而往往做工精细,格调高雅。如果这只绣墩完整的话,可能要100个.我也知道绣墩费料,制作很难。在他的影响下,今年我在美国新泽西洲的 Rago Arts拍卖行,拍得一对黄花梨绣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楼主| 发表于 2005-8-16 19:10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是紫檀的吗?

00882.jpg

0 Bytes, 下载次数: 106, 下载积分: 金钱 -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
 楼主| 发表于 2005-8-16 20:46 | 只看该作者

古家具收藏秘笈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作者: 马未都

本贴已经移出去单独成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手机版|Archiver|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 沪ICP备2022029664号 )

GMT+8, 2025-7-19 21:05 , Processed in 0.191023 second(s), 10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