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小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攒边,穿带,伸缩缝的古代智慧

[复制链接]
46
发表于 2013-5-16 13:0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13-5-16 13:14 | 只看该作者
长见识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zybfly 该用户已被删除
48
发表于 2013-5-16 13:2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楼主| 发表于 2013-5-16 13: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二 于 2013-5-16 13:27 编辑

迷厅:你觉得我们的研究可笑,是因为,我们的研究基于上游,就是上一步(设计)。你的见识来源于下一环节(制造)。怎么分这些穿带布局,自古就是上游决定的。单独由木匠师傅自己确定,会不靠谱,设计制造集一身的师傅,太稀少了,就算是设计制造一身的,一般的都会差口气。产品的恶俗目的在于顾客们觉得美用的美,源于顾客的审美研究也重要。跟老师傅比,我现在更相信王世襄和我说的几位高手的研究,毕竟更跟老家具贴一些。明式家具研究小本231页有一点证据。也是大家觉得最接近的共识。{:soso_e113:}对老师傅其实是更尊重的,毕竟上游懂一点,制造是一点都不会的。{:soso_e181:}所以完全无贬低的意思。
4,5,6还需要探讨。后面探讨。
我听说过的:您的4,5,6、一拳头,几寸几我忘记了。一尺半。12厘米。一些是北京周围的老师傅的话,一些是我请的老木工的话。对于芯板,我认为面方从结构限制上来说。没用。毕竟根源是结构合理。面方要是宽窄不同,那下面布局就成模糊不重要了。欢迎不同意见。{:soso_e178:}

点评

古典不需要设计…  发表于 2013-5-16 13:32
我没看懂  发表于 2013-5-16 13: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013-5-16 13: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迷糊 于 2013-5-16 13:45 编辑
小二 发表于 2013-5-16 13:23
迷厅:你觉得我们的研究可笑,是因为,我们的研究基于上游,就是上一步(设计)。你的见识来源于下一环节( ...


古时穿带多寡凭的感觉,也就是毛估估,您非要加上一个设计,我相信是n根…,来自上游的研究…:D

点评

是考证。不是设计。。。考证古代的设计。  发表于 2013-5-16 21: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发表于 2013-5-16 14:07 | 只看该作者
学术贴,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发表于 2013-5-16 14:08 | 只看该作者
迷糊 发表于 2013-5-16 13:43
古时穿带多寡凭的感觉,也就是毛估估,您非要加上一个设计,我相信是n根…,来自上游的研究…

工业设计是近代的舶来的学科,古时是营造,系统化的研究及进行现代的绘图是梁思成林徽因这些人…,之前决没如此的精确…:heh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发表于 2013-5-16 14:27 | 只看该作者
太深奥了 普通消费者看不明白 小二店里都是桌子柜子 什么时候出椅子 看到70评论都是对椅子的型工料最多

点评

反过来看屁股。两边窄。中间宽。均分的是菜鸟。呵呵  发表于 2013-5-16 21:1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
发表于 2013-5-16 14:32 | 只看该作者
穿带的功能就是承重和把面板永远的合在一起,讲究的 槽有大小头,搞几条看你呗:D

点评

骚的做法。不好。容易裂~~~  发表于 2013-5-16 21: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发表于 2013-5-16 17: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iamfrank 于 2013-5-16 17:17 编辑
小二 发表于 2013-5-16 10:19
明式家具研究。仔细读一次。写了为啥这么分了。但是对16存疑问啊。看了这么多老家具,16并不严格。反而是 ...

我知道了,原因并非两头更加容易变形(我感觉中间更加容易变形),而是一旦变形,两头拉住力量最大。

上个图给小二。

点评

理科男科技高。呵呵  发表于 2013-5-16 21: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发表于 2013-5-16 17:14 | 只看该作者
迷糊 发表于 2013-5-16 13:43
古时穿带多寡凭的感觉,也就是毛估估,您非要加上一个设计,我相信是n根…,来自上游的研究…

我认为任何的隼贸,结构位置都是有道理的。我问个问题:70最常见的盒子,相邻侧板隼贸咬合,是最常见的结构。但是,有一种做法(盒子式样略有变化),不用咬合(直接边对边拼接),可能效果更好。如果没有彻底理解,可能就没法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
发表于 2013-5-16 17:28 | 只看该作者
迷糊 发表于 2013-5-16 13:43
古时穿带多寡凭的感觉,也就是毛估估,您非要加上一个设计,我相信是n根…,来自上游的研究…

问迷厅个问题。这是一个普通的最常见的文盘。图中白色圈出部位(小的座腿),是和侧板一木好还是非一木好?为什么?

点评

哪种好?学习。。  发表于 2013-5-17 12: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
发表于 2013-5-16 20:41 | 只看该作者
70上的亲们 不要太形式化了{:soso_e110:}

点评

呵呵  发表于 2013-5-16 21: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发表于 2013-5-16 20:43 | 只看该作者
仔细看帖,认真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
发表于 2013-5-16 21:21 | 只看该作者
gemini0616 发表于 2013-5-16 20:41
70上的亲们 不要太形式化了

家具用几年,几十年,还是要上百年,这些结构细节我认为起到关键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手机版|Archiver|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 沪ICP备2022029664号 )

GMT+8, 2025-10-16 18:27 , Processed in 0.172915 second(s), 2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