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白发学童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说说紫檀木的“新”与“老”

[复制链接]
46
发表于 2006-8-19 13:37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我也赞成架几案兄的说法,其实,市场上过去不乏以混淆视听、指鹿为马、模糊概念、以假充真等等行为来行坑蒙拐骗之事的奸商,现在随着民清家具的流行和热火,这种现象仍过犹不及,最终受伤害最大的还是消费者。。。。。小弟也是属于消费者之一,每一分钱都凝结着血汗,我们最希望就是明明白白购买、真真实实消费,同时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和知识水平,避免上当受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06-8-19 13:44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Originally posted by 白发学童 at 2006-8-19 12:38 AM:
印度的紫檀木绝大多数被海运出境我个人认为这是真实的,而陆路运输出境只是一少部分。这是因为船运是走私货物的最佳运输方式,尤其适合大宗货物走私。这个我是船员我是清楚的,当时我就从中国买了大蒜再到西非卖给 ...

小弟觉得白板所说的走势运送途径和这个讨论是否存在大面积“人工种植”紫檀以及现在紫檀的“人工种植”现状等话题关联性不大,建议或可以另外开贴阐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06-8-19 13:51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Originally posted by 白发学童 at 2006-8-15 11:32 PM:
现在经营紫檀木材生意的公司简直是数不胜数,随便上网一查就有几十家,各位可以想想,印度哪还有这么多天然林紫檀木可供砍伐。现在市面上见到的紫檀木原材几乎都是砍伐时间不长的人工引种林,哪里还见的到原始天然 ...


对于白板明确无误的指定现在的“人工种植”现象,综合白板以上的论述,小弟觉得仍是缺乏有力的证据和考证,以此作为判断现在的紫檀是“几乎都是砍伐时间不长的人工引种林”。。。。。。。这样的结论性定论,其未免有点操之过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06-8-19 14:27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现在的小叶紫檀确实存在管孔粗,硬度低的现象,这可能和其速生(相对来说)以及生长年限少有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006-8-19 16:30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Originally posted by 白发学童 at 2006-8-19 00:38:
印度的紫檀木绝大多数被海运出境我个人认为这是真实的,而陆路运输出境只是一少部分。这是因为船运是走私货物的最佳运输方式,尤其适合大宗货物走私。这个我是船员我是清楚的,当时我就从中国买了大蒜再到西非卖给 ...



这个我不同意你的观点~~我厂也算是紫檀的消耗大户~~一年也要好几十吨~~
其中很大部分都是从缅甸和**进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发表于 2006-8-19 16:55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Originally posted by 白发学童 at 2006-8-19 00:38:
再有,正是因为上面我所说到的问题,因此我才一直对周先生文中所说的产生怀疑。还有他在文章中还讲紫檀木从西藏入境,这种说法我更不敢苟同,难道紫檀木走私还要从印度进入**再从南麓翻越喜马拉雅山脉经樟木口岸进入中国西藏,再经青藏高原运往中国东部地区。这似乎是不可能的


白版,我去过上海福人市场,有一次听说某木材商一批小叶紫檀约100多吨被扣在我国樟木海关,如果此消息确实的话,说明从西藏走货是确有其事的!

此处涉及的小叶紫檀应该是市面上较普遍的那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发表于 2006-8-19 17:48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越看我越晕,学习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楼主| 发表于 2006-8-19 22:00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Originally posted by 紫檀叶 at 2006-8-19 13:51:


对于白板明确无误的指定现在的“人工种植”现象,综合白板以上的论述,小弟觉得仍是缺乏有力的证据和考证,以此作为判断现在的紫檀是“几乎都是砍伐时间不长的人工引种林”。。。。。。。这样的结论性定论,其 ...


呵呵。。。关于这个问题目前是仁者见仁智者见知者见智,紫檀叶老兄相信也好不信也罢,不过在下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事实会说明一切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
 楼主| 发表于 2006-8-19 22:27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Originally posted by kikiwwq at 2006-8-19 16:30:



这个我不同意你的观点~~我厂也算是紫檀的消耗大户~~一年也要好几十吨~~
其中很大部分都是从缅甸和**进来的


原来老兄您是厂家呀,失敬失敬!

您说您厂用的紫檀木很大部分都是从缅甸和**进来的,这个您考证过吗?请您解释一下为什么紫檀木要从印度经**再翻越喜马拉雅进入中国西藏呢?这其中道路情况您了解吗?**政府军方对于进出尼口岸的限制物资的封锁情况您又了解吗?

还有,我今年五一个朋友开车TOYOTA 4700去西藏,到拉萨后再走中尼公路(即318国道拉萨—樟木段),其中有的地方路面破损严重连我们的陆地巡洋舰都拖底数次前杠刮裂,虽然有道班工人维护但是由于自然条件恶劣也显得杯水车薪。当地车辆多为2020。本打算到**那边去看看,可是我们了解了尼的情况后最终还是决定放弃。原因嘛我就不多说了,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发表于 2006-8-19 22:29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已向朋友请教。50、51楼说的基本符合事实。**---西藏为走私通道(自古也是),至今西藏关口仍扣押许多紫檀。此外,确实有人工林紫檀,它分布在印度西部、西南部、东部,比天然林各项指标差一些,有点象海黄老料、新料比较差异的对比。市场上大部分是人工林紫檀(因地区可能有不同),部分是采伐几十年的所谓老料和天然林紫檀。信息供参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发表于 2006-8-19 22:45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紫檀有人工种植的情况本不奇怪,就好像“红豆杉”现在也是大量的人工种植,但是,这个与现在销售的檀香紫檀的关系究竟如何?是否就是人工种植紫檀?这仍然没有充足的依据和考证,仅凭只言片语来断定或者下结论,当然会遭到置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
发表于 2006-8-19 22:55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中国和印度都是农业大国,但并非农业科学技术的先进生产力代表,要人工种植紫檀并且达到快速成材的目的,估计需要高位高超的科技含量或者技术成分。
  参考与紫檀同为经历较长生长周期的黄花黎可知,其野生和人工种植对比,人工种植的并没有显现更为突出的优势,并且,这种珍稀植物具有共同的特性,就是我们可用的木材是由边材不断转换为心材的部分。就算树径成长较快,但,心材的形成转变却相当缓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
 楼主| 发表于 2006-8-19 23:03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Originally posted by 架几案 at 2006-8-19 22:29:
已向朋友请教。50、51楼说的基本符合事实。**---西藏为走私通道(自古也是),至今西藏关口仍扣押许多紫檀。此外,确实有人工林紫檀,它分布在印度西部、西南部、东部,比天然林各项指标差一些,有点象海黄老 ...


谢谢架几案老兄提供的信息!

不过我认为即使从樟木口岸有走私紫檀,其量也是小的,大量走私还是从海上。从中国广东、福建、浙江和上海的部分沿海或沿江港口进入中国境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发表于 2006-8-19 23:49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檀香紫檀与人工林紫檀材料在销售价格上最高相差一倍以上,虽说它们都是同种紫檀,但在部分厂家和爱好者的眼里认同檀香紫檀,有些厂家混用两种材料或单用某种材料.同样一款紫檀产品,有不同价位(剔除工艺等因素),造成消费者疑虑,而且,一般消费者包括厂家雇佣销售人员(排除老板家属)不能识别二者在家具上的差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
发表于 2006-8-20 00:04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按照天然生长的紫檀来说,其成为堪用之材至少要在5-800年以上,就算是人工种植可以将生长以及心材转变速度提升一倍,至少也要2-300年,如此,这些所谓有组织的人工大面积种植紫檀应该种植在类似我国的清朝时期。这个实在令本人对印度农民的先知性和预见性以及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大为赞服,不知海南人们是否得到这样的种植技术,以尽快提升海南黄花黎的生产效益。。。。。。
  既然是人工种植的,自然属于有计划、有组织的行为,应当有其产权归属,其看护和管理比起野生的自然要严格,难道可以任意的、长期的偷伐和走私。。。。
  既然有人工种植的勘用之材,印度政府完全可以有计划的砍伐,贩夫走卒又何必冒如此风险去偷伐以及循走私途径出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手机版|Archiver|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 沪ICP备2022029664号 )

GMT+8, 2025-7-20 19:09 , Processed in 0.126154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