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渔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渔民的几个观点

[复制链接]
46
发表于 2007-9-12 21:32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Originally posted by shangpin at 2007-9-12 07:12:
欢迎揭开真相!!

请找专家团来找真相!

不用怕费用,我出(假的话)!!

**************!


至今,只有王老师,胡老师看过这床,用手摸过,用120倍放大镜看过,麒麟上的砖家厉害呀,凭几张相片,就 ...


呵呵
其实判断新老只要去旧货市场的老师傅那里就行了
有时候放大镜是没有用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07-9-12 21:40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Originally posted by kikiwwq at 2007-9-12 21:28:


老兄
我可以很肯定的告诉你
苏州做的最好的厂家你们永远不会知道,人家不开店不做广告,还没厂牌.
人家一个红酸枝八仙桌卖8~10w
人家来不及做,这就是苏工,懂不?


此话我有同感。其实真正的好手艺,是某些师傅,而不是某个工厂。只要是工厂的产品,比如北京人不太感冒的元亨利来说,产品的好坏,其实是管理问题,而不是手艺好坏的问题。我在北京的潘家园古玩城一楼一个小店里见到他们的自产家具,要远好于元亨利的。。。当然,价格也高出三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07-9-12 21:45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Originally posted by kikiwwq at 2007-9-12 21:32:


呵呵
其实判断新老只要去旧货市场的老师傅那里就行了
有时候放大镜是没有用的

:)关于用放大镜的问题,胡先生和我说,是他发现,用放大镜,可以看到纤维的暴露组织的边缘,是否有老的磨损的痕迹。说新和老的是不同的。。。。不过学生我到现在还没找到规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07-9-12 21:50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人家上海博物馆里竖了2个卢黄说是小叶檀
你信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007-9-12 21:54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Originally posted by 新手勇猛 at 2007-9-12 21:45:

:)关于用放大镜的问题,胡先生和我说,是他发现,用放大镜,可以看到纤维的暴露组织的边缘,是否有老的磨损的痕迹。说新和老的是不同的。。。。不过学生我到现在还没找到规律。


兄弟
我推荐你明年5月份上海的古典家具展览会你去看一下
有一家无锡江阴的,做了n多仿古家具
他自称全是老的,你去看下,会学到很多东西
特别是一个乾隆宝座,我敢肯定90%的人会以为它是老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发表于 2007-9-12 21:58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Originally posted by kikiwwq at 2007-9-12 09:32 PM:


呵呵
其实判断新老只要去旧货市场的老师傅那里就行了
有时候放大镜是没有用的

那些造假货的祖宗才是真正的高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发表于 2007-9-12 21:58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Originally posted by kikiwwq at 2007-9-12 21:54:


兄弟
我推荐你明年5月份上海的古典家具展览会你去看一下
有一家无锡江阴的,做了n多仿古家具
他自称全是老的,你去看下,会学到很多东西
特别是一个乾隆宝座,我敢肯定90%的人会以为它是老的


这个很正常,因为上海博物馆的展品采购的委托单位。。。。细节没必要了。。高仿在博物馆很正常。因为博物馆展出的目的,是为了展示我国传统工艺水平,不是拍卖会,要保老,保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发表于 2007-9-12 21:59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qiang
感谢k兄,希望k兄加油.
也希望leavingson多加指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
发表于 2007-9-12 22:00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苏工确实比较低调。
我在苏州定的东西都一年多了,还轮不到做。
定伍氏兴隆的东西要等到09年,10年,这种情况在这里其实是非常正常的。
前阵子看到有木友感慨上海地区找不到好的红木厂,其实都是没有找对门路。
玩红木开始1年以内尚可理解,超过一年还是如此可以罢手或要反省了。
仅苏州南通地区就不少好作坊啊, 个人以为工艺水平绝对是国内最好的。
这点非常同意Leavingson兄所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发表于 2007-9-12 22:02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Originally posted by chemwu at 2007-9-12 21:58:

那些造假货的祖宗才是真正的高手!

哈。。其实假的怎么都能被识别出来。。。。真正的行家能识破的。当然我们这些新手不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发表于 2007-9-12 22:17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Originally posted by kikiwwq at 2007-9-12 21:30:


有机会来我厂看看
我让你瞧瞧我们现在穿的衣服料子比真丝还好

的确想去看看家具里的“红邦”是否让英国绅士穿上中国人的西装。
不管怎么样ZKEKE先生可以说好,但不应妄说坏。
本人是紫砂爱好者,在宜兴见到一家明清家具店,东西很漂亮,说是苏作,一问价,回全是古董,赶紧抹油,壶壶还不敢碰旧货呢。
有好DD就该奉献社会,不该自设黄墙为个别人服务。负责任的广告是当今社会的必须,把好的东西加以推广也是社会责任。也才能得到社会得承认。先生以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
发表于 2007-9-12 22:52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Originally posted by 冬牛 at 2007-9-12 09:18:
谈到苏作,放眼当今市场,用望远镜都找不到一家有着良好声誉和广泛影响力的厂家。关起门来说自己好,这是坐井观天。

理解兄台的感受~~~小弟亦有同感,不过这责任不在匠人身上,在下作为红木厂商之一,也负有责任,打个不是很有人情味的比喻,一把好剑不是什么人都能用的好的。手艺人能量的激发需要很大的功夫。同时,企业主必须有一种坦然的心态面对市场,引导市场向正道发展,在下不才,立志略尽绵薄之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
发表于 2007-9-12 22:55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Originally posted by Eddie at 2007-9-12 21:59:
:qiang
感谢k兄,希望k兄加油.
也希望leavingson多加指点.

不敢不敢~~~~~~~,藏龙卧虎之地,意在抛砖引玉,请多指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发表于 2007-9-12 23:14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Originally posted by kikiwwq at 2007-9-12 21:54:


兄弟
我推荐你明年5月份上海的古典家具展览会你去看一下
有一家无锡江阴的,做了n多仿古家具
他自称全是老的,你去看下,会学到很多东西
特别是一个乾隆宝座,我敢肯定90%的人会以为它是老的

在下亦有见识过,
若想从家具上加工工具上辨识加工年代,比如榫头结构、线脚啥的,人家也是用的全手工制作,电锯都不用,做线脚也是用线脚刨手工。
连榫卯结构和线脚都处理得和古时候一摸一样了,更不用说什么表面处理什么的,很负责任的告诉诸位大侠,所谓包浆绝对可以在一段时间内人为制出。至于风化,这个已经是个非常成熟的工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
发表于 2007-9-12 23:39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这里引用上海陶瓷收藏、修复名家梁志伟的一段话:

一、看真品,找博物馆专家鉴定

......

二、看赝品,找古玩市场行家鉴定
     博物馆专家看历代官窑标准器真品,看历代民窑典型器真品是权威,这是古玩行公认的。凡否认者,都是无知者。但博物馆专家尤其是老专家,看当代新的高仿品,即高仿赝品常常走眼,这是不争的事实。故看高仿的,真假男辨的赝品,找古玩市场行家最可靠。因为古玩市场行家天天与新仿古玩打交道,他们以买卖为生,如看走眼赔的都是血汗钱,会刻骨铭心。古玩市场行家与时俱进,天天研究新的高仿品,其看高仿赝品的实践经验远远高于身居简出的博物馆老专家。所以,看赝品找古玩市场行家鉴定最可靠。


梁先生的话用在骨董家具上也是很贴切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手机版|Archiver|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 沪ICP备2022029664号 )

GMT+8, 2025-7-20 15:41 , Processed in 0.131454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