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eddie200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麒麟博物馆] 林海微澜:风华绝代-瞻仰上海博物馆藏明清家具

  [复制链接]
601
发表于 2008-3-19 17:26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学习了,真是好贴啊。看了此帖,有了以下感想。

1、不要争论用材的好坏了,经过历史的长河能够留下来就不错了。不过不是好木头估计也留不下来。

2、很多规制没必要讲究,实用第一,牢固第一。

3、没有艺术、不用心做的,留下来也不值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2
发表于 2008-3-19 21:19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Originally posted by eddie2008 at 2008-3-19 10:42:


这件"黄花梨木五足内卷香几"是王世襄先生曾经过目的,襄老的书中确切地记录了襄老与陈梦家先生两位高山仰止的大家围绕这件香几而发生的趣事.
那么,是否这样的理解是逻辑合理的推断?
当年的王世 ...

强帖留名,……Eddie,一个用事实讲真话的朋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3
发表于 2008-3-20 11:30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Originally posted by 迷糊 at 2008-03-19 09:19M:

强帖留名,……Eddie,一个用事实讲真话的朋友!

不知这位前辈是否是EDDIE兄的“老乡”,也是一个用事实讲真话的朋友。

广东收藏家协会副秘书长、广州市荔湾区西关古玩商会副会长黄大钊,黄先生是广州古典家具的权威人士,他曾经告诉时报记者的采访。
:“我们在鉴赏收购回来的古典家俱时发现,在国内有些被几代人视为传家宝的海南黄花梨家俱,其实是从越南进口的花梨木制作的,这说明在明清早期,在我们国家就有商人用“越南黄花梨”充当“海南黄花梨”制作家俱销售的”。

来自 时报记者  刘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4
发表于 2008-3-20 14:02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Originally posted by 架几案 at 2008-3-19 15:49:

好久没有进去了,应该跟上面和各楼长打招呼,就怕接待任务太多,时间上双方对不上,如兄不太方便的话,把任务交给俺吧,择“吉日”看看,尽可能拍一些照片。

不好意思了,架兄!那就把去"观复"的任务交给兄弟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5
发表于 2008-3-20 14:29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Originally posted by 蘭石之性 at 2008-03-20 02:02M:

不好意思了,架兄!那就把去"观复"的任务交给兄弟吧!

蘭兄客气了。都是积极主动承担任务人物的好哥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6
 楼主| 发表于 2008-3-20 23:51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感谢架兄与蘭兄.期待二位的照片了.
记得之前曾经向架兄荐言:黄胄先生的博物馆里有到代的紫檀顶箱柜,这是上博也羡慕的好物件.襄老的高足田家青先生也曾经帮黄胄先生的博物馆修缮到代老家具,估计那里会有些珍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7
 楼主| 发表于 2008-3-21 00:06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Originally posted by 迷糊 at 2008-3-19 21:19:

强帖留名,……Eddie,一个用事实讲真话的朋友!

感谢兄台的抬爱.
谨奉录孟子的一句名言: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孟子·离娄上》)
诚者,真实无妄.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做不到天天事事真实无妄,至少在面木自省的时候,心中有一个诚字.
再谢兄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8
 楼主| 发表于 2008-3-21 00:10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Originally posted by tomasyoo at 2008-3-19 17:26:
学习了,真是好贴啊。看了此帖,有了以下感想。

1、不要争论用材的好坏了,经过历史的长河能够留下来就不错了。不过不是好木头估计也留不下来。

2、很多规制没必要讲究,实用第一,牢固第一。

3、没有艺术、不用心做的,留下来也不值钱。


谢谢阁下的关注与评点.
阁下在上海,建议拨冗去上博看看真实的物件,也许会有新的感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9
 楼主| 发表于 2008-3-21 00:48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Originally posted by 架几案 at 2008-3-19 15:57:

看了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广东前往日本出口贸易商品的记载,有花梨木、漆器、沉香、乌木等商品的记载。

感谢架兄一直以来的翔实历史资料.
在下是这样认识花梨木的:
历史上的中南半岛地区很早以前就与中国有持续的贸易往来.
历史上输往中国的"花梨木"与"花黎木",其中有可能就包括了部分的如今被断为"越南黄花梨"的木材,只是当时分类笼统,通通都当成"花梨"也未尝不可能.
今人在缺乏确切历史证据的情况之下就持否定态度,认为"越南黄花梨"在历史上不曾进入中原,只是开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才被不良商家炒作",窃以为值得商榷.
历史不仅仅是存在于书本上的,西汉通西域的张骞,在位于如今阿富汗北部的大夏古国见到产自四川邛崃的竹子,从而发现难于上青天的蜀道之外,还有经身毒(印度古称)入川的另一条古丝绸之路.
四川的邛崃竹究竟从何时开始走到身毒(印度古称),历史没有记载.
广州的西汉南越王墓出土的非洲象牙究竟是怎样从非洲来到中土的?历史也没有记载.
所以历史是一个铜板.铜板的一面是书写的历史,铜板的另一面是实物的历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0
发表于 2008-3-21 10:03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Originally posted by eddie2008 at 2008-03-21 12:48:AM:

感谢架兄一直以来的翔实历史资料.
在下是这样认识花梨木的:
历史上的中南半岛地区很早以前就与中国有持续的贸易往来.
历史上输往中国的"花梨木"与"花黎木",其中有可能就包括了部分的如今 ...

关于明清时期有许多史料记载各地区的贸易往来和路线,内容太多俺打字太慢就不“抄写”了。
从明初记载的文献看,各国都有上贡品的记载,但正常和走私贸易远大于“上贡”贸易。
现从此书看一段有关越南的完整记载。从中提到“花黎木”、“降真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1
发表于 2008-3-21 10:0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2
发表于 2008-3-21 10:0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3
发表于 2008-3-21 10:0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4
发表于 2008-3-21 10:0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15
发表于 2008-3-21 10:0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手机版|Archiver|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 沪ICP备2022029664号 )

GMT+8, 2025-9-13 11:52 , Processed in 0.125438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