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Eddie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观点理论] 林海微澜:漫话海南黄花梨-Eddie的海黄文玩与小件

[复制链接]
631
发表于 2008-3-22 10:22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env:env:env

[ Last edited by 林夕 on 2008-3-22 at 13:59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2
发表于 2008-3-22 13:04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pz变成美食天下.了..........

eddie兄:早天发过的烂木头,昨天打磨一面...味道不错...珀琥感强..请教兄:纹理开门?

[ Last edited by 广东沙发 on 2008-3-22 at 13:05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3
发表于 2008-3-22 13:06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这里还有灰砂混合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4
发表于 2008-3-22 18:39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Originally posted by 广东沙发 at 2008-3-22 13:04:
:pz变成美食天下.了..........

eddie兄:早天发过的烂木头,昨天打磨一面...味道不错...珀琥感强..请教兄:纹理开门?

[ Last edited by 广东沙发 on 2008-3-22 at 13:05 ]

沙发兄好.
看上去不错,兄台手上实物多,放在一起比较着看,"致密"与"粗疏"高下立见.
网上看照片总有点保守.
单说纹理,有时候反到觉得越南的明艳动人一些.海的比较沉稳柔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5
发表于 2008-3-22 18:59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兄说得极对......虽风化严重..磨开表面...里仍致密结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6
发表于 2008-4-7 14:58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Originally posted by 广东沙发 at 2008-03-22 06:59M:
兄说得极对......虽风化严重..磨开表面...里仍致密结实......

整天研究琢磨,都忘记给老鹰吃点鱼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7
发表于 2008-4-7 18:11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学习中,谢谢。
唯一的异议,是似乎树木生长分裂的地方是树皮,所以芯材应为老料,周边比较年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8
发表于 2008-4-7 22:25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Originally posted by matmat at 2008-4-7 18:11:
学习中,谢谢。
唯一的异议,是似乎树木生长分裂的地方是树皮,所以芯材应为老料,周边比较年轻。

谢谢阁下的斧正,之前已有同好提点过在下,认为年轮应该是由里而外,新生的年轮靠近树皮,老的年轮靠近芯材的中央.
事后请教过行内人,普遍的说法是:靠近树皮的芯材质地最好,而靠近正中央的芯材比较嫩,所以容易开裂.
年轮方向的"从里向外"当如何理解?还是有点迷惑.
单论材质是否致密坚实,可以肯定:
两相比较,靠近树皮方向的芯材(格)应该比靠近正中央的芯材要好,后者的确嫩一些,颜色浅一些,水分含量高一些,开出的板材容易开裂.不仅黄花梨如此,紫檀,酸枝等其他的古典硬木都见识过这样的实例实物.
在下也相信之前那位同好所说的"树木生长的形成层在树皮与芯材的交接位置"是已经被科学认证的客观事实.
那么,年轮到底是怎样排列的?新生年轮是靠近树皮,还是靠近正中央?
坦白地说,见识这许许多多的硬木,芯材靠近正中央的都是不如靠近树皮的致密坚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9
发表于 2008-4-9 02:41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哦,好像是芯材中有一些导管主要负责输送水分,相比是这些导管结构影响到了木质的密度和强度等性能,树皮负责分裂生长以及输送养料(比如把光合作用产生的养分输送给根部等),而格的部分是死去的部分,起到支撑的作用,不太恰当地把它比喻成珊瑚的碳酸钙骨骼,作用都是支撑,让其或者的部分可以获得更好,长得越高达在树林中就有更多生存空间和优势,可以有更多的机会接受阳光照射,占据好的生存地位,可能这也是生物竞争的一部分吧,当然也有抗风等其他的意义,总之是让它活的更好。说远了。支撑部分自然应该坚韧,所以格致密可能是符合树木生长的自然需要把。

反过来推想一下,假设树木生长分裂是在中心部分而非树皮,而树干主体本分的格是已经死亡,不能再自由分裂生长,那么中间不断加粗,结果必然要么中间被自己的格勒死要么是把外面的格连树皮全部挤得彻底开裂,分崩离析。那就没有原木了,也没有高大的树木了,因为格都裂开了,树肯定倒了。乱举个例子,比如蛇类等动物,外皮成熟后就是不能分裂生长的,所以,在生长过程中要定期蜕皮,不然里面的身体就没法继续生长了,树如果这样长可能也要退皮才行。

还有一个侧面的证明就是如果把树皮剥一圈,那么树也就必然地要很快死去了。这也是不能在树木之间捆绑铁丝晾晒衣服的原因,因为树木生长变粗,那么铁丝可能会把树皮勒断,而造成树木死亡。

新生年轮是靠近树皮的。

至于芯材不如格,除了中间导管结构,我大胆猜测也许是树木达到一定的“年龄”之后长出的格才是最强壮的,就像人到了轻壮年才最壮实。人是整体生长成熟衰老的,而树是部分地,也就是说中间的芯材是青少年时代生长的结果,这部分已经死亡了,不能再有大的改变,而外部的格是树木轻装年以后生长出来的,比较结实也比较合理(这时候这棵树的树冠根系发达,高大,营养充足,竞争力强,正是壮丁)。我觉得木材的坚韧的根本原因主要是该部分生长当时的 结果,微观的说,比如某一处的格,并不是存在的年头越久越好,年份高的大料是指这棵树达到了壮年,并且度过了很长的健壮的岁月(显然树的壮年远远长过人等动物)。设想,比如某树200岁时的格不一定比300岁时长出来的好,虽然200岁时长出的格多一百年的历史,但这多存在的100年不一定有很多正面的作用(这点只是推测啦),毕竟木头纤维长出来后它就已经基本定型了。而5岁,10岁甚或30 岁时的芯材质量可能就大大的不如200到300岁这期间长出的格了,虽然芯材多存在了很多年。


在下知道的很少,很多都是个人的推测,估计谬误很多,忘请大家斧正。

[ Last edited by matmat on 2008-4-9 at 02:45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0
发表于 2008-4-9 02:52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年轮方向的"从里向外"
       就是一圈一圈从树皮分裂出的特异话细胞变成了木纤维,这样树就越长越粗大了,当然也越高,不过这个我没搞清楚,我猜测,应该是树头料肯定年轮要少于干料,尤其是接近根部的干料,因为矮的地方存在的时候树头料还要等若干年才能长出来。
两相比较,靠近树皮方向的芯材(格)应该比靠近正中央的芯材要好,后者的确嫩一些,颜色浅一些,水分含量高一些,开出的板材容易开裂.不仅黄花梨如此,紫檀,酸枝等其他的古典硬木都见识过这样的实例实物.
水份多可能和这里是书的供水通道有关,树木需要的水分是通过树芯的导管由根部输送到整棵树的各部位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1
发表于 2008-4-12 16:24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谢谢阁下的指点.
这帖子最初的打算是个"漫话",原本是有点偷懒,不想规矩地严谨.结果走了个不通.
于是老老实实去做一回文抄公.
关于年轮的方向,在仔细重温了相关的学术研究观点以后,谨对在下之前的错误做如下修正:
年轮的方向是从里向外的;
老的年轮在内,靠近树干截面的正中央,被新生的年轮所包围;
新生的年轮在外,包裹着老的年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2
发表于 2008-4-12 16:27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年轮的形成机理如下:
(引用)
树干的最外层是树皮,树皮大部分属于木本植物的韧皮部,韧皮部包裹的是材质。材质是树干的木质部,木质部是木材的来源,因而又称为木材。在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有一层生长特别活跃,处于不断分裂增生状态的细胞层,这一细胞层就称为形成层。树木的长粗主要是形成层细胞活动的结果。形成层细胞不断分裂,向内形成新的木材,向外形成新的韧皮部。

形成层的活动受季节影响很大,特别是在有显著寒、暖季节的温带和亚热带,或有干、湿季节的热带,形成层的活动就随着季节的更替而表现出有节奏的变化。温带的春季或热带的湿季,由于温度高、水分足,形成层活动旺盛,所形成的木质部细胞径大而薄;温带的夏末,秋初或热带的干季,形成层活动减弱,形成的细胞径小而壁厚。前者在生长季节早期形成的,称为早材,又称春材。早材细胞空隙较大,细胞纤维少,因而质地疏松,颜色较浅。后者在生长季节晚期形成的,称为晚材,又称夏材或秋材。晚材细胞空隙小,纤维成分较多,细胞沉积物也较多,所以颜色较深,质地致密。从早材到晚材,随着季节的更替而逐渐变化,虽然质地和色泽有所不同,但是不存在明显的界限。而在上年晚材和当年早材之间,却有着显著差异,二者存在非常明显的分界。

在一个生长季节内,早材和晚材共同组成一轮显著的同心圆环,代表树木一年中所形成的木材,习惯上把这环称年轮。但是有不少植物一年内正常生长中,不止形成一个年轮。如柑桔的茎,一年中可产生三个年轮,因此又称假年轮。气候的异常变化,虫害的影响和其它灾害的影响都可能形成假年轮。而在没有干湿季节变化的热带地区,树木的茎内一般不形成年轮。

(摘自中国生物教学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3
发表于 2008-4-12 16:32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上一段话的理解,可以简单地概括为:

树干变粗的原因是: (借用红木白皮与格为例)
白皮与格之间有一个形成层,这个形成层对内不断产生"格",对外不断产生"白皮",
于是树干越来越粗.

所以,新的年轮不断包围在老的年轮的外围.

一并将个人的一点理解附注如下:

之前了解到的所谓"海黄成格"是先产生白皮,然后白皮逐步转化为格,如此看来,白皮是不可能转化成"格"的."白皮"与"格"之间的形成层摆在那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4
发表于 2008-4-12 16:42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谨在此感谢taiga同好于2月下旬的斧正如下:

"不过您的言论中有一个硬伤,在下正好了解点专业知识,跟您交流一下。
您在讨论木料的时候说,木头是先长外围,后长木心,例如:#87  
芯材颜色浅,因为是新长出来的.年轮是从里向外,外的旧,里的新. (错误的说法)

这实际上是不正确的。理由如下:
1、从植物学的角度来讲,树木的生长层在皮下薄薄一层,即只有树皮和木材之间的一层有细胞分裂、逐渐长厚的能力。这在科学上是早就有定论的了,随便一本植物学书都会写。同时我记得我看的书上写,木材(木质部)的细胞会逐渐死亡,填充以木质素和矿物质,加大木材强度以支持重量。这两点都说明了木材是先长心,后长外围的。
2、经验之一:木头都是由小长粗的。如果是先外后内,那么随着不断的加粗,外围已经长成的木质必然会撑开裂。这是不符合实际的。反而,如果先内后外,没有矛盾。
3、如果横截木料正好开在节疤处,可以看到节疤在年轮处是个向内变小的尖角形(您一定见过,不具体描述)。这是因为,结疤其实就是树枝,树枝还是小芽的时候,假如说木材已有5cm直径,那么当木材长到10cm的时候,那么树枝/结疤所形成的尖角应该就是从直径5cm处开始的。描述不清,应该能会意。


所以您把树心颜色有别的原因归结为先长外围,后长心,这是不对的。对这个问题,我的理解是这样的:先长树心,但此时树材尚幼嫩(例如5cm),树木在幼苗期木质并不十分坚固。当树木逐渐长大(例如50cm),由于树干要负担的树冠重量巨大,因此新形成的木质必须十分坚固致密。因此,......树心最里面的部分木质仍然不够好。这就是黄的木心颜色有别,以及紫、黄多空心的缘故

以上是我的论证说明。要强调的是,树木生长的机理,即树皮下的生长层(学名形成层),是已经确认的了。应该不会有错"。

[ Last edited by eddie2008 on 2008-4-12 at 21:48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5
发表于 2008-4-13 17:45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弄清楚了格/心材的形成的机理,觉得对之前的一些其他的疑点,多少可以说几句自己的看法了:

1/ 心材边材的转换.
    这样看来,边材,通俗的说法是白皮,应该不可以转换成心材,也就是"格".
    心材就是心材,边材就是边材.白皮无法转换成心材.介于两者之间的是形成层.
2/ 关于多少年成材的说法.
    迄今为止了解到的比较可靠的说法是:东海南的海南黄花梨黄白料,有科学统
    计数据做依据的论断是:平均需要17年才有"格"形成;而黄白料以外的啡红料与
    绛紫料的成"格"时间更长,有说32年的,有说40多年的,有说60年的.凡此种种,
    均说明:海南黄花梨的形成层,至少需要17年的时间,才有能力向内分裂细胞形
    成心材,形成"格".
3/ 乐观的明天有多远?
    私下里一直与谈得来的同好有交流.在下不是悲观派,但多少也算系统地学习过
    自然科学,对生物学有个多于一知半解的认识.
    改变一个物种的生长周期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有人说:多浇水施肥,增加营养与光照,海黄也可以长得如何如何云云,自然是"高
    大粗壮"而且时间上也是跑步进入共产主义,十五年超英赶美.
    对此在下觉得还需要更多的根据,尤其是客观的可重复的科学实验根据
    来支持这一乐观的说法,否则还只是停留在"空说"阶段.
    改变一个物种的生长周期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与人了.
    人的一生,从胚胎开始,然后是婴幼儿,少年,青年,成年,最后是老年,各个阶段,各
    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年龄阶段.
    如今的人,营养与生活条件优裕有加,是否可以说:
    "多浇水施肥,增加营养与光照",曾经的"怀胎十月",可以跑步进入共产主义一般
    地变成"怀胎五月"?
    或者说,18年才成人的周期,通过这样的助长,九年就可以生理上发育成熟长大
    成人?
    如果觉得用"人"做这个比喻不好理解,那么,水稻一造亩产千斤,合理密植增加一
    倍密度,是否就可以1+1=2一般地变成亩产两千斤?,浇水施肥营养光照增加一  
    倍的话产量又可以再翻一番?
    大跃进的人造卫星就是这样放出来的.
    改变一个物种的生长周期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海黄到底要多久才可能长成合格的家具材?
    17年开始有"格",20年就可以制作家具?

安得广厦千万间......
皆欢颜?   
但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手机版|Archiver|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 沪ICP备2022029664号 )

GMT+8, 2025-7-18 15:46 , Processed in 0.157465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