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eddie200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麒麟博物馆] 林海微澜:风华绝代-瞻仰上海博物馆藏明清家具

  [复制链接]
646
 楼主| 发表于 2008-3-22 10:02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论"艺",上博的这一排坐具,大概是非常直观的注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7
 楼主| 发表于 2008-3-22 10:08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坐具当中,相对而言谈论最多,受面最广,人气最足,称许最盛的,现在大概是这一款号称"经典"的
黄花梨木透雕靠背圈椅 明代
庄氏捐赠(王世襄原物)

常用的称呼,是麒麟纹圈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8
 楼主| 发表于 2008-3-22 10:13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然而论及工艺的造诣,上博的介绍则是认为,坐具当中水准最高者,是这一件:
黄花梨木雕花靠背椅 明代
(陈梦家遗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9
 楼主| 发表于 2008-3-22 10:18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请仔细看看这样的雕刻工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0
 楼主| 发表于 2008-3-22 10:19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再近一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1
 楼主| 发表于 2008-3-22 10:33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关于这件靠背椅,陈梦家先生上手的时候也曾经有点疑惑.因为靠背椅的上下盘风格迥异,有人说这是两件不同的坐具各取上下拼接而成,北京行话贬称"插(茬)帮车","亲家来了".陈先生延请王世襄先生过目,襄老的开头炮也说:这是后来拼接的,上下不是同一件.
陈先生目瞪口呆,结果,自然是让"顽童"秉性的襄老促狭了一回:"这个是真的"

因为独一无二,所以上博认为:这件"黄花梨木雕花靠背椅 明代"是这些坐具当中价值最高的."型材艺"的"艺",这是一个完美的诠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2
发表于 2008-3-23 10:54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也来凑个热闹,喜欢的壼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3
发表于 2008-3-23 11:32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真个是冷水泡茶漫漫浓.所谓茶不醉人人自醉.已给醉倒好几回啦.过瘾过瘾......再次感谢艾迪及架几案,鱼目诸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4
发表于 2008-3-23 14:33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继续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5
发表于 2008-3-24 14:09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Originally posted by eddie2008 at 2008-03-22 09:27:AM:
关于"材质",谨概括如下:
1/ 产于印度的牛毛纹檀香小叶紫檀,在历史上就是被认可的真正的"紫檀".
2/ 老黄不分海越,都是黄花梨,前人不曾"厚海薄越".从前的海南越南都是黄.

学习了!
现在明白了,真正的紫檀来自印度南部地区。
但在历史上的紫檀种类来源,据说前辈们也有不同的看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6
 楼主| 发表于 2008-3-24 16:42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Originally posted by 鱼目 at 2008-3-23 10:54:
也来凑个热闹,喜欢的壼门。:)

见到这个"壼门",觉得颇有点说法:
1/ 有说念"壶"(音"胡"
2/ 有人说正确的说法应该读"kun"的第一声,同"昆",所以有的书上写"坤门"
3/ 当年读书的时候,新来的语文老师亮起杀威棒:这三个字你们读一读......
    一班毛头小子一根筋地喊:锡茶壶.
    老师的高明遂显山露水:这该念"yang(三声同"养"--tu(二声同"图"--kun(三声
    同"捆")".什么"西查胡",连"养图捆"都不会读.
    大伙仔细一瞧,才发现写的是:鍚荼壼

俺到现在也没去查字典,因为吃了杀威棒,一门心思数理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7
 楼主| 发表于 2008-3-24 17:33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Originally posted by 永远是红小兵 at 2008-3-23 11:32:
真个是冷水泡茶漫漫浓.所谓茶不醉人人自醉.已给醉倒好几回啦.过瘾过瘾......再次感谢艾迪及架几案,鱼目诸兄

谢谢兄台的抬爱.
冷水泡茶慢慢浓,觉得与收藏的感悟很接近.品茶,品物,品酒,品韵,急不来的,慢慢回味方知无穷.相信绝大多数的同好与在下一样,都是跟着感觉走的新人初哥,没什么家学渊源的底蕴传统,一杯冷水.
如今所说的"型材艺韵"的"韵",窃以为与"茶不醉人人自醉"颇有几分类似.
有别于传统的"型材艺"的直观具体,"韵"更多的是一种无形的感悟与抽象.
在下对"韵"是这样理解的:
完全相同的一段旋律,不同的演绎,有不同的"韵".
比如说,蔡琴二十多年来唱了几万遍的"某年某月的某一天",与邓丽君的"恰似你的温柔"就有不一样的"韵".
有人喜欢前者,有人喜欢后者,强说高下,以具体有形的标准去评判抽象无形的感悟,窃以为并不合适.
就好比鲍鱼与咸菜,前者肯定比后者昂贵,但论到个人感受的好吃与否,总有人说:贵的不一定好吃.
"韵",大概就是这么一回事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8
发表于 2008-3-24 18:10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Originally posted by eddie2008 at 2008-3-22 10:02:
论"艺",上博的这一排坐具,大概是非常直观的注解.

标本式的图片,太好了
学习加收藏
多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9
发表于 2008-3-24 21:14 | 只看该作者

继续学习!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再赞好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0
发表于 2008-3-25 13:35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过几天去上海,如果有时间想再看看这些家俱。
不知南京现在有什么地方看到精品老家具展品?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手机版|Archiver|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 沪ICP备2022029664号 )

GMT+8, 2025-9-13 10:56 , Processed in 1.236673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