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eddie200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麒麟博物馆] 林海微澜:风华绝代-瞻仰上海博物馆藏明清家具

  [复制链接]
706
发表于 2008-3-26 13:55 | 只看该作者

9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7
发表于 2008-3-26 13:5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8
发表于 2008-3-26 13:5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9
发表于 2008-3-26 13:59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楼上图片当时粗看,像贴上去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0
发表于 2008-3-26 13:5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1
发表于 2008-3-26 14:04 | 只看该作者

要出差了,不想卖关子了,敬请斑竹及各位同好点评。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钓鱼台非常的地方(家俱来自故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2
发表于 2008-3-26 19:49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顶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3
发表于 2008-3-26 20:42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架几案兄这个的黄花梨几有“色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4
 楼主| 发表于 2008-3-26 23:35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Originally posted by 鱼目 at 2008-3-26 10:15:
总是这样温文尔雅,慢慢道来
我还以为玩木如玉只是表面文字上的一句行话

谢谢兄台的抬爱.
冷水泡茶,犹如摸着石头过河,故小心翼翼.
几次三番去上博是为了切身感受到代实物的风华风采,因为之前有许多的不得要领.
其实很喜欢这样的经历:认真看了,再仔细拍下来,回头细细地品,与手上的样本对比对照,感悟到新的不足与待澄清的疑惑,再次去实地重新以不同的角度反复观摩,揣摩,体会.再重温.

下一次,打算抗着D200上去.
再谢兄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5
 楼主| 发表于 2008-3-27 00:04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Originally posted by 架几案 at 2008-3-26 13:23:

俺浊眼看不出来,莫非床顶部四角有铜活?
不知确切什么年代开始给黄花梨家俱刷漆,莫非清三代实行紫色开始的?
谢谢各位!


请架兄用"长寿并不难"的眼神再看看
给个提示:请仔细比较纹饰.
黄花梨有上漆的,紫檀也有上漆的.
从对家具的保护而言,漆比蜡好得多.
打个比方,如果把外在的自然环境比喻成寒冬腊月的话,上漆好比穿着厚厚的冬装;上蜡只是一件薄薄的单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6
 楼主| 发表于 2008-3-27 00:14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Originally posted by 架几案 at 2008-3-26 13:31:


莫非跟属性、血型有关?(最近被外资大公司人事部的朋友灌水不少)。



不懂,到上博是瞻仰风华绝代,所以毕恭毕敬.
风风火火闯九州的架势上去,是不是有点象外国人说的"公牛进了瓷器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7
 楼主| 发表于 2008-3-27 00:23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Originally posted by 架几案 at 2008-3-26 14:04:
要出差了,不想卖关子了,敬请斑竹及各位同好点评。
钓鱼台非常的地方(家俱来自故宫)。


感谢架兄.请架兄再多给几张面板的细节.
看着那开裂挺可惜,真觉得可惜.
总理当年批了不少物件出宫,洛阳白马寺就从故宫搬了不少,为了迎接西哈努克.
历史,就是这么一回事.
凡走过,必留下痕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8
发表于 2008-3-27 14:34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Eddie老师客气咯

上一次到上博明清家具馆,碰到4、5个一伙的小孩,最大的我想也不会超过15岁。其中有一对姐弟俩,弟弟也就可能不到十岁,很顽皮、可爱
我有点好奇,看了他们一眼,心想:年纪这么小怎么也会来这
他们应该不会懂得家具中线条结构,更不知道什么叫榫卯?也不会知道黄花梨是如何如何的珍贵、如何如何的被乎到多高
走到放“黄花梨木夹头榫翘头案 ”的位子,我们聚在了一起
最小的男孩看着看着又淘气起来,指着某件家具说:“这个很想什么什么棺材”
说完又溜到下个的展物边上去了
唉,小孩的世界不懂,......但却觉得着实可爱
做姐姐的马上看了我一眼,对自己的弟弟说:“小坤,不要这样!不要这样不雅,要学会欣赏,不要让人讨厌”
在我还没有从吃惊当中回过神来,然后回过头来对我一笑
我马上笑问“您们是跟爸爸妈妈一起来的?爸爸妈妈呢?”
“不是,我们自己来的,爸爸妈妈还在上班”
“你们怎么会跑到家具馆来呢?喜欢吗?”
“我们是早上来的,其它地方都看了,古代家具不懂,只是随便来看一下”
“哦,你弟弟蛮可爱”
低头笑着说“他很烦,再见”,然后往自己弟弟身边走去

叹!很“优雅”的一个小女孩
上海人的“小资”并不一定是与生俱来的,但从小有这样的环境、氛围,这样的上海人不“小资”也难啊

[ Last edited by 鱼目 on 2008-3-27 at 16:07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9
发表于 2008-3-28 00:24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借兄台宝地,发一些王老的早期照片.
一岁的王老-父亲的怀抱

[ Last edited by 鱼目 on 2008-3-28 at 00:25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20
发表于 2008-3-28 00:26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四岁时的王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手机版|Archiver|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 沪ICP备2022029664号 )

GMT+8, 2025-9-13 05:21 , Processed in 0.187547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