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iginally posted by 鱼目 at 2008-3-28 19:02:
兄台客气了,我觉得这些图片只有放在这个贴上才算合适.
没想到在下最后一张照片让兄如此感叹
兄何必,把它放在最后也是觉得这张照片很是震撼
但看到的是浪漫、豁达、坚持和坚强
“福缘自造”
才有了兄台前面提到的:2003年12月3日荷兰王子约翰佛利苏在北京为89岁高龄的王世襄先生颁发2003年荷兰“克劳斯亲王奖最高荣誉奖”
这是首位中国人获得该项荣誉
再看看,黄非黄、紫非紫,做工上的该不该,这些类似有意无意各取所需的问题会变得如此的渺小
再来张“奇人”的封面图片
真的很感谢兄台.
在下以为,因为襄老与陈梦家先生的风华绝代,才有今天这曾埋没多年的中华文化的一员,昂然耸立于上博.
"黄非黄、紫非紫,做工上的该不该,这些类似有意无意各取所需的问题会变得如此的渺小."
人,也曾经渺小得轻如鸿毛,在那个年代.
于是,曾经的最后一轮新月陈梦家先生便轻轻地走了,"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一如他仰慕与追随的新月派诗人徐志摩先生.而他戛然而止的生命之火,象极了他的授业恩师:革命烈士闻一多.
襄老对明式家具的爱,超过了对自己生命的珍惜.
当所有的人都离开住家搬到帐篷里过夜以防范已经摧毁了唐山又随时威胁着北京的地震的时候,这位花甲老人,宁愿和衣倦曲着在家中的紫檀大柜子里忍受仲夏流火,也不肯离开自己心爱的满室家具.
生命,就这么渺小着,成就风华绝代.
感谢鱼目先生的照片,希望有更多的同好,感受家具之上的人的风华与风范.
[ Last edited by eddie2008 on 2008-3-28 at 23:0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