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xajh808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备忘录:2012年经济预期与投资展望

[复制链接]
61
 楼主| 发表于 2012-1-17 11:22 | 只看该作者
根据国家统计局17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经济增速(GDP)比上年增长9.2%,其中四季度增长8.9%。2011年前三季度GDP增速分别为9.7%、9.5%、9.1%。第四季度8.9%的GDP增速创近两年来新低点。

全年增速9.2%符合预期,第4季度8.9%高于预期的8.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发表于 2012-1-17 13:15 | 只看该作者
国家统计局的数字也有人相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
发表于 2012-1-17 16:57 | 只看该作者
山雨若来,风満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
发表于 2012-1-17 17:01 | 只看该作者
来点实在的:

。。。。。。

三个月增发6万亿货币,可是同时伴随着外汇大量出走。
  我们知道随着外汇的流出,是需要注销同等份额的人民币的,也就是人民币应该减少。
  在这种情况下,总额仍然增加了6万多亿。
  那么实际情况是,实际增发量可能达到8万亿。
  哦,我说的是年底3个月而已。
  今年会不会印刷500面额的货币我不关心,我关心会不会印刷十万亿面额的货币。
。。。。。。

这样玩下去似乎这位老人只有一条路能走了:人民币大幅升值。
  这也是我前面对2012的预测。
  你是不是觉得很奇怪?
  其实没什么奇怪的,滥发了海啸般的货币,最终只能靠汇率升值来做最后的“推迟”,然后汇率贬值1000倍都不稀奇。
  当然,我也要说,这是某些人自主愿望的升值。
  究竟市场接不接受,还要两说。
  如果市场接受,人民币升破5都不稀奇。
  如果市场不接受,央行抛多少美元市场消化多少。人民币会紧绷在一个小幅度上震荡,直到央行不再抛美元,人民币届时快速贬值。
  不知道在位的这最后几个月,要折腾出怎样的花样来...
  希望老天不仅佑美国,也佑佑中国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
发表于 2012-1-17 17:03 | 只看该作者
11月份CPI4.2%,我倒是相信这个数据不是凭空捏造的。
  但是不知你们看没看过前几天的河南农民免费送萝卜新闻否?
  养猪的农民差不多也是这样,才换来30%的猪肉下调。
  这两个月的CPI是不是就这么搞低的?
  我不知道,你知道吗?
  
  如果这一招力度将尽
  那该来的始终要来
  听说黄瓜在领军突围,价格开始狂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发表于 2012-1-17 17:06 | 只看该作者
2008年,面对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中国政府果断出台了4万亿救市计划。这个救市计划帮助中国经济扭转了急剧下滑的趋势,重新回到了快速增长的轨道。仅仅过了1年多时间,凶猛的通货膨胀却又卷土重来。与过去相比,从2010年开始的通货膨胀无论是持续时间,还是对管理层的压力都是空前的。为此,很多人都开始诟病09年初的4万亿救市计划,相当多的经济学家认为,如果当时不出台这个政策,2010年后,我们根本就不会面临如此巨大的通货膨胀压力,相反,正好可以在危机中挤去房地产泡沫,促进房地产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那么,问题的真相是什么?中央为什么在09初出台4万亿救市计划,甚至还特别强调“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这么急切的心态背后到底藏着怎样的原因?
  首先请大家看一组采购经理人数据。
  月度 PMI 生产量 新订单 出口订单 进口订单 采购量 产成品库存 购进价格
  09年6月 53.20 57.10 55.50 51.40 49.90 55.60 45.00 57.80
  09年5月 53.10 56.90 56.20 50.10 49.40 55.80 46.20 53.10
  09年4月 53.50 57.40 56.60 49.10 50.00 56.20 44.80 51.30
  09年3月 52.40 56.90 54.60 47.50 48.80 54.00 46.70 48.30
  09年2月 49.00 51.20 50.40 43.40 41.80 49.50 47.70 46.50
  09年1月 45.30 45.50 45.00 33.70 39.90 44.30 43.50 41.50
  08年12月 41.20 39.40 37.30 30.70 33.30 36.20 44.70 32.70
  08年11月 38.80 35.50 32.30 29.00 32.20 34.20 50.80 26.60
  08年10月 44.60 44.30 41.70 41.40 39.40 42.40 51.40 32.30
  08年9月 51.20 54.60 51.30 48.80 46.40 50.80 50.50 44.70
  08年8月 48.40 48.70 46.00 48.40 45.30 46.90 49.00 57.80
  08年7月 48.40 47.40 46.20 46.70 45.40 47.10 47.80 71.30
  08年6月 52.00 54.20 52.60 50.20 50.90 53.50 49.50 75.70
  08年5月 53.30 55.70 55.40 53.40 50.30 53.70 48.70 73.90
  08年4月 59.20 66.50 65.00 58.90 56.10 64.60 47.20 75.10
  08年3月 58.40 64.10 63.80 59.10 57.50 64.00 47.30 74.60
  08年2月 53.40 55.40 56.90 51.30 50.70 54.60 47.30 70.10
  08年1月 53.00 56.10 55.20 49.00 51.30 56.90 48.40 67.70
  
  (注:采购经理人指数是直接反映经济晴雨表的数据,通常以百分比来表示,常以50%作为经济强弱的分界点:当指数高于50%时,则被解释为经济扩张的讯号。当指数低于50%,代表经济萎缩,尤其是非常接近40%时,则代表经济萧条)
  从这个表可以看出,从08年7月份开始,这个直接反映经济晴雨表的PMI直接跌破50%这个临界点,直到09年1月,连续8个月中有7个月低于50%,甚至在08年11月跌到40%以下。大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在08年下半年正在进入一个急剧下滑的轨道,已经有了进入全面萧条的征兆!
  所以,管理层才匆匆出台了4万亿救市计划,并且一再强调“出手要快,出拳要重”的根本原因。
  4万亿大单砸下去,加上地方政府配套的十几万亿,效果确实显著,请看我们2009年4个季度GDP增速:
  一季度增长6.2%
  二季度增长7.9%
  三季度增长9.1%
  四季度增长10.7%
  全年GDP增长8.7%
  这就是4万亿救市的真相。正如前面所述,在一个对增量非常依赖的中国经济。保8是维持社会稳定的基本底线,没有人能承担在目前的分配体系下增量低于8的政治后果,更别说是经济进入全面萧条了。
  但是,这种给中国经济大量注射强心针的后果马上就显现出来。从2010年5月开始,农贸产品价格开始狂飚猛进,带动CPI一路上涨,中央政府不得不再次启动宏观调控来抑制凶猛的通胀,那么,这次宏观调控又是谁来买单呢?
  2010年1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提高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为19个月来首次提高村矿准备金率。从而拉开了收缩流动性抑制通货膨胀的序幕。
  为了抑制凶猛的通账,从2010年到2011年,我们央行先后7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2次降息。先后冻结资金达到2.5万亿元。这么严厉的紧缩政策冻结的资金量仅仅是对冲了2010年到2011年我们为增加的外汇储备增发的人民币(2010年到2011年我们的外汇储备增加约4000亿美元),但是,负出的代价呢?冻结2.5万亿资金我们究竟付出了怎样的代价?
  央行收缩流动性,当然是民营企业遭殃。08年中小民营企业的银行贷款的比例只有3.7%,2010年跌倒了0.6%,2011年几乎贷不到。那么,民应企业特别是中小型名营企业资金来源靠什么呢?靠民间高利贷!
  从2010年开始,典当行、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私募股权基金等金融企业大肆扩张,生意十分火爆。其原因就是企业到银行贷不到款,只得找这些金融机构借高利贷。这些金融机构给我们制造业利息基本是4分——5分左右,也就是说,在宏观紧缩的政策环境下,我们的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资金成本是年利率48%——60%。
  如此高昂的资金成本,让平均利润率只有3%的制造业不堪重负。其结果必然导致制造业压缩生产规模、甚至倒闭。根据经济观察报的调研结果显示,2011年江浙地区,服装行业开工率不到1/3,塑胶工业50%,橡胶工业60%,大豆榨油行业不到30%。我国电力行业总装机容量超过9亿千瓦,2011年实际发电量仅40%,上市的5大电力集团2011年全部宣布亏损。
  这就是宏观调控下的结果。中国经济的脊梁——制造业遭到沉重打击。
  列举一个近2年采购人经理指数表:
  月 份 制造业 较上月增长 非制造业 较上月增长
  2011年12月份 50.3% 1.30 % 56% 6.30 %
  2011年11月份 49% -1.40 % 49.7% -8.00 %
  2011年10月份 50.4% -0.80 % 57.7% -1.60 %
  2011年09月份 51.2% 0.30 % 59.3% 1.70 %
  2011年08月份 50.9% 0.20 % 57.6% -2.00 %
  2011年07月份 50.7% -0.20 % 59.6% 2.60 %
  2011年06月份 50.9% -1.10 % 57% -4.90 %
  2011年05月份 52% -0.90 % 61.9% -0.60 %
  2011年04月份 52.9% -0.50 % 62.5% 2.30 %
  2011年03月份 53.4% 1.20 % 60.2% 16.10 %
  2011年02月份 52.2% -0.70 % 44.1% -12.30 %
  2011年01月份 52.9% -1.00 % 56.4% -0.10 %
  2010年12月份 53.9% -1.30 % 56.5% 3.30 %
  2010年11月份 55.2% 0.50 % 53.2% -7.30 %
  2010年10月份 54.7% 0.90 % 60.5% -1.20 %
  2010年09月份 53.8% 2.10 % 61.7% 1.60 %
  2010年08月份 51.7% 0.50 % 60.1% 0.00 %
  2010年07月份 51.2% -0.90 % 60.1% 2.70 %
  2010年06月份 52.1% -1.80 % 57.4% -5.30 %
  2010年05月份 53.9% -1.80 % 62.7% -0.30 %
  2010年04月份 55.7% 0.60 % 63% 4.60 %
  2010年03月份 55.1% 3.10 % 58.4% 12.00 %
  2010年02月份 52% -3.80 % 46.4% -8.70 %
  2010年01月份 55.8% -0.80 % 55.1% -2.40 %
  从这个表可以看出,在宏观调控背景下,我们的制造业经理人采购指数节节降低,2011年甚至在11月低于50%,大多数时间不过勉强保持在50%以上。
  宏观调控收缩流动性的结果,是我们的制造业遭遇沉重打击。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从2010年年初55.8%跌到2011年年末的50%左右,甚至在2011年11月指数跌破50%。中国制造业岌岌可危。
  从2次宏观调控历程可以看出,由于中国经济长期奉行存量不动只做增量的模式,导致中国经济结构严重畸形,这种畸形的经济结构抗风险能力非常脆弱,一个微小的变量发生变化就可能带动整个经济体的走势。目前出口对整个GDP增量的贡献不到10%,但是,仅仅是金融危机影响出口下降就能带动中国经济立刻走向全面衰退,政府不得不加大政府投资来挽救整个中国经济,巨大的政府投资又导致通货膨胀加剧,政府又不得不收缩流动性来控制通胀,最后还是把我们的制造业逼到悬崖边上。
  简单的说,2次宏观调控大致是重复这样一个过程。08年,我们通过宏观调控将制造业从悬崖下拉上来,紧接着2010年,我们又不得不再次通过宏观调控把制造业推到悬崖边上。如果中国经济的畸形结构问题得不到解决,那么,下一次很可能就是当我们好不容易将制造业从悬崖下拉上来,很快又不得不将制造业再推下悬崖。
  所以,中国经济当务之急是调整经济结构,而要调整经济结构就必须进行存量改革,或者说分配体系的重大改革。不解决这个问题,中国经济是没有前景的。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7
 楼主| 发表于 2012-1-17 17:07 | 只看该作者

中国现在外汇储备无处可投。国内巨额流动性也没有保值的途径。

中美货币大战已经到危险时刻,早晚是要脱钩的,美国的焦躁大家已经看到了。。。

龙战于野,其血玄黄,好象站着,爬着都不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
发表于 2012-1-17 17:07 | 只看该作者
简单的说,2次宏观调控大致是重复这样一个过程。08年,我们通过宏观调控将制造业从悬崖下拉上来,紧接着2010年,我们又不得不再次通过宏观调控把制造业推到悬崖边上。如果中国经济的畸形结构问题得不到解决,那么,下一次很可能就是当我们好不容易将制造业从悬崖下拉上来,很快又不得不将制造业再推下悬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9
 楼主| 发表于 2012-1-17 17:58 | 只看该作者
sjsqh 发表于 2012-1-17 17:07
简单的说,2次宏观调控大致是重复这样一个过程。08年,我们通过宏观调控将制造业从悬崖下拉上来,紧接着201 ...

2008年调控进程被金融海啸打断了,被格林斯潘、外国媒体的舆论吓着了,2009年印的钱太多了。同时被迫重新启动房地产承接产能和就业。

2008---2011年国家一直在压产能,去库存,未来会继续压缩钢铁、水泥。。。过剩产业的产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
发表于 2012-1-17 18:19 | 只看该作者
调整经济结构,知易行难...............{:soso_e16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
发表于 2012-1-18 08:46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2
发表于 2012-1-18 10:03 | 只看该作者
值得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3
发表于 2012-1-18 11:17 | 只看该作者
tomguo888 发表于 2012-1-18 08:46
都没有讲到点上,中国经济的更本问题在与落后的生产关系和不断发展的生产力的矛盾.
1)按照约翰。亚当斯的理 ...

经典的回复:hello
的确是,体制内剥削体制外的,裙带关系太严重了,老百姓几乎没有可能进入这个利益集体。体制内的人整体花天酒地的,狠狠的浪费着各种资源,而经济好坏和他们根本没有任何关系,好的时候留在国内,不好的时候带着大量人民的血汗移民,过着神仙一样的生活。其实现在有钱,什么投资都不如买个官当,实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11: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xajh8080 于 2012-1-18 11:56 编辑

1、中国的发展模式是旧瓶装新酒。旧体制框架下发展市场经济。回顾30年前全社会对发展市场经济都存在巨大争议,更不要说对体制进行巨大改革了。80年代在体制无法改变的情况下,中国克服很多制度和思想制约,艰难开始市场化发展,抓住了属于中国的历史性机遇。

2、现在体制问题已经成为中国发展的瓶颈问题,涉及腐败,社会收入分配等重大系统性问题,政治体制改革已经无法避免,30年前我们无法预制中国走市场经济道路一定会成功或者失败,今天我们同样无法预知十二五政治体制改革一定回成功或者失败。

3、国内:中国已经完成了初级工业化进程,正在进行新的产业升级和重新布局,城镇化也正在高速推进,国家手中聚集了足够的资源,有条件和实力进行重大系统改革工程。

国外:全世界都强烈需要中国的市场,中国外汇储备死死绑定美圆,美国想对付中国也没地方下手,虽然冲突不断,但整体形势几年内依然安全。

4、从当前中国面对的国内,国际环境判断,十二五是攻坚政治体制改革的最佳、最后时间窗口,有全国人民的强烈愿望,充足的资源保证,而且关系党的存亡,改革动力很大,阻力可能更大。。。

如果中国是有理想,有智慧的国家,就有希望解决自己的问题,现在还没有做,我们不能断定政治体制改革就一定会失败。只是错过这个时间机会窗口,未来就必须要面对更加残酷、险恶的现实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5
发表于 2012-1-18 12:02 | 只看该作者
tomguo888 发表于 2012-1-18 08:46
都没有讲到点上,中国经济的更本问题在与落后的生产关系和不断发展的生产力的矛盾.
1)按照约翰。亚当斯的理 ...

:hehe:hehe可以预见的100年,这些都改不好,根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手机版|Archiver|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 沪ICP备2022029664号 )

GMT+8, 2025-10-16 18:36 , Processed in 0.094996 second(s), 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