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eddie2008 于 2011-4-29 22:38 发表
冰裂纹透棂方角柜。
苏工喜欢攒接攒斗,于是曲尺,于是冰裂纹。
估计也是个“见光”制作,背板大概不是黄花梨。
古已有之,不关“偷工减料”的事。
虽然人心不古,至少没必要“口不择言”。
如今“怀疑一切 ...
简单说一说这“有”。
关于这“过我眼即我有”的说辞,窃以为多少有些失之过分“自我”。
相对来说,或许“为而不有”更宽容一些。
2008年的一段文字如下:
林海微澜:紫黄文化-漫话收藏
发表于 2008-7-4 12:50
关于黄花梨的海南越南的混沌,有时候,言语真是颇有点落花流水般的无可奈何,不识深浅.
有说王世襄老先生早早就高挂免战牌,一句"不参与如今所有的争辩",退一步海阔天空.
鸳鸯蝴蝶梦的歌词也说:
是要问一个明白
还是要装做糊涂
知多知少难知足
多与少,进与退,深与浅,归根到底,窃以为大概也就是同一个字: "为".
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故知进退.
因修而为,是谓修为?
有说这也是一种境界.只是多少觉得有一些高远.
实实在在地理会,大概就是人人都早晚面对的日常事:做人.
因为这几年的波澜壮阔,红木行内业者财源滚滚,锦衣玉食者众.
人生得意须尽欢.于是,大年三十的仙游,火树银花不夜天.
因而更敬仰的,是繁华过后依然的谦和温雅,随遇而安.
这一层境界,大概可当得起:为而不有.
完整的说话,大概就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有说收藏的最高境界是"过眼即拥有",所谓藏者的过我眼即我有.
两相对照,也许为而不有,可能更来得洒脱一点.
不在乎曾经拥有......
古人说:天下事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说的大概就是尽心而为这层努力吧.因为为而不有,所以尽心而为.
所以,尽管是路漫漫其修远兮,依然要吾将上下而求索.
无论业者与藏者.
面对的,都是做人的选择.
退一步,海阔天空.
到最后,还是以人为本.
藏者业者,相互取舍.
为而不有,还有一说:叫做玄德.
(语出老子《道德经》: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复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http://blog.artron.net/space.php?uid=62222&do=blog&id=2508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