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eddie200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麒麟博物馆] 林海微澜:风华绝代-瞻仰上海博物馆藏明清家具

  [复制链接]
751
发表于 2008-4-7 14:35 | 只看该作者

侧面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52
 楼主| 发表于 2008-4-7 22:53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Originally posted by 架几案 at 2008-4-7 14:34:

也许工匠和掌柜子说的有些道理。
从一个侧面看出拼补。


谢谢架兄的图片.在下在上博的明黄家具上也见识到补,而且是挖补.晚一点补照片.
记得上次向掌柜讨教雕刻工艺,掌柜的看法是:
如今仙游的硬木立体雕刻,代表最高水准的,未必是年纪最长的高辈份手工雕刻老艺人,反而是中生代三十四十岁上下的新锐,既有十年以上的工艺浸淫,又有能力不断学习掌握新的工艺工具与技术,如虎添翼,出品的精致精巧,是全心专注全手工的老一辈匠人所无法企及的.
想来也是,人越来越聪明,所以生产力的提高,技术的进步,势必反应在出品上.
单论工艺,应该是在不断进步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53
发表于 2008-4-9 23:42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di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54
发表于 2008-4-15 10:01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Originally posted by 架几案 at 2008-03-19 04:16M:
【明清家俱识真】作者周京南
11页书中记载:“另据梁廷楠『粤海关志.卷九.税则』载:
紫檀器、檀香器、影木器每百斤各税玖钱,凤眼木器、花梨木器、铁梨木器、乌木器,每百斤各税壹钱。”

又“番花梨、番黄杨、凤眼木、鸳鸯木、红木、影木每百斤各税捌分”。


【浙江钞关征收税银则例.藤漆什物竹木柴炭类】载:
紫檀,每百觔(斤)税银伍钱
花梨木乌木,每百觔(斤)税银壹钱伍分
紫榆木,每百觔(斤)税银叁钱

紫檀器,每百觔(斤)税银玖钱
紫榆器,.......................陆钱
花梨木铁力器.................叁钱。

请教各位,“紫榆木”是什么木?在此书中有紫榆木雕花衣架(应该来自故宫中图片)记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55
发表于 2008-4-15 10:14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Originally posted by eddie2008 at 2008-03-21 12:48:AM:

感谢架兄一直以来的翔实历史资料.
在下是这样认识花梨木的:
历史上的中南半岛地区很早以前就与中国有持续的贸易往来.
历史上输往中国的"花梨木"与"花黎木",其中有可能就包括了部分的如今 ...

再抄一段:
王志性(广志绎):“姑苏人聪慧好古,亦善仿古法为之。................又如斋头清玩,几案床榻,近皆以紫檀花梨为尚。尚古不尚雕镂。即物有雕镂,亦皆商、周、秦、汉之式。海内僻远,皆效尤之,此亦嘉、隆、万三朝为始盛之。”

[ Last edited by 架几案 on 2008-4-15 at 10:15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56
发表于 2008-4-15 10:28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Originally posted by eddie2008 at 2008-03-25 09:09M:

攒接特写,班驳的油漆

据初步了解,在明朝初期规定,朱色、金色等只准皇家使用。明代文人心爱黄花梨天然的纹理和色泽。
为什么黄花梨的老家俱有些都涂成黑、朱色的呢?是否在清中期时间不喜欢黄色而涂成的?
再请教各位记得好像早期广作家俱不涂大漆的,苏作是涂大漆的。是吗?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57
发表于 2008-4-16 13:45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Originally posted by 架几案 at 2008-04-15 10:28:AM:

据初步了解,在明朝初期规定,朱色、金色等只准皇家使用。明代文人心爱黄花梨天然的纹理和色泽。
为什么黄花梨的老家俱有些都涂成黑、朱色的呢?是否在清中期时间不喜欢黄色而涂成的?
再请教各位记得好像早期 ...

查到了,“广式家俱的产地在广州,由于广州是对外贸易的窗口,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南洋各处的优质木材首先要有广州进口,制造家俱的原产料比较充裕,这些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赋予了广式家俱独特的艺术风格。广式家俱吸收了西方家俱的长处,逐渐形成了与时代适应的新款式,如博古架、书架、桌、椅、凳。茶几等,用材粗大充裕,木质一致,不少家俱采用一木连作而成,即是用一种材料制成。如紫檀、红木、皆为清一色的木种,且不加漆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58
发表于 2008-4-16 13:48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如果清中期时尚紫檀家俱,看到有些老紫檀家具,也用黑漆覆盖其家俱,那又为什么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59
 楼主| 发表于 2008-4-18 10:11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谨供架兄参考:
在杭州的浙江博物馆见到有一张紫檀画桌,是明代尚书后人捐赠的到代实物,这一件就是上了漆的.
论工艺的进步,窃以为表面处理是进步最大的.现代的木器表面涂装技术日新月异,水性木器漆技术越来越成熟.
"南漆北蜡"是一个大致的说法,南方沿海地区经常可以见到到代的老家具,完全是光素的,一点涂装都没有.
当然,从对木制品的保护来看,上漆的家具更耐用,所以也可以大致理解为:上漆的家具往往是在制作时就是比较讲究的.
蜂蜡在保护方面与漆是无法相提并论的.
传统的大漆,号称"涂料之王".
当然,大漆因为来自天然生长的漆树,而且不同地区生长的漆树出产的大漆在性能上有区别,所以大漆也有其"黏度与固化时间"难于准确控制的缺点,行内人常说的"不听话"指的就是这个.
现代的涂料工艺,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大漆,更主要的是一种复合配方,涂料中有来自漆树的天然树脂,同时不断地采纳新的化学技术改进其性能,比如说:通过氢化使天然树脂混合物中的不稳定的不饱和基团稳定,以及其他的改性技术使原本"不听话"的天然逐步"听话",从而提高涂装效率,改进涂装效果.

至于有的老黄花梨家具涂成黑色,曾见到有一种说法是"(在视觉效果上)仿紫檀".
涂成朱色的比较常见,上博的黄花梨六柱式架子床上的就是朱漆,那张黄花梨五足香几上也可以看到朱漆的痕迹.

论家具的"型材艺",窃以为"艺"是变数最大的一个元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60
发表于 2008-4-18 10:23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Originally posted by eddie2008 at 2008-4-18 10:11:
谨供架兄参考:
在杭州的浙江博物馆见到有一张紫檀画桌,是明代尚书后人捐赠的到代实物,这一件就是上了漆的.
论工艺的进步,窃以为表面处理是进步最大的.现代的木器表面涂装技术日新月异,水性木器漆技术越来越成熟 ...

EDDIE兄精益求精,可以整理一下出本集子了,起码可以内部交流!:env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61
发表于 2008-4-18 10:35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Originally posted by 架几案 at 2008-4-15 10:01:

又“番花梨、番黄杨、凤眼木、鸳鸯木、红木、影木每百斤各税捌分”。


【浙江钞关征收税银则例.藤漆什物竹木柴炭类】载:
紫檀,每百觔(斤)税银伍钱
花梨木乌木,每百觔(斤)税银壹钱伍分
紫榆木,每 ...

请教各位,“紫榆木”是什么木?在此书中有紫榆木雕花衣架(应该来自故宫中图片)记载。



在明式家具研究一书中,王老对紫榆的注解是:酸枝木。

小弟也特意为新公司注册了:紫榆贸易公司。

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62
 楼主| 发表于 2008-4-19 19:17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Originally posted by shangpin at 2008-4-18 10:35:

在明式家具研究一书中,王老对紫榆的注解是:酸枝木。

小弟也特意为新公司注册了:紫榆贸易公司。

哈哈。:)


谢谢长老解惑.
榆是很北方的称谓.北榆南榉,都是因地制宜,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对外来的陌生新东西,人们往往习惯用身边已经熟悉的称呼略加修饰来指代.
于是,
外来的"薯",叫"番薯";
外来的"茄",叫"番茄";
外来的"莲",叫"(西)番莲".
物离乡贵,人离乡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63
 楼主| 发表于 2008-4-19 20:07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Originally posted by 蘭石之性 at 2008-4-18 10:23:

精益求精,可以整理一下出本集子了,起码可以内部交流!:env


谢谢兄台的抬举,努力学习中.
兄台上次说的段子就很有启发,触类旁通,觉得不妨从传统中国文人对于书法的结字造型审美角度去理解明黄家具的"文人"气质,也许是一个不错的新意.
且妄自揣度,窃以为按照传统中国文人的清高与优越自尊心态,大概是不会劳心劳神地去考虑"营造"与"匠作"这样的不入流举止,尽管今时今日的"造型设计"已登堂入室,但当年是等而下之的"匠"工,非读书人可以考虑.所以,在下不认为这些明黄文人家具是"文人设计",只不过这些家具的使用者是文人,或者说是做出来供文人使用的,故投其所好.
文人的"参与",窃以为主要是在家具有个大致的模样之后,以文人的眼光提出新的更改要求,匠人不断地细节化,实体化,在与文人的交流互动中最终成型.

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构建筑群故宫,主设计者蒯祥,就是来自苏州的"香山匠人".
蒯木匠亲力亲为具体负责设计与组织施工的传世之作是承天门.
承天门如今成为了中国的象征,全世界都知道的名字是:天安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64
 楼主| 发表于 2008-4-19 20:16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Originally posted by eddie2008 at 2008-2-8 18:52:
觉得有一段文字,很好地诠释了"明式家具"文人气质的由来:
如何营构一个迥俗的读书空间,并配之以雅致的家具及器物陈设,经营起一个兼具知性与美感的书斋生活世界,这对于明代中期以来普遍的文人来说,甚至已成为比读书本身更为重要的追求.
我们现在仍可从当时大量的文人闲赏类著述中,感受到这种富有意蕴的文人优雅生活方式的具体内涵,甚至是纤悉毕具的细节.
出身苏州风雅世家的晚明文震亨,著<<长物志>>十二卷,分述室庐,花木,水石,禽鱼,书画,几榻,器具杂品之属,位置,衣饰,舟车,蔬果,香茗等,其中一卷记载了家具二十余件,一一都有详细的造型,尺寸,装饰和作法,并专设一卷论述室内陈设,美化功用,譬划雅俗,其"随方置象,各有所宜,宁古无时,宁朴无巧,宁俭无俗"的家具设计美学倾向,正是当时文人的共识.
这便是后世所谓"明式家具"风格形成的文化因素,也是"明式家具"文人气质的由来.
                                              ................录自苏州博物馆之<明书斋陈设>

随方置象,各有所宜,宁古无时,宁朴无巧,宁俭无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65
发表于 2008-4-22 14:52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Originally posted by shangpin at 2008-04-18 10:35:AM:



在明式家具研究一书中,王老对紫榆的注解是:酸枝木。

小弟也特意为新公司注册了:紫榆贸易公司。

哈哈。:)

谢尚版解疑!
查阅了“广东新语”655页,“紫檀一名紫榆,来自番舶,以轻重为价,粤人以作小器具,售于天下。”
俺又晕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手机版|Archiver|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 沪ICP备2022029664号 )

GMT+8, 2025-9-13 05:26 , Processed in 0.162737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