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riginally posted by battybaba at 2007-9-23 18:20:
哈哈……反对称呼老师哦?我们借麒麟平台,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何来老师一说?(上品兄开了一个坏头)
要说这三者,其实是很抱歉,因为我自己也没搞清楚,只是随意猜测,要说起徽洲,徽商,真是一个说不完,学不完的话题。
简单说吧:
徽商是明清时期中国势力最大的两个地方商帮之一,对当时的政治,经济,尤其是人文发挥着重大影响。
徽州是徽商的“老巢”,徽州见名于宋代,现泛指皖南山区,由于地理环境封闭,交通不便,逐渐成为历代躲避战乱的栖息之地,也成为文人骚客纵情山水的理想之所,其民居数百年来仍然保持原貌,其古村落,西递和宏村(2000年)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中国27处世界遗产中的一处。徽州有着非常辉煌灿烂的文化,中国的三大地方学,指的就是徽学、藏学、敦煌学。
如图:《旷古斋》是较有代表的西递民居,其厅堂的陈设很有特色。条案上,正中通常摆着自鸣钟,钟的左边摆着古瓷瓶,右边摆着精致的木雕底座镜子,古时称左为东,右为西,故又称东瓶西镜。东瓶西镜的摆设有很深的内涵,取“瓶镜”的谐音“平静”。当时钟敲响时,这钟声和“瓶镜”的谐音连在一起,就是“终生平静”。这表现了主人对生存环境的一种希望。对于西递的女人——那些丈夫或儿子在外经商的女人,这“终生平静”更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亲人的平安健康顺利,决定着她们的命运。“终生平静”的钟声,悠悠地袅绕在空旷的厅堂上,有多少牵肠挂肚的思念,有多少情真意切的眷恋……
“徽商”发迹于明代,至清朝达到鼎盛时期,自古有“无徽不成商”之誉,徽州商人以吃苦耐劳而著称于世,他们走出大山,在完成资本积累后,带着丰厚的财富,又回到大山里来,投资家乡,建筑精美豪华的住宅,是光宗耀祖的一种标志,也是外出经商人们的一种精神寄托……
由于时代特征,有时是皇命,有时是天灾,有时是人祸,徽商的处境常常是今日不知明日事,其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商号,典当铺经常要“挪窝”,有时一挪就是数月(没有汽车啦),因此为了携带方便,一切从简……我上的小品,或许就是徽商当时挂在商铺内的一种“精神食粮”……小品成圆形的内涵是:圆, 寓意圆满,源源不断,有始有终,天长地久等。(另外:圆也包含了古人的一种宇宙观:天圆地方)
“东瓶西鼎”有别于“东瓶西镜”是因为一内一外,处境决定了不同的思维和寄托……
哈哈……不知我有没有说错?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我认为:爱好明清家具就要了解明清历史,而要了解明清历史,就不能不提晋商和徽商,今天,电视剧《汇通天下》电视剧《晋商》《乔家大院》,《白银谷》,《龙票》、《大盛魁》《徽商》《大清徽商》《红顶商人胡雪岩》,《徽州女人》《徽娘宛心》,《烟锁重楼》等,都是说的那一段的人和事……
原来是这样,真佩服前辈的治学态度,学到不少徽文化.
这一谈到文化,兄弟就突发异想,如此雅器必是经文人参与之官器(即便是经商人之手也必是儒商),因为这当官的进出就更要平平静静,廉政的如此,贪官更是心虚,回到家有个心理安慰更是必不可少.再说这《旷古斋》据传也是当官的私宅.还有,官商勾结,自古有之,这么多电视剧,虽然一部也没看过,估计也离不了这些故事.更有朋友说其中几部里的家具还是请马先生做指导的.更不用说经常演皇帝的张先生,他可是玩家具的大家.由此可见,此乃佳器也......
昨晚多喝了两杯,没贴上,今早再来试试.
井底之蛙,一孔之见,还望斧正.
slash兄帖子底下那几句,是莊老师骂人的吧,文明了点儿,还是咱现代人实诚,连命名井底的赖蛤貘都不过隐,直接使用儿童不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