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eddie200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林海微澜:漫话紫黄之说兴隆

[复制链接]
826
 楼主| 发表于 2011-5-18 09:17 | 只看该作者
麒麟网认证商铺人气宝典
这截海黄墩子非常宽大。
簇新的切割痕,肯定取了一段料做家具。
什么制作?用到这么宽大的尺寸?
好奇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27
 楼主| 发表于 2011-5-18 09:20 | 只看该作者
麒麟网认证商铺人气宝典
这些都是海南黄花梨。
前所未有的震撼。
从河北到福建,广东到广西,这是在下过去数年以来所见识到的最大量的海黄。
而且都是陈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28
 楼主| 发表于 2011-5-18 09:23 | 只看该作者
麒麟网认证商铺人气宝典
陈年二屉旧书桌。。。。。。海南民间制作。
材质海黄。

这个帖子前段时间有同好说到书桌以及抽屉的比例。
老家具其实有很多款式的,这样宽大的抽屉制作,以前就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29
 楼主| 发表于 2011-5-18 09:26 | 只看该作者
麒麟网认证商铺人气宝典
陈年带屉方桌。。。。。。海南民间制作。
材质海南黄花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30
 楼主| 发表于 2011-5-18 09:27 | 只看该作者
麒麟网认证商铺人气宝典
层层叠叠的海八仙桌面。
从前海南民间制作的八仙桌,都是可拆分的榫卯结构,根本不用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31
 楼主| 发表于 2011-5-18 09:28 | 只看该作者
紫黄在如今早已一骑绝尘,当然不让的奢侈品。
一件黄花梨家具,轻轻松松六位数,毫不拖泥带水,也渐渐成为“司空见惯”,不稀奇。
早几年的海越之争,如今看来是多么的“害人不浅”。
被京城某些专家名嘴违心地恶意贬低的越南黄花梨,如今正意气风发地收复失地。
还是那句话:历史上的明黄家具,尤其是尺寸长大的重器,恐怕多半还是越南的风韵。

虽然单纯论质地,海南黄花梨无人可及。
好次是一回事,
事实是另一回事。
明也好,清也好,芸芸长物,汉文化历史上的文人之明黄家具,肯定有越南的黄花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32
 楼主| 发表于 2011-5-18 09:30 | 只看该作者
藉此也略微提一提家具的“胶”。
早几年网络上风头最足的“正”宗是“鳔胶”。
这同样是来自某些个京城地方的“专家名嘴”。
于是“好汉砸不了二两胶”也成了他们口中的“古人云”,“古训”,“古典”,“经典”云云。
张口就来,典型的某些“皇城根儿”的毛病。

其实家具的“胶”,从来就是各施各法,各师各法。
万类霜天竞自由,诸子百家写春秋。
比如苏浙地方的用胶,就不一定只用这“京城正宗”的“鳔胶”,牛骨熬出来的胶,效果不仅好,而且易得,方便,经济,简而言之:便利。
从生物化学的成分分析角度理解,鱼鳔的鳔胶,牛骨熬制的骨胶,主要的粘合成分,都是动物制品类的胶原蛋白。
中华历史上最有名的胶原蛋白制品,叫做驴皮阿胶。
所以,鳔胶,牛骨胶,阿胶,甚至猪骨猪皮熬制的胶,在应用上都可以粘家具。
大同小异。

而传统意义上的广作,往往不用胶。
原因为何?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不过京作苏作的“鳔胶”“骨胶”,在两广地方大概是没办法“拿来主义”的。
因为两广气候湿润闷热,“鳔胶”“骨胶”这些动物胶原蛋白制品用在家具上,湿热季节“生虫发霉”在所难免。

所谓的古人“智慧”,有的是先见之明,有的是交了学费之后的痛定思痛。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反正历史上的南方家具不用胶,习以为常。
也正因为如此,海南地方制作的海黄八仙桌,全榫卯的结构,榫合尺寸非常精准。
这样的海八仙,结构上的“严丝合缝”毫不稀奇。
精工不在少数。

不用胶,是广作的“正宗”。
鳔胶,大概算是“京作”的“宗”。

我们汉文化的共同的“宗”,姓“中”。
京城虽然是天子脚下的皇城根儿,这个“宗”,叫做“北”。
东西南北中,各不相同。
家具文化,窃以为还是诸子百家的春秋,各有各说,各施各法。
没必要强求一律地奉政治上专制的“京”为“正宗”。
因为东西南北中,水土各不相同。
家具文化,迄今为止还没有经历过天下归一的专制的暴秦。
庆幸。

说远了。
从前的海南工的八仙桌,也曾不用胶地严丝合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33
发表于 2011-5-18 09:45 | 只看该作者
很赞!:48g :48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34
发表于 2011-5-18 14:04 | 只看该作者
:68g :68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35
发表于 2011-5-18 14:35 | 只看该作者
:48g :48g :54g :54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36
 楼主| 发表于 2011-5-19 00:58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抬爱。
兴隆的这些海黄圆木,多半采购于2008年,近几年来的一个谷底。
记得主版有个帖子,说的是兴隆2008年从中山风行“高价”买越黄的方正板材。
当时这“第一专业论坛”的“笑翻”者无数,“哄抬物价”的“炒作”声震耳欲聋。
路遥知马力。
如今回过头来看看过去,2008年的买者,多半属于抄底一族。
有时候看看旧帖子,颇有意思。
人心不古,江湖。

http://www.70jj.com/bbs/viewthread.php?tid=13685&highlight=%2B%B3%CE%BB%B3%B9%DB%B5%C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37
 楼主| 发表于 2011-5-19 01:0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waljt 于 2011-5-18 14:04 发表
:68g :68g


谢谢关注。
别的说不好,材质请放心,绝对不会不辨马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38
 楼主| 发表于 2011-5-19 01:0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顺德 于 2011-5-18 09:45 发表
很赞!:48g :48g


谢谢抬爱。
都是同好喜相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39
 楼主| 发表于 2011-5-21 00:27 | 只看该作者
[quote]原帖由 eddie2008 于 2011-5-19 00:59 发表

谢谢抬爱。
兴隆的这些海黄圆木,多半采购于2008年,近几年来的一个谷底。
记得主版有个帖子,说的是兴隆2008年从中山风行“高价”买越黄的方正板材。
当时这“第一专业论坛”的“笑翻”者无数,“哄抬物价”的“炒作”声震耳欲聋。
路遥知马力。
如今回过头来看看过去,2008年的买者,多半属于抄底一族。
有时候看看旧帖子,颇有意思。
人心不古,江湖。

http://www.70jj.com/bbs/viewthread.php?tid=13685&highlight=%2B%B3%CE%BB%B3%B9%DB%B5%C0
[unquote]

跑跑偏,扯扯当年的“板”。
2008年初见这个帖子的时候,在下就由衷地为兴隆高兴,也为这些越黄大板高兴。
链接中有帖为证。
窃以为这对于那些越黄大板来说,是一个好的归宿。
而之所以为兴隆高兴,原因很简单,这样方方正正的已经开好的越黄板料,利用率几达百分之百,不过一千三百一斤,在下认为便宜
所以能够理解为何兴隆愿意把这个价格公诸于众:因为捡了个大漏。
兴隆主人肯定爽得不行。
人逢喜事。

至于当时“质疑”与“鄙视”的,各有各的心思。
虽然天赋人权,每个人都有自由表达个人意见的权利。
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那些对越南黄花梨根本就不知深浅的局外人或者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的半局外人,扯来扯去的,没多少真实意义。

路遥知马力,如今回过头来看看往昔,有些个所谓“真实的声音”,不过是无头苍蝇在碰壁而已。

愚不可及。


顺便说一句,出让这些越黄大板的中山某古典家具著名厂家,当时正闹分家。

两年后(2010秋)在下曾问过兴隆主人当时的细节,对白如下:
E: 当时(2008)怎么会谈下这么好的一笔生意?
伍:大概对方觉得越黄已经到顶了吧。
E:这个价格怎么谈的?
伍:对方开价贰佰八(280万一吨),我还价贰佰六,然后交易

[ 本帖最后由 eddie2008 于 2011-5-21 00:29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0
 楼主| 发表于 2011-5-22 23:40 | 只看该作者
再瞧瞧这个树墩。
头一次见到这东东,是2007年8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手机版|Archiver|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 沪ICP备2022029664号 )

GMT+8, 2025-7-19 05:25 , Processed in 0.208414 second(s), 10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