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eddie200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林海微澜:漫话紫黄之说兴隆

[复制链接]
871
 楼主| 发表于 2011-5-26 00:48 | 只看该作者
麒麟网认证商铺人气宝典
兴隆大概就是这样的一根筋。。。。。。
一根筋地做家具。
各种各样的款式,乐此不彼。
三十二年,持之以恒。
向伍炳亮先生致敬。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早起的虫儿被鸟吃。
三十二年,有些个早起,根本等不到“云开日出”的二十一世纪,就早早地萌生了退意。
与兴隆主人聊起当年,伍炳亮先生也承认,至少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四邑五邑一带,有比兴隆更雄厚的同行:
“八十年代后期啊,那时候有几百万很了不起了,是新会的同行,比兴隆要大,可惜六四之后走了去泰国,几年以后安下心了回来,再也跟不上这里的变迁了。。。。。。”

在下也认得个把的广州大户,同样的早起,同样的雄厚家底,可在八十年代先后两次蹲了大狱。。。。。。
无他,在中国式市场经济铺天盖地之前,倒腾老家具,难免落一个“投机倒把”的罪名。
于是坦白从宽,牢底坐穿
       抗拒从严,回家过年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早期的虫儿被鸟吃。

三十二年,风风雨雨。

殊不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2
 楼主| 发表于 2011-5-26 00:51 | 只看该作者
麒麟网认证商铺人气宝典
不由得注意到了宽大书案上的图纸。
果然是兴隆主人自己的手笔。
煌煌长物,就是这样从平面走向立体。
且仔细地看个究竟。

黄花梨,大概正一步一步地走向曲终。
连兴隆这样的黄花梨大户人家,也不得不在制作图纸上注明:
明式:黄花梨带托泥四平画案
尺寸:根据每一件厚板厚度,长度,宽度而定

型材艺,如今最捉襟见肘的,大概就是这个“材”了吧。
共制作七件。
2011年1月26日。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3
 楼主| 发表于 2011-5-26 00:52 | 只看该作者
麒麟网认证商铺人气宝典
原帖由 eddie2008 于 2011-5-26 00:52 发表
不由得注意到了宽大书案上的图纸。
果然是兴隆主人自己的手笔。
煌煌长物,就是这样从平面走向立体。
且仔细地看个究竟。

黄花梨,大概正一步一步地走向曲终。
连兴隆这样的黄花梨大户人家,也不得不在制作图 ...


这是个很有意思的细节。。。。。。
画案的边缘很明显地比案下的支撑足要伸出来多一点点。
伍炳亮先生介绍:
虽然木材的纵向收缩比横向收缩要小许多,很多厂家都认为纵向收缩可以忽略不计,可这样大尺寸的画案,需要在纵向上预留多一点点。

长木匠,短铁匠。
诚哉斯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4
发表于 2011-5-26 01:16 | 只看该作者
麒麟网认证商铺人气宝典
亮亮底牌?

人家说,此人有料,就是说这个意思。
eddie的帖子,要花时间看,谢谢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5
 楼主| 发表于 2011-5-28 09:41 | 只看该作者
麒麟网认证商铺人气宝典
原帖由 eddie2008 于 2011-5-26 00:47 发表


莲花椅的独板,就是从这块树头大料开出来的。。。。。。

凡走过,必留下痕迹。
莲花椅早就不是古典家具的主流了,舍得把这么难得的海黄宽大板料用在独板莲花椅上,窃以为当得起“有心”。


跑个偏,聊聊这块海黄。
后来曾和兴隆主人谈起海黄的挖制光素笔筒,福建人擅长的“套磁”那种,就是用旋转切刀旋制切削,大中小一个一个套着掏出来的明式肚脐底“福禄寿”甚至“大四喜”。
在下老实不客气地说:“这块海黄大料用来做海黄光素大笔筒,肯定好得不得了”。
伍炳亮先生也不转弯抹角:“这块料现在还有四十市斤,一斤要两万了。。。。。。”

晕倒。
材料成本八十万一个的海黄光素笔筒。
有几个人舍得要??

难怪说正圆光素的笔筒,性价比不高。
别的说不好,至少兴隆舍不得把海黄这么做吧。
伍先生终归是家具木作思维:“这块料可以开不止十块座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6
 楼主| 发表于 2011-5-28 09:5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eddie2008 于 2011-5-28 09:42 发表


跑个偏,聊聊这块海黄。
后来曾和兴隆主人谈起海黄的挖制光素笔筒,福建人擅长的“套磁”那种,就是用旋转切刀旋制切削,大中小一个一个套着掏出来的明式肚脐底“福禄寿”甚至“大四喜”。
在下老实不客气地说 ...


继续向偏跑一跑。
兴隆主人说起木料价格,指着一旁的素身三围屏独板罗汉床(越黄):“如果有海黄板料能做这样高度的三围屏,一斤三万五我也敢要。。。。。。”

然后自是一番算账功夫了,一张这样的海黄罗汉床可以卖到八百万,三围屏的板料只要成本不超过两百万就好。

兴隆的家具出品,大概就是这么一个思路吧。
老板动脑,工匠动手。
哪一个更重要?
伟大领袖有教导:党指挥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7
 楼主| 发表于 2011-5-28 10:0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大宽 于 2011-5-26 01:17 发表
亮亮底牌?

人家说,此人有料,就是说这个意思。
eddie的帖子,要花时间看,谢谢你。


谢谢兄台的抬爱。
在下当时是问准了兴隆主人才拍的照。
毕竟创意不受保护。
伍炳亮先生早年务农之余做过木匠营生。
只不过兴隆之所以能有今天,主要靠的还是兴隆主人的头脑与眼光。
比如历史上白纸黑字分明地记载着大明王朝的承天门出自苏州工匠蒯祥。
偌大的承天门,当然不可能是蒯木匠一个人一刀一斧一刨一锯地亲手制造。
蒯大师之所以能够名留青史,关键在于他的营造思路与建筑结构设计。

朱明王朝的承天门,到了满清,以及随后的民国与天朝,换了个名号,如今闻名海内外的名字是:天安门。

[ 本帖最后由 eddie2008 于 2011-5-28 10:0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8
 楼主| 发表于 2011-5-28 10:2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eddie2008 于 2011-5-28 10:03 发表


谢谢兄台的抬爱。
在下当时是问准了兴隆主人才拍的照。
毕竟创意不受保护。
伍炳亮先生早年务农之余做过木匠营生。
只不过兴隆之所以能有今天,主要靠的还是兴隆主人的头脑与眼光。
比如历史上白纸黑字分明 ...


不妨也跑个偏:
秦始皇的长城,隋炀帝的大运河。
从来都是民可使由之。
首先决策,然后实施。
回归到这家具长物,万事开头难,难在思路。
而那种脑门一热的“老和尚打伞无法无天”的“天马行空”式的自我“创造”之当代“原创”“古典”家具,缺的无非是个“传承”。
石头子里凭空蹦出来的孙悟空,来无影,去无踪,不过茶余饭后的轻松。

文化这物事,无非是个“约定俗成”。
约定俗成的范围大,叫做大众,约定俗成的范围小,叫做小众。
倘能够经得起时间的磨砺,跨越不同时代的“约定俗成”,就成了历史文化。
于是自然地就会面对大师这个话题。
能够“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者,窃以为当得起“大师”。
兴隆前后逾三十个春秋,“承前”与“继往”,窃以为不甘人后,是当仁不让的最早的一批古典家具高仿制作先行者。
“启后”与“开来”,来日方长中。
兴隆制作图录,业内仿制者不在少数。

路遥知马力。来日方长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9
 楼主| 发表于 2011-5-29 15:22 | 只看该作者
继续漫无目的地逡巡。
陡然间在不起眼的角落发现有这么两件小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0
 楼主| 发表于 2011-5-29 16:1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eddie2008 于 2011-5-29 15:22 发表
继续漫无目的地逡巡。
陡然间在不起眼的角落发现有这么两件小东西。


这可真是得来全不费功夫。
且好好品一品。
从中大概多少也可以看出这个“品”字当如何解读。
一个板凳引发的风波。
并不遥远的往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1
 楼主| 发表于 2011-5-29 21:4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eddie2008 于 2011-5-29 16:12 发表


这可真是得来全不费功夫。
且好好品一品。
从中大概多少也可以看出这个“品”字当如何解读。
一个板凳引发的风波。
并不遥远的往昔。


好好看一看。
这可是地道的兴隆出品。
海南黄花梨。

大概一个木痴同好会如释重负了吧。
路遥知马力。
曾经的被质疑,曾经的被怀疑,如今看来,是多么滑稽。
有些个文字游戏,不过“不学有术”而已。

http://www.70jj.com/bbs/viewthread.php?tid=9531&highlight=%2B%D2%BB%B8%F6%C4%BE%B3%D5
http://www.70jj.com/bbs/viewthread.php?tid=29031&highlight=%2B%D2%BB%B8%F6%C4%BE%B3%D5
http://www.70jj.com/bbs/viewthread.php?tid=29290&highlight=%2B%D2%BB%B8%F6%C4%BE%B3%D5
http://www.70jj.com/bbs/viewthread.php?tid=29069&highlight=%2B%D2%BB%B8%F6%C4%BE%B3%D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2
 楼主| 发表于 2011-5-29 21:4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eddie2008 于 2011-5-26 00:52 发表
不由得注意到了宽大书案上的图纸。
果然是兴隆主人自己的手笔。
煌煌长物,就是这样从平面走向立体。
且仔细地看个究竟。

黄花梨,大概正一步一步地走向曲终。
连兴隆这样的黄花梨大户人家,也不得不在制作图 ...


图纸旁有这样一本画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3
 楼主| 发表于 2011-5-29 21:4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eddie2008 于 2011-5-29 21:45 发表


图纸旁有这样一本画册。


兴隆主人神采飞扬地翻到这一页:140万,再加12%的佣金。
成交价格创了明式家具单件扶手椅的世界纪录。

这件在谱明黄家具的新主人,叫做兴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4
 楼主| 发表于 2011-5-29 21:5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eddie2008 于 2011-5-29 21:47 发表


兴隆主人神采飞扬地翻到这一页:140万,再加12%的佣金。
成交价格创了明式家具单件扶手椅的世界纪录。

这件在谱明黄家具的新主人,叫做兴隆。


2011年4月22日下午得见实物。
于是仔细拍了拍细节。
到代明黄家具的横竖接驳位置有清晰的金属薄片痕迹。
不知道那位“第一专业论坛”的某版主见到了,会不会依然弱智地对着这到代实物嘟囔一句:全身都是止血贴。。。
愚不可及,莫过如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5
 楼主| 发表于 2011-5-29 21:55 | 只看该作者
兴隆出品的家具图片,至此告一段落吧。
老规矩:压轴一品,是兴隆主人与在下茶叙时欣赏有加的这件清式五足外翻香几。
材质海南黄花梨。

伍炳亮先生是家具行伍出身,说起家具与木料,自是如数家珍。
可在描述家具器型的措辞上,最习惯的用语不过是:“很有味道”
如此而已。

这就是在下所见识到的兴隆。
感谢。
一躬扫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手机版|Archiver|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 沪ICP备2022029664号 )

GMT+8, 2025-7-18 22:54 , Processed in 0.317183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