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eddie200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林海微澜:漫话红木--随笔随言 说鼓

[复制链接]
76
发表于 2011-5-26 23:03 | 只看该作者
麒麟网认证商铺人气宝典
73楼无图 :79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7
发表于 2011-5-27 19:06 | 只看该作者
麒麟网认证商铺人气宝典
:48g :48g :48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8
 楼主| 发表于 2011-5-27 21:5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9
 楼主| 发表于 2011-5-27 21:54 | 只看该作者
麒麟网认证商铺人气宝典
原帖由 eddie2008 于 2011-5-27 21:51 发表


谢谢抬爱。

接着看看这白茬的五足黄花梨鼓凳。


人说越黄油性不足,更有言之凿凿地拿出所谓数据,指越黄的油性只有海黄的五分之一云云,以此贬低越黄而抬高海黄。
不知道这个“五分之一”是怎么个科学地比较而出,在下所见的越南黄花梨金红大料,油性充沛的不在少数。
这款白茬的越黄五足鼓凳,就有油性充沛的显山露水。
如图。
先来个不打灯的素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
 楼主| 发表于 2011-5-27 21:57 | 只看该作者
麒麟网认证商铺人气宝典
原帖由 eddie2008 于 2011-5-27 21:55 发表


人说越黄油性不足,更有言之凿凿地拿出所谓数据,指越黄的油性只有海黄的五分之一云云,以此贬低越黄而抬高海黄。
不知道这个“五分之一”是怎么个科学地比较而出,在下所见的越南黄花梨金红大料,油性充沛的不 ...


所谓的“内生包浆”,大概就是这么回事。
油性足的硬木,自身会缓慢地分泌出油脂到表面,加上日常使用搓磨,于是形成了油光铮亮的包浆皮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1
 楼主| 发表于 2011-5-27 22:0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eddie2008 于 2011-5-27 21:57 发表


所谓的“内生包浆”,大概就是这么回事。
油性足的硬木,自身会缓慢地分泌出油脂到表面,加上日常使用搓磨,于是形成了油光铮亮的包浆皮壳。


油然而生。
白茬的硬木家具,有时候会有类似的现象。
只不过一开始往往并不显眼,这个白茬的越黄五足鼓凳一放就是三几年,于是日积月累,就成了这个样子。

反正,越南黄花梨也有油性十足的材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2
发表于 2011-5-27 22:0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eddie2008 于 2011-5-27 21:57 发表 所谓的“内生包浆”,大概就是这么回事。油性足的硬木,自身会缓慢地分泌出油脂到表面,加上日常使用搓磨,于是形成了油光铮亮的包浆皮壳。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3
 楼主| 发表于 2011-5-29 15:1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前面也下雨 于 2011-5-27 22:08 发表


学习了


谢谢关注。
关于这款五足鼓凳,规范的做法大概是有鼓钉的,而且坐面是五接圈的攒边。
下图的鼓钉纹五足鼓凳是兴隆出品,窃以为是地地道道的高仿。
在下的福建制作白茬五足鼓凳,只能说是照猫画虎,简陋。
不过在下对形制的要求并不高,家具首先是个长物。
于是敝帚自珍。
况且如今的黄花梨早已高不可攀,大概不会再有什么厂家会一根筋地开大料制作这样的鼓凳了吧。
至少如今的兴隆已经笃定不这么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
发表于 2011-5-31 15:43 | 只看该作者
架几案新同学的确好像可能大概也说过,就家具的种类来讲,圆凳和鼓凳有区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5
发表于 2011-5-31 19:5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eddie2008 于 2011-5-27 21:57 发表


所谓的“内生包浆”,大概就是这么回事。
油性足的硬木,自身会缓慢地分泌出油脂到表面,加上日常使用搓磨,于是形成了油光铮亮的包浆皮壳。

第一次见到如此大油性的越黄,开眼了!:12g
我有一个放了十多年的白胚红料官箱,看不出一点油脂,可能不够老吧。:23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
发表于 2011-6-1 09:5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漏捡依旧 于 2011-5-31 15:43 发表
架几案新同学的确好像可能大概也说过,就家具的种类来讲,圆凳和鼓凳有区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
发表于 2011-6-1 09:5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
发表于 2011-6-1 13:01 | 只看该作者
这么多?还古今中外。
真心请教架几案新童鞋,从历史的、文化的、传承的、打造的、剥皮的.......来看,是先有鼓后有墩?还是墩出现早于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发表于 2011-6-1 16:1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漏捡依旧 于 2011-5-31 15:43 发表
架几案新同学的确好像可能大概也说过,就家具的种类来讲,圆凳和鼓凳有区别。

俺一直没搞懂这“鼓凳”属哪种坐具,视乎横跨“凳”和“墩”。好像还有叫“花凳(花式凳)”的,与鼓凳有“种类”的区别吗?
一眼见腿的叫凳,八面玲珑的属墩可以吗?
翻了本书,主编:吕济民,目录:
..................
第一章 床
、二     宝座
..........
第四章 凳
1、方凳
2、园凳
3、花凳
第五章 墩
.第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0
发表于 2011-6-3 10:2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eddie2008 于 2011-5-27 21:55 发表


人说越黄油性不足,更有言之凿凿地拿出所谓数据,指越黄的油性只有海黄的五分之一云云,以此贬低越黄而抬高海黄。
不知道这个“五分之一”是怎么个科学地比较而出,在下所见的越南黄花梨金红大料,油性充沛的不 ...

木油=木血?
血淋淋的事实。:lo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手机版|Archiver|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 沪ICP备2022029664号 )

GMT+8, 2025-7-18 10:43 , Processed in 0.545388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