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楼主: 迷糊

案头清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7-13 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竹雕留青柳荫洗马图笔筒,清,高13.7cm,口径最大9cm。清宫旧藏

  笔筒天然卷书式,截面近乎“凹”字形,左右对称,曲线流转,于选材上煞费周章。器口沿镶嵌文竹一周,颜色和谐,过渡自然。底部保留原有竹节之横膈,略加修饰,风格朴素,非人工雕凿可得。笔筒外壁以留青法表现柳荫洗马情景。画面于弧突部分如画卷般徐徐铺展,柳树旁,溪岸上,三匹健马,或立,或卧,神态悠闲,动势准确。溪水中一人高挽裤脚,手牵缰绳,马则伸颈缓步,意态踌躇。以凹入部分为界,与浴马图相对的是一马垂首隐身于山岩之后。笔筒造型别致,为装饰图样增添了变化之妙。

  此器留青工艺极精,能于薄薄的青筠中区分出多个层次,表现物象的透视关系。某些局部的处理,如柳条、马尾、溪水等部分,都有其独到之处。特别是旋涡辅以阴刻,草木杂以浅浮雕,树干上略加染色等,多种技法的配合,为此器增色不少。
14734.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14 19:10 | 显示全部楼层
竹雕留青人物楼阁笔筒,清,高11cm,口最大径6.5cm。清宫旧藏

  笔筒略呈椭圆形,器表以留青法刻画台阁一角,栏板旁一华服老者乘于马上,背后立一掌扇侍者,二人目光皆投向另一捧剑的侍者。台阁大部为巉岩松柏所掩,远处云烟缭绕中尚有画栋飞甍、楼台望柱隐约浮现。

  此作留青技法纯熟,青筠似为墨般渲染泼洒。如云雾以阴刻勾勒,用青筠沿竹表皮纵向的肌理留出参差的边缘,营造出水墨自然濡染的效果,相当传神。而山石的苔点、树身质地以及人物的面部、衣饰都宛如笔画,充分展现出留青工艺的魅力。
14736.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15 19:17 | 显示全部楼层
竹雕松荫高士笔筒,清,吴之璠制,高15.2cm,筒径7.4cm

  笔筒圆体,三矮足,筒身修长轻巧。外壁以去地浮雕法表现3株老松斜插于云翳,松针亭亭如盖。松根处半倚坐一老者,宽袍大袖,扳膝昂首,纵目天外,意态陶醉,而笔筒上部浅浮雕流云遮月,与人物目光遥相呼应,情境清朗,富于书卷气。松干下侧有阴刻隶书“吴之璠”款识。

  此作之去地浮雕技法极为纯熟,在有限的高度内划分层次,如3株松树的相互关系,近实远虚,叠压转折,一目了然,人物的姿态表情也处处精确传神。器表年深日久,有纹饰处色浓,无纹饰处色浅,如运笔墨于画布之上。

  吴之璠在竹刻技巧上颇多创新,除继承嘉定圆雕与多层高浮雕的传统外,又发展出一种剔地浅浮雕技法,能于较小的范围内表现出物象微妙的凹凸变化,清金元钰《竹人录》特为其命名“薄地阳文”。

  吴氏影响颇大,甚至有研究者认为,在康、雍之际曾形成过一个以吴之璠为首的竹刻流派。
14766.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16 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竹雕御题刘海戏蟾图笔筒,清,高14.5cm,筒径11.4cm。清宫旧藏

  笔筒圆体,三矮足。以去地浮雕法刻画刘海于两株松树旁信步缓行,一手搦钱串并担负长帚,帚上伏三足金蟾,一手持葫芦。刘海敞衣袒腹,围豹皮裙,回首与蟾蜍对视,咧嘴而笑,憨态可掬。雕刻技法之粗犷处,如衣褶、松枝、帚梢等,大开大阖,线条峻急有力;而精细处如发丝、松鳞等,特别是以黑漆点人物双乳则极为写实。年长日久,人物部分的色泽与去地的背景色之间对比越发强烈,是有意为之的成功处理。筒身有填绿色阴文行书款识:“吴之璠制”及隶书御题诗句:

  一帚扫清三界尘,戏蟾犹自不离身。

  还金篇与伊谁论,仿佛其人道姓甄。

  并“乾隆壬寅御题”与“古稀天子”、“犹日孜孜”2印。乾隆壬寅即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
14768.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17 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竹雕竹林七贤笔筒,清,高12cm,筒径6cm

  笔筒圆体,底部较厚重,三矮足。筒身外壁以去地高浮雕及镂雕技法刻画松岩竹林中老者及小童10人,分作4组,或对弈,或抚琴,或烹茶,或倚树观望,错落有致,神情各异。刀法圆熟有力,在大量以竹林七贤为题材的传世竹刻作品中,此笔筒属较为精彩的一件。
14758.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18 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竹雕蟠松水丞,清,高4.7cm,口径最大3cm

  水丞以竹根雕成松干局部,小口窄长,如一处裂罅般。镂雕枝叶三丛,布排于口两侧,高低错落,亦起到耳的作用,便于水丞的拿取。下部似未经修饰,凸凹自然,竹根本身的纹理与上部浮雕的松鳞融合无间,极具装饰意味。此器设计巧妙得体,令人爱不释手。
14750.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19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竹节式刻松树人物笔筒,清,高13.2cm,口径最大7cm。清宫旧藏

  笔筒呈弯曲竹竿式,三节痕宛然可辨。器表浮雕山水、树木及人物为饰。下部高浮雕一老者骑驴缓行,身旁一小童跟随。驴的腿脚处还应用了镂雕技法。整体而言,浮雕愈向上愈浅,局部树纹以留青法表现,口沿下云气则为阴刻而成。此器构思细密,技法运用灵活,随物象变化而不拘泥,无疑是竹刻艺术成熟时期的作品。
14776.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20 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竹雕山水人物笔筒,清,高12.2cm,筒径6.2cm

  笔筒圆体,三矮足。器表浅浮雕山水人物:云气缭绕之间,现出山岩高峻,崖岸平旷,溪水潺潺,松竹掩映。有柴扉半掩,门侧岸边,一老者与一小童遥望天际,但见层峦之外有白鹤悠然唳鸣。画面清新,如一幅描绘山居生活的淡墨小品。其刀法圆熟老练。空白处有阴刻行书题铭:“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及“梅邻制”款识。
14756.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21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竹雕松下牧牛臂搁,清,长27.7cm,宽7cm,厚1cm

  臂搁长条形,覆瓦式。器表浅浮雕山坡上老松兀立,与云层相接,其下一小童伏身于牛背,牛健硕高大,小童披发短衫,手拢缰绳,俯首似正与牛嬉戏。云、树刻画的中规中矩,而人物与牧牛则在透视、细节等方面较富特点。
14764.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22 19:08 | 显示全部楼层
竹雕留青仙人图臂搁,清,长23.5cm,宽6.8cm,厚0.7cm。清宫旧藏

  臂搁长形,覆瓦式,以留青技法为主刻划山水人物,构图饱满,纹饰细腻入微。下部雕刻海涛翻卷,崖岸兀立,其上虬松挺立;上部巉岩峭拔,如横空而出。又于半空中、波浪间、崖岸上雕刻和合二仙、刘海戏蝉等仙人形象。其留青技法极为熟练,用青色表皮的去留薄厚来表现笔触的浓淡深浅。利用竹材纵丝状的肌理营造干湿渲染的效果,并结合浅浮雕、阴刻等技法,例如波纹的线条颇有立体感,追求工笔画的意境,显示出当时的竹雕留青技法已发展到十分成熟的阶段。
15350.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23 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品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23 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竹雕饕餮纹三足双耳鼎,通高15cm,口径13.2cm

  竹鼎圆形,腹外有一圈回纹地饕餮纹装饰带,鼎盖及三足荷叶底座为紫檀木制。盖钮以蜜蜡雕成,刻兽面纹及蕉叶纹。

  竹雕制品中仿青铜彝器是一大品类。乾隆朝,内廷蒐集所藏青铜器,编成“西清四鉴”等谱录类图书,拟古之风大盛。造办处遂创仿青铜器竹雕,尤以文竹制品为多见。此类仿古器往往细节毕肖,总体上看却并不逼真,而多在一件器物上杂糅各个时代的典型器型及纹饰。

  此鼎造型从周鼎中化出而加变异,线条纤柔圆润,已丝毫不见青铜器的庄严意味。从器型、纹饰到盖、钮、托的复杂组合,清代的审美趣味清晰可见,有较为浓重的宫廷气息。
1964.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24 19:12 | 显示全部楼层
竹根雕三羊,清中期,通高7.8cm,大羊高5.7cm,座长7cm,宽4cm。清宫旧藏

  此根雕的造型以一大二小三只山羊组合而成,寓意“三阳开泰”。其中母羊四蹄侧收而卧,一只小羊正向母羊背上攀爬,另一只两前膝跪地靠在母羊身前。

  作者以写实的雕刻手法将三羊母子亲昵的神态表现出来。两只小羊,一只顽皮好动,一只温和沉静,母羊则泰然自若。此作品系仿竹根雕三羊镇纸而刻制。
10154.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24 22:08 | 显示全部楼层
曼生壶
DSC00867.JPG
DSC00868.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25 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竹雕白菜笔筒,清,封锡爵作,高17.3cm,口径9.4cm,底径9.2cm

  笔筒作白菜形,筒壁雕菜叶4重,内如剜出菜心,内壁有剔除之螺旋节痕。菜叶脉络清晰,刀痕宛然,边缘翻卷自如。平底,近圆形,雕作根须溢出土面状。外底有阴文“封锡爵”三字圆形款印。

  笔筒近底处筒径收小,而近口沿处筒径稍放,既符合白菜的自然形态,又顾及笔筒的实用功能。通体磨工较细,刀法深峭稳定。刀法看似略嫌单一,却于不经意中显现出物态的自然生动。这是一件观赏性与实用性俱佳的作品。

  封锡爵为竹刻名家,擅名一时,而作品存世极少,从这件白菜笔筒可略窥其雕刻造诣之一斑。
1105.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手机版|Archiver|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 沪ICP备2022029664号 )

GMT+8, 2024-12-22 13:43 , Processed in 0.267218 second(s), 38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