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
发表于 2009-6-22 18:5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830227 于 2009-6-22 18:05 发表
还有一个不可以否认的事实就是故宫中有一定数量的紫檀家具,并不是檀香紫檀的,而是紫檀工艺的优质红酸枝。那样传统的紫檀就显得不那么单纯了。还有紫檀灵芝纹大画案的下半身就是好的花梨木代替的 ,
谢谢阁下的见解。
坦率地说在下不是职业的木材学科从业者,只不过因为喜欢某些特别的木作,于是在这几年潜心观摩之,以黄花梨为重,兼带紫檀。
伟大领袖的教导: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所以在下虽然早早就知道国标的五属八类三十三种说,窃以为还是专注一些更好。
阁下今日洋洋洒洒诉说了这许许多多的“红木”,有劳了。
只不过一点私见:五属八类三十三种说,其中有个别来自美洲大陆的树种,似乎不属于中国的“传统”。
因为历史上的中国,有翔实的使用中南半岛硬木的文字记录。
美洲大陆的硬木究竟何时进入中国?阁下不妨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好好研究一番,以事实论证更有说服力。
在下有一点到是可以供阁下参考:来自美洲的“绿檀”,不早于公元1996年进入中国大陆。
说回紫檀,阁下提到故宫。谨建议阁下最好同时提供相应与相关的图片,这样更有说服力。诸如“紫檀工艺的优质红酸枝”以及“下半身花梨的紫檀画案”等等。故宫的物件,最好还是标明出处。有理有据,有论据才可以支持论点。
在下多少也算是受过系统的科研教育,明白“论点与论据”的合理性,逻辑性与重复性的关联道理。因为不认为“故宫”藏品属于free approachable的客观证据,所以在下不敢轻易引用故宫家具作为论据,而选择了把大门对着所有的爱好者一视同仁的上博。
原因就在于:
各种各样的论点很多,而论据的提供,窃以为还是以
众所周知,可以不受限制地取及(free approachable)的公立中立的客观而非主观性的资讯与实物更为可靠,也更有说服力.
根植于free approachable的证据论据之上的论点,在下以为可以称为:客观.
上博的大门,对每一个红木爱好者都是敞开的.
每一个爱好者,如果手持与在下手中的索尼SONY W35相同型号的卡片数码相机,都很容易得到类似乃至相同的数码照片.这是客观论据所需要也必要的重复性.
http://bbs.artron.net/viewthread.php?tid=1308679&extra=page%3D1%26amp%3Bfilter%3Ddigest&page=46
再谢阁下的评点。 |
我的路:请百度
林海微澜 紫黄文化
QQ: 126205865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