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白发学童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也上一件老挝红酸枝曲尺围子罗汉床,大家随评!

[复制链接]
76
发表于 2007-11-1 13:17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Originally posted by leavingson at 2007-11-1 11:19 AM:
面框攒严实,用铩锯。效果可得80分。若得90分以上,还要靠刮刀。毕竟锯出来的截面比刮出来的还要逊色一些~~高仿级的做旧~~~

在下入此道不足二载,承蒙数位优秀工匠指点学习。小有所得,现在深感天外有天,人外 ...


实在是高!要这样的好贴。
亚洲研究的最高学术奖为每年的 Levenson奖。
为纪念英年早逝的著名汉学家Joseph R. Levenson博士。
呵呵,看来这个论坛可以搞个leavingson奖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7
发表于 2007-11-1 13:27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Originally posted by leavingson at 2007-11-1 11:19:
面框攒严实,用铩锯。效果可得80分。若得90分以上,还要靠刮刀。毕竟锯出来的截面比刮出来的还要逊色一些~~高仿级的做旧~~~

你可以说它不地道,不伦不类,甚至是垃圾。但无可否认的它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这个社会的群体思维意识水平。 ...

问题很严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8
发表于 2007-11-1 13:44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Originally posted by slash at 2007-11-1 13:17:


实在是高!要这样的好贴。
亚洲研究的最高学术奖为每年的 Levenson奖。
为纪念英年早逝的著名汉学家Joseph R. Levenson博士。
呵呵,看来这个论坛可以搞个leavingson奖了。:)



英年早逝~~~~~~~~~~
(面对兄台拱个手)愧不敢当此四字~~~
(回过头去暗咐)这家伙安得什么新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9
发表于 2007-11-1 23:48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leavingson老师说得对

榫头出还是不出没有绝对优劣标准,只是在市场中出头榫给消费者心理踏实罢了

而且 当今人们鉴赏眼光真得不敢恭维 上海地区卖了多少年南货家具 到现在还到处可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 08:50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Originally posted by shangpin at 2007-11-1 08:36:
我个人的审美观,不接受单侧的伸缩缝,而且,效果不够双侧的好。

从美观,实用,都是两边留的好.

我从事装修10几年,也经常碰到伸缩缝的处理,谨慎而行,从没有出问题。


还是那句话,不研究老何以评论新,老家具的传统做工是有其道理的,创新不是不好,而是在要在遵循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真正传世明清家具的面心板是一面用鳔粘在大边上,另一面只留有一条抽涨缝。现在制作的家具有的两面有抽涨缝,更有甚者四面都有抽涨缝。这是不对路的做法,是不伦不类的。两根穿代可为插手穿带,也可为同一方向的带,不过带的小头方向一定要对着留有抽涨缝的那边。这是因为穿带做成大小头,那么芯板的带口也要做成一头宽一头窄的燕尾型,穿带由宽头穿入推向窄头。这样在季节变化时,面芯板的一边由于与大边粘死,因此其抽涨只能顺着带口由宽到窄的方向伸缩,它的变化就被限制在带口窄的这一边,那么则一定是要在带口窄的那一边留有抽涨缝。这种做法的穿带既可以抑制面芯板的横向抽涨,还抑制了芯板的凹凸翘曲变化。还有硬屉椅凳的传统做法是一根穿带,到了清晚期至民国在行货家具的制作中有使用两根带的,还有使用3根带的,但是此类家具皆面板较薄,做工粗糙,偷工减料,有的一穿一帖(托),有的一穿两贴,还有的干脆全部用贴带而不用穿带,质量低下,我们着实不可效仿。

在我国明清家具研究的先驱杨耀先生的著作《明式家具研究》(第二板)第17页写道:“中国家具在做法上特别的一点,是板面的构造方法,不论几,案,桌,椅,凳,柜门,凡用板做面的,都是用四条边梃做框,中间镶板心。边梃的用材厚于板心。在两条边梃和交角的地方,用四十五度的格角榫。边梃的里面做通槽,板心四边出榫,嵌入通槽内。在板心的内面做燕尾槽,而以穿带横贯槽中。如此则板心虽薄,而没有翘起的危险。至于穿带的多少,则要看板心的长短而定。这种做法的家具有两种优点:一、用材经济。一件家具的优美与否……二、欲留伸缩余地。板面过宽最容易伸缩,乃是无法避免的。用边框穿带的做法,将板心之一边用胶粘实,对面虚缝,则虽遇伸缩,也不致使板面破裂。尤其支架部分不因板面的伸缩而导致卯榫的松散,方能保持坚固。”从杨老先生的著作中可以看到我说的传世明清家具的面心板是一面用鳔粘在大边上,另一面只留有一条抽涨缝,是正确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1
发表于 2007-11-2 10:03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何为抄手穿带?
若用抄手穿带,伸缩缝留一边?岂不是自相矛盾?
伸缩缝留一边是有道理的,但那得看是什么家具?研究问题要考虑当时的环境,古时中堂中八仙桌桌面一边向外,一边常置于神台之下,自然是一边留伸缩缝的好看,而且从木材的伸缩性考虑,一边留缝隙进槽要加深。换做别的家具也举起一本圣经,生搬硬套,一律把伸缩缝留在一边,比如四平顶箱柜,平头案。等等~~以为得道,实则不通权变。圣经没错,读的人会错意了,说一边留缝对,就能说明两边留缝错了吗?
四面留缝是错?四面留缝隙和内角打圆是什么关系?
古典家具秉承中国古典文化,中国的古典文化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儒家是对的,道家就错了?
很容易让人想起很多基督徒闹的笑话:信佛是迷信,烧香拜佛,那是迷信的东西~~~~~一副唯物主义学者的样子。烧香拜佛是迷信,点蜡烛照上帝就是科学啦?都是迷信。俺也迷信,认为不管是佛祖还是上帝都是存在的,包括穆罕默德等等等等。所以学习南怀瑾老先生,信仰什么?五教合一。儒释道,外加穆罕默德和耶和华,都信。神且不互相排斥,信徒斗个啥?都信,他们都会关照我。那不是很幸福的事情吗?

[ Last edited by leavingson on 2007-11-2 at 10:08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2
发表于 2007-11-2 10:11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支持楼上。我们江浙就不用鳔,也是真正传世明清家具,干吗非把自己北方的当唯一正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3
发表于 2007-11-2 10:13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Originally posted by leavingson at 2007-11-2 10:03:
何为抄手穿带?
若用抄手穿带,伸缩缝留一边?岂不是自相矛盾?
伸缩缝留一边是有道理的,但那得看是什么家具?研究问题要考虑当时的环境,古时中堂中八仙桌桌面一边向外,一边常置于神台之下,自然是一边留伸缩 ...
中国的古典文化具有很大的包容性


包容性,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4
发表于 2007-11-2 10:50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精彩对话,技术含量高的帖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5
发表于 2007-11-2 10:56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其实现在好多厂家的家具,根本不留伸缩缝,木材干燥不好,不留缝都能缩出缝来。缝缩的大了,在一边太宽不好看,就用锤头敲缝大的那边,所以就两边有缝,两边都能卡住一点,避免漏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6
发表于 2007-11-2 11:05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Originally posted by leavingson at 2007-10-29 12:49 PM:
材料不错。
攒接不错。
面框装的不错,
围子、腿的型,下部的比例,穿带的做工及其他部位的处理和楼主的鉴赏能力及欣赏水平着实相差太远。不是很能配得上楼主的学术实力!

木工不倒菱,工夫不到家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7
发表于 2007-11-2 11:22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有底有料又有笑,其它只有惭愧的份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8
发表于 2007-11-2 11:22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论技术的好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9
发表于 2007-11-2 11:34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神且不互相排斥,信徒斗个啥?
感谢白斑竹,冯掌柜高论.照单全收了.慢慢消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0
发表于 2007-11-2 12:09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有争论了,好!意味着可以学到更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手机版|Archiver|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 沪ICP备2022029664号 )

GMT+8, 2025-7-20 23:32 , Processed in 0.133776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