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邪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器物赏鉴] 再发个清晰图堵他嘴吧(第五页64-68楼举例欢迎讨论)

[复制链接]
91
发表于 2016-1-26 11:29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游总在70的切入点及其准确,也收获了很多,其实不外乎两点:守住本分,尽最大努力出精品。但冷暖自知,其中艰辛外人是不知道的,有理想是好事,现下时期如何坚守还是难题,希望游总在16年能收获满满,也希望山娃等有志同好,16年财源广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2
发表于 2016-1-26 11:33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邪行 发表于 2016-1-26 11:23
您说的这几点很准确。这些细节玩老家具的人看几眼就能分辨新老。您确实是行家。我才玩了十年,您是前辈了 ...

邪版客气了,您入藏的老家具都是精挑细选的款式,我很羡慕的;我平时看旧家具基本上都只看熟悉的那几家,市场里其他商家的不敢看;铲子现在越来越难铲到好东西了,我们也就更加少去了!
有时间我也晒晒我的几件老东西,献献丑,到时请邪版不吝指教:12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3
发表于 2016-1-26 13:09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认真看了帖子,也做了不少思考,首先,Lz后发的这几件家具,我认为还是比较开门的老广作的,并且是原皮壳。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4
发表于 2016-1-26 13:10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晚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5
发表于 2016-1-26 13:12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本帖最后由 何车何车 于 2016-1-26 13:27 编辑

对于老家具的“老不老”问题,历来也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争论不休也是常见,但希望不影响彼此的友谊噢。
判断一些有争议的家具,我们还是抱着一个宗旨“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因此我对此桌还是有几点疑惑,大家给予指正。


1,从工型韵上,跟之前我认为比较开门的老广作去对比,上下盘的处理方式上,缺少了老家具在上下身的呼应。繁复的上身,下腿确少了与之呼应的某些细节,让人感觉到上下身一种生硬的拼凑感。
与上部繁琐的雕工不成正比。老家具虽不能说十全十美,但在制作上的里应外合、自然的过渡、一体感还是很讲究的。简单来说,工匠在设计那么“炫技”的上身,
下身一般一定会考量与之呼应的设计。这样一个简单的直腿,草草了事,很有唐突之感。若问现在设计一个这样的上身,商家们会这样处理下身吗?至少会弄个弯腿什么的吧?

疑问:缺少认知的后人随意结合之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6
发表于 2016-1-26 13:14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本帖最后由 何车何车 于 2016-1-26 13:22 编辑

2.腿中部的雕饰显得明显稚气,松散,有一种很随便之感,跟几件开门老家具水准很有距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7
发表于 2016-1-26 13:16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本帖最后由 何车何车 于 2016-1-26 13:27 编辑

file:///C:\Users\QM\AppData\Roaming\Tencent\Users\540018365\QQ\WinTemp\RichOle\]@_K%APGJOXLW2P52Z0]}SY.png3.皮壳问题,真正老家具(未经重新处理或修配)的皮克,有一种通畅感,尤其是时间岁月侵蚀的那种表面气息。这件家具确实没有体现出来,尤其每条腿都从上至下出现“深 浅 深”这样的过度
(到了脚部又恢复深色),且发红明显,与常见人工做旧的手法很相似。漆面也有许多不像使用出来的深浅变化(其中两个大边色差明显,毫无衔接),整器深浅颜色过度显得很不自然(使用百年的家具基本色调会很一体化,过渡自然)。整件家具还是掩饰不了一种光亮油漆的近代感。

疑问:就算它是一件清末老家具,是否重新翻新上色,而且不实用传统的生漆手法,处理水平较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8
发表于 2016-1-26 13:20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最后发几件开门的老广作家具,大家也可以根据以上几点判断一下。
所有发言只为客观求证,也只想自己玩个明白,毫无攻击之意,请各位海涵与指正{:1_1:}谢谢大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9
 楼主| 发表于 2016-1-26 13:31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本帖最后由 邪行 于 2016-1-26 13:35 编辑
何车何车 发表于 2016-1-26 13:09
认真看了帖子,也做了不少思考,首先,Lz后发的这几件家具,我认为还是比较开门的老广作的,并且是原皮壳。 ...

这几件家具都是从网上找来的图片。我只是为了体现家具制式。跟我的半桌对比这类做工出自广工并非越南工罢了。老家具有干皮壳,原皮壳,漆皮壳,退漆皮壳、回流皮壳等。现在商家为了让家具有卖相平时也多打蜡,上核桃油,喷毕丽珠,喷上光剂等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0
 楼主| 发表于 2016-1-26 13:45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本帖最后由 邪行 于 2016-1-26 14:55 编辑
何车何车 发表于 2016-1-26 13:12
对于老家具的“老不老”问题,历来也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争论不休也是常见,但希望不影响彼此的友谊噢。 ...

我就不去在满论坛找图片去了。给您贴一个苏工的茶几图片举个例子吧。并非所有家具都向您所述要上下呼应,要过度的很完美。也许这就是某一个时间段人们的审美或者专门户里定制的。大家都说苏工的美苏工的好。我发个苏工经典的灵芝椅茶几您看看是否也是上下呼应不起来,尤其是脚的做法。
再有我前面发的几个广做的半桌您说老的那几款。您看看除了牙板雕工有不同,其他制式是否都一致呢。有的是镂空雕花板类似,有的是三湾腿类似,有的是如意脚类似。只是束腰下面雕刻繁复了一些就算是头重脚轻不能呼应,我觉得此理由也不充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1
 楼主| 发表于 2016-1-26 13:54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何车何车 发表于 2016-1-26 13:16
3.皮壳问题,真正老家具(未经重新处理或修配)的皮克,有一种通畅感,尤其是时间岁月侵蚀的那种表面气息。 ...

我在前面已经说过,看老家具包浆并非是唯一的评判标准。首先看型,再看雕工,再看包浆,再看榫卯,再看细节等等多种因素来评判一件家具的新老及修配。

您可以看看蝙蝠的雕刻,看看所有铲底的铲工,看看云纹的层次和铲工,看看花卉和葡萄牙板的镂空雕刻手法(我画圈的地方有一个角花后配您可以跟其他镂空雕做个对比包浆和雕刻)。您再看看榫卯。同等考虑后您再去跟现在类似的雕刻和铲底做工对比一下就能看出新老了。

退一步就按您说的后上漆(很多老家具翻新也有后上漆现象),尤其是国外的东西每年都要保养后上漆也不少。后上漆新包浆就不算是一件老家具了?难道80岁的老人穿一件新衣服就不是老头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2
 楼主| 发表于 2016-1-26 13:56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何车何车 发表于 2016-1-26 13:20
最后发几件开门的老广作家具,大家也可以根据以上几点判断一下。
所有发言只为客观求证,也只想自己玩个明 ...

您这几件是规矩的包浆,回头我给您找一些老家具另类的包浆的。类似于老红木变成黄花梨色的等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3
 楼主| 发表于 2016-1-26 13:58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汇盛隆 发表于 2016-1-26 11:33
邪版客气了,您入藏的老家具都是精挑细选的款式,我很羡慕的;我平时看旧家具基本上都只看熟悉的那几家, ...

很期待与您交流学习。您是老行家达者为师。我也只是接触过老红木家具。对新家具,白木家具是一点都不懂。所以综上所述向您学习才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4
 楼主| 发表于 2016-1-26 13:59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山风 发表于 2016-1-26 11:29
游总在70的切入点及其准确,也收获了很多,其实不外乎两点:守住本分,尽最大努力出精品。但冷暖自知,其中 ...

现在整体大环境不好,16年也可能是寒冬。但是什么时代都能造就英雄。期望大家都能节节高升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5
发表于 2016-1-26 15:0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手机版|Archiver|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 沪ICP备2022029664号 )

GMT+8, 2025-9-16 03:13 , Processed in 0.396354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