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eddie200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麒麟博物馆] 林海微澜:风华绝代-瞻仰上海博物馆藏明清家具

  [复制链接]
1111
发表于 2008-6-23 12:51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似乎有点跑题了,还是回到主题上来吧,大家等着学知识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2
发表于 2008-6-23 13:10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Originally posted by lzm at 2008-6-23 12:51:
似乎有点跑题了,还是回到主题上来吧,大家等着学知识呐。


请Eddie老师拨乱反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3
发表于 2008-6-23 13:46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Originally posted by 架几案 at 2008-6-20 14:52:

看了925图,又来一个“太极”问题,根据上博王老师文章讲,明代带有联邦棍款式的比例极少极少,那么,此件是个特例?
但是,我们在著名专家们书中看到表明介绍的黄花犁素圈椅,大都带有联邦棍的,不知为什么, ...

不知道是否就是悬案:)
好像是说“到代的物件”不带连邦棍的比带联邦棍的要早。
借图乎
第二张图是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刻本《西厢记》

[ Last edited by 鱼目 on 2008-6-23 at 13:56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4
发表于 2008-6-23 14:09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拨乱反正一下。
上博王书正老师的文章是这样提到的:“明代画板中的圈椅形象十分多见,所有这些圈椅都不设联邦棍,......明代杜董绘(竹林七贤图卷)中的圈椅,也同样不设联邦棍。”
那么,俺的前几贴的疑问还是存在的。或者大胆推测专家书中或博物馆有些展品教材是有争议的?不到代?为了其他原因不愿说?
俺觉得迷糊兄愿意提出看法吧。谢谢!:)

[ Last edited by 架几案 on 2008-6-23 at 14:10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5
发表于 2008-6-23 15:21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此外,文章还介绍说,“明代版画中四出头官帽椅(包括二出头官帽椅)的结构有三种形式,一种是被称之鹅脖的构件不与前腿相连,而是其根部后移占据了联邦棍的位子......约占四出头官帽椅70%
第二种形式的椅子是,鹅脖与前腿在同一直线上,扶手下的空间也不设联邦棍.....这种结构约占四出头官帽椅的25%
第三种是指有联邦棍结构的,.......................出现的概率不足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6
发表于 2008-6-23 21:31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Originally posted by 架几案 at 2008-6-23 14:09:
拨乱反正一下。
上博王书正老师的文章是这样提到的:“明代画板中的圈椅形象十分多见,所有这些圈椅都不设联邦棍,......明代杜董绘(竹林七贤图卷)中的圈椅,也同样不设联邦棍。”
那么,俺的前几贴的疑问还是 ...

学习中……,:pz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7
 楼主| 发表于 2008-6-24 00:49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Originally posted by eddie2008 at 2008-3-22 09:27:
关于"材质",谨概括如下:
1/ 产于印度的牛毛纹檀香小叶紫檀,在历史上就是被认可的真正的"紫檀".
2/ 老黄不分海越,都是黄花梨,前人不曾"厚海薄越".从前的海南越南都是黄.


关于"工艺",谨概括如下:
借用掌柜的话,"艺无分古今"
古人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今的器,远远超过从前.
所以,窃以为那种以厚古薄今的眼光强说今不如昔者,也许多少留一点余地更好.

古人能做到,今人为何不能?
如果说古人已经是登峰造极的话,那么,这样的"登峰造极"者放到如今,则可以理解为置身于一个比从前更适合其发挥才能才智的空间与土壤,有更"利"的器,更开阔的眼界,更便利的资讯交流,更广阔的天地,如虎添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8
发表于 2008-6-25 09:36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Originally posted by eddie2008 at 2008-06-24 12:49:AM:


关于"工艺",谨概括如下:
借用掌柜的话,"艺无分古今"
古人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今的器,远远超过从前.
所以,窃以为那种以厚古薄今的眼光强说今不如昔者,也许多少留一 ...

谢谢兄通过图片和讲解,定期不定期梳理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有利于俺们能系统提高学习水平。也希望各位能得到有用的知识和提出自己的看法,共同提升和促进相关专业知识水平。
记得张德祥老师对俺说过一句话,王老前辈们为我们树立了一颗大树干,树枝树叶需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9
发表于 2008-6-25 09:55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Originally posted by 迷糊 at 2008-06-23 09:31M:

学习中……,:pz

接着抄“在明代版画中,笔者注意到在成千上万的桌案类、椅登类家具中,始终不见卡子花、矮老装饰(除家具上移植的建筑形式围栏外),无论直枨或罗锅枨,也都不见裹腿做的匠作工艺(除竹器家具外)。其实前者的矮老和卡子花早在辽宋时期已有应用,明代却未见传承。至清代后,又大量出现在图画上,对于明代家具不使用矮老和卡子花装饰,以及裹腿的做工,笔者持肯定的态度,因为.............。”
那么,仅上博展出的家具和原木,有哪些家具年代是“高估”了或“估错”了,敬请各位指点和欢迎听到不同的声音的见解,以供大家学习参考。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20
发表于 2008-6-25 10:04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Originally posted by lzm at 2008-06-23 12:51M:
似乎有点跑题了,还是回到主题上来吧,大家等着学知识呐。

呵呵,课间时间,偶尔打点太极,有利于身体健康和活跃脑筋,俺确实觉得。
请兄说点看法和见解,免造成“冷场”,不利于大家学习和关注,俺实话实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21
 楼主| 发表于 2008-6-25 14:17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Originally posted by 架几案 at 2008-6-20 14:52:
看了925图,又来一个“太极”问题,根据上博王老师文章讲,明代带有联邦棍款式的比例极少极少,那么,此件是个特例?
但是,我们在著名专家们书中看到表明介绍的黄花犁素圈椅,大都带有联邦棍的,不知为什么,或者说当时年代细木圈椅时兴联邦棍?

谨回兄台:
家具的造型,随年代而逐渐演变.比较普遍的说法是:
带联邦棍的造型比不带的要晚出现.
四出头的后搭脑,直线条的比翘曲的要早.
如今所说的"明式家具",比较开明的说法也承认:制作年代由明入清,只是从款式上定位为"明式",并不否认有可能是顺治康熙甚至到雍正纪元才制作的.

从稳定性与耐用程度来看,有联邦棍比没有要来得好些.
老家具的扶手往往属于易损件,窃以为除了使用频繁的原因,在家具移动搬动过程中的不当受力也可能是一个原因.通常的习惯,搬动者往往是拎着家具的扶手.
其实从受力的合理角度考虑,抱着坐盘的四条攒边也许对家具更好.
这有点象抱腰与拎耳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22
发表于 2008-6-25 16:27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Originally posted by eddie2008 at 2008-06-25 02:17M:

谨回兄台:
家具的造型,随年代而逐渐演变.比较普遍的说法是:
带联邦棍的造型比不带的要晚出现.
四出头的后搭脑,直线条的比翘曲的要早.
如今所说的"明式家具",比较开明的说法也承认:制作年代由明入 ...

谢谢eddie兄回帖!学习了。
那么,王老师文章提到的那些“明代”家具特征,与如今所说“明式家具”制作年代的跨度界限是否一样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23
 楼主| 发表于 2008-6-25 18:28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Originally posted by 鱼目 at 2008-6-23 13:10:


Eddie拨乱反正。

这个......跑题的原因:ill
有人说是耍太极
偏偏捏着个棒槌在手里
两头粗中间细
搞了个欠扁的有奖问答题
还说五行独缺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24
发表于 2008-6-26 12:00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Originally posted by eddie2008 at 2008-6-25 14:17:

谨回兄台:
家具的造型,随年代而逐渐演变.比较普遍的说法是:
带联邦棍的造型比不带的要晚出现.
四出头的后搭脑,直线条的比翘曲的要早.
如今所说的"明式家具",比较开明的说法也承认:制作年代由明入 ...

再延伸下去就是型、韵,这个比较难。
东西南北、皇宫内外,风格味道,各有所好,说不完、道不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25
发表于 2008-6-26 12:18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Originally posted by 架几案 at 2008-6-25 16:27:

谢谢eddie兄回帖!学习了。
那么,王老师文章提到的那些“明代”家具特征,与如今所说“明式家具”制作年代的跨度界限是否一样呢?

是啊,也想问清三代以前皇宫里面的黄花梨家具是不是明式家具?特点和皇宫外的“明式家具”会有差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手机版|Archiver|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 沪ICP备2022029664号 )

GMT+8, 2025-9-12 08:37 , Processed in 0.123987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