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清凉如水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夜航船》/张岱

[复制链接]
106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7 01:35 | 只看该作者

卷五 伦类部

◎叔嫂

  ⊙戛羹 
  汉高祖微时至丘嫂家,嫂方食羹,厌叔至,阳云羹尽轑釜。已而视釜有羹,由是怨嫂。后乃封其子为戛羹侯。

 ⊙为叔解围 
  谢道韫适王凝之。叔献之与客议论,词理屡屈。道韫遣婢白献之,为小郎解围,乃于帐后与客辩议,客愧服而去。

 ⊙亦食糠核 
  陈平家负郭穷巷,以敝席为门。或谓平曰:“何食而肥?”嫂曰:“亦食糠核耳,有叔如此,不如无有。”伯闻而逐其妇。

 ⊙嫂不为炊 
  苏秦出游,大困而归,妻不下机,嫂不为炊。及为从约长,佩六国相印,秦之妻嫂,俱侧目不敢仰视,俯伏侍取食。秦乃笑谓嫂曰:“何前倨而后恭也?”嫂委蛇蒲伏,以面掩地而谢曰:“见季子位高而金多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7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7 01:36 | 只看该作者

卷五 伦类部

◎姊妹

  ⊙聂政姊 
  聂政刺韩相侠累,因自皮面抉目,自屠出肠。韩人暴尸购其名。其姊往哭之曰:“是轵深井里聂政也。以妾在故,自刑以绝其迹。妾敢畏死以泯贤弟之名!”遂死于政尸之旁。
屈原姊女嬃,闻屈原放逐,来归,喻令自宽。乡人冀其见从,因名曰姊归。故《离骚》云:“女嬃之婵媛兮,申申其詈予。”

⊙李绩姊 
  唐李绩性友爱,其姊病,尝自为粥,而釜燃辄燎其须。姊戒止之。答曰:“姊且疾,而嬃且老,虽欲进粥,尚几何?”

  ⊙班超妹 
  汉曹寿妻曹大家,闻超在绝域,妹为上书,乃征超还。

⊙宋太祖姊 
  赵匡胤将北征,闻军中欲立点检为天子,走告家人。太祖姊方在厨,引面杖逐之,曰:“丈夫临大事,可否当自决。乃来恐吓妇女耶?”太祖即趋出。

⊙姚广孝姊 
  姚广孝以靖难功,封荣国公,谒其姊姚嬃。姚嬃阖门麾出之,曰:“做和尚不了,岂是好人?”终拒不见。

 ⊙骆统姊
  络统值岁饥减食。姊问故,曰:“士大夫糟糠不足,我何心独饱!”姊助粟若干,统一日散尽。

 ⊙李燮姊 
  李文姬,固女。闻父危,泣曰:“李氏灭矣!”密遣弟燮诣父门生王成而告之曰:“君执义先公,有古人之节。今以六尺委君,李氏存灭在此矣。”遂变服入徐,而成卖卜于市,阴相往来。比燮赦还,姊相对而恸,因戒之曰:“先公正直,为汉忠臣,虽死之日,犹生之年。慎勿以一言加梁氏。”闻者悲感。

 ⊙季宗妹 
  季儿者,季宗之妹,任延寿之妻也。延寿怨季宗而阴杀之。赦免,季儿振衣求去。延寿曰:“汝其杀我!”季儿曰:“杀夫不义,事兄之仇亦不义。与子同枕席,而杀吾兄,又纵兄之仇,何面目戴天履地乎?”乃告女曰:“吾义不可留,又无所往。汝善视两弟!”遂自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8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7 01:38 | 只看该作者

卷五 伦类部

◎师徒 先辈

  ⊙北面 
  唐崔日用请武甄言《春秋》疑义,甄条举无留语。日用曰:“吾请北面。”

  ⊙函丈 
  《礼》:“若非饮食之客,则布席,席间函丈。”

⊙夏楚 
  夏与榎同,山楸木也。榎形圆,楚形方,以二物为朴,以警其惰慢,使之收敛威仪也。

  ⊙解颐 
  汉匡衡深明经术,诸儒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

⊙绛帐 
  汉马融教授诸生,常有千数,坐高堂,施绛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

  ⊙负笈 
  汉苏章负笈寻师,不远千里。

⊙立雪
  游酢、杨时为伊川先生弟子。一日,侍先生侧,先生隐几而卧。二生不敢去,候其寤,则门外雪深尺余矣。

  ⊙坐春风中
  朱公琰,名光庭,见明道先生于汝州。归语人曰:“光庭在春风中坐了一月。”

 ⊙舌耕                                        
  汉贾逵通经,来学者不远千里,广有赠献,积粟盈仓。或云:“逵非力耕,乃舌耕也。”

  ⊙牧豕 
  后汉孙期少为诸生,通《京氏易》、《古文尚书》。家甚贫,收豕于泽中。学者皆执经垅畔,以追随之。

⊙白首北面 
  贾琼曰:“文中子十五为人师。陈留王孝逸,先达之傲者矣。然而白首北面,岂以年乎?”

  ⊙人师难遭 
  童子魏照求入事郭林宗,供洒扫。林宗曰:“当精义讲书,何来相近?”照曰:“经师易获,人师难遭。欲以素丝之后南,附近朱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9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7 01:40 | 只看该作者

卷五 伦类部

⊙青出于蓝 
  《荀子》:学不可已。青出于蓝,而青于蓝;冰出于水,而寒于水。

  ⊙师何常 
  《北史》:李谧初师事孔璠,后璠还就谧请业。同门生语曰:“青城蓝,蓝谢青。师何常?在明经。”

⊙一字师 
  张咏诗云:“独恨太平无一事,江南闲杀老尚书。”萧楚才曰:“恨字未妥,应改幸字。”永曰:“子,吾一字师也。”

 ⊙东家丘 
  汉邴原就学于孙崧,屩崧曰:“子近舍郑君(郑玄),而蹑屩至此,岂以郑为东家丘耶?”原曰:“人各有志,所向不同。君谓仆以郑为东家丘,则君以仆为西家之愚夫矣。”崧谢。(《家语》:孔子西家有愚夫,不识孔子为圣人,乃曰:“彼东家丘,吾知之矣。”)

 ⊙吾道东 
  汉郑玄事马融,学有得。及辞归,融喟然谓门人曰:“吾道东矣!”

  ⊙吾道南 
  宋杨龟山师明道先生。及归,送之出门,谓坐客曰:“吾道南矣。”

⊙《易》已东 
  汉卜宽学《易》于田何,学既有成,宽东归。何喜谓弟子曰:“吾《易》已东矣!”

  ⊙关西夫子
  后汉杨震明经博览,为诸儒所宗,号曰:“关西夫子”。

 ⊙南州阙里 
  兖州曲阜县阙里,孔子所居之地。朱熹居建阳,有考亭,明经论道,诸士子号“南州阙里”。

⊙教授河汾 
  晋王通教授于河汾之间,弟子自远至者甚众。累征不起。赵郡李靖、清河房玄龄、巨鹿魏征,一时王佐之才,皆出其门。

⊙师友渊源                                    
  古人学问必有渊源,杨恽一囗迥出当时流辈,则司马迁外甥也。

  ⊙吾道之托
  黄干字直卿。朱熹曰:“直卿志坚思苦,与之处,甚有益。”遂以女妻之。熹病革,出所著书授干,曰:“吾道之托在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0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7 01:42 | 只看该作者

卷五 伦类部

⊙此吾老友 
  蔡元定,八岁能诗。及长,登泰山绝顶,日惟啖荠,于书无所不读。朱熹扣其学,大惊曰:“此吾老友也,不当在弟子列。”

⊙通家 
  孔融年十岁,闻李膺有重名,造之。膺问:“高明父祖常与仆周旋乎?”融曰:“然。先君孔子与君家老子,同德比义而相师友,则融与君累世通家也。”

⊙父执 
  《曲礼》曰:“见父之执(执,父同志之友也),不谓之进不敢进,不谓之退不敢退,不问不敢对。”

  ⊙识荆
  李白与韩荆州书曰:“白闻天下谈士言曰: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何令人之景慕至此哉!

⊙山斗
  韩昌黎以六经之文为诸儒倡。自愈殁后,其学盛行,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

  ⊙函关紫气 
  老子将度函谷关,关吏尹喜望见紫气,知有神人来。果见老子骑青牛薄板车过关,喜拜之。老子教喜炼气,授以《道德》五千言。

⊙倒屣
  蔡邕闻王粲在门,倒屣迎之。粲至,年既幼弱,容貌短小,一座尽惊。邕曰:“此王公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吾家书籍文章,尽当与之。”

⊙下榻 
  徐穉字孺子,豫章人。陈蕃为豫章太守,罕所接见,惟设一榻以待孺子,去则悬之。穉屡荐不仕。郭林宗称为南州高士。

 ⊙御李 
  李膺性简亢,无所交接。荀爽常谒膺,因为其御,既还,喜曰:“今日乃得御李君。”

  ⊙李郭仙舟
  郭泰游洛阳,与河南尹李膺相友善。后归乡里,衣冠送至河上,车骑数千。泰与膺同舟而济,众宾望之,以为神仙。世称“李郭仙舟”。

⊙北海樽 
  孔北海性宽容好客,及退闲职,宾客日盈其门,常叹曰:“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吾无忧矣。”

⊙千里命驾 
  晋吕安服嵇康高致,每一相思,辄千里命驾赴之。

  ⊙高轩过
  李贺,七岁能文,韩愈、皇甫湜过之,贺作《高轩过》诗以谢之。

⊙投辖 
  汉陈遵,每大饮,宾客满堂,辄闭门取客车辖投井中,虽有急,不得去。

  ⊙附骥 
  《公孙述传》:苍蝇之飞不过数步,附托骥尾得以绝群。

⊙披云
  晋卫见乐广,奇之,命子弟造焉,曰:“此人,冰壶濯魄,见之莹然,若披云雾而睹青天。”

  ⊙景星凤凰
  韩愈遗李勃书曰:“朝廷士引领东望,若景星凤凰始见,争先睹之为快。”

⊙鄙吝复萌 
  汉黄宪,陈蕃尝谓周举曰:“旬日间不见黄叔度,鄙吝之私复萌于心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7 01:44 | 只看该作者

卷五 伦类部

◎朋友

  ⊙莫逆 
  子祀、子舆、子犁、子来,四人相与语曰:“孰知死生存亡之一体者,吾与之友矣。”四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

⊙友道君逆
  周宣王将杀其臣杜伯,而非其罪。伯之友左儒争之于王,九复之,而王不听。王曰:“汝别君而异友也。”儒曰:“君道友逆,则顺君以诛友;友道君逆,则顺友以违君。”王杀杜伯,左儒死。”

 ⊙倾盖 
  孔子之郯(音谈,国名),遭程子于途,倾盖而语,终日甚相浃洽,顾谓子路曰:“取束帛以赠先生。”

  ⊙雷陈 
  后汉雷义与陈重为友,义举茂才,让于重,刺史不听。遂佯狂,被发走,不应命。乡里为之语曰:“胶漆虽谓坚,不如雷与陈。”

 ⊙侨札之好 
  季札见郑子产,如旧相识,与之缟带,子产献衣。后称交契者,谓之侨札之好。

  ⊙杵臼定交
  后汉公孙沙穆游太学,无资粮,乃变服客佣,为吴佑赁舂,佑与语,大惊,遂定交于杵臼之间。

 ⊙刎颈交
  陈余年少,父事张耳,两人相与为刎颈之交,后乃有隙。

  ⊙如饮醇醪
  程普尝以气凌周瑜,瑜未尝有愠色,承奉愈谨。普自惭,投分于瑜曰:“与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

⊙廉庆 
  廉范与洛阳庆鸿为刎颈交。时人称曰:“前人管鲍,后有廉庆。”

  ⊙管鲍分金
  管仲与鲍叔相友善。仲曰:“吾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则吾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也。”

 ⊙停云 
  陶元亮诗叙:“停云,思亲友也。”故称知交谓之停云。

  ⊙旧雨 
  言旧交也。杜工部云:“卧病长安旅次,多雨,寻常车马之客,旧,雨来,新,雨不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2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7 01:46 | 只看该作者

卷五 伦类部

 ⊙题凤                                      
  嵇康与吕安善。后安来,值康不在,嵇喜延之,不入,题凤字而去。喜以告录,康曰:“凤字,凡鸟也。”

  ⊙指囷
  鲁肃以散财赈穷,结交俊杰。周瑜过肃,并告资粮。肃家有两囷米,各三千斛。肃乃指一囷与瑜,瑜惊异之,遂相与结亲。

 ⊙弹冠结绶 
  王吉与贡禹为友,萧育与朱博为友,交相荐达。长安人语曰:“王贡弹冠,萧朱结绶。”

  ⊙更相为仆 
  宋韩亿、李若谷未第时,俱贫。赴试京师,仅有一毡一席,割分之。每出谒,更相为仆。李先登第,韩为负箱,至长社,分饯而别。后韩亦登第。

 ⊙尔汝交 
  祢衡逸才飘举,少与孔融作尔汝交。时衡未满二十,而融已五十,敬衡才秀,共结殷勤。

  ⊙忘年交 
  张铿有重名,陆贽年十八,往见,语三日,奇之,称为忘年之交。

 ⊙金兰簿
  戴弘正每得一密友,则书于简编,焚香以告祖考,号金兰簿。

  ⊙三友一龙
  华歆与邴原、管宁相善,时号三友为一龙,谓歆为龙头,原为龙腹,宁为龙尾。


⊙雉坛
  五代时,三人为朋,筑坛,以丹鸡、白犬歃血而盟,曰:“卿乘车,我戴简,他日相逢下车揖。我步行,卿乘马,他日相逢马当下。”

  ⊙总角之好
  孙策曰:“公瑾与孤有总角之好,骨肉之分。”

⊙耐久朋
  唐魏元同与裴炎缔交,能保终始。时人号为耐久朋。

  ⊙平生欢 
  后汉马援与公孙述同里闬相善,以为当握手,欢如平生。

 ⊙青云交 
  江淹曰:“袁叔明与我,有青云交,非直衔杯酒而已。”

  ⊙班荆                                    
  楚声子与伍举相善,遇之郑郊,布荆于地,共食而言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3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7 01:48 | 只看该作者

卷五 伦类部

⊙范张鸡黍 
  范式、张劭为友,春时京师作别,式曰:“暮秋当拜尊堂。”至期,劭白母,杀鸡以俟。母曰:“巨卿相距千里,前言戏耳。”劭曰:“巨卿信士。”言未毕,果至。升堂拜母,尽欢而别。

⊙系剑冢树 
  季札出使过徐,徐君好季札剑,口不敢言。季札知之,使上国,未献。还,至徐。徐君已死,乃解剑系其冢树而去。季札交情,不以生死易念。

 ⊙生死肉骨
  蘧子冯曰:“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者也,敢忘报哉!”

  ⊙口头交 
  孟郊诗:“古人形如兽,皆有大圣德。今人表似人,兽心安可测,虽笑未必和,虽哭未必戚,但结口头交,肚里生荆棘。”

⊙交若醴 
  《庄子》: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群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贫交行 
  杜诗:“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时令人弃如土。”

 ⊙面朋面友
  颜克志面交如携手,见利即解携而去也。杨子曰:“朋而不心,面朋也;友而不心,面友也。”同类曰朋,同志曰友。

  ⊙绝交恶声
  燕乐毅书:“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去国,不洁其名。”

 ⊙五交 
  刘孝标《广绝交论》,谓势交、论交、穷交、量交、贿交,此五交皆不能恤贫,故绝之也。

  ⊙识半面 
  汉应奉尝诣袁贺,贺闭半户,出半面视奉,奉即去。故与人曾相见者,曰识半面。

 ⊙无逢故人 
  公孙弘食故人高贺脱粟饭,覆以布被。贺怨曰:“何用故人富贵为?脱粟布被,我自有之。”弘内厨五鼎,外膳一肴,诈也。弘叹曰:“宁逢恶宾,无逢故人。”

 ⊙怀刺漫灭
  祢衡尚气刚傲,自荆州北游许都,书一刺怀之,字灭而无所遇。或曰:“何不从陈长使者为达乎?”衡曰:“君使我从屠沽儿辈耶!”

 ⊙负荆请罪 
  蔺相如为赵上卿,位在廉颇右。颇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望见颇,引车避之。左右以为耻。曰:“强秦不敢加兵于赵者,以吾两人耳。今两虎相斗,势不俱生。吾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颇闻之,肉袒负荆,至门谢罪。

⊙翟公书门 
  《郑当时传》:翟公为延尉,宾客填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后复为廷尉,客欲往,翟公大书其门,曰:“一死一生,乃见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布衣交 
  李孔修自号抱真子,混迹阛阓,人莫之识。陈献章见之,曰:“此非俯首当世人也。”平居冠管宁帽,衣朱深衣,惟攻《周易》。一日,输粮至县,令异其容止,问姓名,不答,第拱手。令叱曰:“何物小民,乃拱手耶!”再拱手。令怒,笞之五,竟无言而出。令疑焉。徐得其情,乃大敬礼之。吴延举藩臬于粤,引为布衣交。卒无子,尚书霍韬葬之西樵山。

 ⊙呼字定交                                          
  服虔字子慎,善《春秋》。闻崔烈集门人都讲,乃匿姓名,赁诸生作食。每当讲时,窃听。稍共诸生叙其短长。烈疑是虔。明早往,及未寤,便呼:“子慎!子慎!”虔不觉惊应,遂定交。

 ⊙死友
  半角哀、左伯桃往楚,道遇雪,度不能俱生,乃并衣与角哀,伯桃入树死。角哀至楚,为大夫,王备礼葬伯桃。角哀自杀以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4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7 01:55 | 只看该作者

卷五 伦类部

◎奴婢

  ⊙纪纲之仆 
  《左传》:晋侯迎夫人嬴氏以归,秦伯送卫于晋三千人,实纪纲之仆。

 ⊙渔童樵青
  唐肃宗赠高士张志和奴婢二人,志和配为夫妇,名曰渔童、樵青。人问其故,曰:“渔童使捧钓收纶,芦中鼓枻。樵青使刈兰薪桂,竹里煎茶。”

⊙海山使者 
  晋陶侃家僮百余人,惟一奴不喜言语,尝默坐。侃一日出郊外,奴执鞭随,胡僧见而惊,礼之曰:“海山使者也。”侃异之。至夜,失其所在。

 ⊙读书婢 
  郑玄家奴婢皆读书,一婢不称指,玄使人曳跪泥中。须臾,一婢问曰:“胡为乎泥中?”曰:“薄言往愬,逢彼之怒。”

⊙慕其博奥
  萧颖士性褊无比,畜一佣仆杜亮,每一决责,便至力殚。亮养创平复,为其指使如故。或劝之去,答曰:“岂不知,但慕其博奥,以此恋恋不能去耳。”

⊙温公二仆 
  司马温公家一仆,三十年,止称“君实秀才”。苏学士来谒,闻而教之,明日改称“大参相公”。温公惊问,仆实告。公曰:“好一仆被苏东坡教坏了。”温公一日过独乐园,见创一厕屋,问守园者从何得钱。对曰:“积游赏者所得。”公曰:“何不留以自用?”对曰:“只相公不要钱。”

⊙臧获 
  海岱之间骂奴日臧,骂婢曰获。盖古无奴婢,犯事者被臧,没入官为奴;妇女逃亡,获得者为婢。

⊙措大
  奴婢之称,有曰厮养,有曰苍头,有曰卢儿,有曰奚童,有曰钳奴,有曰措大。措大者,以其能举措大事也。

⊙开阁驱婢 
  王处仲尝荒恣于色,体为之疲,左右谏之,曰:“吾乃不觉耳。如此甚易。”乃开后阁,悉驱诸婢出,任其所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5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7 01:57 | 只看该作者

卷五 伦类部

 ⊙追婢 
  阮咸先幸姑家鲜卑婢。及居母丧,姑当远徙,竟将婢去。咸借客驴,着重服,自追之,累骑而返,曰:“人种不可失!”(婢即阮孚之母。)

 ⊙银鹿                               
    唐颜真卿家僮名曰银鹿。欧阳公云:“银鹿鼎来。”

  ⊙便了
  汉王子渊名褒,从成都杨惠买夫时,户下有一髯奴,名便了,决卖万五千,与立券,约从百使役。

⊙长须赤脚 
  韩愈寄卢仝诗云:“玉川先生洛城里,破屋数间而已矣。一奴长须不裹头,一婢赤脚老无齿。”又东坡云:“常呼赤脚婢,雨中撷园蔬。”

 ⊙掌笺婢
  唐潞州节度使薛嵩,有侍婢红线,嵩使掌笺表,号内记室。

  ⊙吹篪婢 
  后魏河间王有婢曰朝云,善吹篪。诸羗叛,王使朝云假为妪吹篪,皆流泪,思乡而去。

 ⊙桃叶 
  晋王献之爱妾名桃叶,尝渡秦淮口,献之作歌送之。今名曰桃叶渡。(献之有歌曰: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来迎接。)

  ⊙雪儿歌 
  唐李密宠姬名雪儿,每宾客,有辞章奇丽者,付雪儿协律歌之。故号雪儿歌。

 ⊙绛桃柳枝 
  韩退之二侍姬,名绛桃、柳枝。退之初出使未归,柳枝窜去,家人追获。及镇州,有云:“别来杨柳街头树,摆乱春风只欲归,惟有小桃园里在,柳花不发侍郎回。”自是专属意绛桃。

⊙樊素小蛮 
  白乐天两婢,一名樊素,一名小蛮。有云:“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

  ⊙瓦剌辉
  明太祖驸马梅殷仆也。谭深、赵曦谋杀驸马,文皇帝杀此二臣,瓦剌辉取心肝以祭驸马,痛哭而殉。

 ⊙仆地泼毒酒 
  卫国主父为周大夫,不归者三年。其妻巫氏与人通。一日,主父回。其妻虑事败,以毒酒饮之,命婢葵枝行酒。葵枝知其谋而忖曰:“从主母而杀主人,不可谓义;受主母托而破其状,则害主母,不可谓忠。”乃故仆于地,而泼其酒。主父反以婢为不敬,而重责之,葵枝受而不怨。

 ⊙李元苍头 
  李善,汉李元之苍头也。元尽室疫死,惟孤儿续始生数旬,而资财巨万,诸奴欲谋续,分其财。善潜以续出亡,隐瑕丘界中,亲自乳哺。及长,诉叛奴于官,悉杀之。时钟离意为瑕丘令,上书以闻,光武拜善及续并太子舍人。善还旧里,脱冠解带,扫元墓门修祭,泣数日乃去。

 ⊙定国侍儿 
王巩字定国,坐苏轼党,贬宾州。轼临北归,别巩,出侍儿柔奴进酒。轼问柔奴:“岭南应是不好?”柔奴曰:“此心安处,便是吾乡。”轼因作《定风波》一词以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6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7 02:03 | 只看该作者

卷六 选举部

◎制科

  ⊙宾兴 
  《周礼•地官•大司徒》: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一曰六德:智、仁、圣、义、忠、和;二曰六行:孝、友、睦、姻、任、恤;三曰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槐花黄
  科举年,举子至八月皆赴科场。时人语曰:“槐花黄,举子忙。”

⊙棘围 
  《通典》:礼部阅试之日,严设兵卫,(扌弃)棘围之,以防假滥。五代和凝知贡举时,进士喜为喧哗以动主司。主司每放榜,则围之以棘,闭省门,绝人出入。凝撤棘围,开省门,而士皆肃然无哗。所取皆一时英彦,称为得人。

⊙乡贡进士 
  唐《选举志》: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旧。其大略有二:由学校曰生徒,由州县曰乡贡,皆升于有司而进退之。其科目,有秀才,有明经,有进士。

  ⊙观国之光 
  《易经•观》:卦六四爻,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象,曰观国之光,尚宾也。

 ⊙关节                                                      
  士子行贿,请求试官,曰关节。明朝杨士奇主试,有柱联曰:“场列东西,两道文光齐射斗;帘分内外,一毫关节不通风。”

  ⊙甲乙科
  汉平帝时,岁课甲科四十人为郎中,乙科二十人为太子舍人,丙科四十人补文学掌故。

 ⊙通籍 
  举子登科后,禁门中皆有名籍,可恣意出入也。

  ⊙正奏特奏 
  科甲为正奏,恩贡为特奏。

⊙金榜题名 
  崔实暴卒复生,见冥司列榜,将相金榜,其次银榜,州县小官并是铁榜。今人得第,谓之金榜题名。

  ⊙银袍鹄立 
  隋唐间试举人,皆以白衣卿相称之,又曰白袍子。试日,引于院中,谓银袍鹄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7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7 02:03 | 只看该作者

卷六 选举部

◎乡试

  ⊙天府贤书 
  《周礼•地官•乡大夫》:三年则大比德行道艺,而兴贤者、能者,乡老及乡大夫以礼礼宾之。厥明,乡老、乡大夫群吏献贤能之书于王,王再拜受之,登于天府。

 ⊙鹿鸣宴 
  《诗•鹿鸣》篇,燕群臣嘉宾之诗也。贡院内编定席舍,试已,长吏以乡饮酒礼,设宾主,陈俎豆,歌《鹿鸣》之诗。

 ⊙孝廉
  汉制举人皆名孝廉,不由科目始也。曹操亦举孝廉。

  ⊙破天荒 
  荆州应试举人,多不成名,为“天荒解”。刘蜕以荆州解及第,时号为“破天荒”。

 ⊙郁轮袍                                  
  王维善琵琶,岐王使为伶人,引至公主第,独奏新唱,号《郁轮袍》。因献怀中诗,王惊曰:“皆我素所诵习,尝谓是古人佳作,乃子为之耶!”因命更衣,引之客座。召试官至第,遣宫婢传教,作解头及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8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7 02:05 | 只看该作者

卷六 选举部

◎会试

  ⊙南宫 
  唐开元中,谓尚书省为南省,门下、中书为北省。南宫,礼部也。旧以礼部郎中掌省中文翰,谓之南宫舍人。后之赴春榜,曰赴南宫。

⊙知贡举 
  唐《选举志》:玄宗开元二十四年,考功员外郎李昂与贡举,诋诃进士李权文章,大为权所陵诟。帝以员外郎望轻,遂移贡举于礼部,以侍郎主之,永为例。礼部进士自此始。

  ⊙玉笋班 
  唐李宗敏知贡举,所取多知名士,世谓之玉笋班。

 ⊙朱衣点头
  欧阳修知贡举,考试阅卷,常觉一朱衣人在座后点头,然后文章入格。始疑传吏,及回视,一无所见,因语同列而三叹。常有句云:“文章自古无凭据,惟愿朱衣暗点头。”

⊙文无定价 
  韩昌黎应试《不迁怒、不贰过》题,见黜于陆宣公。翌岁,公复主试,仍命此题;韩复书旧作,一字不易,公大加称赏,擢为第一。

⊙奏改试期
  宋朝科试在八月中,子由忽感寒疾,自料不能及矣。韩魏公知而奏曰:“今岁制科之士,惟苏轼、苏辙最有声望。闻其弟辙偶疾,如此人不得就试,甚非众望,须展限以待之。”上许之。直待子由病痊,方引就试,比常例迟至二十日。自后科试并在九月。相国吕徽仲不知其故,东坡乃为吕言之,吕曰:“韩忠献之贤如此哉!”

⊙屈居第二
  嘉佑二年,欧阳修知贡举,梅尧臣得苏轼《刑赏论》以示修,修惊喜,欲以冠多士,疑门生曾巩所作,乃置第二。

 ⊙龙虎榜 
  唐贞观八年,陆贽主试,欧阳詹举进士,与韩愈、李观、李绛、崔群、王涯、冯宿、庾承宣联第,皆天下名士,时称“龙虎榜”。

 ⊙状元 
  唐武后天授元年二月,策问贡士于洛阳殿前。状元之名,盖自此始。

  ⊙淡墨书名
  唐人进士榜必以夜书,书必以淡墨。或曰名第者阴注阳受,以淡墨书,若鬼神之迹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7 02:07 | 只看该作者

卷六 选举部

 ⊙胪传 
  集英殿唱第日,皇帝临轩,宰臣进三名卷子,读于御案前,用牙棍点读。宰臣拆视姓名,则曰某人。鸿胪寺承之,以传于阶下,卫士六七人,齐声传其名而呼之,谓之传胪。

 ⊙糊名
  唐初择人以身、言、书、判,六品以下集试,选人皆糊名,令学士考判。

  ⊙临轩策士
  宋熙宁三年,吕公着知贡举,密奏曰:“天子临轩策士,用诗赋,非举贤求治之意。令廷试,乞以诏策,咨访治道。”自是上御集英殿亲试,乃用策问。

 ⊙天门放榜
  范仲淹判陈州时,郡守母病,召道士伏坛,奏章终夜不动。至五更,谓守曰:“夫人寿有六年。”守问奏章何久,曰:“天门放明年春榜,观者骈道,以故稽留。”问状元,曰:“姓王,二字名,下一字涂墨,旁注一字,远不可辨。”明春,状元王拱寿,御笔改为拱辰。

 ⊙湘灵鼓瑟 
  钱起宿驿舍,外有人语曰:“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起识之。及殿试《湘灵鼓瑟》诗,遂赋曰:“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冯夷徒自舞,楚客不堪听,雅调凄金石,清音发杳冥。苍梧来暮怨,白芷动芳馨。流水传湘曲,悲风过洞庭。”末联久不属。忽记此二语,足之。试官曰:“神句也。”遂中首选。

 ⊙志不在温饱 
  王曾初举进士,省试礼部、廷对皆第一。人或曰:“状元中三杨,一生吃着不尽。”曾曰:“某生平志不在温饱。”

  ⊙琼林宴                                          
  宋太平兴国八年,宋白等及第,赐宴琼林苑,后遂为定制。又曰自吕蒙正始。


 ⊙泥金报喜 
  《天宝遗事》:新及第,以泥金帖子附家书报捷,谓之泥金报喜。

  ⊙雁塔题名
  唐韦肇及第,偶于慈恩寺雁塔上题名,后人效之,遂为故事。自神龙以来,杏林宴后于雁塔题名,同年中推善书者记之。他时有将相,则易朱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0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7 02:09 | 只看该作者

卷六 选举部

 ⊙曲江宴 
  曲江在西安府,唐朝秀士登科第者,赐宴曲江。每年三月三日,游人最盛。

  ⊙蕊榜 
  世传:大罗天放榜于蕊珠宫,故称蕊榜。

 ⊙一榜京官 
  宋太祖幸西都。张齐贤以布衣献《十策》,语太宗曰:“我到西都得一张齐贤,异时可作宰相。”太宗即位,放进士榜,欲置齐贤高等,而有司落名三甲榜末,上不悦。及注官,一榜尽除京官。

⊙夺锦标 
  唐卢肇、黄颇皆宜兴人,同举乡试,郡守独厚饯颇。明年,肇状元及第归,郡守延肇观竞渡,有诗:“向道是龙君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守大惭。

 ⊙释褐
  宋兴国二年,始赐吕蒙正等释褐加袍带。后遂为例。

  ⊙烧尾宴
  唐士人得第,必展欢宴,谓之烧尾宴。谓鱼化为龙,必烧其尾。

 ⊙赐花
  唐懿宗开新第,宴于同江,乃命折花于金盒,令中使驰之宴所,宣口敕曰:“便令簪花饮宴。”无不为荣。

  ⊙红绫饼
  唐僖宗幸南内兴庆池,泛舟,方食饼。时进士在曲江,有闻喜宴。上命御府依人数各赐红绫饼。所司以金盒进,上命中官驰以赐。故徐演诗云:“莫欺老缺残牙齿,曾吃红绫饼来。”

⊙柳汁染衣 
  李固行古柳下,闻弹指声曰:“吾柳神也,用柳汁染子衣矣。得蓝袍,当以枣糕祀我。”未几,及第。

  ⊙英雄入彀 
  唐太宗贞观中私幸端门,见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时人语曰:“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取青紫 
  汉夏侯胜曰:“士患不明经术耳,经术一明,取青紫,如俯拾地芥耳。”

  ⊙席帽离身 
  宋初士子犹袭唐俗,皆曳袍垂带,出则席帽自随。李巽累举不第,乡人曰:“李秀才不知恁时席帽离身?”及第后,乃遗乡人诗曰:“为报乡闾亲戚道,如今席帽已离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手机版|Archiver|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 沪ICP备2022029664号 )

GMT+8, 2025-7-19 15:15 , Processed in 0.105052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