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eddie200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麒麟博物馆] 林海微澜:风华绝代-瞻仰上海博物馆藏明清家具

  [复制链接]
1246
 楼主| 发表于 2008-7-17 10:25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Originally posted by 缘木求鱼 at 2008-7-16 20:43:
这黄花梨,是越黄的吧,都没有所谓的脸.
难道海黄的时间久了典型的纹路会不见了.和JIGEL老师的观点有点不一致..

欣赏了```好文笔.

[ Last edited by 缘木求鱼 on 2008-7-16 at 20:52 ]

谢谢阁下的关注.
窃以为纹理与纹路好比人的指纹,应该是不会改变的.
曾当面请教过专事故宫木作修缮的庋置清雅周鲁生先生,周先生肯定地回答:不变.

至于海越,在下还是以为:单论上博的典藏级别的到代黄花梨家具,还是老黄不分海越来得比较合乎情理.

历史与如今,还是有些变迁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47
 楼主| 发表于 2008-7-17 10:42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Originally posted by 架几案 at 2008-7-16 15:23:
这图片好象在哪里看见过。
后腿上部与扶手榫卯结构的接法,体现过去“圆接圆”的弧形工艺吧。

架兄说的飘肩大概就是这样吧:圆对圆的作法,做出弧形圆口(飘肩).
如果相互垂直相接的二圆在尺寸上相同或者大致相同,飘肩是比较合乎常例的选择.
如果大小有异,比如小圆接大圆,飘出来的就不一定是弧形圆口了,似乎三角形也可以是不错的选择.
这是陈梦家先生的玫瑰椅的细节.
格角相交处出现的烟锅榫,也有很好的表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48
 楼主| 发表于 2008-7-17 10:56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Originally posted by eddie2008 at 2008-7-10 21:57:

襄老推崇有加的透雕麒麟圈椅.
外圆内方的步步高.
外圆内方的腿足与横枨,方圆变化中见飘逸.

[ Last edited by eddie2008 on 2008-7-10 at 22:47 ]

也有外圆内方的"外圆"不是那么圆的.
比如这件:襄老的直线条四出头官帽椅.
仔细看看下盘的横枨,所谓的"外圆内方",其实是个棱角向外的五方形.内方是不错,这样的外冲,大概又是另一种讲究了.且待后人慢慢索隐.

[ Last edited by eddie2008 on 2008-7-17 at 10:57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49
 楼主| 发表于 2008-7-17 11:12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Originally posted by eddie2008 at 2008-7-10 16:33:
关于明黄文人家具的"型",且上一些细节的近照.
有说明式家具是造型的艺术.
也许,一孔之见罢,借鉴书法的审美角度去观摩揣度这些明黄文人家具,未尝不是一种有收获的尝试.文人书法,讲求的是笔画的"结字",结构的对立统一.
细细地去体量,在明黄文人家具中,多多少少的,或许也可以感悟到一种"温润秀劲"的风范,如明代大书家董其昌的"平淡天真",九成宫欧阳洵的于规矩方圆中见飘逸,于方整平正中见险绝.

仔细从造型的角度去观察这些明黄家具的细节,窃以为有点类似文人笔下的笔划,方寸之间有变迁.用上博的话来说,就是:方非一式,圆不一相.
方如此,圆如此,冰盘沿的造型也如此.
用书法的词汇描述,大概就是:用笔细腻,结构多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50
发表于 2008-7-17 15:22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楼好高,够我学习几个月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51
发表于 2008-7-17 15:47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Originally posted by eddie2008 at 2008-07-17 10:42:AM:

架兄说的飘肩大概就是这样吧:圆对圆的作法,做出弧形圆口(飘肩).
如果相互垂直相接的二圆在尺寸上相同或者大致相同,飘肩是比较合乎常例的选择.
如果大小有异,比如小圆接大圆,飘出来的就不一定是弧形圆口了,似乎 ...

有一定道理。相同尺寸圆对圆衔接做出弧形圆口更加合乎好看。
但是,看过陈梦家--明黄花犁高面盆架(图片),上端搭脑与后腿(都是一样规格圆材)衔接是用三角形的接口,而中间的中牌子横、竖不一样规格圆材衔接是用弧形圆口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52
发表于 2008-7-17 15:54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Originally posted by eddie2008 at 2008-07-17 11:12:AM:

仔细从造型的角度去观察这些明黄家具的细节,窃以为有点类似文人笔下的笔划,方寸之间有变迁.用上博的话来说,就是:方非一式,圆不一相.
方如此,圆如此,冰盘沿的造型也如此.
用书法的词汇描述,大概就是:用笔细腻, ...

学习了。
看了上图的椅子,一般罗锅枨是加上一组矮老(2个)、卡子花,看来侧面一个矮老也是可能的,明式家具真是结构多变、形式丰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53
发表于 2008-7-17 20:43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请教各位老师,这种榫卯的说法?:pz
乎感谢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54
 楼主| 发表于 2008-7-17 21:28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Originally posted by 鱼目 at 2008-7-17 20:43:
这种榫卯的说法?:pz
乎感谢先!

兄台大概不记得这里的几张图了.
http://www.70jj.com/bbs/viewthre ... ghlight=&page=6
81-83楼拍得更清楚.
形制这东西,有时候过分排他性的说法也许多少失之武断.
大路小路都是路,只不过人多人少.
各师各法,求同存异,大概也是因为相同的缘故,所以有了"师古而不泥古"一说.
老海南的土做,攒边的风格,与这个椅盘颇有些异曲同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55
 楼主| 发表于 2008-7-17 21:33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Originally posted by 架几案 at 2008-7-17 15:47:
有一定道理。相同尺寸圆对圆衔接做出弧形圆口更加合乎好看。
但是,看过陈梦家--明黄花梨高面盆架(图片),上端搭脑与后腿(都是一样规格圆材)衔接是用三角形的接口,而中间的中牌子横、竖不一样规格圆材衔接是用弧形圆口的。

拍了襄老的这一件.
书房里陈列的另一件高面盆架因为距离太远,无法看个端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56
 楼主| 发表于 2008-7-17 21:43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再补些腿足的细节图片罢.
这样的笔划,觉得很值得反复回味品鉴.
好比写字,写得纤瘦并不难,难得的是瘦而劲.风骨一说,可堪佐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57
 楼主| 发表于 2008-7-17 21:46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黄花梨木夹头榫翘头案 明代
庄氏捐赠(王世襄原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58
 楼主| 发表于 2008-7-17 21:48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Originally posted by eddie2008 at 2008-7-17 21:46:
黄花梨木夹头榫翘头案 明代
庄氏捐赠(王世襄原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59
 楼主| 发表于 2008-7-17 21:49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黄花梨木夹头榫翘头案 明代
庄氏捐赠(王世襄原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60
 楼主| 发表于 2008-7-17 21:51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Originally posted by eddie2008 at 2008-7-17 21:49:
黄花梨木夹头榫翘头案 明代
庄氏捐赠(王世襄原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手机版|Archiver|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 沪ICP备2022029664号 )

GMT+8, 2025-9-12 19:57 , Processed in 0.136308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