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iginally posted by 小山娃 at 2008-10-31 13:44:
顶些好贴出来!
多谢兄台与楼上同好的抬爱.
这一段时间略微了解了一些所谓"明末清初"的历史变迁,坦白地说,人口数量的剧变,让人触目惊心.
关于家具的断代,窃以为大致有两个考虑因素:
第一,传承.传承可考,从出身与历史推断,是为"史鉴"或者"文鉴";
第二,从型款,或者'造型纹饰'推断,即所谓"目鉴".
具体到"明末清初",传承,恐怕是非常非常的难于考证.
因为:明末清初的中国,大致可以说,是一个屠戮场.
关于这一时期的人口数字的准确变化,不同的社会学家,历史学家,有各自的争议,而且各有各的道理与论据,都可以有各自的立足之地.
不过,绝大多数的理智人士,都不得不承认:这一时期的中国人口,有很大幅度的下降.
获得比较多数人认可的数字是:明朝晚期的中国人口,大致有将近五千万户.
后来,瘟疫,饥荒,我们至今仍然供奉的李自成,张献忠等等等等的揭竿而起的所谓农民起义,以及此后的满清入关,从北到南一路的屠城,到了顺治后期一点算,全国的丁口,也就是男丁数目,不到两千万,准确的数字,是1400万.
所以,大致可以说,有不少于三分之二的人口,没了.
这样的一个颠沛流离的年代,还是且慢奢谈传承为好.
人命关天,天都不见了一大半......
早就学过"令人发指"这个成语,可真正读到张献忠屠川的记载,才真正明白何为"发指":
天府之国的四川,原本人口逾三百万;顺治后期的人口统计,只剩下区区八万.
那是个天地不仁的年代,以万物为刍狗......
[ Last edited by eddie2008 on 2008-11-1 at 23:0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