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三. 究竟什么是紫檀?
我们除了在本文前两部分看到的对紫檀的各种疑惑外,还有几种情况也对分清楚什么是明清家具所用紫檀木非常有益。
1. 1. 从博物馆、收藏家的藏品及现在的家具市场可以看到:
A. A. 旧紫檀家具:存留于博物馆及收藏家手中,用料一般为檀香紫檀即紫檀木。
B. B. 新紫檀家具:出现在各家具市场,有一部分为檀香紫檀,而有相当一部分为黑酸枝类的产于非洲马达加斯加的卢氏黑黄檀用以冒充紫檀木。
C. C. 紫檀地板:主要用以下两种木材冒充紫檀木的:
第1种:产于南美的蚁木,材色为深咖啡色,比重为0.81~1.0,属紫葳科(Bignoniaceae),其学名为Tabebuia spp.。
第2种:为任嘎漆木(Gluta spp. / Melanochyla spp. / Melanorrhoea spp.)属漆树科(Anacardiaceae),产于东南亚,比重为0.67~0.99。
2. 2. 日本学者将心材为紫红色的木材均称为紫檀,将黄檀属的酸枝木也包括在紫檀里。台湾受日本的影响,也有这种看法。日本•须藤彰司在其《南洋材》一书第288-290页中就将豆科黄檀属的
巴里黄檀(Dalbergia bariensis PIERRE)、
交趾黄檀(D. cochinchinensis PIERRE)、
柬埔寨黄檀(D. cambodiana PIERRE)、
刀状黄檀(D. cultrate R. GRAH)、
印度玫瑰木(D. Lalifolia RoxB)、
黑黄檀(D. fusca PIERRE)、
花黄檀(D. oliveri GAMB)、
印度黄檀(D. sissoo ROXB)均称为紫檀或玫瑰木(Rosewood)、红木。日本奈良正仓院所收藏的由唐代明州港(今宁波港)输出的骨木镶嵌的棋盘及双陆棋盘和其它小件注明为“紫檀木”,有的书上则称其为红木(Palisandre)(见夏秀瑞. 孙玉琴《中国对外贸易史》第一册第99页)。Gustav Ecke称《正仓院御物图录》第七卷的英文注中说明,在该书版19至版21所表示的带底座的箱形构件是用“黑色柿木制造,用苏木汁染色”——可能是模仿紫檀。
3. 3. 国内也有将小叶红豆(Ormosia microphylla)看作紫檀的。小叶红豆属于豆科,红豆属。产于广西、广东、云南、湖南。其心材为紫红色,极其接近于檀香紫檀即紫檀木。
实际上弄清楚什么是紫檀,木材学家认为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他们采用电脑分析、归类及物理、化学的方法加以验证,很容易得出结论。但是植物学家及木材学家对于紫檀的认识也有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光绪时任俄罗斯驻北京大使馆的医生德国人布雷特施奈德(Bretschneider)为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的药材选定学名时把紫檀归入Pterocarpus属。1918年孔庆莱先生等在编写《植物学大辞典》时,首次将紫檀的拉丁文学名定为Pterocarpus santalinus L. f.。这为后人认识与研究紫檀奠定了坚实而又科学的基础。
南京林业大学龚燿乾教授于1996年将紫檀木定为豆科Leguminosae紫檀属Pterocarpus,学名为檀香紫檀Pterocarpus santalinus,俗称海紫檀、红木,商品名为Rosewood。这是国内较早的一份紫檀木鉴定报告。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研究所的木材学家与南京林业大学的木材学家关于紫檀木的鉴定有一些分歧,特别是国家红木标准中对紫檀木的界定。通过大量紫檀木标本、旧家具残件及法国热带木材研究所、非洲马达加斯加林业部所提供的资料,国内木材学家已形成了比较一致的认识,即紫檀木就是产于印度迈索尔邦(Mysore)的檀香紫檀(Pterocarpus santalinus L.f.),是豆科紫檀属中的一种植物。2000年5月19日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红木》国家标准中对于檀香紫檀从名称及木材特征进行了具体的界定,第一次以法定形式规定了紫檀木的标准。这对于紫檀木的研究、开发和紫檀家具的认识、收藏及鉴定会产生许多积极的影响。不过一部分研究明清家具的学者并不认同这一界定,认为紫檀起码有两种以上而不仅仅是檀香紫檀一种。还有部分从事木材贸易及家具制作的商人也不认同这一标准,这几部分人中间一部分是对植物学、木材学知识的缺乏而产生误解,还有一部分人本身就是从颠倒黑白、鱼目混珠中的受益者。
根据植物学的分类方法,豆科紫檀属植物有70种。有些植物学家认为紫檀属植物应从豆科中分离出来而新设蝶形花科或在豆科中设蝶形花亚科。不管这些认识如何并不影响人们对于紫檀属植物的研究。虽然紫檀属植物有70种,但真正称得上明清家具所使用的紫檀木只有一种,即檀香紫檀,其余的均已划入花梨木类,也就是说不是紫檀属的所有木材都能叫紫檀木。如《红木》标准中花梨木类(Pterocarpus spp.)中的大果紫檀(P. macarocarpus)就是我们所称的“缅甸花梨木”;学名叫印度紫檀(Pterocarpus indicus)的木材就是一般的花梨木。我们则不能将大果紫檀、印度紫檀误认为是紫檀木。列入《红木》标准的紫檀属木材如下:
树种名称 商品名称 气干密度(g/cm3)
中文 拉丁文 中文 英文
紫檀木类 Pterocarpus spp. 紫檀木
檀香紫檀 P. santalinus 紫檀 Red sanders
Red sandalwood 1.05~1.26
花梨木类 Pterocarpus spp. 花梨木
1 越柬紫檀 P. cambodianus 柬埔寨花梨 Vietnam Padauk 0.94~1.01
2 安达曼紫檀 P. dalbergioides 花梨木 Andaman Padauk 0.69~0.87
3 刺猬紫檀 P. erinaceus 非洲花梨 Ambila 0.85
4 印度紫檀 P. indicus 花梨木 Amboyna 0.53~0.94
5 大果紫檀 P. macarocarpus 缅甸花梨木 Burma Padauk 0.80~0.86
6囊状紫檀 P. marsupium 花梨木 Bijasal 0.75~0.80
7 鸟足紫檀 P. pedatus 花梨木 Maidu 0.96~1.01
此表十分清楚地表明以下问题:
第一, 第一,目前在木材学研究方面,只将檀香紫檀划入紫檀木类。
第二, 第二,不是学名带有“紫檀”二字的都是明清家具所用的“紫檀木”。
第三, 第三,将“印度紫檀”误认为“紫檀木”是明显错误的,有张冠李戴之嫌。
现在很有必要将印度紫檀从生态特征到木材宏观、微观特征进行详细的论述:
中文学名:印度紫檀
科属:豆科,紫檀属
(印度紫檀切片)
俗称:蔷薇木、青龙木、赤血树(香港)、红木、赤檀、花榈
拉丁文:Pterocarpus indicus Willd.
英文:Amboyna , narra, Burmacoast padauk, sena, Manilla padauk,
原产地:印度及南亚、东南亚及太平洋诸岛(巴新,所罗门群岛)
生态特征:乔木,高达30cm,胸径1.5m。最高可达40m,板根上方直径达2m,板根高10~12m。“落叶或半落叶乔木。在原产地成年树高30m以上,胸径1-1.5m。幼树树皮光滑、浅灰、长大后变粗糙、浅褐色。主干短,多分枝。小枝通常具皮孔。齐数羽状复叶,小叶5-7片;小叶以顶生者最大,长达14cm,宽7.5cm,椭圆形至卵状椭圆形,偶有卵形,坚纸质,先端急尖,尖头钝,基部圆形或宽钝,侧脉7-9条,小叶柄短,长约5mm。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多花,黄色。荚果周围具翅,圆形,一侧生有锐短喙,荚果直径4-6cm,有种子2-3粒,多达4粒。花期4-5月,果期8-10月”(周铁烽•《中国热带主要经济树木栽培技术•各论•印度紫檀》)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才引入我国海南岛、云南、广西。目前在三亚、海口的街道两边作为观赏树大量种植。
宏观、微观特征:“半环孔材或散孔材。生长轮明显。心材红褐、深红褐或金黄色,常带深浅相间的深色条纹;划痕未见;木刨花或木屑水浸出液有荧光;与边材区分明显。边材宽3-8cm,白或浅黄色。管孔在生长轮内部,肉眼下颇明显,常含黄色沉积物;……波痕在放大镜下明显;射线组织同形单列。新切面有香气或很微弱;结构细;纹理斜至略交错,有著名的Amboyna树包(瘤)花纹(俗称影木)”(杨家驹•《中国红木》)。根据日本 须藤彰司《南洋材》,印度紫檀的气干密度为0.52~0.57g/cm3。菲律宾《General information on Philippine Hardwoods》(1969)测定,印度紫檀的气干密度为0.53 g/cm3;2000年5月19日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GB/T18107-2000《红木》国家标准测定印度紫檀的气干密度为0.53-0.94g/cm3。
根据以上资料,花梨木类的印度紫檀与明清家具所使用的紫檀木并不是一个树种,不能将其与檀香紫檀(紫檀木)混为一谈。
李宗山先生的《中国家具史图说》第529页称“印度的紫檀木(Amboyna)较柚木要硬40%”,指的就是花梨木类的印度紫檀,同页的“紫檀大树外观(云南西双版纳)”恰恰也是印度紫檀。李宗山先生将印度紫檀(花梨木)误认为是明清家具所使用的紫檀木,这一观点也是值得疑问的。
王世襄先生认为蔷薇木即印度紫檀为明清家具所用紫檀木这一观点影响了许多学者及收藏家、商人。曹喆. 厉雪梅所著《紫檀情缘》中对于紫檀木的描述是十分错误的。从全书中的家具及木材样品照片看,既有檀香紫檀也有黑酸枝木类的卢氏黑黄檀(俗称大叶檀、大叶紫檀)。现将《紫檀情缘》所附部分照片中的木材分类列表如下:
页数 名称 材质
封面 宝座 卢氏黑黄檀(黑酸枝)
5 上海博物馆家具馆陈列的紫檀木样 卢氏黑黄檀
13 紫檀官帽椅 卢氏黑黄檀
14.15.18.52.53.54.55 紫檀木样 檀香紫檀
16 紫檀家具上雕刻的花鸟 卢氏黑黄檀
21 清式紫檀几 卢氏黑黄檀
32 明式圈椅 卢氏黑黄檀
34 苏制风格的紫檀家具 卢氏黑黄檀
37 明式紫檀扶手椅 卢氏黑黄檀
43 紫檀牡丹太师椅 卢氏黑黄檀
61 紫檀平头案、琴桌、画桌 檀香紫檀
《紫檀情缘》将紫檀分为海岛性紫檀与大陆性紫檀在植物分类学方面是一大发明,对于所谓“海岛性紫檀”的描述刚好是自己对黑酸枝类的卢氏黑黄檀的情缘,与真正的紫檀木一点关系也没有。对于紫檀家具的研究、收藏、鉴别与认识产生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误导。
另外,植物学的命名里没有学名叫“蔷薇木”的树种,只有将“印度紫檀”俗称为“蔷薇木”,因其木香近似于蔷薇花香。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的由郑万钧教授主编的《中国树木志•第二卷》第931-1168页将蔷薇科(ROSACEAE)植物分为绣线菊亚科、苹果亚科、蔷薇亚科及李亚科,约124属、3300余种。多为果树,如苹果、沙果、梨、桃、李、杏、梅、山楂。好象与紫檀木有关的树种一个也没有。
将所谓“大陆性紫檀”的学名定为蔷薇木、印度紫檀显然是错误的。并配上英文“Burma coast padauk, amboyna, manilla padauk”,更是让人不解。这些英文刚好是花梨木类的印度紫檀的商品名,世界上一般的木材商都知道花梨木的英文俗称叫“Padauk”,紫檀叫“Red sandalwood”或“Red sanders”,这种常识性的错误是极不应该发生在今天的。
至于市场上流行的,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进入我国的“卢氏黑黄檀”(俗称大叶紫檀)为豆科黄檀属(Dalbergia)中的一个树种,其学名为Dalbergia Louvelii,商品名为Bois de rose,产于印度洋岛国非洲的马达加斯加(见图,马达加斯加林业部林业研究所提供资料)。
(卢氏黑黄檀原木) (卢氏黑黄檀切面)
杨家驹先生在《中国红木》(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第59页中记载:卢氏黑黄檀“心材新切面桔红色,久则转为深紫或黑紫;划痕明显。……酸香气微弱,纹理交错,有局部卷曲,气干密度0.95g/cm3。与其同属于一类木材的还有一种即海岸黄檀(Dalbergia maritima Viguier)为了让读者容易分辨檀香紫檀与卢氏黑黄檀,将其心材的识别特征列表如下:
类别 檀香紫檀
(Pterocarpus santalinus) 卢氏黑黄檀(俗称大叶紫檀,Dalbergia Louvelii)
科属 豆科紫檀属 豆科黄檀属
香气 无或清香气微弱 酸香味
重量 沉于水 沉于水,比重<1者浮于水
板面材色 紫红或深紫红色 新开面桔红色,久后为深紫或底色发乌咖啡色
荧光反映 有 无
导管 充满红色树胶及紫檀素 导管线色深,与本色对比大
油质感 强 强,比重轻者差
纹理 纹理直,花纹较少 花纹明显、局部卷曲
新锯木材有酸香味正是黄檀属木材的特征之一,而紫檀属木材香气弱或有清香气,二者是截然不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