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bigbe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麒麟PK台”第二期:广作明清家具就是视觉垃圾

[复制链接]
121
发表于 2006-6-17 10:23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沉的快,顶一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发表于 2006-6-18 19:07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Originally posted by oldwood at 2006-6-17 10:23:
沉的快,顶一把\

哈哈  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3
发表于 2006-6-20 02:21 | 只看该作者

这是广东人的创新精神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改革要开放!!!最早开放的中国边境就是广东的啊!~!!你可以说是视觉垃圾!!但是怎么说做工和材料成本比内地便宜啊!!反正以后这些材料是按公斤计算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4
发表于 2006-6-20 12:32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为何一定把它们放在对立面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5
发表于 2006-7-3 14:48 | 只看该作者

广作的雕工是差一些,但大气,我喜欢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6
发表于 2006-7-23 16:14 | 只看该作者

有点意思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7
发表于 2006-8-3 19:03 | 只看该作者

广作明清家具就是视觉垃圾吗?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我喜欢广作的大气与厚重,也喜欢苏作的简洁与细致.
而苏作的细致,在有的人看来,或许会觉得太过斤斤计较,显得小家气了些.
如果有足够的木料,相信当年清皇帝宁愿要独板的紫檀书桌,而不是现在大家看到的七拼八凑的古董.
都说十檀九空,其实是没办法的事情.任谁都希望它不空,可以有大料.就象裁缝一样,好好的一块布料放着不用,偏要去拼百衲衣,肯定不是大路思维.
苏作明式的也有大家说它有什么什么"病"吧,是否有人把"病"简化成"视觉垃圾".
大气,厚重,简洁,细致.取一个平衡.
不喜欢广作的,很多人诟病其雕刻的繁复.可放在满清年代的历史背景下,繁复可是一种奢华的美啊,景泰蓝,就是繁复为美的典范.
至于说爆发户,其实我们现在就是爆发户.1795年以来的两百多年中国历史,以现在这十几年为最欣欣向荣,全世界都说中国是爆发户,因为我们压抑了很多代人.
所以,现在我们越来越喜欢古董,喜欢字画,喜欢大把花钱去法国巴黎买LV,去英国拍卖行买文物,喜欢走遍世界各地去砍人家的好木头运回来做高仿明清家具.
每个时代都有其特征,今天我们看不上眼的,也许将来一不留神就拍出个鬼谷下山清花瓶的天价来.
故宫几千万拍回来的研山铭,也有大行家说是赝品,是视觉垃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8
发表于 2006-8-4 09:25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喜欢就好嘛,同意128楼的看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9
发表于 2006-8-4 12:23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我觉得清代的皇帝们比楼主还开明一点,他们兼纳了广做的华丽,大气和苏做的隽永,细腻,有了非常美丽的京做. 楼主说的沙发不能代表广做,那是迎合市场的需求,就象我们上海的海派家具.  但我的感觉是即便是京作,多了也腻,要加一点典型明式来中和过于浓烈的装饰性.这是我们家买家具的心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0
发表于 2006-12-8 09:24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Originally posted by 战狼典雅 at 2006-4-25 12:16: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文化.也有不同的作品.作为一个真正的古文化爱好者应该能有看到不同年代不同的文化眼光才行.每个年代的作品都有它的必然性.........

如果看到自已喜欢的就叫精品.不喜欢就叫垃圾.基本都不去理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1
发表于 2006-12-8 10:56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顺便顶一下!
1、不同文化教育背景,审美情趣必然有差异。
2、相同文化教育背景,审美情趣也不可能完全一致。
3、美, 是相对的。
4、美,是一种视觉感受。
5、美,往往是一种外在的东西。
6、美,很难把握其实质。
7、什么是美 什么是美, 有人说牡丹是美, 娇媚的生命透着丰满和富贵; 有人说玫瑰是美, 孕育着爱情在浪漫中享受陶醉。 什么是美, 有人说浪花是美, 奔腾向前流入大海永不反悔; 有人说星星是美, 恪尽职守甘于寂寞也不流泪。
8、美到底是什么呢(美的本质),这个问题被说成一个难解的“斯芬克斯之谜”,一直到现在,还在争论中。
在历史上,面对这一难题,第一个进行哲学思考并充分意识到其困难度的是柏拉图,,他所写的《大希庇阿斯篇》是西方最早的一篇系统探讨美的著作。该著作用的是对话的形式,对话的一方是当时有名的大学问家苏格拉底,另一方是诡辩派学者希庇阿斯。先是苏格拉底以假设论敌的口吻向对方提出了“什么是美”的问题,希庇阿斯很自信地回答说:“美就是一位漂亮小姐。”苏格拉底戏虐地说,一匹母马或是一个汤罐一家竖琴也可以是美的啊。这里,“我问的是美本身,这美本身把它的特质传给一件东西,才是那件东西成其为美”。于是,希庇阿斯又回答说,“就是黄金”,镶到哪里,哪里就美,“一件东西纵然本身是丑的,只要镶上黄金,就得到一点点缀,使它显得美了”。苏格拉底又反问,那么著名的雕刻家菲狄阿斯的雅典娜女神像为什么不是用黄金而是用象牙,甚至眼睛是用云石雕刻的,却仍然很美呢?于是,希庇阿斯拿出了又一种答案:恰当的就是美的。“我们可以说,使每件东西美的就是恰当的。”苏格拉底继续驳难道,如果恰当只使一个事物在外表上显得比它实际美,这就隐瞒了美的真正本质,只是一种错觉的美,而不是美本身。至此,希庇阿斯已穷于答对,甚至说,“最高的美就是家里钱多,身体好,全希腊人都尊敬,长命到老……”等等。最后,苏格拉底感叹道:“至少是从我和你们俩的讨论中,希庇阿斯,我得到了一个益处,那就是更清楚地了解了一句谚语:‘美是难的’。”(嘿嘿,抄袭别人的)。
9、个人总结:针对这个话题,个人认为:简洁最美,自然最美。美,就要让人看起来顺眼。至于想让什么人看起来顺眼,那就看自己的品位了。投票?两个都选行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2
发表于 2006-12-8 11:23 | 只看该作者

广式家俱受人喜欢的根据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1、曾看某家俱介绍,有一对德国夫妇约75年至80年代初,在香港就职,常到国内收古紫檀家俱,后90年初到纽约拍买,最高单件拍出(约)36万元美金,我看过图片,当时是中国家俱在国际市场拍出的最高价,如没看错,应是民国初期广式制作。由于广式家具在海外大受欢迎,才掀起现代仿古家俱的新生;
2、中国每年广交会出口家具到国外市场有多少是广东制作,广东古家俱厂应不少于其他各省吧!出口量应占全国第一吧!
3、东南亚各国的红木家俱大都受广式制作的影响;
4、广东的家俱厂有很多都是江淅的木工,师学广东师傅的手艺和设计理念。
5、广东文化的特点是包容性,愿意吸收外来文化,不断改进创新。所以发展到今,广式家县己经把“京”“苏”容入其中,谁大谁小,谁好谁坏,路上皆知啊!广州菜馆开遍全国,走出世界,别家人菜,只是自作自受。
    根据和事实太多了,为什么不放心怀宽广一点,尊重事实,如一味只爱吃醋味,水平眼界也好不到那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3
 楼主| 发表于 2006-12-8 12:43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老帖子又顶上来了,而且评论越来越有深度,不错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
发表于 2006-12-8 15:04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今天重温,感触良多。
俗话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国的古典家具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以其独特的结构、工艺、型款深深的影响、吸引、感动、激励着我们,同时,也成为连接传统文化的纽带,无论广做、京做、苏做,均是千百年来无数古人的审美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时至今日,对比前人,虽不是妄自菲薄,但以我等修养水平对比之,实乃高山仰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发表于 2006-12-8 16:58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清宫紫檀器,大部分是广作的,包括宝座,安徽戏进了北京,叫京戏!明式的起源是在太仓,昆山、苏锡一带,因有上好红木材进入中国(郑和是从太仓出航的),所以也因木材造就了一批能工巧匠,但又木材运输量受交通工具及交流的影响,木料少而贵,造就了苏工的精巧及惜木如金的特点!广作是由于清港口及运输的大力发展,海上贸易比明时又进了一大步,世界上木材进中国的量大增,价应是也大减,体现富华之气唯有在木的厚重及雕啄上体现,这就造成广作的奢华和厚重,至于贴子前的那些广式的沙发,那些不是广作的作品,是臆造品,那时期全国的家具厂出的又有几件是好的,八十年代滥造的东西不代表广作的精髓!

[ Last edited by 迷糊 on 2006-12-8 at 17:39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手机版|Archiver|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 沪ICP备2022029664号 )

GMT+8, 2025-9-18 22:51 , Processed in 0.244813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