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eddie200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麒麟博物馆] 林海微澜:风华绝代-瞻仰上海博物馆藏明清家具

  [复制链接]
1456
 楼主| 发表于 2011-4-30 02:08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续上)
林徽因死后金岳霖仍旧独身,我很想了解这一行为背后意识观念层面上
的原因。但这纯属隐私,除非他主动说,我不能失礼去问。不过,后来
了解到了一件事,却不无收获。有个金岳霖钟爱的学生,突受婚恋挫折
打击,萌生了自杀念头。金岳霖多次亲去安慰,苦口婆心地开导,让那
学生认识到:恋爱是一个过程,恋爱的结局,结婚或不结婚,只是恋爱
过程中一个阶段,因此,恋爱的幸福与否,应从恋爱的全过程来看,而
不应仅仅从恋爱的结局来衡量。最后,这个学生从痛不欲生精神危机中
解脱了出来。由是我联想到了金岳霖,对他的终生未娶,幡然产生了新
的感悟。
一九八三年十二月,我们编纂好林徽因诗文样本,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
社送书稿,又再次去拜望金岳霖先生。
天已转冷,金岳霖仍旧倚坐在那张大沙发里,腿上加盖了毛毯,显得更
清瘦衰弱。我们坐近他身旁,见他每挪动一下身姿都皱一下眉,现出痛
楚的样子,看了令人难过。待老人安定一会儿后,我们送他几颗福建水
仙花头,还有一张复制的林徽因大照片。他捧着照片,凝视着,脸上的
皱纹顿时舒展开了,喃喃自语:“啊,这个太好了!这个太好了!”他
似乎又一次跟逝去三十年的林徽因“神会”了;神经又兴奋了起来。坐
在这位垂垂老者的身边,你会感到,他虽已衰残病弱,但精神一直有所
寄托。他现在跟林徽因的儿子梁从诫一家住在一起。我们不时听到他提
高嗓门喊保姆:“从诫几时回来啊?”隔一会儿又亲昵地问:“从诫回
来没有?”他的心境和情绪,没有独身老人的孤独常态。他对我们说:
“过去我和梁思成林徽因住在北总布胡同,现在我和梁从诫住在一起。”
我听从诫夫人叫他时都是称“金爸”。梁家后人以尊父之礼相待,难怪
他不时显出一种欣慰的神情。
看着瘦骨嶙峋、已经衰老的金岳霖,我们想,见到他实不容易,趁他记
忆尚清楚时交谈更不容易。于是取出编好的林徽因诗文样本请他过目。
金岳霖摩挲着,爱不释手。陈钟英先生趁机凑近他耳边问,可否请他为
文集写篇东西附于书中。然而,金岳霖金口迟迟不开。等待着,等待着,
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了,我担心地看着录音磁带一圈又一圈地空转过去。
我无法讲清当时他的表情,只能感觉到,半个世纪的情感风云在他脸上
急剧蒸腾翻滚。终于,他一字一顿、毫不含糊地告诉我们:
我所有的话,都应该同她自己说,我不能说,”他停了一下,显得更
加神圣与庄重,“
我没有机会同她自己说的话,我不愿意说,也不愿意
有这种话
。”他说完,闭上眼,垂下了头,沉默了。
林徽因早已作古,对一切都不会感知了。但金岳霖仍要深藏心曲,要跟
林徽因直接倾诉。大概,那是寄望大去之日后在另一个世界里两个灵魂
的对语吧。啊,此情只应天上有,今闻竟在人世间。我想,林徽因若在
天有灵,定当感念涕零,泪洒江天!
第二年的一天,偶然听到广播,好像说金岳霖去世,顿感怅然。找来报
纸核对,几行黑字攫住了我的心。
也许是天意吧。林徽因一九五五年去世,因其参加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
碑设计有贡献,建坟立碑,安葬于八宝山革命公墓二墓区。梁思成文革
中含冤去世,文革后平反,因其生前是全国人大常委,骨灰安放于党和
国家领导人专用骨灰堂,跟林徽因墓只一箭之遥。最后去世的金岳霖,
骨灰也安放于八宝山革命公墓。他们三个,在另一个世界里,又毗邻而
居了。金岳霖从人间带去的话,终有机会跟林徽因说了……

(续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57
 楼主| 发表于 2011-4-30 02:09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还有这位二十世纪美国的头好中国通,西方世界最负声望的中国问题观察家,西方现代中国学之父。
他是当年“太太的客厅”的座上客,美国小伙Fairbank。梁思成先生为这位来华做博士论文的后生起了个中文名字:费正清。

梁思成先生说:正清这两个字代表着儒门史家刚正不阿,秉笔直书的治史美德。
他后来在最艰苦的抗战岁月是中华民族的朋友,还安排了陈梦家先生去美国。

费正清也曾请求在李庄的梁氏一家去美国养病。梁思成先生后来说:他的“迷人的病妻”舍不得自己苦难深重的祖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58
 楼主| 发表于 2011-4-30 02:10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简单浏览一下“太太的客厅”这个俱乐部的大致成员:

哲学家 金岳霖
文学家 沈从文
作   家 萧乾
翻译家 李健吾
物理学家 周培源
经济学家 陈岱孙
五四旗手 胡 适
新月才子 叶公超
美学家 朱光潜
政治学家 张奚若
中国学家 费正清

这大概都是各自领域的大师级别人物。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太太:林徽因
先生:梁思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59
 楼主| 发表于 2011-4-30 02:15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梁思成先生在清华读书时一同组织艺术团体“缪斯”的同好,闻一多先生。
闻一多先生后来成为一代著名诗人。
闻先生自认为最好的作品叫做:陈梦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60
发表于 2011-4-30 11:53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再次学习:D :D :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61
 楼主| 发表于 2011-5-4 19:22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原帖由 atanbo 于 2011-4-30 11:53 发表
再次学习:D :D :D


谢谢抬爱。
今日五四。
梁思成林徽因夫妇的“太太的客厅”中最著名的人物是这一位:
五四旗手,胡适先生。

学者,诗人。以倡导"五四"文学革命著闻于世。
学名洪,字适之。安徽绩溪人,幼年在家乡私塾读书。思想上深受程朱理学影响。1904年春到上海进入新式学堂。1910年考取庚子赔款官费生赴美国,先后就读于康奈尔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1914年就学于哲学家J.杜威,深受其实用主义哲学的影响。1917年1月,他的《文学改良刍议》一文在《新青年》杂志发表,提出文学改良八事,强调以白话代替文言作正式的文学语言,为以新文学取代旧文学打开了缺口,被诩为文学革命"首举义旗的先锋",一时享誉全国。1917年夏回国,受聘为北京大学教授。
1918年加入《新青年》编辑部,大力提倡白话文,宣传个性解放、思想自由,与陈独秀、李大钊等同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人物。他陆续发表一些文章,从创作理论的角度阐述新旧文学的区别,提倡新文学创作,翻译法国A.都德G.D.E莫泊桑、挪威H.J.易卜生的部分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又率先从事白话文学的创作。他于1917年发表的白话诗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批新诗。胡适信奉实用主义哲学。五四运动后,同李大钊、陈独秀等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分道扬镳,由"问题与主义之争"开其端,倡导改良,从此改变了他原想20年不谈政治的态度。他于20年代办《努力周报》,30年代办《独立评论》,40年代办"独立时论社",都属政治性刊物。1938~1942年出任国民政府驻美大使。1946~1948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49年去美国。1958年返台湾任中央研究院院长。胡适一生的学术活动主要在史学、文学和哲学几个方面,。他在学术上影响最大的是提倡"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治学方法。晚年潜心于《水经注》的考证,但未及写出定稿。1962年在台北病逝。

“《新青年》是有名的新文化运动的杂志,由陈独秀主编。我在师范学校学习的时候,就开始读这个杂志了。我非常钦佩胡适和陈独秀的文章,他们代替了被我抛弃的梁启超和康有为,一时成了我的楷模。”        ----------伟大领袖语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62
 楼主| 发表于 2011-5-5 12:40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原帖由 eddie2008 于 2011-5-4 19:22 发表


谢谢抬爱。
今日五四。
梁思成林徽因夫妇的“太太的客厅”中最著名的人物是这一位:
五四旗手,胡适先生。

学者,诗人。以倡导"五四"文学革命著闻于世。
学名洪,字适之。安徽绩溪人,幼年在家乡私塾读书 ...


既然应着了五四,于是不妨也跑跑偏,看看这一位真正在五四那天扛着大旗的人:一代国学大师:傅斯年先生
傅斯年先生英年早逝,而且跟着老蒋过了台湾,于是海峡这边不怎么待见。

尘土十分归举子。

傅斯年(1896 -1950),字孟真,山东聊城人,祖籍江西永丰。
历史学家、学术领导人、五四运动学生领袖之一、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创办者。
曾任北京大学代理校长、国立台湾大学校长。他所提出的“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的原则影响深远。
烽火连天的上世纪四十年代,刚刚从北平燕京大学毕业的青皮后生王世襄先生曾希望到傅斯年先生手下谋个差事,结果吃了个闭门羹。
后来才承蒙梁思成先生在四川李庄的中国营造学社收留。

傅斯年先生是五四运动学生游行总指挥,当年扛着大旗出北大校门的人,
据说当年北大校长出于爱护学生的心态挡在门口苦苦哀求,结果被血气方刚的“丘九”推开。一时竟然想不开。
推开这位深得学生敬爱的校长的血性“丘九”,大号张国焘。
螳臂当车挡在北大校门的这位可怜校长,叫做蔡元培。

“若说这五四运动单是爱国运动,我便不赞一词了;我对这五四运动所以重视的,为它的出发点是直接行动,是唤起公众责任心的运动。”  ---傅斯年语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63
发表于 2011-5-19 11:59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48g :48g :48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64
发表于 2011-5-19 17:08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樓主你好!小弟近日不停在找上海博物館藏王世襄的明清家俱,終於在此得睹如此詳盡的記錄,非常高興及感謝!今有一事請教:在明式家俱珍賞中有一雞翅夾頭榫直欞式平頭案,一直想看實物圖片,樓主可曾見到及拍照?若小弟有看漏眼,請見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65
 楼主| 发表于 2011-5-20 11:40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原帖由 jeffrey 于 2011-5-19 17:09 发表
樓主你好!小弟近日不停在找上海博物館藏王世襄的明清家俱,終於在此得睹如此詳盡的記錄,非常高興及感謝!今有一事請教:在明式家俱珍賞中有一雞翅夾頭榫直欞式平頭案,一直想看實物圖片,樓主可曾見到及拍照?若小弟有 ...


谢谢抬爱。
上博展示的到代实物中,没有这一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66
发表于 2011-5-20 16:34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謝謝樓主!
在王老書上見到此器,一見難忘。記載為王老所藏,及後得悉王老的藏品全數轉到上博,以為有機會可一睹盧山,可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67
发表于 2011-5-20 20:44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花了一天时间囫囵吞枣看完此帖
感谢楼主与大家分享美图和精彩的文字评说.
:54g :48g :48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68
发表于 2011-5-21 10:59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真是博大精深,我也是囫囵吞枣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69
发表于 2011-5-21 11:40 | 只看该作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54g :54g :48g :48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70
 楼主| 发表于 2011-5-22 03:0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手机版|Archiver|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 沪ICP备2022029664号 )

GMT+8, 2025-9-11 12:24 , Processed in 0.203886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