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查看: 442|回复: 1

让那些冤大头守住他们的钱财,是不义的举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0-21 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墨菲定律中有这样一句话:让那些冤大头守住他们的钱财,是不义的举动。从澳门到拉斯维加斯,全世界开赌场的无不以此为座右铭。
1920年,远在该条“墨菲定律”发明之前,纽约夜总会一位老板娘也有一句名噪一时的口号:“不要劝傻瓜停止花钱。”
英国经济学家约翰·凯恩斯可算是靠课时费赚钱的楷模,1908—1914年间,他什么课都讲,经济学原理、货币理论、证券投资等。他因此被称为“一架按小时出售经济学的机器”。
凯恩斯赚课时费的动机是为了日后能自由而专注地从事学术研究,免受金钱的困扰。然而,仅靠赚课时费就是讲到吐血也积攒不了多少钱。
凯恩斯终于明白了这个道理,于是在1919年8月,借了几千英镑干远期外汇投机去了。仅用4个月的时间,他就净赚了1万多英镑,这在当时相当于他讲课10年的收入。
投机客往往有这样的经历:开始那一跳往往有惊无险,钱就这样莫名其妙地进了自己的腰包;飘飘然之际又倏忽掉进了万丈深渊。3个月之后,凯恩斯把赚到的利和借来的本金亏了个精光。赌徒们往往有这样的心理:要从赌桌上把输掉的再给赢回来。7个月之后,凯恩斯又涉足棉花期货交易,狂赌一通竟然大获成功。受此鼓励,他把期货品种做了个遍。还嫌不过瘾,就去炒股票。在十几年的时间里,他赚了个盆满钵满,到1937年他因病金盆洗手的时候已经赚得了一生享用不尽的巨额财富。
与一般赌徒不同,他给后人留下了极富解释力的赌经——更大笨蛋理论,这可以视为他投机活动的副产品。
凯恩斯曾举过这么一个例子:从100张照片中选择你认为最漂亮的脸蛋,选中有奖。当然最终是由最高得票数来决定哪张脸蛋最漂亮。你应该怎样投票呢?正确的做法不是选自己真的认为漂亮的那张脸蛋,而是猜多数人会选谁就投她一票,哪怕在自己看来她是丑得不堪入目。
这就是说,投机行为一定要建立在对大众心理的猜测之上才有可能成功。期货和证券赌博也是这个道理。比如说,你不知道某个股票的真实价值,但为什么会花钱去买呢?因为你认为肯定有人会花更高的价钱从你那里把它买走。
之所以完全不管某个东西的真实价值,即使它一文不值也花高价买下,是因为认定有一个更大的笨蛋,会花更高的价格把它买走。投机行为的关键是判断有无比自己更大的笨蛋,只要自己不是最大的笨蛋,就是赢多赢少的问题。如果再也找不到愿意出更高价格把它从你那儿买走的更大笨蛋,那你就是最大的笨蛋。
有人把凯恩斯的这一看法归纳为更大笨蛋理论,就像“博弈”一样,这里是比谁更傻,所以又叫博傻理论。
寻找冤大头
“股神”巴菲特说:“玩扑克的时候,放眼一看,你就能看出谁是冤大头;如果看不出,那么冤大头就是你自己。”对中外历史上不断上演的投机狂潮,最有解释力的就是更大笨蛋理论。
1593年,一位维也纳的植物学教授到荷兰的莱顿任教,他带来了在土耳其栽培的一种荷兰人此前从没有见过的植物——郁金香。没想到,荷兰人对它如醉如痴,于是教授认定可以大赚一笔,他将售价抬高到令所有人望花兴叹的价位。一天深夜,一个窃贼破门而入,偷走了教授带来的全部郁金香球茎,并以比教授的售价低得多的价格很快把球茎卖光了。就这样,郁金香被种在了千家万户的荷兰人的花园里。
后来,郁金香受到花叶病的侵袭,病毒使花瓣产生出一些反衬的彩色条或“火焰”。富有戏剧性的是病郁金香竟然成了珍品,以至一个郁金香球茎越古怪其价格就越高。于是有人开始囤积病郁金香,又有更多的人出高价从囤积者那儿买入并以更高的价格再卖出去。一个快速致富的神话开始流传。贵族、农民、女仆、烟囱清扫工、洗衣老妇等都先后被卷了进来,每一个被卷进来的人都相信会有更大的笨蛋愿出更高的价格从自己那儿买走郁金香。最大的笨蛋终于出现了,持续了五年之久的郁金香狂热迎来了最悲惨的一幕,很快,郁金香球茎的价格跌到了一只洋葱头的售价。
始于1720年的英国股票投机狂潮中也有类似的插曲。一个无名小卒创建了一家莫须有的公司,自始至终无人知道这是什么公司,但认购时近千名投资者争先恐后,把大门都挤倒了。没有多少人相信它能真正获利丰厚,而是预期更大笨蛋会出现,价格就会上涨,自己就能赚钱。很有趣的是,大科学家牛顿也参与了这场投机,并且不幸成了最大笨蛋。他因此感叹:“我能计算出天体运行,但对人们的疯狂实在难以估计。”
不要把投机疯狂看做是几百年以前人们的愚蠢,其实这世界上的人们永远都会疯狂。20世纪80年代,中国北方也出现过类似事件,有位作家在他的作品中把此事件称为“疯狂的君子兰”。在当时职工月薪普遍不足100元的时候,一株君子兰炒到十几万人民币。一时种花、养花、倒花成为热潮,这股狂热虽然没持续多长时间,却使很多人倾家荡产。
在海南房地产的泡沫时代,著名民营企业家刘永好及时退出了海南的房地产投资,他形容这就像“击鼓传花”的游戏,自己根本没有把握。怎么解释这类疯狂呢?凯恩斯一定会躲在棺材里窃笑。
大钞博傻
在某个鸡尾酒会上,张先生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百元大钞,向所有的来宾宣布:他要将这张百元大钞拍卖给出价最高的朋友,大家互相竞价,以5元为单位,到没有人再加价为止。
出价最高的人只要付给张先生他所开的价码即可获得这张百元大钞,但出价第二高的人,虽无法获得百元大钞,仍需将他所开的价码如数付给张先生。
这个别开生面的“以钱买钱”的拍卖会,立刻吸引了大家的兴趣。开始时,“10元”、“15元”、“20元”的竞价声此起彼落,到价码抬高到“50元”时,步调缓和了下来,只剩下三四个人在竞价。最后只剩下王先生和林先生在那里相持不下。
当王先生喊出“95元”时,张先生弹一弹他手上的百元大钞,暧昧地看着林先生。林先生似乎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105元!”这在会场里引起了一阵小小的骚动。张先生转而得意地看着王先生,等待他加价或者退出,王先生咬一咬牙说:“205元!”人群里立刻掀起了更大的骚动,林先生摆一摆手,喝口鸡尾酒,表示退出这个“疯狂的拍卖会”,大家才松了一口气。
结果,王先生付出“205元”,买到了那张“100元”钞票,而林先生则白白付出了“105元”。两人“平分秋色”,各损失的“105元”都进了张先生的钱包。
这个博傻游戏是耶鲁大学经济学家苏必克发明的,想拍卖钱的人几乎屡试不爽地从拍卖会那里“赚到了钱”。它是一个具体而微妙的“人生陷阱”,参与竞价的林先生和王先生在这个“陷阱”里越陷越深,不能自拔,最后都付出了代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21 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次路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手机版|Archiver|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 沪ICP备2022029664号 )

GMT+8, 2025-2-2 18:54 , Processed in 0.140883 second(s), 15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