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查看: 4314|回复: 58

[观点理论] 你愿意购买国标红木家具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26 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麒麟质量标准要求无白皮无拼补,粉补要求严格,而国家标准质量允许10%白皮,粉补未严格规定。看着现在木材资源越来越紧缺,家居使用,你愿意购买降低标准,购买国标家具吗?
proxy.jpg

单选投票, 共有 118 人参与投票
8.47% (10)
80.51% (95)
11.02% (13)
您所在的用户组没有投票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26 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soso_e16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26 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一张画案的表面积起码要有2,3万平方厘米,10%的白皮就是2,3千个平方厘米,除非我脑子有毛病,否则肯定不会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26 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你让我出70的价拿国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26 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70是红木发烧友的乐园  不会倒退,再去适应国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26 13: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千分之一都很厉害了!不显眼处不影响结构强度有一两个厘米的浅白皮倒是可以接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26 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不显眼处不影响结构强度有一两处一个厘米的浅白皮倒是可以接受。如果70放低标准,厂家就有恃无恐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26 14: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本帖最后由 瑞丽一河蟹 于 2014-12-26 17:07 编辑

我连半成品都不愿意用心材做 何况成品了。

使用无白无裂无补无虫眼无心材纯二膘料来开半成品料

好的家具从原料开料就应该控制质量  免得到了厂家消费者手里出现裂涨现象  无法维修 又不是做地摊货。还是做的越精细越好。


如果说白皮所占比重为10%的话,那么很多越南货都可以达到。榫卯国标没有限制吧?不能含有铁钉? 502胶国标也没说吧?型制国标也没有说吧?

越南货就是为国标而生的。物美价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26 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就是为了超越 所谓的“ 国标” 才来到7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26 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先说说70上的做到大部分无白皮无拼补,粉补要求严格了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26 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70标准就是网友能接受的标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26 14: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单看标题,有另一种理解--是否愿意购买国标红木(如非洲红木)?

点评

是这个意思  发表于 2015-1-3 11:2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26 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其实可以买,但关键是看价格,收藏还是实用器。
比如,70标准卧室床顶箱柜五件套,满彻交趾,70标准大约80万,国标20万,我可能会选国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26 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黄花梨价格可接受的话同意,其它材质一概不同意 !           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26 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手机版|Archiver|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 沪ICP备2022029664号 )

GMT+8, 2024-6-6 13:59 , Processed in 0.254902 second(s), 5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