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善玩堂 于 2016-12-1 18:18 编辑
明椅与今之文明“悖点”其一 ——“座高”
玩者皆知,明式但凡归椅类器形,其座面高度较之今天坐具普遍偏高,约在52~53公分,此现象是源于古人坐姿与器物结构特殊之影响。 无论主流的“官帽”还是“圈椅”样式,其腿部下部皆有横枨连接,形成“四脚八叉”的结构,而正面这根较为壮硕的横枨,学名“管脚枨”,起到承托双脚之用,人坐在明式椅上,脚是难于着地的,所以当双脚踩在管脚枨上可以使人保持一个极为端正的坐姿,所谓“正襟危坐”便是古人的生活方式之一…… 然而今天全球化的人本价值观已经颠覆了明椅人文精神的意识形态,而时代的强酸性正在强迫人们在行为礼仪诸多方面做出改变,无论是精英价值需求,还是各国设计前辈们的探究,没有任何理由把一成不变的人机尺度作为衡量文化传承的特殊标准。 所以坐面高度降低到46-48公分是有必要的,因为这是可以让一个人“双脚着地”并比较舒适的尺度,并且可以取消下面四根横枨,因为他们不再承载意义甚至成为行为障碍(磕到脚)。 然而这样会对明式样式产生一个新的问题 : 腿部变短,比例失调,更主要的是边腿之间的“牙板”失去了收笔的结构,但如果取消牙板或是利用罗锅枨等传统样式取代,那将是对明式符号的一种轻蔑与亵渎,就好像一个素描的比例都画不准的画家直接去搞张牙舞爪的观念绘画一样令人遗憾,故而,这将是一个充满价值的切入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