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苏州弘典轩 于 2016-12-14 17:36 编辑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江南的山水清新秀丽,让人陶醉。在这样的山水间孕育出的苏作家具,处处透着江南的婉约情怀。
○ 惜木如金 精致无比 ○
苏作家具,给人们的印象是简约精致,其用材堪称“惜木如金”,很抠门,但正是这种“抠门”造就了苏作家具精致的制作工艺。
明清时期,漂洋过海运输来的紫檀、红酸枝等优质硬木,首先运到广作家具发源地广州一带,其次是进贡到北京。产自我国境内的优质木材,主要也是进贡到北京,地处江南的苏州一带面临着优质原木匮乏的困境。因此,匠人们更懂得珍惜木材,用材上能简则简,做到惜木如金。
苏作家具抛却了繁复的雕刻,注重线条感,这样节约了因繁复雕刻所浪费的木头,木材的匮乏反而造就苏作家具精致无比的工艺。其次是结构上,相比京作家具的粗大,苏作家具形制小巧,风格上独树一帜。如今存留的一些明清时期苏作家具,大件套往往采用包镶手法,用杂木配以硬木薄板;小件套常见到小块碎料拼接的构件,这种拼接技术虽然要求较高,且费工费时,但是这些苏作的工匠们通过这种精细的技术,让家具依然美观,拼接也天衣无缝,这种近乎鬼斧神工的工艺技巧,令人叹为观止。
○ 诗画江南 艺术浸润 ○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便利的水运交通、如诗如画的环境使得明清时期的苏州一带经济、文化繁荣兴盛,商贾云集,骚客汇聚,艺术气息极其浓厚,这些也影响着苏作家具的风格。
苏州园林如今已成为中国的艺术瑰宝。明清时期,苏州地区园林遍布,在江南的山水间造一座清幽的园林成为当时贵族的必备,此外,苏州地区还有极具代表性的刺绣、昆曲、评弹,这是一片充满艺术气息的沃土,这些也影响着苏作家具。苏州园林中,摆设的家具大多是古典红木家具,简洁利落、工整柔和、朴素大方、古趣淡雅的苏作家具装饰园林,园林的江南意蕴更加充分展现出来。
苏州一带的风景美如画,被称为诗画江南,很多的诗文和书画都很注重写意,苏作家具运用线条来表现意蕴实际上也是一种写意的艺术表现手法。
○ 淳朴清雅 文人寄托 ○
明清时期的苏州地区,科举兴盛,文人雅士众多,他们一般喜欢吟诗作画,喝茶论道,苏作家具亦深受其影响。
中国文人自古就有寓情于物,托物言志的情怀,文人们也遵循和喜爱“清水出芙蓉”、“妙造自然”之美。明清时期的苏作家具,很多文人墨客亲自参与设计,把自己的志趣寄托在家具上,苏作家具因此充满了书卷气息。苏作家具不重雕饰,注重线条的意蕴,纯朴清雅,这种审美格调与当时的文人的审美志趣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如今称作“文椅”的南官帽椅,因其优雅的文人气质,成为文人书房画斋中常见的坐椅之一。
清中后期,随着社会大环境的改变,苏作家具未能脱俗,开始向繁琐和华而不实的方向转变,文化品位有所降低。但是在今人的印象中,简约早已经成为苏作家具的标签。苏作家具是中国传统文人与能工巧匠智慧与技术的结晶,以苏作家具为主体的明式家具是中国家具史上的高峰。
如今我们已习惯快节奏的生活,但是赏遍简约的苏作家具依然使我们浮想联翩。思绪回到明时姑苏城,于江南水乡亭台楼阁之上,沏一杯清茶,端坐于官帽椅上,眼前素衣女子巧手评弹,柔声婉转;楼外廊檐滴水清雨成曲,两相和之,我们该产生一种怎样的情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