鄙人作为红木小白,一有空就在车间烦老师傅,这几天就他们使用的“光洋胶”----榫卯拼装时用的,日本进口,进行了探讨是学习,听师傅说他们刚学手艺时见过的鱼鳔胶,鱼鳔胶作为榫卯结构的辅助,用冷水无法泼开,需经过热水泡才会化开,而乳胶遇冷水即开,可以拆卸,可以修补,制作的古典家具寿命长,比单纯的榫卯结构更加牢固、耐用。老祖宗这么好的东西怎么就很少人用了呢,带着疑问我,我查阅了些资料,资料庞杂,众说纷纭,我稍作整理,供70大神们共同探讨,给小弟解惑。
大多论坛认为是因为工艺复杂,成本太高,所以现在工厂都淘汰了鱼鳔胶,而现在在使用的也都是少数作坊式的红木加工单位,而且工艺都有不同,材料也相差甚远,效果不予评判。
也有网友认为“牛胶也好,骨胶也好,这一类生物胶都已经淘汰多年,现在根本不再用它!淘汰它的原因并不是它粘不牢,而是它们根本不耐水!!!遇水之后会发软、发涨、甚至发霉!这时候的胶根本已经完全没有作用,榫头就会松脱出来!所以自从人们人工合成了耐水性极好的乳白胶以后,这类胶就会很快淘汰!如果你真是发烧友,你也会放弃这种生物胶了。” 难道现在真的就没有了传统优质鱼鳔胶了?感觉很可惜的样子…… 查到之一的制作过程: 1、季节 鱼胶的熬制季节,有一种说法最好是霜降以后时间(因各地气候不同,也不好统一,大体时间为苍蝇刚好不太活动而且还没有结冰),因为这段时间空气冷而干燥,有利于胶的凝结和晾晒。天气太热胶不凝结,干得也慢,而且容易变质发臭发霉。 2、 选料 选料要讲究,过去我们沿海地区一般用米鱼鳔来制胶,粘度特别大,但现在米鱼稀少,价格昂贵,一般制胶都用大黄鱼鳔,效果也不差。选取质地比较好、大一点的干透的黄鱼鳔(这表明大黄鱼生长有年头,如果太小出胶率低,粘度不强)备用。熬制粘接用鱼鳔胶选择海鱼的鳔是最好的,因为河鱼的鳔黏性不如海鱼,而且个头也小。 3、浸泡 首先将干鱼鳔放入温水中浸泡两天至柔软。 4、 切碎 泡软之后切成细小的碎片。 5、蒸煮 加适量的水放入锅内蒸40分钟。 6、砸胶 待鱼鳔变的软烂后趁热放在砧板上捶打。 7、重复 在砸胶的过程中鱼鳔温度免不了降低,此时需要再放入锅中加热后拿出来继续砸。 8、取胶 反复多次后,等鱼鳔已成为黏稠的胶状时,砸胶也就差不多完成了。此时需要将鱼鳔放在滤网上一边加热,一边挤压取胶,此时滤出的胶已可以当场使用了。 9、备用 冷却后凝成固体的鱼鳔胶还可储存留于以后使用。不过再次使用时候,需将胶用温水泡发,泡好后再重新熬胶水,也得隔水再熬三个小时以上。 10、完成 最后是关于鱼鳔胶的传说故事,是挺恶心。 据说当年鲁班祖师收了不少徒弟,可是没有一个学成神仙的,因为他们不是怕脏就是怕累,都经受不住考验。 那时候鲁班早就修炼成仙了,干活的时候,要粘什么东西,用唾沫一抹就行了,既省力又方便。有一次,一个徒弟向鲁班请教这个绝招。鲁班起初不想教他,说他功夫不到家,学不会这招。最后鲁班见他执意要学,便不再言语,吐了一口痰在手里,让徒弟先把它吃下去。这时,徒弟傻眼了,吃粘痰,太恶心了,可是不吃,自己说过叫干什么就干什么。没办法,一闭眼就真把痰给咽了。走到河边时,他越想越觉得恶心,结果就把那口痰给咳出来了,吐到河里了。鱼儿看见就把痰给吃了。 谁知那口痰就是能粘木头的东西。鱼却给吃了,那徒弟也再没学成用唾沫粘木料的本事。所以后来的木工干活都得从鱼肚子里去找粘木头的东西,就是现在用的鱼鳔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