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查看: 14947|回复: 92

讨论:古家具中的黄花黎和现代的黄花黎:(附故宫家具图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7 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有点悲哀,现代人,只认鬼脸的黄花黎。

其实鬼脸的黄花黎,在古代,是不及格的用材,是属于第4等的料。

这种料,是树的上部,分叉多的地方的小枝干。

而一等材,是树的中下部,笔直的那部份,这部分的纹理直纹多,带行云流水。

以上是胡德生老师在广州的讲座上的发言,具体的2等,3等材是如何介定,我要找到录象资料后才能分享。

现代,很少机会能见到1等材了,因为树干只要稍大些,都已经被砍伐清光。没机会等它长到1等材的标准。

反而,经常见到的是4等材,大家就以4等材来做鉴定的标准。

更且,说1等材不是黄,或者是越南的。

再更且,说超过30cm的,都不是海黄。


我还是比较相信一个在故宫摸黄花黎30多年的老头的话。毕竟,他在摸的时候,我们还刚刚降临这个世界。


学海无涯......大家分享.....

还有一点,如果你觉得自己是玩家具的,那一定要到故宫走走.......

[ Last edited by shangpin on 2007-12-9 at 09:44 ]
DSC06430.jpg
DSC0643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7 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讲资格,摆资历,能不能换点新的?

老的就是仙啊 ?

尊敬老人和相信老人是两马子事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7 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Originally posted by whgz2006 at 2007-12-7 21:08:
讲资格,摆资历,能不能换点新的?

老的就是仙啊 ?

尊敬老人和相信老人是两马子事情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7 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Originally posted by whgz2006 at 2007-12-7 21:08:
讲资格,摆资历,能不能换点新的?

老的就是仙啊 ?

尊敬老人和相信老人是两马子事情



能来点新的吗?每次都听不到你说知识,道理。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7 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有人说很多故宫里的黄花梨家具是越南黄花梨,还有的说这是为越南黄花梨正名,提高身价。一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是我想,传统的家具自有他内在的美,就摆在那,任世人去评吧。反正我相信王老和胡老师,相信古人的审美标准。
至于现在的家具用材,交通发达了,进口木材的渠道也多了,越黄同样有其欣赏的价值。可比起古人来,我们这一代缺失的太多,诚信、严谨等优良的传统倒是丢掉不少。

[ Last edited by 紫清剑 on 2007-12-7 at 22:39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7 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Originally posted by 紫清剑 at 2007-12-7 21:18:
有人说很多故宫里的黄花梨家具是越南黄花梨,还有的说这是为越南黄花梨正名,提高身价。一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是我想,传统的家具自有他内在的美,就摆在那,任世人去评吧。反正我相信王老,相信古人的审美标 ...





我发这个贴,纯粹是探讨,研究贴,希望大家能在一起研究,交流,共同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7 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国企单位的领导一旦下岗,往往是废物一个,为什么?天天不干活,最主要的脑力运动就是不断找出员工的毛病,尽快帮他快速发家致富。

[ Last edited by 沙漠的月亮 on 2007-12-7 at 21:31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7 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个人感觉海黄,相对来说料越大,鬼脸越少,料小的鬼脸反而多。
世上大料海黄多存的时候,人们还不知道它的价值,也就没有像现在这样,那么多行家和木友来做签定。现在知道它的珍贵了,存世的大料少了,能看到的多是小料,小料鬼脸多,所以,鬼脸反而成了签定海黄的一个标准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7 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以“鬼脸”来辨认海黄只是部分初学者或者对黄花黎认识不深的部分爱好者的偏好;

又或者海黄的“鬼脸”确实美丽,因此在论坛或书籍上的曝光率较高,导致辨认上将其作为共性特征来看待。

总之,是海黄就是海黄,尽管他没有“鬼脸”;不是就不是,不管它真的是有“鬼脸”,道上有真本事的高手还是不会弄错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7 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这现象并不奇怪,纯是从众(跟风)心理。比方我自己,本不喜欢越黄,直到现在还认为就材质讲,越黄不如红酸枝,但还是在越黄价格疯长的时候以高于酸枝几倍的价格买了一件自己并不十分喜欢的越黄家具。
      同样的大家(特别是行家)都知道所有木材都是地上第一节材质最好,但市场追求的却是有花纹的枝稍部位。“舍本求末”在这里体现的最充分。纠其原因,就是在当今黄花梨木材市场上鬼脸、虎皮纹等已经成为黄花梨的基本特征。大家追求枝稍、有疤疥的弯曲部位纹理就不足为奇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7 23:09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Originally posted by zitan at 2007-12-7 22:59:
这现象并不奇怪,纯是从众(跟风)心理。比方我自己,本不喜欢越黄,直到现在还认为就材质讲,越黄不如红酸枝,但还是在越黄价格疯长的时候以高于酸枝几倍的价格买了一件自己并不十分喜欢的越黄家具。
      同样 ...



学习了,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7 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Originally posted by 紫檀叶 at 2007-12-7 22:57:
以“鬼脸”来辨认海黄只是部分初学者或者对黄花黎认识不深的部分爱好者的偏好;

又或者海黄的“鬼脸”确实美丽,因此在论坛或书籍上的曝光率较高,导致辨认上将其作为共性特征来看待。

总之,是海黄就是海黄 ...



我觉得家具行业,就像电视剧《暗战》,心理战很厉害,现实中,有人懂,但偏说反,有人不懂,偏说正,都是为了利益去说话,哈哈,复杂的行业。

同时,也是利润高的行业。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7 23:18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长老说的十分在理,胡德生老师在广州的讲座上将黄花黎具体地分为1,2等,3等是一种客观和严谨的态度来讲述古人的审美标准和价值观,如果我们研究历史不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是十分幼稚可笑的。

     古人更看重木性,亦讲究协和,含蓄,儒雅;故在宫廷和官宦人家的黄花黎家具中,我们确实很少能看见现代人崇尚的美丽花纹;同样,我们也看到,在民间的黄花黎普通古家具中,由于实力不济等原因,2等,3等料的使用却比比皆是。

     当我们在研究文物时,常常会把一些本来就是很简单的事物复杂化了,原因是我们的心不“净”,太多的“杂念”干扰了我们的视角和思维方法;当然,还有我们的“修养”远不能和古人相提并论,看走眼,说错话就在所难免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7 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Originally posted by zitan at 2007-12-7 22:59:
这现象并不奇怪,纯是从众(跟风)心理。比方我自己,本不喜欢越黄,直到现在还认为就材质讲,越黄不如红酸枝,但还是在越黄价格疯长的时候以高于酸枝几倍的价格买了一件自己并不十分喜欢的越黄家具。
      同样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7 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就明清所用的黄花梨而言,我觉得有很大一部分出于越南(古代叫安南或者交趾),所以很多人怀疑侣明居收藏的黄花梨家具是越南黄花梨,另外一个,收藏界一般都说是黄花梨家具,不大在前面加产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手机版|Archiver|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 沪ICP备2022029664号 )

GMT+8, 2024-5-21 04:24 , Processed in 0.241068 second(s), 45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