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查看: 4916|回复: 31

对精品家具的评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8-4 04: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秀林工作室成立十几天来接待了200多人的来访,其中很多次很多朋友均提出了阅甫斋家具为何比其它厂家贵的问题,我和他们进行了交流与探讨。在这里我认为有必要从红木家具文化谈起,向大家汇报如下。
精品与合格品
玩玉的人们都有一个共识,好玉还要精雕细琢,正所谓“玉不琢不成器”。一块好玉其本身就价值不蜚,再加之名匠出神入化的精雕细琢,更是使其价格上翻几倍、十几倍,甚至更多。
一件精品家具首先体现在“造型优美,线条流畅,结构严谨,选材合理”上。其深厚的人文文化,出神入化的纹饰,精美的做工,独到的手艺,颜色和纹理的精美与统一性;根据家具部件所在部位要承受的外力及抗扭曲性上的定位,决定了一件家具的美观、实用、牢固;加之合理的榫卯结构,按家具美观与牢固性的要求用料的尺寸,再加上一些匠人已经被丢弃的特殊工艺,才形成了一件精品。(此工艺有些已失传上百年,只有少部分匠人传承了下来)精心细致地打磨(按传统工艺顺序打磨,有些厂家不会打磨,甚至边聊天边用砂纸打磨)。如果采用北方烫蜡工艺,那么所有制作上的问题就都会随着打磨的不到位而暴露出来,甚至把神韵、线条都打磨没了。精心细制的油饰(包括蜡活)既形成了材美而坚。。。逸我百年。
我们有些消费者只是单纯的重视材质,而忽视了型、艺和文化内涵。所以对精品家具缺少审美及对优秀匠人价值的认识。肯定一件红木家具,贵重木材的使用是不可缺少的,但它只是家具文化的载体,贵重木材的价值最终是体现在人文文化上的,否则也就失去了明清家具的意义。
在我以前发表过的“秀林草稿”一贴中介绍了,由于红木家具文化的普及和愿材料的匮乏,联合国关于资源问题的限制,贵重木材的闭关及木材的囤积使得木材价格上涨。当然也有当前物价的影响,更众所周知的原因就是今年红木厂家大量的增加,形成了在文革后继二十几年匠人的断代和缺少的情况下,使得只有会开木工机器,懂一点木工手艺的人及房屋木匠等等木工都被带入了红木业。因此近两年匠人工资随着整个社会的发展而要求提高。厂家为争夺手艺好的匠人更是加薪。实力雄厚的厂家为留住好匠人就要高薪,这种情况也带动了就业和手艺人的上进心。但一个好匠人不是一、二年就可以培养出来的。那么为了保持自己的品牌,有些企业就因此而加大了投入。
传统手艺的挖掘与恢复
有些企业家为了传承和挖掘明清家具文化及适应消费者的需求,采用了传统的烫蜡工艺及漆饰工艺,有的厂家还使用了鱼鳔。如南方伍炳亮先生为了保证家具的质量及木材的稳定性,家具制成后要经过风干、风化及破坏性工序,往家具上喷水,不出毛病才进行油饰,再上市。
我在网上发布了“使用鱼鳔”现场表演的帖子,就是要证明当今生产环境及气候不同,使用鳔胶费工、费料的展示。
夏季与冬季使用鱼鳔是要创造其使用气候和环境的,而且鱼鳔本身成本的增加也是不争的事实。
当然也有些其它原因。就以上几点,一个品牌家具的保存下来是极不容易的。它的投入可想而知。再加上专业设计人员的独到知识产权,这样的精品家具它本身的价值上是能和一般合格产品与掺假和那些粗制滥造的家具同日而语的吗?一分钱一分货是众所周知的道理,一件精品家具的价值空间是其它一般家具不可比的。
本文不代表任何厂家,也不针对任何厂家,只是对精品家具的一些评价。当然我门有一些企业家在为打造精品家具而努力着,市场将决定红木家具行业的走向,消费者不断提高对红木家具文化的认识程度,才是规范这一行业的主力军。
论点有误处望指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4 05:15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支持秀林老师关于精品家具的论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4 08:1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学习一下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4 08:13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ding xia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4 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这种帖才是好帖,要学会买东西,精典的一定是牢固的!豆腐渣工程拿到家里如何传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4 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顶!精华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4 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好!消费者的精品意识提高了,对红木家具厂家也是一种促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5 0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现在一些厂家既糟蹋东西,又蒙骗消费者.不久前看见一家在沈阳有点名气的厂家做的紫檀素圈椅,不仅造型别扭,而且还掺有大叶檀的料,就这么个东西居然高价卖出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5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秀林老师说得非常好!现在能做到您老说的太少了,现在的不少厂家很急功近利,很多为了省材料,怕耗工,省成本,拿有什么精品意识,因为买的人很多,所以他们也不在乎这个,我觉得,只有广大的爱好者,消费者都不断提高自身的认识和水平,抵制粗制滥造的行货,这样才是根本.但目前,我觉得扭转厂家这样的做法,比较难啊,哎,很多无知的消费者买回去使用,慢慢才发现问题,已经晚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6 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木秀于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6 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好贴,传家就得弄点精品的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6 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6 16:3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2 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988z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0-3 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支持秀林老师的好文。

过去一段时间,网络上出现对于精品家具排挤、诽议的导向,部分爱好者认为精品家具是高价和“忽悠”的代名词,不排除有部分人是别有用心,但受此影响,也导致部分爱好者对于家具的档次、定位、选择上产生了疑问和犹豫。

不可否认,在消费领域,每一个行当都会有高端的产品和中低端的产品,适合不同层次的消费者,小至化妆品、手表、服饰,大致汽车、家具,概莫如是,真正的品牌建立是需要经得起时间和消费者的考验,或许今天我只买得起普通的电子表,但这个并不阻碍我对名牌手表的喜欢和研究,或总有一天时来运转,我们也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名表,好在那里,有何特别之处等等,从而避免走不必要的弯路。。。。。。家具的购藏又何不如此?
   当然。道理这样讲是对的,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却又遇到许多问题,毕竟,手表历经百年发展,档次分明,各品牌价格之下,已经得到消费者的认同。但是,家具在新中国成立后,也只是在近20年逐渐发展起来,大部分作坊之间,从立厂生产到品牌树立,往往还只是近10年8年的事情。例如,我怎么知道这个“名牌”之下,是否名不副实?是否真的就物有所值?。。。。更何况大部分爱好者对古典家具知识一知半解的情况下,这些常常成为了购藏家具的心理负担和实际障碍。所以,谨慎起见,有的爱好者就只有看价钱论事,心理上的安慰或来自于,就算同是是“吃药”,起码这价格低廉的“药费”比价高昂的“药费”,损失会更少。。。。。

   在本人的收藏历程中深刻的体会到,“不怕买贵、就怕买错”的铭言,我就曾经亲自遇到过早年购买,价高艺绝的精品品牌家具的爱好者,就算是现在厂家肯出高价回收手上的藏品,其亦不肯出让;但同时期购买的廉价(大陆货色),现在找人原价转让,还甚是艰难。。。。。
     窃以为,目前市场状况,是龙蛇混杂之下,精品家具的品牌尚不够卓著,还有待建立完善。仍不可否认的是,有部分上扛着品牌,下做着苟且行径的厂家,如此,就让人真假莫辨,莫衷一是。。。。
    选购古典家具,除了口碑相传外,还真找不到最为合适捷径,归根到底还是要提升自己的鉴赏、审美、知识水平,正如秀林老师所述,要对造型、用材、工艺、后期处理、甚至信誉等等考量(当然,骨灰级的玩家都有自己的成功经验和途径)。总之,一分钱、一分货,只有买错的,没有卖错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手机版|Archiver|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 沪ICP备2022029664号 )

GMT+8, 2024-6-5 19:04 , Processed in 0.175643 second(s), 44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