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楼主: eddie2008

林海微澜:龙顺成 (连载故事、每周日更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18 23:56 | 显示全部楼层
麒麟网认证商铺人气宝典
{:soso_e16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21 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麒麟网认证商铺人气宝典
{:soso_e142:}精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25 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麒麟网认证商铺人气宝典
  【按照计划经济的要求,这时的生产企业完完全全成为了外贸公司的生产车间,外贸公司有驻厂员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长期驻厂监督生产,公司负责提供木材原料,指定款式,获得产品,对外出口与结汇,生产厂家在统购统销的大环境之下埋头生产,完全依附于外贸企业。】
随着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开始的对内搞活与对外开放,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的行政藩篱被逐渐打破。1984年,北京市硬木家具厂与位于东四的“中式家具修理厂”合并改名为“北京市中式家具厂”,1987年注册了“龙顺成”商标。开始自主对外出口销售,参加一年两度的广州出口交易会。从计划经济年代的埋头生产走向销售的前台,直接面对客户。
1993年元月,老字号“龙顺成”恢复,改名为“北京市龙顺成中式家具厂”。从王木匠于前清同治初年开办“龙顺”作坊,百年老字号“龙顺成”历经四代,成为“京作”硬木家具生产和制作技艺传承最集中的地方。
这就是龙顺成的大致历史。
说到这里,就得好好提一提龙顺成的看家本事:京作。
这京作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严格意义上的京作,指的是诞生于北京皇城的硬木家具制作技艺。京作形成于明清时期,至今的历史已经有三、四百年左右,是中国硬木家具的主要流派与代表,如同景德镇的官窑瓷器,京作家具是中国传统家具中的“官坊”制作的“官作”,“官制”,“官器”。
北京,作为横跨明清汉满两族两个朝代的皇城,当时在宫廷内设立有专门制造宫廷御用家具器物的机构。明朝的时候这个机构叫做“御用监”,到了清代称为“造办处”。在那个“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封建年代,来自全国各地的能工巧匠们济济一堂地汇聚于此,为宫廷的设施、摆饰需要精心制作各式各样的木工活计,这些工艺精良,结构严密,件件珍贵的工艺品,是劳动人民非凡的艺术创造力的结晶。
这其中的“京作”硬木家具制作技艺是在明、清宫廷家具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27 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麒麟网认证商铺人气宝典

谢谢抬爱。
今天的龙顺成,已经式微许久了。
所以能够相对客观地去了解其曾经“我花开后百花杀”的“辉煌”过去,这是共和国时代的文化奇迹,也是中华历史的不幸。
徒把金戈挽落晖,南冠无奈北风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3-29 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麒麟网认证商铺人气宝典
eddie2008 发表于 2012-3-27 20:53
谢谢抬爱。
今天的龙顺成,已经式微许久了。
所以能够相对客观地去了解其曾经“我花开后百花杀”的“辉 ...

:hello好在有先生您慢漫道来,使我等可以细品其中原由,在历史长河中,有好多先贤的作品都随风而逝,留下几许,希望每周都可拜读先生大作,清雅安逸,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1 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猪仔爸爸 发表于 2012-3-29 09:40
好在有先生您慢漫道来,使我等可以细品其中原由,在历史长河中,有好多先贤的作品都随风而逝,留下几许 ...

谢谢抬爱,惶恐中。
关于龙顺成,在下做的不过雪中送炭。
曾经的辉煌已成过去,未来的光明,在黑暗中找寻。
顺便说一句,如今的龙顺成依然还是国企,东家名头颇巨,旗下冠名的篮球队,刚刚破天荒地拿了CBA总冠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1 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其中的“京作”硬木家具制作技艺是在明、清宫廷家具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俗话说一样米养百种人。虽然都是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紫禁城里孤家寡人天下唯一的真龙天子的审美趣好,还是有许多与众不同的特别的。比如说:宫廷家具,因为使用场所的宽大恢宏,所以非常讲究厚重的造型,庞大的体态,注重家具器物的陈设效果。在纹饰上,满清宫廷家具吸收了上古夏商周三代古青铜器和汉代石刻造型艺术的有机营养,并将各种龙凤与瑞兽纹样巧妙地装饰于家具外表,广泛使用祥瑞与宗教文化题材,形成了具有雍容、大气、绚丽、豪华、繁缛的富贵气象的“京作”硬木家具风格。
关于京作家具中博古纹饰的大面积使用,一个主要的原因,是雍正与乾隆时期的文字狱。
因为文字狱的寒蝉效应,当时的读书人为了避免成为殃及池鱼,对时政时事避犹不及,雍乾朝的天下文人们纷纷以上古器物作为治学研究对象,导致考据学盛行,一时间对汉玉唐彩宋瓷元青花的关注达到空前的繁荣,人气最盛的当属青铜器与玉器。自然而然地,博古纹饰就成为了那个年代的主流审美标签。
京作硬木家具制作的鼎盛时期是史称康乾盛世的十七世纪下半叶到十八世纪,尤其是在自号“十全老人”的乾隆在位六十年期间,因为用工用料的不厌其精,不计其贵,不嫌其繁,使京作硬木家具的制作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雍正乾隆两朝皇帝都留下了为数不少的关于家具器物制作的谕旨,谕旨中的内容充分地显示了两位帝王对制作细节的挑剔与用工选料的严谨。随着号称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在乾隆年间完成修造,紫禁城宫中各处殿堂家具也逐渐齐备,到了乾隆以后的嘉庆、道光年代,清宫造办处制作家具的活计大幅度减少,宫廷中的许多工匠为了生活,逐渐流落于民间,开办木器作坊,自谋生路。这些匠人作坊大部分集中在京城东南角的贫瘠之地,清朝末年时的地名叫做铁香炉,这是后来鲁班馆胡同一带的前身。民国二十二年《北平地名典》上称鲁班馆,纪念光绪后期一众瓦木工匠与店铺商家集资兴建的鲁班师傅的香火去处鲁班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1 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eddie2008 发表于 2012-4-1 21:28
谢谢抬爱,惶恐中。
关于龙顺成,在下做的不过雪中送炭。
曾经的辉煌已成过去,未来的光明,在黑暗中找 ...

:hello北京队打得好过广东队,先生也是爱球之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1 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e142:}又有古仔听,又増长知识,多谢先生找资料,以前只听过雍正粉彩大名,现在对木器上心才知雍正时期木器也一样出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9 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民国二十二年《北平地名典》上称鲁班馆,纪念光绪后期一众瓦木工匠与店铺商家集资兴建的鲁班师傅的香火去处鲁班庙。】
京作的诞生,大致上就是这么一个过程,准确地理解,严格意义上的京作,有深厚的宫廷背景,从明到清,是在北京地域制作的以宫廷为服务对象的木作。拱卫宫廷的高高的红墙,是京作历史与京作制作上不可磨灭的深深的印记,这得天独厚的印记,有着独享尊荣的唯一。天圆地方,一统中央。这中央的央,内外之别,是高高的红墙。
如果严格地考究京作形成的历史过程,明王朝的“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把南京也算在内。因为朱明王朝有两京一十三行省的行政区域划分,南京北京都是明王朝的京,南北直隶,有历史形成的经济与政治必然性。而在两京一十三行省的明王朝时代专司宫廷制作的御用监,有浓厚的苏浙木作背景,其中最负盛名者当属设计并主持营造了明故宫皇城正门承天门的苏州工匠蒯祥。这承天门是旧称,这座造型宏伟,气派非凡的建筑物,现在的名字叫做:天安门。
但即便是历史上曾有两京一十三行省的客观存在,朱明王朝的中央与核心从永乐皇帝于1421年迁都北京开始就牢牢地坚定于燕山脚下。明朝中后期的南京,更大程度上只是存在一个影子内阁。到了1644年以后进入满清时代,南直隶就正式地走向终结了,北京由此而成为天下独一无二的“京”。而且京作宫廷木作的巅峰时期是毫无争议的康雍乾三朝,尤其是在康熙平定四海以后的雍正与乾隆时期(十八世纪)。满清宫廷档案中清楚地记录着雍正时期宫廷造办处从浙江宁波与广东广州甄选能工巧匠进京承揽木作活计,至于雍正与乾隆皇帝在位期间关于木作要求的朱批谕旨更是实证多多。如果说评断家具的三个主要考虑因素是型、材、艺的话,京作工艺的源头是传统苏浙工匠与借沿海之地利的广东工匠,但造型与材料选择方面就完完全全是承上之意的“迎合”了。《资治通鉴》中有这么几句话:“吴王好剑客,百姓多创瘢;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诚哉斯言,这同样也适用于比《资治通鉴》晚生了好几百年的明清京作家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16 19: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严格意义上的京作,在选料上有非常苛刻的要求,这就是:硬木。
什么叫硬木?
硬木,顾名思义,当然是比较硬的木头。制作京作家具的主要材料是产于南亚与东南亚中南半岛一带的珍贵的优质木材。因为生长周期漫长,质地坚硬致密,所以泛称“硬木”。硬木多有优雅的自然色彩和奇特的纹理花纹。比较常用的有:
(1)       紫檀木
紫檀木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名贵木材,关于紫檀,从前的说法是“来自南洋,我国的湖广,云贵也有少量出产”。紫檀材质致密坚硬,密度较大,入水则沉,色调呈紫黑似犀角色,纹理纤细浮动,有不规则的牛毛纹,微有芳香。按照从前的分法,紫檀有牛角紫檀、金星紫檀、鸡血紫檀、花梨紫檀。牛角紫檀材质缜密,几乎不见棕眼,日久使用生成包浆后有如同牛角一般的外观;金星紫檀质地细润光腻,色泽黑紫,做成器物,古朴沉穆,尤其适于精雕细刻;鸡血紫檀其色暗紫带红,饱满浓重,质地细腻有油性,临近边材部位常有暗朱红色斑,奇趣可观;花梨紫檀棕眼粗大,略有绞曲,质地较其他紫檀粗。紫檀又有新老之分,新者色红,老者色紫,水浸老者不掉色,新者掉色。
(2)       黄花梨
黄花梨,主要产于海南岛及东南亚的热带,木色从橙黄到紫赤都有,质地坚硬,纹理清晰美观,有悦人的香气。锯解时,芳香四溢,有大材,是明及清前期家具的主要材料,清中期以后材料来源已匮乏,很少使用。
(3)       花梨木
花梨木古说产于广东、广西,但数量不多,早在唐代的《本草拾遗》中就有记载。《博物要览》说:花梨产交(交趾)广(广东、广西)溪峒,一名花榈树,叶如梨而无花实,木色红紫,而肌理细腻,可作器具、桌、椅、文房诸具。
花梨木色泽不静不喧,纹理若隐若现,行若流云,有的形若鬼面,有的纹类狸斑;木结圆晕如钱,大小相错,“老者纹拳曲,嫩者纹直,其节花者佳”,极为美观,是制作“京作”硬木家具的主要材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23 17:26 | 显示全部楼层
(4)鸡翅木
鸡翅木又称杞梓木、鸂鶒木,也是贵重木材,出产在西蕃。我国广东、海南也产此木。鸡翅木质地坚硬,南方工匠有“木里含砂石”之说,破料时常常打锯,所以也叫它“砂石木”。鸡翅木的纹理、色调比较特殊,受光照的影响而产生变化,有暗红色,也有更重些的紫褐色,即北京木工所谓的新老之别:新的木质粗糙,紫黑相间,纹理不清;老的纹理细腻,有紫褐色深浅变化,而且有光泽,如同鸂鶒鸟的羽毛一般漂亮,新鸡翅木木质粗糙,紫黑相间,纹理混浊不清,且呆滞缺少变化。
            5酸枝木
隶属豆科,黄檀属,由于新切面有特别的酸香气,故俗称之为酸枝。从前的叫法是红木。主要来自中南半岛的热带地区。
酸枝作为硬木木材,是有历史渊源的。清中期以来,紫檀和黄花梨的来源日渐枯竭,来自南洋一带的进口木材开始成为主角。酸枝在当时别称“紫榆”,因为解料时有酸香气,广东称之为“酸枝”,而切面颜色大多为枣红色,北方的泛称为“红木”。清代江藩《舟车闻见录》有记载:“紫榆来自海舶,似紫檀,无蟹爪纹,刳之其臭如醋,故一名‘酸枝’。”酸枝木按照色泽可以分为红酸枝,黑酸枝,白酸枝。红酸枝木的木质坚挺,仅次于紫檀,优于花梨、鸡翅。
严格意义上的京作,是不能不强调硬木材质的选料要求的。
明清以前,中华历史上也有各个朝代的“京”,北宋的都城汴梁,如今的开封,当年就
叫“东京”,唐朝的长安城,也号称“帝京”,“京师”。传统意义的“京”,指的是首都,都城。到了明王朝,因为开国皇帝朱元璋最初定都的地方是应天府,古称金陵,今名南京,后来的永乐皇帝朱棣夺了亲侄子建文帝的天下迁都北京,于是才有大明王朝的两京一十三行省。
严格意义上的家具京作,从明王朝的北京开始。
为什么要这么说?理由何在?
因为这以前的宫廷家具,主要是柴木质地的漆作。简单地理解:硬木不是主流。硬木家具的真正风行并成为高端代表,始于明朝。明朝的宫廷家具历史,标志着柴木漆作向硬木制作的过渡,到了满清的康雍乾时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历史顶峰。乾隆以后,随着满清国力的衰败,宫廷制作的水准与要求也逐渐退而求其次,巅峰不再。所以,京作家具与硬木是密不可分的。这一点从王世襄先生为龙顺成的题字中也可见一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4-29 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京作家具与硬木是密不可分的。这一点从王世襄先生为龙顺成的题字中也可见一斑。】
根据龙顺成当时的厂长胡文仲先生的回忆,襄老在1999年为龙顺成题字的时候,真迹是:龙顺成硬木家具厂。说起当年的情景,胡厂长颇有感触:老一辈的文人,就是有这么一种坚持。明明知道如今的龙顺成全名是“北京市龙顺成中式家具厂”,老人家就是不肯写“中式”二字,为郑重其事,王世襄先生还不惜扫兴地婉拒了现场题字,坚持要一个人心平气和,凝神静心,把这几个字好好地书写下来。
这大概算是一种硬木情结,但更深一层探讨的话,更是一种对历史文化典故的尊重。严格意义上的京作家具,载体就是硬木。从明到清,就是一个京作硬木家具从雏形到瓜熟蒂落的过程。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硬木记载,可以上溯到晋代崔豹的《古今注·草木》:紫旃木,出扶南。色紫,亦谓之紫檀。
扶南,中南半岛古国。又作夫南、跋南,意为“山岳”。辖境约相当于如今柬埔寨以及老挝南部、越南南部和泰国东南部一带。公元一世纪建国,与中国联系密切。三世纪初,扶南王范蔓向外扩张,势力达马来半岛。三国时期,其国王范旃遣使至吴,吴亦派康泰、朱应出使其国,此后两国来往频繁。七世纪中叶,扶南为北方属国真腊所灭。
说来凑巧,这崔豹是渔阳人士,晋代的渔阳,位置在如今的北京市密云县西南,可以说也是个老北京。
唐宋元明清,历史上关于使用紫檀的记录良多,因为年代久远,迄今为止在中华大陆还没有唐宋朝代的紫檀制作实物作为佐证。一衣带水的东瀛日本倒是存留有数件
花梨的历史记载,最早见于唐代陈藏器的《本草拾遗》(唐中叶开元二十九年成书,公元741年):花榈(一说榈木)出安南及海南,用作床几,似紫檀而色赤,性坚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13 09:31 | 显示全部楼层
【花榈(一说榈木)出安南及海南,用作床几,似紫檀而色赤,性坚好。】
在中国历史上,最初是没有“黄花梨”或者“黄花黎”这样的称呼的。从目前所能够查找到的历史文献中了解,只有“榈木”、“花榈”、“花梨”、“花黎”以及“花狸”等几个不尽相同的说法。无一例外的,前缀都欠缺一个“黄”。《本草拾遗》以后,关于花梨的记载主要有:
宋 赵汝适《诸番志》(南宋宝庆元年成书(公元1225年)):海南,汉朱崖、儋耳也。……四郡凡十一县,悉隶广南。西路环拱黎母山,黎獠蟠踞其中,有生黎、熟黎之别。土产沉香……青桂木、花黎木、海梅脂之属。

明 曹昭《格古要论》(明初期洪武二十一年成书(公元1388年)。后来由王佐在明中前期的天顺三年(公元1459年)增补为十三卷,题为《新增格古要论》):花梨出南番广东,紫红色,与降真香相似,亦有香,其花有鬼面者可爱,花粗而淡者低。

明 黄省曾《西洋朝贡典录》(公元1520年)卷上“占城国第一”:其贡物:象牙、犀牛角、犀、孔雀、孔雀尾、橘皮抹身香、龙脑、薰衣香、金银香、奇南香、土降香、檀香、柏木、烧辟香、花黎木、乌木、苏木、花藤香、芜蔓番纱、红印花布、油红绵布、白绵布、乌绵布、圆壁花布、花红边缦、杂色缦、番花手巾、番花手帕、兜罗绵被、洗白布泥。

同上,卷中“暹罗国第十”:多花梨木、黄蜡……。

同上,卷中“溜山国第十四”:凡为杯,以椰子为腹,花梨为跗。

明 顾岕《海槎余录》(明中后期嘉靖庚子年成书(公元1540年)):花梨木、鸡翅木、土苏木皆产于黎山中,取之必由黎人,外人不识路径,不能寻取,黎众亦不相容耳。又产各种香,黎人不解取,必外人机警而在内行商久惯者解取之。尝询其法于此辈,曰当七八月晴霁,遍山寻视,见大小木千百皆凋悴,其中必有香凝结。乘更月扬辉探视之,则香透林而起,用草系记取之。大率林木凋悴,以香气触之故耳。其香美恶种数甚多,一由原木质理粗细,非香自为之种别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5-13 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顶起、、、{:soso_e182:}{:soso_e18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手机版|Archiver|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 沪ICP备2022029664号 )

GMT+8, 2024-6-9 16:28 , Processed in 0.179517 second(s), 40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