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楼主: Eddie

[观点理论] 林海微澜:黄花梨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21 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原帖由 埃迪2008 于 2009-6-20 23:58 发表

谢谢阁下的评点。
窃以为这个方法的重复性未必可靠。
比如:薄片的厚度几多?薄片的方向性如何界定?
木材是有方向性的。
其次,靠近外表的木材与靠近中芯的木材在性能上有着明显的区别。天然生长的木料不是兰 ...


谢谢老师讲解分析,这是我最近从仙游听到的讲法,也没有亲眼所见,道听途说而已,不代表我已经认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1 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专业贴,,,帮顶:50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1 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好帖再顶一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1 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学习。。。顶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1 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学习了!!!   :48g :48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1 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原帖由 埃迪2008 于 2009-6-21 00:17 发表


谢谢阁下的跨刀。海黄的公母之分,在下以为是一种民间的俗称,不是科学的认识。

倒不是海黄有公母之分,而是两种木材分别被称为花梨公(学名“海南黄檀”,拉丁文学名为Dalbergia hainanensis Merr. et Chun)和花梨母(学名“降香黄檀”,拉丁文学名为Dalbergia odorifera T. Chen),这样就导致有人认为海黄有公母之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1 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古代黄花梨家具用材来源我想应该来自海南和越南,但海南黄花梨和越南黄花梨是不是同一个树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还有一个需要指出的问题,林科院的材质鉴定书中,涉及黄花梨以外的材质鉴定结论,一般给出树种,比如檀香紫檀或者交趾黄檀,但对于黄花梨的鉴定结论只给出香枝木,同时矛盾的地方,在红木国标里的香枝木类下只有一个树种,降香黄檀。我个人的推测是海南黄花梨和越南黄花梨的近似程度应该超过了种与亚种的关系,很可能是种与变种的关系(甚至更接近)。本来现在的染色体分类学很发达,给出明确的结论应该不难,但是一直没有明确定论,可能是以上原因。据同时观察过这两种植物的白发版主讲,海黄和越黄的花颜色有点不同,其它非常相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1 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帮手顶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2 19:24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boss :bos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2 19:28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不错的阐述,看了上面的论述,同样想起了麒麟网的一个老朋友jigel,
不知他看贴后是何感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2 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原帖由 埃迪2008 于 2009-6-22 14:34 发表


谢谢兄台的关注与评点。
反倒觉得,清皇室的后继门房以及门房的助理或鞍前马后者正在想方设法地把黄花梨往爱新觉罗身上扯。
一品侍中,虎子唾壶。
应该是把海南黄花梨往爱新觉罗身上扯,虽然从头到未海和越都没分清过!说你是你就是,不是也是,说你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lo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8 09:02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48g :48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8 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排队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8 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6-28 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埃迪2008坛友不只是喜欢汽车、家具,还该是杂文的高手。
引经据典,雄辩滔滔,又入乎其微,出乎其博。
每发妙语,觉得出乃随性而言,即兴而发。
文理有章,谨而不诒,读者顺风而下,乘兴而起。
文字、传统、文化底蕴扎实深厚。

有时间多交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手机版|Archiver|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 沪ICP备2022029664号 )

GMT+8, 2024-6-11 05:30 , Processed in 0.166330 second(s), 38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