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楼主: 天姥粤人

[观点理论] 也说传统(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4-9 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9 17:54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立石散人 发表于 2013-4-9 13:32
创新是需要底蕴的,中国古典家具的根在传统文化中,明清乃至民国,之所以有传统家具的不断创新发展,是因为 ...

赞同:hell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9 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传统是什么?
      传统是材料?传统是形制?传统是工艺?传统是文化?
      如果拆开来看,我只认同传统是工艺这一条,外加半个材料.
高仿是什么?
      高仿无非是满足占有图册上的实物欲望而已.连画案前都不知道配什么坐具,南官?四出头?拟或灯挂?这是我们这代高仿追求者的悲哀,也是对贩卖高仿者的极大嘲讽!
      书箱就是鞋柜,罗汉床就是跟老婆吵架时的避难所,禅椅就是摆放CD等的搁物架,这些高仿的东西是如此深入我们的大脑,却与我们的生活格格不入
   管他什么鬼东西,一只要是红木,二只要是书上的形状,我们都以为是古典是经典,我们就自豪并为此掏出银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9 19:22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晋熙山人 发表于 2013-4-9 18:17
传统是什么?
      传统是材料?传统是形制?传统是工艺?传统是文化?
      如果拆开来看,我只认同传统是工 ...

写实。:48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9 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本帖最后由 天姥粤人 于 2013-4-9 19:34 编辑
晋熙山人 发表于 2013-4-9 18:17
传统是什么?
      传统是材料?传统是形制?传统是工艺?传统是文化?
      如果拆开来看,我只认同传统是工 ...

    【书箱就是鞋柜,罗汉床就是跟老婆吵架时的避难所,禅椅就是摆放CD等的搁物架,这些高仿的东西是如此深入我们的大脑,却与我们的生活格格不入。】兄台之言淋漓尽致,这确实是时代的悲哀。
    我个人以为,于传统家具本身而言,值得传承的传统有二:其一为科学的结构(框架结构、榫卯结构);其二为家具上体现的华夏文明。
    兄台把材料列为半个传统,也说得过去——传统用材。
    选择传统家具,不如说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选择了一种准备延续子孙的家族文化。
    在《也说传统(二)》中我曾用茶举例:【......茶,亦为源于中国本土的传统文化之精华。经千百年的物种更替,制作工艺改进,冲饮习惯变更,所用茶具更替,《茶经》、《茶录》中的很多记载早已成为历史,惟有茶之精髓——品,却于沧海桑田中传承。家具,亦应如此。】。依兄台看来我们对于传统家具的感觉是否有很多相似之处。
    兄台所数之怪现象,虽为焚琴煮鹤之举,却是相当一部分红木家具消费者的常态。 当没有能力改变这些时,我们可以选择无言,也可以选择呐喊。
    能以一篇混沌文字,引来兄台精彩发言,余愿足矣。



点评

您过誉了.我这属于插播广告,您精彩继续  发表于 2013-4-9 19:5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9 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走进传统家具店里,到处是雷同的几个式样,如出一辙,业界就是“按图索骥”复制家具。当今的社会并非几百年前的农耕文明时代,现在建筑改变了,人的生活方式改变了,我们怎么去适应时代?传统需要传承,正如楼主所言:在传统中扬什么,弃什么?作为爱好者和业界是思考的时候了。难道要让我们子孙后代来评判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9 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晋熙山人 发表于 2013-4-9 18:17
传统是什么?
      传统是材料?传统是形制?传统是工艺?传统是文化?
      如果拆开来看,我只认同传统是工 ...

看破世流,一针见血!:54g在当代,附庸风雅都谈不上了,因为我们不知道“风雅”为何物,“附庸”都找不到屁股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9 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我个人喜欢传统家具,但不认同传统就是全数照搬;一直不认同为创新而舍弃结构的合理性,但不认为创新是异端邪说。  ----   认同此观点!但认为创新是要在理解原款的基础提升的。而很多人所谓的创新,是在把握不了原款形韵的前提下,美其名曰创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9 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大地飞 发表于 2013-4-9 19:57
走进传统家具店里,到处是雷同的几个式样,如出一辙,业界就是“按图索骥”复制家具。当今的社会并非几百年 ...

谢谢大地兄的精彩点评。
我过去一直困惑,为什么传统家具中的精华在现代仿品中面目全非,而家具用材却被弘扬到如此价位。
当我真正进入业界后才恍然:材料是最直接也是最容易被传承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9 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thinker 发表于 2013-4-9 20:53
我个人喜欢传统家具,但不认同传统就是全数照搬;一直不认同为创新而舍弃结构的合理性,但不认为创新是异端 ...

是的,我喜欢传统家具。当初正是因为没有能力把所有喜欢的家具搬到自己身边才把自己搬到了行业中。
但是,当我面对一些把老字号吃垮后又去其他企业传道、授业的专家们。我的心中充满困惑。
他们是传统的卫道士,同时又是精品的障碍。
当家具某个部位做得与他们见过的家具不一样时,他们是传统的。
当家具制作工艺超出他们的认知时,他们又是百般刁难的。
夜路走多了遇到鬼不奇怪,但是鬼多了就难免会生出打鬼的念头。
这就是我写这个系列文字的初衷。
我倾向于工艺上的突破,但不排斥器型上的创新。
毕竟我们这个时代特有的生活条件和生活习惯,与几百年前已有很大不同。在器型上稍作改进以适应现代生活是必要的。
兄台所说【创新是要在理解原款的基础提升的。】我非常认同。创新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如果无法望其项背,也不必勉为其难。

点评

很认同!  发表于 2013-4-10 10:3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9 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主张红木家具的设计必须顺应时代,创新求变。当然,变不等于没有基础,不着边际的突变。不能变得面目全非,而要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要保持中国特有的文化内涵和气质。首先在格式上要符合现代家居的环境格调。现代生活的快节奏,更需要家具的简洁和明快。其次,功能上强调以人为本,注重人体工学,追求适用舒适,而不是单纯的仿古摆设。一味仿制复古,泥古不前,其结果只会走进亦步亦窄的劲瓶。

点评

同意兄的观点  发表于 2013-4-10 10: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9 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传统、文化、传承——
这些连大学生看起来都有点高深的词汇,试问一下,现在读书的学子们,数、理、化或许都不错,英语甚至讲的比汉语都要流利,但是,说到传统、文化、传承.......有几个人有概念?

在中国往往许多事情都让人莫名其妙的,制作——古典家具、紫砂壶、茶叶、刺绣、瓷器等行当的工手或老板,你尽管去看看,现在有几个是有文化的?或许职称很高,但是,文化水平普遍都不高,往往许多都是“民工”出身,然后投入到这个行当,然后按部就班干活,然后就略有名气,然后就成为大师.....
然后,因为他们从事的是“文化产业”,就自然而然地、顺理成章地成为“文化的代表”!
然后,一大帮很有文化的文化人,就觉得那个玩意真有文化,是文化的载体,群起而追之,大把掏钱买;然后,没有文化的各种老板,也觉得拥有了这玩意就代表了有文化,更加的疯狂追捧{:soso_e1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9 23:4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然后,各行当生意越做越好,供不应求,反倒没有人像以往那样认真干活了
反正不愁卖,做都做不来,后面一堆人在排队轮候,谁还会静下心来?谁还会认真仔细?谁还会想着改良或创新?
所以,近些年,紫砂壶越做越矫情,被市场和各式各样的“收藏家”、“爱好者”牵着鼻子走,市场喜欢什么就做什么,一味的迎合市场口味,一味的出成品换钱,越改良,越感不堪,没法看........
家具——有不同,也有相同之处!{:soso_e1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9 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天姥粤人 发表于 2013-4-9 23:08
是的,我喜欢传统家具。当初正是因为没有能力把所有喜欢的家具搬到自己身边才把自己搬到了行业中。
但是 ...

“工艺上的突破”说得好!有了砂纸,没必要非得强迫我用节节草来打磨吧。那已经成为历史了。包括雕刻机的出现,总不能视而不见吧。顺便说说题外话:机雕手工雕之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并不是特别重要,重要的是使用者。在我看来,雕刻机与那雕刻师傅使用的100多把刻刀没什么区别,人们最终看的是结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9 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对传统、文化、传承——没有认真研究,没有很好地领悟,没有扎实的基础,没有静心的修为,潜心的研究,不具备较好的美学造旨......
结果——不是生搬硬套,就是张冠李戴,又或者粗浅的自以为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手机版|Archiver|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 沪ICP备2022029664号 )

GMT+8, 2024-6-21 10:02 , Processed in 0.134423 second(s), 4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