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查看: 4015|回复: 48

[交流咨询] 百家争鸣之-----论道生漆(京文杰古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22 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进一步完善家具古典家具空间结构,自然曲线变化,弧形变换,线脚修饰等等进入瓶颈期,数十图纸的修改停滞不前,灵感手感内心皆不能解决眼观不足,经过数日苦苦思索,奋想延续近期下图快感已不能,更进一步的整体搭配和谐相得益彰亦需等待对古典家具文化更深层次的理解,懊恼溃败之余,亦想千年古典文化之深邃,尚不是仅凭一腔热情就可延续读懂参透,不断的学习与文化的积累协同实践或能有一定几率走的更远,感悟的更好。想起王老研究明清家具的三步真言“参阅文献,阅览实物,实践”,自己这三步走的尚早,待之后的人生继续走下去,来完成自己心愿。放下心中困扰,与论坛同好交流一下心中困惑,期待在百家争鸣之余,愚弟从众位前辈交谈中得到启发,帖子中所发纯属个人于己的浅识,有错请指正,有错才有正,谢谢同好踊跃交流。
            抛砖引玉论生漆,愚弟先行废言几句;漆与蜡之别,印象之中08年才有亲眼目睹,之前数年挣扎在漆器高人的聘请,生漆的寻漆,调漆,熬漆,莫名的吃漆(普通话应解释为生漆在罩漆后某一部位黯淡无光,漆层肤浅),漆层持久度,与漆层亮度上。07偶然听一大雅之士开口伍氏,闭口阅家,言中吐露烫蜡技艺,顿感稀奇,观其高谈对伍阅神往之余亦对小坊那下颚微斜之隐晦表情,颇受打击,总监之职颇与井底之蛙无异。弓腰弯背礼送大雅昂首离去,遂小跑进舍开电脑,输大号,狂开数篇搜索,纵览百章评论解说,哑口无言。伍阅对中式文化的理解,诠释,运用,已超出我脑海中以地域看全国的狭隘认识,犹如无知孩童亦不为过,汗颜之至。翌日,忽悠某领导,公费进京观摩学习,为企业发展高谈阔论云云,某欣然应约。打点行包启程,进京。初入阅偏僻陋室问价回复皆是海黄器物,信手一问百万级,实话;呆了!淡定中尽力平复心情,买回研究心愿已死,机会来之不易,看吧!也许是海黄之气,亦或是百万之重,其中的烫蜡技艺对我视觉冲击影响很大。赶赴伍氏之时,恰逢店员打点千万家具发往内蒙,遂放肆观摩,有问必答,感慨万分,大家风范毕现!观摩完毕与某低头交耳“这烫蜡水平跟做生漆表象一致之余,尚清透圆润,确实厉害”离去之时髪一事后每每自嘲的笑话,见似熟客一老一中年登门,问店员回答;马未都,作家海岩。我与某不约对视,看懂眼神”没听过,不认识,不是大师,走人“,丢人之至啊。回坊之后,委托好友以私人情谊邀请某来做烫蜡并与之匹配的刮磨技艺,烫蜡正式落入流程之中。之后往复数次北京,广州,细看伍氏依据私人浅见是生漆的特殊处理方式,亦进行了数久的研究,终不得要领。偶然在木料进出口贸易中与广东好友交谈中,得知伍氏有其独到的风化与之外观匹配,敬佩之余,唏嘘不已,我等偏安一隅浅识,难忘其项背。
           某一段时间生漆的研究,因原工作地,传统技艺也属于国家非遗,并有与之匹配的生漆也是非常讲究,建厂达数十年,故对生漆也有一份见地,也阅历很多北方古老生漆家具,并有工厂库存几年,几十年的旧家具,纷纷做过对比,有一些个人浅识。传统工艺的生漆家具在北方占据的比重非常之大,生漆年代久远后与家具构件完美结合一体,留下似有似无的漆层与木质互应产生包浆。并不是很多报刊所言,烫蜡是北方的主要工艺,烫蜡占有主导地位,并产生包浆。而生漆的包容性,在近几十年生产的花梨木,酸枝木家具,随着其浅棕漆色褪去后,透过遗留透明的圆润漆层与漆层下硬木家具自身的光感相结合,发出柔和细腻的饱满感,以个人浅见,比烫蜡有过之而无不及。烫蜡对花梨木等油性,硬度略差的硬木家具,其可被吸收性,怕水,怕高温等缺点,表露无遗。毕竟现在高端硬木家具以非普通人所能得,或想的而难得,为何不能转变一下观点,让生漆在北方古典家具中发挥其更大的作用呢,毕竟材料与工艺的最佳配置才是最合理的,单纯的因为不太现实的观点而放弃最美感的修饰技艺,个人感觉很有一些不是而是的遗憾!北方的冬季地暖,也会给烫蜡的硬木产生更多的考验,其木孔的开放性,不能像生漆的半封闭让硬木对环境变化有一个适应的过程。生漆层的缓慢退化也是硬木家具逐步适应本地环境气候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有漆层的保护又有漆层与硬木的完美结合氧化,可以说是更是的合理方式。明清古典家具因其材料而使用最合理的外观修饰让其发挥最佳性,而作为生活在现代环境中的我们,也应该选取最合理的外观使用方式。个人浅见;烫蜡要发挥其应有的效果,应该在硬木的硬度(决定质地感,反光度)韧性(耐气候变化)油性(包浆形成的关键)这三个基本点上使用才可以发挥其应有的效果。黄檀属与紫檀属中檀香紫檀可能是最佳的木料。生漆的使用倒是没有什么局限性,其唯一的缺点的就是,半密闭对味道的堵塞,再就是初期浅棕漆色会对浅色家具予以改色(后期会褪去)。即兴而写未准备图片,见谅。小弟的抛砖引玉希望引来前辈,同好的独特见地,小弟的浅识只是一块砖而已。静待技术帖与同样有疑问的同好观看占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2 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京文杰古典家私 发表于 2015-12-22 15:05
实践出好器物,多谢提点。拙弟确实因为困惑不能继续前进,争取以后做好吧,现在距离您还很遥远,慢慢追赶

事实是,北方做家具的比较讲究型制,做出的家具一般都比较好看。
而没理论积累的商家,做出的很多都是土豪款。这就是所谓的实干的商家能做出好商家的例子。。。我只能笑笑。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2 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先占楼,刚看生漆作业,四至五天后,风化后家具4-5后,4遍生漆效果可做好,可拍照给同好参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2 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生漆好,对家具的保护比打蜡强,平时使用也好打理,也不用每隔半年就给家具打打蜡。但缺点是使用中不易出包浆,木头外表基本不氧化,使用很久了还跟新的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2 13: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这种文章要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2 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大月半小子 发表于 2015-12-22 13:59
生漆好,对家具的保护比打蜡强,平时使用也好打理,也不用每隔半年就给家具打打蜡。但缺点是使用中不易出包 ...

咱哥俩交流一下,您说的很对,会有不易包浆的现象。愚弟所在地生漆很是讲究,生漆家具只要不进行上色处理,根据生漆层次的厚薄,会有2年-4年的褪色,最多8年就完全消失,在这个转换的过程中,木质通过光照与漆层会有一个融合过程,其如瓷器的观感很是柔和,生漆家具确实需要很久的时间才会更加古朴韵味。但是缅花等略差的硬木烫蜡确实不如生漆更相宜。酸枝类家具生漆对其木质缺少粘连性对环境要求的适应也是一个很好地保护。单纯的烫蜡确实容易发生细微的裂隙与微变,生漆更能保护的好一些。大家买一个硬木家具不容易,很多都是至爱,保护好保持的完美,时间略长也是没有办法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2 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谢谢老哥,您不发表一下您的高论?让拙弟也学习一下。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2 14: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我进来向楼主学习,非常感谢楼主的分享!如果楼主使用白话简说,可能效果更好。希望看到更多好文。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2 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盛丰 发表于 2015-12-22 14:39
我进来向楼主学习,非常感谢楼主的分享!如果楼主使用白话简说,可能效果更好。希望看到更多好文。谢谢,

吸取大哥意见,改正。咱们一块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2 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新做的硬木家具,生漆几遍比较合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2 14: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读5楼的文字轻松了,再次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2 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长篇大论玩理论的商家一般做不出好家具的,玩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2 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bingbing510 发表于 2015-12-22 14:52
新做的硬木家具,生漆几遍比较合适?

个人意见;看生漆工艺(批灰所用漆灰的漆分含量,也就是是白灰还是黑灰,漆分高颜色重,漆层效果便好,同样做工类,最后成品颜色也重)2,看所用擦底漆中是几分漆,漆分越高,漆越厚重,施工也难,同样所用遍数相同效果也会更加好。3看车间环境与所处地区,南方干湿度适应,漆分高漆干的速度也很适宜,流平性也好。北方冬季对车间的要求就高一些,如您在北方冬季就要略薄,遍数也要多一些。4,看所用材质,材质疏松就要漆的层次要多,疏松材质会吃掉一些漆影响观感。总结;生漆没有次数而言,因讲究而言,生漆次数越多越好,同样越多越难做。个人浅见,如有不妥之处,或不明之处,请指出。个人倾向您刨除第一个漆之外,再做5个生漆底漆,一个面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2 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朽木也可雕 发表于 2015-12-22 14:57
长篇大论玩理论的商家一般做不出好家具的,玩笑

实践出好器物,多谢提点。拙弟确实因为困惑不能继续前进,争取以后做好吧,现在距离您还很遥远,慢慢追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2 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还是支持一下,生漆这里面道道也多,水也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2 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xiaobati 发表于 2015-12-22 15:26
还是支持一下,生漆这里面道道也多,水也深

我们应该提倡不休色的纯生漆技艺,让拙劣行径无迹可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手机版|Archiver|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 沪ICP备2022029664号 )

GMT+8, 2024-6-25 07:35 , Processed in 0.154073 second(s), 45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