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查看: 13182|回复: 55

[其它] 秀林老师文章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8 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白标的使用

  家具有白标的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消费者和生产厂家,其实在家具生产当中自古就有带白标的现象,除去皇家用器。

  众所周知,制做红木家具的材料是非常珍贵的,尤其现在原材料价格爆涨更使我们在制作红木家具中合理地使用木材,合理地使用白标并不过份。只是白标的使用部位,所占比例问题。不例题的使用会给今后的家具造成什么影响,大家必须弄懂。在收藏界、在古旧家具市场我们都能看到家具带有白标的痕迹,只是有些家具的白标已经脱落。

什么情况下可以使用白标呢?
1、
边挺的里下角允许带有适当白标,决不允许正面和上面带有白标。它不但使家具的美观程度受到影响,而且将在脱落将形成亏材,在扒槽的一面带有白标,将会给家具质量带来一定的影响;

2、
有榫卯结构的部位不能使用白标,它会影响家具结构的寿命。面心板、装簧可以使用很小的白标,以不影响美观为原则,切忌过长过宽。因为它易对面心板装簧的寿命造成影响;

3、
在裁簧的一面不准使用白标,这会影响整个穿带的力度;

4、
面心板、门心板的拼缝尽量不带白标;如果是星星点点尚可,若过长将会对拼缝的寿命造成影响;

5、
抽屉底及帮允许使用适当白标,但在抽屉底不可用在装槽部位、抽屉邦扒槽都不要使用白标(星星点点为省材尚可)因在抽拉中抽屉邦下方与抽屉溜子(也叫架龙称)磨擦中尽早地被磨而使抽屉邦下方成为上狐形,给家具带来过早的损伤。

  适当带有白标的家具就其材质一致的情况下,在合同中仍然签定为满彻家具。白标使用的多少,在允许的范围内必须严格控制。白标不能影响家具部件、抗弯力、抗曲力为原则。在家具越接近地面的部位,如下称、拖泥尽量不要使用白标,因为它受潮的机会特别多,会对家具的传宗接代造成影响。当然为了节省木材,带有1-2CM 宽,2-3公分长的白标是无坊大雅的,但一定不要用在正面。
以上提供给大家作为挑选家具的一个方面。

[ 本帖最后由 秀林老师女儿 于 2009-11-8 15:39 编辑 ]

白标的使用.doc

24.5 KB, 下载次数: 252, 下载积分: 金钱 -1

白标的使用

蜂蜡与核桃油 养护功用大相径庭刘辉已定稿.doc

26.5 KB, 下载次数: 256, 下载积分: 金钱 -1

蜂蜡与核桃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8 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蜂蜡与核桃油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蜂蜡与核桃油

自古以来北方都是用蜂蜡保养家具,能够有效抑制木材材性的不断变差,又能够增加上浆(包浆)的过程。过去每到春节,有钱人家都要请匠人用蜂蜡保养家具,既达到了养护的目的,又增加了节日的喜庆。核桃油擦拭,只能尽快地把东西打扮得漂亮些卖出去。六十年代以来,由于种种原因蜂蜡是不对外零售的,如果没内部关系,就只能用核桃油了。核桃油与家具本身所含的油是风马牛不相及的。核桃油与桐油亦是两码事。桐油能使家具延缓腐朽。不过并不反对用核桃油,无论新老家具,适当有度的使用核桃油进行一下保养没有什么大碍。
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人们生活环境、自然环境的变化,家具经过长期使用,很多物质包括人们不断的接触所产生的一些油渍、尘土的混合物将老家具木材及内部所含水分或封闭或半封闭的保护起来,形成了一道“封锁线”。如果没有这道“封锁线”,木材本身的许多矿物质和树脂成分就会随时间增加而减少。也就是说年代越久,树脂成分减少越多,直至成为炭材为止。我们看到不保养或不太注意保养的老家具就像百岁老人的皮肤一样平淡无光,皱褶重叠,正是说明了这一现象。
一些朋友认为使用核桃油可以给木材增加油质,增加保护层,但是我们要知道硬木木材自身特有的树脂成分(油性)是任何油质不可代替的。
一件家具用核桃油保养,短时间没有什么太大变化,但是始终用核桃油,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核桃油的渗透性,和核桃油的活性(氧化酸败),在油与树脂成分及水分之间产生了一道“分界线”,同时被核桃油所渗透的木层,随着核桃油的酸败木质纤维将遭到分解,形成木丝(纤维)裂成一缕一缕的情况,这里也有木材纤维自身性能降低的原因。就像我们家里蒸得的米饭,越是本身含油高的好米,蒸出的米饭就越是抱团粘糊;而吃炒饭,如果我们将油放多了,炒出的饭是一粒一粒分散的。
蜂蜡就与核桃油不同了。蜂蜡与木材本身的树脂和水分是不相溶的,由于蜂蜡本身无“活性”也就是惰性所决定的,它不像核桃油是营养物质是有活性的(比如氧化酸败),它在家具中只是起着封闭或半封闭等的任务,形成了一道“封锁线”,这也就是与擦核桃油所形成的“分界线”的本质区别。
特别是烫蜡的操作只是在一定的木材层将木材本身含有的多余水分赶出去,由蜡占领这块阵地。(但绝不可没有水分,没有水分的材质是没有生命的。)蜂蜡对于家具木材内部正常的水分进行有限制的“管理”。既要使家具本身含有所需水分,又要加以限制,不能让它肆意增加。这如同我们国家的管理,要有充分的民主,但又要有法律、法规、组织纪律的约束。哪一方面都不可或缺,也不可多余,这才是一个“合协的社会”,不会出大毛病。
因此擦蜡不只是装饰,而核桃油只是给家具带来一时的亮度,这也是不可常用的道理。更何况油多了会使您的衣裳成了抹布。当然蜡也有些吸尘,但是温度低时,蜡又成为了固体,也就只沾在表面而且用掸子可以掸去,而油与灰尘组合物是“油耗子”,长久用核桃油擦拭家具会使家具成为螨虫和细菌的滋生地(用显微镜看)。何况烫蜡的操作还有擦蜡这道很要力气的擦拭过程呢!好的蜡工,须经过烫蜡、起蜡、擦蜡的全部到位、认真、严格的工序,只有这样彻底去除浮蜡,家具才一尘不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8 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擦蜡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北方极适宜,南方参考
红木家具蜡腊应准备的工具:热风机(电弓子最佳)、鬃刷子:两或叁趟刷一把、大板刷一把、自制腊起子:红木板做成一头两而斜坡成铲状,一头做成圆锥形,板厚05CM,宽225公分,长不低于25公分,一把4公分宽、05公分厚两头做成双刃铲形、棉布一块(最好纯棉粗布)、化工商店有售蜂腊:分为白腊(纯)、黄腊。二者均可。
弟一步:
首先用金属容器将腊溶化成液体;
第二步:
将腊散星般用二趟鬃刷点在家具上(应一面一面的进行);
第三步:
用电弓子加温。加温中,电弓子一定要不停地移动,用刷子来回均匀地擦到所有部位。电弓子随走动,切勿烫伤手。这一步是最关键的。如果家具(新)含水率偏高,加热一定循序渐进,不可加热过猛,使腊尽可能的逐渐渗入到木头层内。当腊起泡均匀且不再继续往木头层内钻的时候就可以了;
第四步:
起腊。用腊起子将存在家具表面的浮腊依次铲尽,直至手摸上去感觉不粘手不发粘为佳;
第五步:
用棉布像搓澡一样用力多次擦拭,直到擦亮,手感润滑。
第一遍保养就完成,今后要经常用棉布和手擦拭、抚摸,并在3个月后、半年后分别依上述方法进行擦拭,但一次要比一次腊少,棉布不要扔掉,今后可用其不断地擦拭家具。
建议:新家具的面心板背面也擦一层薄薄腊,这样的家具在使用中一般不会再出现断裂。
也可自制蜂蜡。

摘自秀林《如何使用与保养书中一部分(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8 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家具保养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家具保养
明清家具中我们为了防潮、隔潮,避免家具背板、面心板的走形,明清家具曾采用了披麻挂灰工艺。所谓披麻挂灰主要是采用血料,猪血发酵配特制灰和麻而进行的特殊工艺。在南方要用麻布在家具板拼接处和边框与板心的结构处打底做灰。在当时高大宽敞的瓦房生活环境下起到防潮、隔潮、防变形的重要作用。
而现今的人们住进了楼房,生活环境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楼房最大的单间面积也没有老四合院房间大,更不如它高,最主要的是它不接地气。因此刚一入冬时许多人会感到咽喉疼痛,所以人们使用加湿器调节室内湿度。但在北方过去都是使用碳盘取暖,即便是有钱人家也不可能像现在住楼房一样,外面飘着雪花,室内穿件秋衣。那时房屋高度大多在2米5左右,北方使用暖气取暖,室内空气干燥,尤其是入冬以后。在材料的烘干上,明清时候木材运输时间长,自然干燥周期长,再进入烘干阶段,木材含水率及稳定性就很好了。暖干后的还性又很小,再加上大多又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风干,手工加工过程相对要长,因此家具做成后,木材相对稳定。
而如今由于现代化地砍伐运输大大缩短了运输时间,众多厂家采购木材,甚至有很多厂家等米下锅等的种种原因。由伐木到一件家具的制做,自然干燥的时间大大缩短了。无论是工艺上的“改进”还是烘干和木材返性这些不利因素都反映在了家具的质量上。幸好现在AB胶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起了较大作用,解决了木材返性的部分问题。
南方生产的家具大多为漆饰家具,自古就有南漆北蜡之说。这不只是因为各自的生活环境和气候不同,也说明南漆工艺至今也是很先进的。北方也有许多人喜欢漆家具,那么怎样在现今的气候和生活环境下使用和保养这些红木家具呢?根据笔者多年实践,总结出了采用“烫蜡封底”的方法,就可以基本上解决这些问题了。(烫蜡工艺见《蜂蜡与核桃油的再论述》)提请注意的是漆家具使用过硬心剂的背部烫蜡一定要小心,不然家具表面会花的。(出现颜色深浅不一的情况,最好请专业技术人员操作)南方制做的漆家具在北方使用时,一般从制做之日起要经过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再进行背部烫蜡。北方制做的家具入冬后已经进入楼房的不宜深度烫蜡,背板不宜烫蜡,因为这很难掌握家具的含水率。如果这件家具的含水率较低,深度烫蜡就会造成部分干裂。这个时候可采用把大块塑料布四角固定在家具的四脚,塑料布上定期放入浸入水的泡沫,防止过于干燥。当然家里有人,使用加湿器更好。待来年春季后再找专业人员进行烫蜡。
如果说过去的披麻挂灰是吸潮、隔潮防止外来潮气的入侵,那么现今背部烫蜡工艺就又增加了一个更重要的防范功能,那就是“保商”的功能,即防止面心板等因干燥而引发的缩小变形。
漆家具被热水等东西烫过后会出现变色发白的情况,修复方法是用柠檬汁擦,之后迅速用干布擦净即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8 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清家具修复的要素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明清家具修复的要素

明清家具的修复同其它文物修复一样,是保护文物的重要过程。
一、
制式
在修复明清家具中首先要懂得它的制式、时代、及地域特征。遭受严重破损、丢失部件的家具,一定要根据家具所展现的制式进行配补,尤其是在部件完全丢失的情况下。如四块牙板全部丢失、吊角全部丢失的情况下,所配部分没有可能再找到的情况下,就更应该通过断定年代、制造地域、风格来确定与家具原制式统一、一致的配制。严禁南北混杂、明清混杂。一定要找到历史根据,采样,最后再进行部件的配补。
二、
用料
用料必须与所要修复文物(家具)的材质一致,尽可能使用旧料。个别局部需要修补的地方必须采用同材质,在其材质上片取有包浆、皮面的旧料进行修补。如雕刻花板有个别的磕碰残缺,局部很重要部位有斜面掀起欠茬,同样采用以上方法。
三、
修补
修补以上部位一定选择纹理走向与所修补部位纹理相顺应,修补部位要严紧、不留或几乎没有什么痕迹,雕刻的修补要与原部件刀法一致。
四、
脏与旧、残与坏的区别
在接到一件修复的家具后,首先要审视其结构方法、手绘及顺序,南北方是有区别的。依其家具组装过程的逆向顺序进行拆卸并依序做上记号,最好用白腊铅笔。因为在下一道清洗中不易将记号擦掉或弄乱,尤其是多宝格、曲尺、床灵格。因为这些小枨,大、小、长、短有的相差无几,以便在修复后组装过程中不易混乱。
五、
去脏与消毒、消虫及堵虫眼
首先在去脏时要用洗敌灵、棉布或鬃刷去脏,并使用木制铲形、锥形工具清洗线型,雕刻纹饰。遇有虫眼要用敌敌畏等杀虫物品灌进虫眼(必要时可用针头注射进虫眼内),最后清洗干净并堵虫眼。但我不同意堵腻子,应该使用同材质木楔或木肖拿胶堵严。
六、
待五天左右干了以后,主要指大边、腿等大件干后,开始修补。(包括所有部件的残缺)
A 补榫
我多年来在补、接榫的工序中一直遵循着:“补榫要生根”的原则,并充分审视补榫的着力方向、着力点而尽可能的发挥“燕尾生根法”。但不管怎么补接榫都必须要“生根”。
理论依据:年代越久远,家具所欠榫部位风化越严重、表面粘接力越差,损坏部位粘接部件就越差,就达不到耐久的效果。

举例说明:2004年初我为牛街一位左姓师傅(现在宣武区防疫站做透视工作)修复一件禅凳,四条腿八个挂肖榫全部损坏。我就采用了通过燕尾补榫生根的方法,将残缺部位依残缺最低的地方为基准面铲平,并在应补榫部位依据所补面积长短、大小而取中的地方凿二厘米的眼儿,并成燕尾状(外小内大,最好两面斜坡成燕尾槽状)。如外侧一边所留余地过小,一面做成斜坡成半燕尾状槽,将所补接用料粘贴面做成燕尾穿肖状,并与所做好的燕尾槽一刨而形成挂肖结构,从而补接完成。这样我请家具的主人在不使鳔的情况下,让其用钳子夹住新补的榫头,用力甩都没有脱。当时这位左性先生十分满意。
B 补边簧
在修家具中遇到面心板边簧局部或全部脱落(露天透亮),大部分是由于穿代口脱落。这与以前的修复或制做穿代的方法不正确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我最先是用裁口刨子按边簧厚薄,在面心板背面沿边才口,后用老料取与裁口部位厚薄一致且旧面没有伤损的接补边簧,包浆面部朝外。这样在操作中,由于边簧很薄,所以在裁口中会有一定的难度。现在我改制刀具后,要比以前的人工裁口在方法、效率、质量上都有了改进及提高。
C 接花板
在我修复家具中遇到过方桌透雕花板损坏的情况,只剩下了花板整个长度的三分之二,需要补上另外的三分之一。(西琉璃厂孔芳斋赵经理)
我首先按这一牙板另一头所缺长度采样做成图案,反过来雕刻所丢失的三分之一,以达到牙子原有的长度和雕工纹饰刀法一致。所要说明的是接此牙板是立茬相接,且是透雕。所拼接的两个部位花纹及缝口又要对严,就需要在配三分之一花板时与另三分之二的花板接口处要长出一锯口,以保证接口铩严。这项工作需要在工作台上按牙板的长、宽做好磨具,才能达到长宽一致,横平竖直,严丝合缝。在透雕花板有实木连接的雕花上拉豁、塞片并在接口背面打一定长度的木卡子。这个木卡子不易过厚,又要随花板的头雕、纹饰同样镂空。既保证了正面不易看到卡子,又加大了其牢固程度。所要说明的是后边镂雕卡子篓空部位要略大于原花板的镂空。
D 补腿、边、枨部件的残缺
在修复的老家具中经常是腿、大边等有残缺,我们修补中也要用同材质、顺纹理、颜色近似的木料。往往为了修补一个腿子纹理斜向残缺时,用大料去和所缺损部位的纹理找对,直至找到可顺应残缺部位的纹理。凡修复这类家具时,往往都是不惜从大料上取一小块木材,从而达到修补后纹理一致或十分相似的效果。对于线型的修复也是如此,只是线型修补采用斜口修补。
E 接腿、枨
在修复家具中也遇到过腿断的情况,许多修复都是采用三簧钻斜向打眼贯穿所断两头下肖,这样总可以看见立碴部分。而我是采做模具(无论方圆腿),将接茬对正画线,在腿(枨)之间下方或原肖相接处并在所下肖的两头下暗破头楔。只是所有楔不可过长、过硬,大约冒出肖头2厘米,以达到增加榫头扩张成银定榫头而形成抗力。如旧原件残口缺肉,尽可能用同材质、薄刨花贴皮子方法覆盖,再打磨好,一定要用动物胶。因此在我修复中没用的下脚料,包括刨花、锯末都会很好的收藏起来。
F 腿足糟朽的情况
在修复旧家具中常常遇到腿足糟朽的情况,尤其是文物价值很高的家具。我常看到有人往糟朽处填锯末、腻子。在70、80年代,朝阳大棚绝大部分断掉、槽朽部分改制,这其实是对文物的再一次破坏、是犯罪。而我在修复此类情况时,是保持糟朽。
G 面心板开胶、曲线开裂与“秀林收缝法”
新旧家具均可以不用把边柜打开;
旧家具收缝同时治板心走形;
腿子炸裂收缝;
腿子局部扭曲、板的小量皮楞

外皮并留有一定厚度,在腿足下端栽料并保持腿的同长度。只有趴在地上才能看出来。如果糟朽过长,必须接腿的,首先要采用榫卯结构接腿并用刨花贴皮子。(方法同接腿一样,要求同材质、纹理尽量相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8 15:24 | 显示全部楼层

秀林收入缝法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秀林收缝法”

说起“秀林修缝法”,我有必要讲一讲它旦生的故事。
2002年宣武区虎坊桥西南角“明源明清家具店”的经理闫德贵先生给我打电话,说有一书案面裂,让我修理。面长1.8米,问我能修否,我说出了“没有不能修的活”的大话。但是我徒弟把活拉回来一看,我傻眼了。书案面抹头是五花开裂腐朽。如果我打开,必然把抹头打烂;而其它地方又无大毛病,这怎么办呢?大话说出去了,换抹头费工、费料还影响整体价值。可真愁死我了!不管它了,先放一边。两天后我与别人闲谈时,谈及到搞对象,我想起了我师傅给我讲过的一个笑话:
解放初期有一个媒人给一个50年代大学生介绍对象。那时候大学生很少,妇女大多没有工作,择偶条件是聪明贤惠。两个人见面后,大学生感觉还可以,但不知姑娘有多聪明,也不知姑娘对自己感觉如何?于是大学生说我给你出一道题,明天的这个时候你能回答上来,咱们就成了,你就来老地方等我;如果回答不上来,就是咱俩无缘了。题目是:你将五根火柴棍摆成形,不许用手和其它任何工具,而使它变成五角星。一个小时过去了,半天又过去了,三更天伴随姑娘的思考降临了,算上路程已经不到两个小时了。姑娘脑海中浮现出大学生的风度翩翩、知识分子的高贵……面对五根被自己拆弯的火柴棍刹是着急!……姑娘掉下了着急的眼泪,泪珠滴在了火柴棍上。突然火柴棍移动了,角对角的成了一个五角形。姑娘带着激动,带着喜悦的泪痕去摘取了自己的爱情之果。想起这一佳话,我如释重负,我带着姑娘的“爱”之心,带着对明清家具文化的至爱,开始了收缝的处女座。一周后我美滋滋地骑着三轮车亲自去交活了。后来跟踪回访,至今没出毛病。

我的第一次偿试成功了,这是红木家具“收缝法”的旦生。

2006年3月北京西城区竹帘子胡同一位吕姓老哥,找到我讲其母亲今年年近90岁了,要儿子把他结婚时的一个樟木箱子修整一翻。整个箱子八个边全包铁皮、泡钉;箱子盖裂缝成7.8厘米宽的曲线型不规则口子。几十年用布糊、胶粘这么使用着。这位老哥说我找了很多家具修理店,都说无法修理,后来是别人介绍我来找您的。您一定要让我老母亲随心所愿,老哥的敬孝之心打动了我。这时我又要住院,老人家的急切之心与我的时间冲突着,于是我每天打完点滴后都从医院跑回家修理一会。但是几十年的撕裂,柴木与红木木性不同。如果裂碴、木丝不归位,缝口很难收严。于是我根据白木木性特点,慢慢地用适当的水使撕开的木丝软化、归位、收缝,反复同样操作,直至缝口收严为止。一周后成功了。吕姓老哥十分满意,口称:“大师呀!大师!”硬是多塞给了我一百元的工钱。
如果说面板的炸裂是“外科无线缝合术”,那么校正腿子走形就是“骨科整形术”。
以上就是我红、白家具收缝法的发展过程,同时引出了理论根据。
水——木材——家具
根据地区不同,制做家具所用木材的不同,烘干含水率亦不相同。但现在部分红木家具烘干不到位,很容易开裂、收缩。依据“秀林收缝法”的水与家具的原理,2006年5月份我为东城区某公司修过一套花力木板台,由于此板台伸涨太历害,面边格角严重亏材,面心板与面边分家达一公分多。如果完全按过去的修复法往里归格角缝口,板台其它部位尺寸都要收短,包括代、枨,那么抽屉也要重新收,简直不如重做。但是我采用了收归合并的方法,将格角适当重新用锯刹,刹到整缝三分之二严,再依据反向“秀林收缝法”将面心拉宽几毫米,两边一凑合,面心板装入槽内,抽屉又能装入柜中。这位公司老板十分满意。
将面心板扩张加宽的方法是:仍然是根据水与木材性质的原理。只是一定沿代与抹头的方向做个定位工序。以上收缝法均不宜在室内温度高且干燥的情况下进行。特殊材质及密度大的材质更需要时间,而且用冷确的方法可加速操作时间。(如加冰块)
2006年4月我接到北京张先生的一件榉木镶牛骨孙中山年代的三节柜,此柜主人为了怀念前辈坚决要求修复此柜。柜子腿有皮楞、扭曲的现象。我根据水的原理加上特殊工艺,也同样达到纠正的效果。5个月来未见反复。
2006年1月份我给北京的一位张帆先生修复一件铁梨瓜楞腿坑桌,此桌腿炸裂。我同样采用“秀林收缝法”将其归严,至今无反复。
我将依据此原理向厚六公分以下独板的皮楞发起挑战,但依据我对三公分独板的试验,可能要用水与断筋法。待成功后,将向老师们汇报,并做祥细记载,这是我下一步研究的目标。
大师们可能要考问我水攻进去了,怎样保持不复发或多长时间不复发?
我是将烫蜡的工艺进一步发展,而做好“水土保持”。
关于烫蜡油饰与对家具保养的重要性。
理论支持:蜂蜡是一种活性物质,它会依据室内温、湿度、所在环境的变化而活动。烫蜡的过程是蜡与水相互制约的斗争过程。一件家具,尤其是红木家具,如果木材含水率低于3,就会产生炸裂。当然木材迅速、过猛地接确高温,同样会出现炸心的情况。70年代末,我工作的单位就出现过木材烘干由于热力过猛、过急而使板材内部成蜂窝状的炸心事件。其实与我们人一样,木材内部不能没有水分,但又不能含水率过高。对于木材里的水分,我们对它要有限制,同时又要给它一定的自由。因此在新旧家具的使用中要定期择时地进行保养。过去每到春节,大凡有钱有红木家具的人家,都要在春节前请专业人士进行一次保养。人们大部分只认为是为春节增添喜庆,而对家具的保养乎略了,没有深究。老家具板的背面为什么披灰?而绝大多是披灰的心板几百年都不出大毛病呢?原理是一样的。所以我认为新旧家具板的背面都要就做上蜡。“秀林收缝法”依据的也是这个道理。

点评

这个方法是不外传的吗?  发表于 2013-7-7 00:4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8 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识别包镶家具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识别包镶家具

大约在清中末民国时期,古典家具出现了包镶家具和内白外红的红木家具.。1976年我就和我师傅一起为某大使馆修复过一对紫檀雕工多宝格,因为当时雕刻大师陈挺楷用纸踏了另一个龙头样, (一件龙头已丢失)一直到雕刻完也没有再回过头来看那个龙头样本.雕刻完后放在一起竟然一模一样。使我震惊、叹服,另我至今记忆犹新。
包镶,就是家具部件都用较好的白木,外部用优质木材包起来,而且在相交处成45度角相严缝。这主要是因为木材的贵重和短缺。但包镶这一工艺没有高超的技术是不行的。
30多年后的今天,我又见到了包镶家具,但不同的是工艺粗糙,手艺低劣,更主要的是按外包木材的材质出售——欺诈。
如何识别包镶家具,尤其是高超手艺活要比识别贴皮家具难多了。
现将我的认识谈出来,供大家参考。
一、
重量
由于贵重木材比重大都在8以上,而内部材质大大轻于外表用材;
二、
如果是方腿,腿的落地横截面有堵的痕迹,可用刮刀或金属物刮一下,看是否有纹理不一致、颜色有区别、有缝隙的现象;
三、
面边
面边大多使用旋切面、大花纹作为大面。看正向两面花纹是否近似,如果一面有旋切面,纹路中一面出现径切面就很可疑了;或
花纹严重不对称;
四、
棱角
各部件棱角处是否有缝隙,且线直色发黑;(因木材切面不同,颜色会有深浅)
五、
拼补
如有拼补,(紫檀、香黄檀)要仔细看拼补外正侧面是否一致,如果侧面有补而正面是整料,就应该引起注意。方法是:在一个部件中用方尺想办法过线在同一方位观察其纹理、色泽;
六、
温度
摸一摸温度,对于不容易用眼睛辨别的材质,如越南香枝与香黄檀、紫檀与俗称的科檀;(产自科特迪瓦,学名科特迪瓦榄仁木)
七、
味道
在有线条的部件上,用打火机或手用力磨擦,产生热后能闻到化学味或不是木材本身的味道。
以上谈到的七种方法经过考察,如果已经占了三种,就可以断定这件家具有问题了。
与行业大师切磋,有更先进的方法请不要保守。
王秀林二00七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夜23:45分于北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8 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识别贴皮家具五法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识别贴皮家具五法
家具包镶贴皮是清末出现的一种新的工艺,如杉木上贴皮做仿红木家具,或使用黄花梨、紫檀贴在一般的红木材料上,将桌椅面子连拐弯处都包得很到位,天衣无缝,体现当时匠人极高的工艺水平,这是不能否认的。而近年市场上出现了一些使用贴皮手法制作而当红木的实木家具卖,我们就得当心了。中医瞧病有“望闻问切”的诊断方法,笔者也有五种从经验中总结出来的识别贴皮家具的方法,供各位同好参考。

一看纹
在红木家具上的贴皮,不会全部贴皮,一般大边、抹头使真料,线形复杂的部件是真材,通常贴皮会使在面芯板,而且正反两面都要贴皮,但是木材的纹理走向两面不可能完全对准一致。这样通过仔细分辨木纹,我们总可以看出其中的破绽。

二闻味
家具贴皮,必然要使胶,从中我们也有招识别。传统的贴皮工艺使用猪膘胶,为什么使猪膘胶呢?因为贴皮时会起泡出皱,用猪膘胶,可以把空气赶出去,拿烙铁一熨就非常平,而一般化工胶做不到。识别猪膘胶,可以用手使劲摩擦,把表面磨热了,拿鼻子一闻,有股丑腥味。如果不用猪鳔胶,而是有些化工胶的替代品,用此方法应该也能闻到化学气味。如果上漆,闻味之法就不灵了,不过可以闻背面,往往面芯板正面做漆而背面不做。

三观面
贴皮家具不烫蜡,因为烫蜡会使贴皮的地方起鼓起泡。一般就用蜡或核桃油薄薄擦一层,或者上漆。


四听声
红木贴皮,不会使太好的木头,往往使用密度较低的花梨、酸枝木(白酸枝、花枝)等,通过敲击时的声音可以来区分。一般密度大的红木有堂音,就是有嗡声嗡气的回音,如同现在手机的铃音有和弦,是一种悦耳的脆音;而密度低的红木,如花梨敲起来就仅仅是很脆的“啪啪啪”的声音。

五抚摸
用手摸家具的表面判断温度的变化,也是识别木材密度的一种方法。一般木材密度大传热就快,触摸的一瞬间会感觉比较凉;相比密度较小的木材传热慢,手感温度也较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8 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秀林草稿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秀林草稿
中华之大国,有着上千年的发展史。每一个阶段,每一个微小的进步,都是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由求生到进一步完美。经过了艰苦、漫长的几代、几十代;靠向往、追求、斗争,智慧地发明而取得的;也是人类在大自然环境中适应与求生,以至进一步追求安逸、舒适和享受。这整个过程不断发展,是靠勤奋的双手和智慧创造出来的结果。正如从钻木取火,到火的使用、到猎食,发展到美食这一文化。
人类由于越来越学会如何利用大自然,保护大自然,掌握了先进的技术,因此人类得到了更大的发展。由水蒸气到蒸气机到火箭再到飞船,等等等等……这些最初来都源于大自然的偶然,但是加上了人们的追求与智慧,使之最终变成了必然。当然,自私、霸权、占有、战争,也是这样发展过来的,但这不是人类发展的主流。
由此可见,在科学技术非常发达的今天,同样也在发现——发明——实践——取舍的这一轨道上前进。当然前进的过程中,有勤劳、有勇敢、有失败、有牺牲,更有大的胜利。这就是历史,任何事情到目前为止,还未发现能脱离这一必然规律。
各种文化也同样如此,因此在生活环境、大自然本身的变化中去传承、去发展,也是这个道理。任何新生的事物、技术都是人类生活中客观发展与主观相结合的规律,它需要不断完善、发展、取舍、再发展。
在红木家具的发展史中,经历了游牧、定居、在渴望中不断地发展与完善。这些主要体现在型、艺、材上的追求;体现了三角学、力学、哲学在家具中的发展。因历史、大自然等外界因素的发展而发展,这离不了人类美好的向往与追求;更离不开勤劳与智慧。对于不劳而获,偷奸耍滑的人,这种荣誉是不属于他的。
历史与大自然的变化越剧烈,最后的效果就越丰富。当然,人类智慧展示的也就越淋漓尽致。
蜡的自然被采用与变迁
蜡——传统是指蜂蜡
大自然创造了人类,同样也创造了其它生命。蜜蜂同人类一样,也是大自然创造的必然。因此蜜蜂在大自然中生活,生命的本能产生了蜂蜜与蜂蜡;同样蜜蜂辛勤地劳动,追求它自己的美好生活,同时也传播着生命。
蜂蜡的产生不知道是在什么情况下被人们发现的,大概来源于火。由此而产生出蜡可使木器更美;而且还有很好的保护木器之功效。同时人们也发现在潮湿、不透风的情况下会发霉、生虫。于是人们发现了原因,是糖在蜂蜡中做怪,于是人们就去糖而留蜡。
70年代,我国某著名红木家具制造企业的烫蜡工艺受到了挫折,被外国提出了掉色、发粘的现象。领导层立即停止这一工艺,派人去山东学习合成大漆工艺。(擦生漆不适合红木家具及受环境的限制)但是做为烫蜡这一传统工艺,世界上许多人都喜爱这一工艺,人们又渴望这一工艺的使用。怎么办?怎么办?领导层、技术工人聚在了一起,多少个日日夜夜……
七十年代,我国石油、化工工业的发展突飞猛进,石蜡大量生产(解放前大多照明用蜡来源于国外,叫作洋蜡)。经反复实验,该厂与北京蜂蜡厂工程技术人员合作,生产出了现在的蜡。于是我们的烫蜡工艺又出口了!当然这是需要一定比例的,石蜡硬度较大而不渗入红木,解决了家具在居住、气候变暖情况下的使用;但在烫蜡、起蜡、擦蜡这三道工艺中想要做到位,那又是非常费力气的,但也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好的效果。
由此我们可以充分地去想象,在某天某种环境下,由于人类接触蜂蜡而引发了人类对使用蜂蜡故事的想象。
在我的“蜂蜡与核桃油的再论述”一文中,我提到了少使用核桃油的观点,主要是指它会使家具生螨虫和油脏衣服;甚至于将来会造成木质纤维产生变化,当然这种变化不经过二三十年,是不会造成的,且作为家具,木质纤维的变化所需要的时间就更长了。有些人曲解我的本意,是极度错误的!一些问题我以后再详谈。
《关于红木家具烫蜡的科学性及原理、以及与核桃油保养的再论述》原文:
我同俱乐部会员、网友和徒弟多次讲过烫蜡的科学性、以及与核桃油保养家具的问题。近来看到这方面的讨论又热起来,现将有关这方面问题由本人书稿中摘下来供大家讨论。
首先很多网友、会员多次打电话向我提出他们的前辈就是用此油保养家具的。其实无论新老家具,有度、适当地使用核桃油进行保养没有大碍,但这要将新旧家具分开来谈。
首先我们要知道硬木木材自身特有的油性是任何油质都不可替代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家具寿命的延长,人们生活环境、自然环境的变化,人们生活中不断的亲情接触所产生的现象,也包括生活中的油渍、尘土的混合物。将老家具木材本身的油性或封闭或半封闭的保护起来,形成了一道封锁线。如果没有这道封锁线,木材本身的许多矿物质和油性(油性也是矿物质之一)就会与时间成反比。也就是说年代越久、油性挥发越多,直至成为炭材为止。我们看到不保养或不太注意保养的老家具就像百岁老人的皮肤一样平淡无光,皱摺重叠,正是说明了这一现象。而一件家具始终用核桃油保养,短时间没有什么太大变化,但是如果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核桃油的渗透只是在油与油之间产生了一道分界线;同时被核桃油所吃透层、木质纤维将遭到分解。组织细胞的分裂形成木丝(纤维)成一缕一缕的情况,(这里有木材纤维自身性能的原因)。请问,一整体木质纤维自身性能的结合抗外力强,还是分解成一缕一缕的抗力强呢?另外家里都吃炒饭,如果我们将油放多了,炒出的饭是一粒一粒分散的;而我们蒸得的米饭,越是好的米含油高的米,蒸出的米饭就越是抱团粘糊。
在我从事硬木家具的制造修复中,常常遇到老家具贴补不牢的现象。因此我才采用了修复补活的“接榫要生根”,而且还要利用燕尾结构补接。这样的家具主要是因为含蜡、含其它油性所造成的,由此可见无论用蜡用油均不可过烂。
旧家具在多少年的使用中,木性已经比较稳定,为了不断保证木材内应有的水分和水分严重丢失而按家具外表所反映的具体情况进行保养是十分必要的,但擦蜡的多少是依具体情况而定,不可千篇一律。
然而烫蜡和擦蜡就与核桃油不同了。
蜂蜡与木材本身的油性是不相溶的,由蜂蜡本身的“活性”性质所决定,它在家具中只是起着封闭或半封闭等的任务,也就是与擦核桃油所形成的分界线的本质区别,前面已经讲过。
而烫蜡只是在一定的木材层将木材本身含有的多余水分赶出去,由蜡占领这块阵地。对于家具应含的水分进行有限制的“管理”。既要使家具本身含有所须水分,又要加以限制,不能让它肆意增加。这如同我们国家的管理,要有充分的民主,又要有法律、法规、组织纪律的约束。哪一方面都不可或缺,也不可多余,这才是一个“合协的社会”,不会出大毛病。
因此擦蜡不只是装饰,而核桃油只是给家具带来一时的亮度,这也是不可常用的道理。更何况油多了会使您的臀部变成“油头滑脑”,您的衣裳成了抹布。当然蜡也有些吸尘,但是温度低时,蜡又成为了固体,只在表面,而且用掸子可以掸去,而油与灰尘组合物只是“油耗子”,长久用核桃油擦拭家具会使家具成为螨虫和细菌的滋生地。何况烫蜡到最后还有擦蜡这道很要力气的擦拭过程呢!好的蜡工,必须经过烫蜡、起蜡、擦蜡的全部到位、认真、严格的工序,也只有这样家具浮蜡才几乎是不存在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8 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秀林草稿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鱼鳔的自然发展、被采用及再发展
鱼鳔的使用同蜡及其它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一样,就像火在自然当中被偶然发现一样。
人们从最初只知道鱼能吃,到后来发现经过火的加工更好吃。因此很早发现了鱼冻也是有粘性的,而且有的鱼和鱼皮更有粘性。于是这一发现为鱼鳔的使用提供了来自生活的总结。我国聪明的匠人发掘了鱼鳔——鱼皮鳔。经过数百年、上千年的实践,鱼鳔在家具使用中的优点越来越突出,就这样人们在近代又发明了猪皮鳔及骨胶,但是它们都没有鱼皮鳔的优点多……
现在日本人在这个基础上,又发明了广洋胶。这一传统工艺,包括书法、茶艺等文化,丢失越来越严重,有些倒被日本人所重视和发展。甚至连我们五月初五的粽子节也被别人抢去了,真心疼呀!我不禁要问,我们相关方面的专家及部门在做什么?你们对得起中华民族吗?现在学生丢弃了毛笔字的教育,请问您们对得起祖先吗?对于我们红木家具爱好者来说,幸运的是,现在大多数专家都在为这一文化的传承而活跃在社会上!
明清家具无论是在造型上、还是在文饰工艺上都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在当时特定的中国生活风俗习惯情况下达到了顶峰,在力学、三角学、哲学与人文的合协应用上至今仍是顶峰。中国古典家具在美学上充分展示了中国之美——中国特有的美,在对材质性能上有了充分的了解,并在与自然环境相溶洽的要求下,榫卯结构已经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简直是到了“多一无处安身,少一则不牢固”的境界。这些都是匠人们智慧的结晶。古代建筑和悬空寺的结构都无一不充分体现了结构的精密性与合理性,科学与大自然相适应的原理。因此结构无论是对国家、企业和社会团体等都是至关重要的,而这些结构又不可能离开尺、规、线这些要素。“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一道理同样适用于企业与人格。
家具造型的传承与发展
传统家具是历史与保留传承的关系,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了,生活环境改变了。但同任何事情一样,人们追求生活方式的变化早晚要带来红木家具这一文化的发展。家具有它自己的文化,同时这一文化也需要发展;生活在改变,家具的造型也要符合这一历史发展。在充分享受文化的同时,其使用性能也应该改变。我认为明式家具的四大要素才是需要保留和传承下去的。它就是:线条流畅、造型美丽、比例合适、结构严谨科学(传统结构的应用)及材质的优良。
老的优良材质的缺少,开发新的材质,这是必然。绝不能因为纸张的变化就没有了字画。当然我们要学习、实践,甚至是反复地实践。无论是非洲,还是其它地方产的优质深色木材,只要它的比重、木质纤维等要求适合做红木家具,就可以开发。当然,一定要实验它的木性和含水率等与我国的环境相适应。
木材只是文化的一个载体,主要是要发展我国家具文化!
家具制做过程中第一道工序——烘干,很重要。古代原始木材由砍伐到家具制做通过了漫长的自然干燥,再加上原材料充足;匠人根据木性、造型来优选材料。因此明清家具仍然能够保留至今且基本完好。到清中后、清末、民国,由于大量家具制造商急功近利的原因,这时候的家具到现在反而是毛病和损坏程度更甚。当今有些企业在犯同样的错误,且有过之而无不及。当然这跟丢失了一些很重要的工艺、手艺有关系。因此当今家具要学会保养,在使用家具中所体现出的是“热缩冷涨”
由此我们总结出:由制做到使用都是(火、干湿度)与水的斗争与合协,那么就应该采用烫蜡工艺。水与火自古不相溶,而红木家具要在人为的情况下有“限制”地让它们相溶——就要烫蜡。(暂在北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8 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燕尾——万榫之母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在很久很久以前,鲁班爷接受了上级一项关于建立一所风水亭的任务。鲁班爷想:现今已经建造了这么多亭子,我应该建一座别有风格的!三个时晨过去了,还没有想出更好的建筑方式,晌午歪了。鲁班爷的妻子为了靠拢鲁班爷特地为他做了一条整鱼,用筷子的一头扎进鱼嘴另一头托鱼尾将这条鱼放在盘子里。鲁班爷看见后,眼前一亮,大声叫道“有了,太妙了!”于是鲁班爷就把小亭子的柱子设计成有两条鱼相对,由一棵柱子分别由鱼口相接,鱼鱼相望,连连有余。初步方案订下来了,但是怎样连接才更有力呢?就又进入了沉思中……突然耳边传来了小燕子声嘶力竭的惨叫声,打断了鲁班爷的思序。抬头看见一只可爱但已受伤的小燕子挂在了两根晾鳔的绳子上,鲁班爷非常心痛,轻轻地把小燕子取下来。他发现小燕子的后尾呈八字形的卡在了两绳之间。于是他招唤夫妇人给小燕子包扎好伤口,放在棉花上。每天照料直至伤愈回归大自然。由此鲁班爷就盟发了用燕尾方式连结两条鱼头部的想法,这样有竖劲,但不是更有抗横击之力吗?就这样,鲁班爷将这一结构方式命名为“燕尾结构”。
燕尾乃异形结构之母,无论是在大木工的房屋木架上还是升斗结构;无论是抽屉,还是木料之间的拼接。渐淅地,燕尾结构被匠人所充分发挥。在明清家具中,更是不可缺少的榫卯方法。带托泥的家具中现如今大多是凿眼或栽木肖使腿与托泥相连。但造办处和明清家具的精品,它的结构却是由托泥的两条边各出一半燕尾,而腿子的下端出梯形榫,在这种家具只上半部组装好后,腿子与托泥组装在一起形成合拍燕尾榫卯。这种结构方式只要托泥不散架,腿子永远不会与托泥分离。
明清家具中的劈料做工,为皇家制做中大都是一根料做成的。而现如今,大部分厂家在现今木材更加珍贵的情况下,都是由两根料相拼而成,只是中间加一道木榫相连接,而有的厂家连木肖都没有,只是两根料由粘合剂相拼。随着时间的推移、气温的变化、空气、湿度的反复变化,再加上两根木料纹理走相的不同就势必要开裂。如果我们用若干个两头燕尾的方法将其拼接在一起,我想可能就要结实多了。
在明清家具中,无论是挂肖还是串肖;无论是箱柜抽屉还是升斗结构;无论是明扣还是暗扣都无一例外地充分利用了燕尾结构的原理。
那么在修复古旧家具中,我们在修复中为什么不充分发挥这一原理呢?如:接榫要生根,即在不同的方位采用不同方向的燕尾方法。这样的修复增强了接榫的力度,并七妙地应用好部件的部位,以减少外露部分,以保持老包浆,
宗上所述,燕尾这一“万榫之母”不仅仅是在建筑上,在儿童玩具上,家庭装修上……难道不是处处都可以发挥它“母亲”的作用吗?在当今做人办事都要向燕子一样为们带来幸福、合协。我们在创造人与人、网站与网站、社会整体之间,每个人都需要做个好燕尾去友好地去联系别人、团结别人、帮助别人。要四面出燕尾,那么我们的更好地落实胡主席的“合协社会”还难吗?!
燕尾——伟大之母榫,万物之合协!



                                
秀 林

于二ΟΟ六年四月二十七日
晨00:42分草于家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8 15: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件精品明式家具就是一本书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一件精品明式家具就是一本书
明式家具风格的形成是由五代开始的,经过了两宋、辽金到明代这一漫长的历史过程,在不断变化、演进和发展的基础上达到了顶峰。尤其是宋代家具,它为明代家具风格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也可以说,明以前整个上千年的中国家具发展史是中国明代家具之母。
由于明代的社会进步、科技进步,文化发达,一大批文化名人热衷于家具工艺的研究和家具审美设计,从而形成了人文文化,合协的人际关系;加之匠人得到了解放,明代家具由“造型简练、结构严谨、装饰适度、材美而坚”的四大特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这些特点恰恰反映了家具设计者、制造者的人格、美德、朴实和善良。因此一件精美的明式家具是一本传载着中国人优秀品质和优良传统的书。
明式素圈椅:
由造型上展示了中国古代的天圆地方、博大胸怀和高深文化。上圈的造型体现了中国人民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上圈引伸到扶手的有度张驰进一步反映了友善心态;S型背板的优美造型极适合人体体型,更加给人以可以充分信赖和依靠的诚信感和安全感;S型背板相接处尺寸恰到好处地与上圈中节相接而特意渐变成蛋圆的造型,给人以温柔的支撑;呈现了全心全意为您服务,屈已而美尔的优秀品格。整个上交给您的是真诚、热情、善良的拥抱。
素圈椅的中间部位——承托
明式家具的桌案大部分都是采用了四攒边,而此椅却使用了坡边落堂心的作法,并在两侧加上了连把棍。我见过四出头、扶手椅而没有连把棍的造型。
为了使被接纳的人能更稳当地坐在椅子上,而采用以上落堂心的方法,体现了设计者、制作者为他人所想、为他人所为的美德。落堂的做工使坐者可以舒适地靠在椅背上,增加了前滑的磨擦力而又不硌。(如是席面就更加舒服)
我们的先人身穿长袍,长袍后片要甩在身后。这时长袍后片极易由两侧滑出,而连把棍的主要功能就是拦挡下滑。我们不难想象,在我们抱着小孩坐在自己腿上的时候总是让腿与地面平行,还要把孩子的衣服内扰一下,而双手又成一个适合孩子体形的角度抱着他。这样您的小孩会感到舒服、安全,而又不影响活动,这样难道不是一个长者的父爱、母爱吗?此采用了连把棍的优秀造型而行母爱之功能。而前后腿高矮之差(由座面量)正是母亲双臂富予孩子的舒适感和安全感。
然而现在我们有些生产者却为了省一点料而加大前后腿的高度之差。这样坐在椅子上使人的胳膊被架起,给人以向前倾的不适感。
素圈椅的下脚同样引伸了大木架的结构,但又有所不同。它使整个造型更加美观,符合人体学,极适合中国人的人体比例。为了增加椅子的牢固性,前腿采用了一木连作的工艺。但如果像大木架一样的骑马炸过大而势必影响上鹅脖往内扣的情况,会给人以很难坐进将坐者拒之门外之感;但如果过小又不美观。于是,设计者利用圈口两侧板由上到下的有度收敛而形成了有炸的感觉。然而为了使被服务者能更加舒适的将双臂放在扶手上,后靠有没有下滑的感觉,在脚踏称的高度上选择了合理的高度;而托称牙条挖短罗锅即体现了明式家具的线条之美,又进一步统一了明式家具的透明感而“心中无瑕疵”。而现在个别制造者不知是什么原因降低了足底至脚踏称的高度从而给人以压抑感。素圈椅整个造型给人以简练、优美、大方、舒适的感觉。当然它是依据中国古代“坐如钟”的坐姿要求而立,不会比当代沙发坐着更舒服。
任何明式坐具都没有完全固定的尺寸,它应分三个以上的型号而适用不同体型的人,为绝大多数人服务。
当然在椅子制作中造型好、科学利用木材纹理及优秀匠人高超的技能,同样使得一个精品圈椅不用使胶粘接也同样牢固。因此,明式家具是有人文文化及人格标准的,这也是它至今仍被人们继续推崇及使用的理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8 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怎样保养大漆家具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怎样保养大漆家具?

       在南方,红木家具的表面多上大漆,漆饰使家具表面光洁美丽,使红木的材质材色显得更加莹润透亮,颇受消费者喜爱。而大漆家具保养方法与烫蜡家具有所不同,本文根据实践经验总结了一些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 平时使用清洁、潮润的纯棉布擦拭家具表面,切勿用过干或过湿的布擦。大漆防水,但并不是完全不怕水,而过干过硬的布擦拭漆面会留下划痕。
二、 在干燥的季节,可用脱脂棉或纯棉布沾少许豆油(纯正,非转基因)轻轻擦拭漆面保养。这种方法有助于防止蹦瓷或开笑,也就是漆面开裂。
三、 避免用硬物碰划漆面,因为修补起来会很困难。
四、 漆面划痕的补救,可用脱脂棉沾砂蜡(浅绿色,化工商店有售)顺着木纹方向以适当力度擦拭。
五、 避免使用玻璃板覆盖桌面。因为这样“生沤”易发霉,不论对漆面或蜡饰都不好。如果在玻璃板下垫软胶垫也可,但注意胶垫不能老在一个固定位置,以为这样就一劳永逸是不对的。
六、 不能放过热或过冷的物体在家具的漆面上。因为冷热不均会对漆面造成损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8 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怀念我的师傅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怀念我的师傅

    这个月是我的师傅逝世十七周年,回想起我的学徒过程,看看我今天学艺有点成果,这里面包含着我师傅对徒弟之心和他老人家的心血。在九十岁左右的北京老匠人当中提起“小个儿刘”,当初在民国无人不晓。我师傅的技艺有几手绝活,如:严1.8米长的拼板缝只用18公分长的小刨,很快就能够严得严丝无缝;我的师傅凿透眼一气哈成,从不翻个儿,他老人家凿出来的枣核眼儿榫卯结构后放在水里半天后掏出来即要能打开,眼里又不能进水.回想起我跟我师傅学徒的日子,师傅从没有喝斥过我,当我干活当中有错的地方都是用一句很简单的话对我指出来。当明白师傅这句话的时候,你不只是纠正了这一样错误,还明白了很多道理。比如说:我学严缝的时候,板都让我刮下很多了,但缝口仍严不严,我请教师傅为何总不严,我师傅回答:“哪儿严刮哪儿”。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让我体会了半年。由此我体会到不只是在严板上,凡是缝口不严,不是有长的地就是有短的地。外边缝口不严不是榫顶了,就是有凿花垫在了缝口里,如果不是实严,就是在刹活的时候技术不到家,角度不对。师傅的一句话引发了我的遐想,延伸了我在其它工艺上的发挥。简单的几个字打开了我在结构上继续申造的源泉。  
    在我跟他老人家学徒三年中,出师后继续跟我师傅在一起又干了十年,可以说我尊师如父,但是我师傅在教我技术当中也留了两手。十七年前我师傅病逝的前一个小时,由昏迷中醒来,精神抖叟。我把我的师傅由病床上拖起来,靠在了我的怀里,留下了不可思议的眼泪。这里有情,有父子般的深情;有愿,愿我师父能够康复。这时候师父把他保留的两手告诉了我,二十分钟后我师傅抱着苍桑,抱着对美好社会的向往,抱着对徒弟最后一手的教导闭上了双眼。我用眼泪送走了我的师傅,可是师傅十多年以来的谆谆教诲,师傅对徒弟深情的寄托却永久的留在了我的心里。师傅崇高的人格,严于自己,善待徒弟和对徒弟的包容鞭策着我走下去…
    “小个儿刘”师父——我的“爹”,永远活在我的心中!
                             谨以此贴纪念我的师父逝世十七周年!
泣泣… 天地君亲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9 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秀林老师!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谢谢秀林老师的无私奉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手机版|Archiver|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 沪ICP备2022029664号 )

GMT+8, 2024-5-13 13:59 , Processed in 0.126679 second(s), 43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