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楼主: 白发学童

白发学童自藏木器小件之十二(笔筒类)[每周一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8-24 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为什么定为清康熙之物?请说说由来.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24 2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漂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24 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底是整个补的,看底部木纹(不是圆心),还有,底跟笔筒内壁连接位就知道了。
但在底板中间,故意做了个《整个出但掏内胆的笔筒》的圆圈,是什么用途?去掩饰整底补的?

请教一下,这做法,像清代的工艺吗?

不过,这笔筒还是可玩!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24 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Originally posted by 看客 at 2007-8-24 09:31 PM:
为什么定为清康熙之物?请说说由来.谢谢!

也想知道,木器的断代依据是哪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25 0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Originally posted by chemwu at 2007-8-24 22:09:

也想知道,木器的断代依据是哪些?


也想问问Bai Bz断代依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25 0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Originally posted by 白发学童 at 2007-8-24 12:47:
白发学童自藏木器小件之十二(笔筒类)[每周一帖]

清康熙紫檀起线笔筒。该笔筒为清代康熙朝之物,紫檀材质,尺寸为直径17CM,高17CM,壁厚2CM。完美品相无损伤,通体包桨极好。

整体造型为下三分之一处缩腰 ...


缩腰过度,无“道”学之法度美。底圈有画蛇添足,张冠李戴之嫌,但包浆甚是自然,漂亮!不错的民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25 01:39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Originally posted by shangpin at 2007-8-24 22:09:
底是整个补的,看底部木纹(不是圆心),还有,底跟笔筒内壁连接位就知道了。
但在底板中间,故意做了个《整个出但掏内胆的笔筒》的圆圈,是什么用途?去掩饰整底补的?

请教一下,这做法,像清代的工艺吗?
...


作为民用器,“偏心地”到也是常见,但“双圈”款是《清三代》为了躲避当时盛行的“文字狱”而产生,但都是用于瓷器的款,清《同光》年间,复古和仿前朝的现象猛烈,当时由于外来商人和传教士喜好中国文玩,加上社会动荡……等因素,是我国历史上文物造假的第4个高峰,故我认为:这种“画蛇添足,张冠李戴”的现象,以及不严谨的“法度”正是符合了该时期“作品”的特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25 02:06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当然,民国也有半个多世纪过去了,笔筒作为实用器(非摆件),其包浆也可以产生如此好效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25 07:33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素好!出线好!好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26 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Originally posted by battybaba at 2007-8-25 01:15:


缩腰过度,无“道”学之法度美。底圈有画蛇添足,张冠李戴之嫌,但包浆甚是自然,漂亮!不错的民器。


兄高见!但是小弟并不赞同。

这种笔筒的底叫花觚底,下线外展,底起二层台,中心双圈,这是由康熙朝瓷器花觚的底足演变过来的,这种内斜的二层台圈足是康熙本朝的特征,到雍正就不是这个形制了。

还有,兄说的缩腰过度其实则不然。从造型上看光素笔筒普遍是上口大下口小,当然垂直的也有不过数量很少。笔筒由于是一个器物,器是搁笔的,上口敞开给人一种承纳之感,使用起来很方便,相反如果口小底大,使用起来就不方便了。光素笔筒的侧面轮廓都有一定的弧线,都带收腰,但是它收的很含蓄,符合中国古人的哲学观。一个真正的素面老笔筒大家仔细观察它束腰的最凹部分是在筒身靠下的三分之二处或五分之三处,也就是接近0.618的地方,它是有一定比例的,而不是在正中间。这样的造型会使下边这段曲线就几乎是垂直于桌案面。它体现出了古代儒家文人那种气节,虽然我服务于社会但是我的根基是坚固的,我是有不畏强权的骨气的。到了清中期,随着不断发展素笔筒侧面的曲线弧度也不断增大,让人能够一眼看出,可是其最凹处仍然是在筒身靠下的五分之三处,这点并没有改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26 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Originally posted by battybaba at 2007-8-25 01:39:


作为民用器,“偏心地”到也是常见,但“双圈”款是《清三代》为了躲避当时盛行的“文字狱”而产生,但都是用于瓷器的款,清《同光》年间,复古和仿前朝的现象猛烈,当时由于外来商人和传教士喜好中国文玩,加 ...


兄言差异。瓷器底部的空白双圈款识始于明中期,普遍盛行于清三代。

中国曾出现过四次作伪高潮,第一次高潮出现在宋代,以仿造商、周青铜器为主。第二个高潮是清乾隆时期,主要是名人字画造伪、作假,连乾隆皇帝也难辨真假,当时好多的书画赝品上都有乾隆的题跋。第三个高潮是晚清到民国时期,大量复制、仿造了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各种文物,无所不造、无所不仿。第四个高潮是改革开放后,随着收藏热的兴起,各种仿古工艺厂多如牛毛,仿造的东西五花八门,作伪手段更为高超,造假者之间达成了一种默契,有了一定的分工,市场逐步专业化。

还有判断个木笔筒的新老,不但要看他的器型,而且还要与其木材使用和稀有情况挂钩。

[ Last edited by 白发学童 on 2007-8-26 at 13:01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26 13:16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下面是一个康熙斩头的凤尾觚(樽),大家可以看一下底足的形制。

图1
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26 13:16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图2
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26 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图六的黄是白边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8-26 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麒麟网微信公众号
白边自古就有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手机版|Archiver|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 沪ICP备2022029664号 )

GMT+8, 2024-5-9 08:39 , Processed in 0.144513 second(s), 4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