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极速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手机号快速注册登录

查看: 3980|回复: 10

高句丽王城王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7-1 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x
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入选世遗名录

----------------------------------------------------------------------

东北新闻网

五女山山城的平面呈靴形,南北长约1500米,东西宽300~500米,总面积近450平方米。

  东北新闻网7月1日讯 (特派记者赵景然 苏州报道) 记者刚刚得到的消息,在今天召开的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辽宁本溪桓仁满族自治县申报的五女山山城自然遗产获通过。

  五女山山城又名“纥升骨城”,位于辽宁省的桓仁满族自治县,它是高句丽早期的重要山城遗址。

  五女山山城的平面呈靴形,南北长约1500米,东西宽300~500米,总面积近450平方米。山城大部分利用天然悬崖峭壁作为屏障,仅在部分山势稍缓处筑墙封堵。城墙的墙基多以大石叠筑2~3层而成,其上压缝砌筑有楔形石,基宽5~6米,顶宽3~4米,并辟有南、东、西3个城门。城内发现有瞭望台、蓄水池、点将台、天池、大型建筑、兵营式建筑群等遗迹,出土陶、石、瓷、铜、铁、银等各类文物1,000余件。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从1996年5月开始,会同本溪市博物馆、桓仁县文管所,对五女山山城进行调查、勘探、测绘和发掘。3年多的发掘工作,搞清了山城的范围、布局、结构,掌握了高句丽早期山城的建筑特点、建筑方法,为高句丽山城的分期断代研究奠定了基础。五个时期的文化遗存的发现,为桓仁地区古文化年代序列的建立,文化谱系的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出土的一批高句丽早期的遗迹、遗物,为确定五女山山城为高句丽建国之初的纥升骨都城,提供了重要依据。

   另据新华网苏州7月1日电 (记者程云杰) 据可靠消息,正在此间召开的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1日上午批准中国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尽管此次会议还没有正式发布有关公报,但据消息人士说,此次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主要包括五女山城、国内城、丸都山城、12座王陵、26座贵族墓葬、好太王碑和将军坟一号陪冢,主要位于吉林省集安市和辽宁省桓仁县。

图1:古城遗址

11.jpg

0 Bytes, 下载次数: 5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7-1 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没听说过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7-1 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图2

18.jpg

0 Bytes, 下载次数: 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7-1 17:47 | 显示全部楼层
3 吉林高勾丽王陵的将军坟

15.jpg

0 Bytes, 下载次数: 4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7-1 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4 五女山山城的平面呈靴形,南北长约1500米,东西宽300~500米,总面积近450平方米

16.jpg

0 Bytes, 下载次数: 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7-1 17:49 | 显示全部楼层
离心的高句丽和向心的汉字  
  作者: 安替


到了靠近朝鲜边境的吉林集安,才知道自己的历史知识极度贫乏。这里是古代高句丽王朝曾经的都城,孕育出过一代叛逆于汉唐的高句丽人。这里的好太王碑以1775个汉字书写了一代高句丽君王的历史。中国官方学术机构认为高句丽是当然的中国少数民族边疆政权;韩国当然认为高句丽是古代朝鲜三国之一,高句丽成中国的才是见鬼的事情;朝鲜认为,高句丽是从公元前3000年的檀君朝鲜的继承者,是后来统一朝鲜半岛的高丽的前身,中国这么想是大国沙文主义的表现。

我几乎买尽了国内有关这方面公开出版的书籍,才略微对这个事情有了轮廓版的了解。其实在民族国家概念出现之前,中国采用的天下观念,边疆政权到底是国还是民族、藩属国是不是独立国家,基本上都是一个历史问题,硬是套上现代国际政治的说法,真是不伦不类。高句丽和后来朝鲜半岛的高丽都是通古斯人为主体组成的政权,大概基本上民间说的都是阿尔泰语系的语言,而宫廷说写的都是中原汉语,之所以在中国学界被一个认为是古代中国少数民族政权,一个认为是古代朝鲜,可能这和高句丽的疆界有很大一部分在目前的东北有关,也都是现代政治“匡正”古代历史。有一个教授私下和我说的很直接:“如果不怕伤中朝中韩关系的话,袁世凯曾经做过总督的朝鲜离开中国不就是才100年吗?”

这话太让人刺激了。看了韩国最近拍的《黄山伐》,讲述高句丽、新罗、百济争夺对朝鲜半岛控制权的故事,唐朝军队成了介入和调停者。为了满足韩国观众的民族主义情绪,编剧对唐朝军队的干预也进行了历史“匡正”和戏剧讽刺。这些年轻韩国观众当然不能忍受唐朝的一千多年之后的后代宣布古朝鲜三国之一的高句丽也应该在历史上和唐朝属“这边一国”。

所以对于中国即将在6月把集安高句丽王朝遗址申请中国的“世界遗产”,韩国也表示了强烈抗议。可能作为反制,源于纪念中国异议诗人屈原的端午祭,也被韩国申请“世界遗产”。我在集安听到这个消息,觉得这个世界太好玩了,早知现在,干脆唐朝的时候爽快点,要么一统半岛,要么和他们划清界限,藩属来藩属去,搞得后代口水仗没完没了。

其实好玩的事情还很多,天生属于汉语七大方言的台湾话(闽南话),竟然要也和汉语划分界限。台独的一部分积极推动者,正在创造河洛人(他们自称台湾闽南人)自己的文字。他们认为,汉字无法表达台语丰富的语义,应该推广台语罗马化,仿效日语,从近期的“七分汉字、三分罗马字”最终到“三分汉字、七分罗马字”。

日语、韩语去汉字化是因为他们属于阿尔泰语系,用汉语的确无法表达这两种语言,全部用汉语徒增交流困难。而台湾发什么疯?本来中华传统语言文化在台湾保护得比大陆好,现在有些人愿意自毁传统,那其实真的是自找。其实他们只要稍微移移目光看看大陆,就知道汉语罗马化的试验已经做过了,完全失败,只有一个成功的副产品:汉语拼音。

急速的现代化被迫改变了天下中国的世界视野,然而汉字却依然减缓甚至阻挡了边缘政权的离心过程。相比汉字的历史和未来,现代化的过程很短。我的问题是,当中国成为一个正常国家之后,是不是又一轮文化向心的过程会开始?当然这个事情是我儿孙才会操心的事情,吾辈还要继续要为中国的正常化努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7-1 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高句丽
转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高句丽(公元前37年-公元668年)是古代位于满洲和朝鲜半岛北部的奴隶制政权,其人民主要是居住在满洲的高句丽人、扶余人和秽貊人等。公元前37年由扶余人朱蒙(又作邹牟王)所建,起初建都于现今中国辽宁省东部的桓仁和集安地区的国内城和丸都城等地。公元427年,第20代王长寿王高巨连将都城迁徙到今天朝鲜境内的平壤地区。公元668年(中国唐高宗李治总章元年),高句丽在唐朝和新罗的夹击之下被灭,第27代国王宝藏王高藏被唐朝俘虏。高句丽由此被唐朝和新罗瓜分,而其人民亦分别融入唐朝及新罗的人民里。而另一方面,原高句丽人大祚荣在高句丽亡国后不久也在高句丽的旧地建立起渤海国,继续高句丽人的政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7-1 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高丽 不是 高句丽【转载】

--------------------------------------------------------------------------------
高句丽,也简称为高丽,是西汉到隋唐时期东北地区出现的一个有重要影响的边疆民族。

高句丽的先人周秦时期一直生活在东北地区。公元前108年,汉武帝设四郡管辖辽东及朝鲜半岛北部,其中玄菟郡高句丽县就是高句丽人的聚居地。公元前37年,夫余人朱蒙在玄菟郡高句丽县辖区内建立政权,起初定都纥升骨城(今辽宁桓仁县城附近),公元3年(汉平帝元始三年)迁都国内城(今吉林集安市)。公元427年迁都平壤城(今平壤市)。高句丽鼎盛时期其势力范围包括吉林东南部、辽河以东和朝鲜半岛北部。公元668年,高句丽被唐王朝联合朝鲜半岛东南部的新罗所灭,在历史上持续了705年之久。

鉴于高句丽存在的700多年间,其主要活动范围都在中国中原王朝管辖地区,并与中原王朝保持着隶属关系,高句丽政权的性质应是受中原王朝制约和地方政权管辖的古代边疆民族政权。当然,这种管辖关系随中原王朝控制力的消长而时疏时密。现就高句丽历史研究中的几个相关问题略述见解,以就教于学界同仁。



一、高句丽是我国东北历史上的少数民族政权


周秦之际其先人就生活在浑江、鸭绿江流域,中心区域在今辽宁省桓仁县、新宾县,吉林省集安市、通化市一带。我们认为高句丽民族是我国东北历史上的一个民族,高句丽政权是我国东北历史上的边疆民族政权,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原因:

第一,从高句丽民族起源看,我国学者目前研究情况尽管存在一些分歧,大体上有秽貊说、夫余说、高夷说、商人说、炎帝说等,但无论何种说法,都充分肯定高句丽民族的先人的活动范围在周秦之际就在我国东北地区之内。周人一直认为“肃慎、燕、亳,吾北土也”(《左传》昭公九年)。由此可见,周武王克商以后,周人对东北地区的经营是很明确的,势力已超越今日东北的范围。

多年的考古调查与发掘表明,浑江流域一些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的文化遗存,如桓仁县台西沟遗址、姚山遗址、凤鸣遗址,集安市大朱仙沟遗址、二道崴子遗址、东村遗址,通化市王万发拨子遗址等都应该是高句丽政权出现前的文化遗存。这一地区文化的叠压关系明确,下层为新石器晚期至青铜时代文化,其上面叠压着汉代文化,再上层则为高句丽政权出现后的文化。

第二,从高句丽政权建立情况看,国内外学者大都认同公元前37年(西汉元帝建昭二年)建都于纥升骨。今辽宁桓仁县城附近有一座平原城下古城子,还有一座山城五女山城,考古调查与发掘证明,这里是高句丽的早期都城,当时属汉玄菟郡管辖范围。

远在高句丽政权出现前,西汉王朝就已开始对东北广大地域实施行政管理,公元前108年(汉武帝元封三年)起,先后置玄菟、乐浪、临屯、真番四郡,管辖范围包括我国东北和朝鲜半岛北半部。后来四郡治辖地域有变化,玄菟郡郡治迁徙至高句丽县。在玄菟郡内高句丽县附近建立起的高句丽政权先后臣属于汉玄菟郡、辽东郡,不断上表称臣、朝贡,也从玄菟、辽东郡领回汉王朝赏赐的官服等。同时,在高句丽政权出现前后也有大量的汉族人加入到这一政权中。

1975年至1976年,在对集安国内城进行考古调查与试掘时,在高句丽石筑墙垣内发现了汉代土筑城垣,出土了汉代铁器、陶器等文物。高句丽政权存在的705年间,曾向玄菟、辽东、乐浪等地扩张,几迁都城,无论是都纥升骨、国内城,还是平壤城,都在汉四郡的范围之内,高句丽都是我国东北历史上的边疆民族政权。

第三,自汉至唐,我国历代王朝,包括分裂时期的各王朝都认为高句丽是边疆民族政权。

高句丽居地在商末至汉初是箕子朝鲜的辖地,而箕子朝鲜是周朝的地方诸侯,进入汉代之后为卫氏朝鲜取代,但依然是汉朝的藩属。公元前108年(元封三年)汉灭卫氏朝鲜设置乐浪等四郡,在包括朝鲜半岛中部以北地区实行了和中原地区相同的统治方式。自汉至唐,尽管各王朝对高句丽的管理方式不一,但历代的统治者都认为高句丽的活动区域是中国的传统领土。隋朝的统治者认为“高丽之地,本孤竹国也。周代以之封于箕子,汉世分为三郡,晋世亦统辽东。今乃不臣,别为外域,故先帝疾焉,欲征之久矣”(《隋书·裴矩传》);唐太宗也认为:“辽东旧中国之有,自魏涉周,置之度外。隋氏出师者四,丧律而还,杀中国良善不可胜数。今彼弑其主,恃险骄盈,朕长夜思之而辍寝。将为中国复子弟之仇,为高丽讨弑君之贼。今九瀛大定,唯此一隅,用将士之余力,平荡妖寇耳。然恐于后子孙或因士马强盛,必有奇决之士,劝其伐辽,兴师遐征,或起丧乱。及朕未老,欲自取之,亦不遗后人也。”(《册府元龟·帝王部·亲征二》)所谓“旧中国之有”、“九瀛大定,唯此一隅”,无疑反映着唐太宗视高句丽地区为中国的传统疆域,实现对高句丽的统一是完成“九瀛大定”的最后一项使命,这也是隋唐两朝不惜倾全国之力完成统一高句丽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四,高句丽也没有“自绝”于中国之外。

在长达7个世纪的时间里,高句丽称雄东北边疆地区,但给自己的定位都是中央王朝的边疆地方政权,主动和中央王朝,包括三国两晋南北朝分裂时期的各政权建立臣属关系,不仅接受册封、纳贡、纳质,《通典·边防·高句丽》载“自东晋、宋至于齐、梁、后魏、后周,其主皆受南北两朝封爵”即言此。唐朝建立后,高句丽“上封域图”更是表明了其对唐朝的认同,并没有自绝于中国之外。正因为有着这样的认识,所以在唐朝统一高句丽后,有一大批高句丽人不仅没有对唐朝抱有“亡国”之恨,反而为维护唐朝的统一大业立下了汗马功劳,青史留名,诸如泉男生、高仙芝、王毛仲、王思礼、李正己等两唐书都留有其传记。

第五,从灭亡后高句丽人的流向看,公元668年(唐高宗总章元年)高句丽灭亡后,唐凡收其民“户六十九万”(《新唐书·高丽传》)。这应该是当时高句丽的总户数,其中包括许多非高句丽族户。高句丽族户数大体上在十五万左右。他们的流向,学者们认为有四个方面:迁居中原各地,投入新罗,投奔靺鞨(渤海),散入突厥。我国学者最近研究成果表明,高句丽灭亡时,高句丽族人约有七十万人,迁居中原各地近三十万人,投归新罗的约十万人,投奔靺鞨(渤海)的十万以上,散奔突厥万余人,凡五十多万人。再加上散居辽东等地“遗人”,战争死亡人,总数与高句丽族人数基本一致。其中只有投入新罗、留居半岛今龙兴江以南的约十万余高句丽族人融入半岛民族,而大多数都融入了汉族人中。从这一点看,把高句丽民族作为东北历史上的边疆民族是符合历史事实的。


二、王氏高丽并不是高句丽的继承者


公元918年,在朝鲜半岛也出现了一个名为“高丽”的政权,因其统治者姓王,故学界以“王氏高丽”称之。尽管王氏高丽袭用了高句丽的称号,但二者没有直接继承关系。

首先是两个政权建立的时间悬殊、历史发展归属不同。高氏高丽建立于公元前37年,最初为西汉玄菟郡高句丽县管辖,后逐渐强盛,但并没有断绝和中央王朝的臣属关系。进入隋唐时期,高句丽奉行扩张政策,并阻塞朝鲜半岛其他政权入贡中原王朝的道路,导致了隋唐两朝的征讨。公元668年,高氏高丽终于为唐朝统一。高氏高丽的辖境最初完全由唐朝安东都护府(治所最早在今平壤)管辖,几十年后有一部分辖境为我国历史上的另一个地方政权渤海占据,一部分划归了兴起于朝鲜半岛南部的新罗政权,一部分仍然由安东都护府管辖。高句丽族则绝大部分被唐朝迁徙到了内地,后与汉族融合,小部分融入周围各族之中,后其王族也绝嗣,立国7个世纪之久的高氏高丽最终消失在了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

王氏高丽立国于高氏高丽灭亡250多年之后的公元918年,935年取代了朝鲜半岛的另一个政权新罗,翌年又灭亡了后百济国,统一了半岛中南部大部地区。至公元1392年,王氏高丽的大臣李成桂废王自立,并在1393年以“朝鲜、和宁等国号奏请”明朝,明赐李成桂为朝鲜王,王氏高丽遂改号朝鲜,学界一般称之为李氏朝鲜或简称李朝。此即我国明清时期的朝鲜国。

其次是辖境内居民构成不同。高氏高丽辖境内的居民以高句丽族为主。高句丽族的族源是我国上古时期古老民族秽貊人东迁后的夫余、高夷、沃沮、小水貊、东秽等,后又融合了卫氏朝鲜遗民的后裔、汉人、鲜卑人等。这些来自于不同民族的成员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逐渐融合一体,史书和学界一般以高句丽族称之。王氏高丽辖境内的居民以新罗人为主。王氏高丽兼并新罗和后百济之后,新罗人和百济人成为了王氏高丽的主要居民。新罗人主要是源于朝鲜半岛南部地区的辰韩和弁韩人,高氏高丽灭亡后虽然有一部分高句丽人加入其中,但不是新罗人的主源。百济则主要是源于朝鲜半岛南部的马韩人。也就是说王氏高丽的主要居民以来源于朝鲜半岛南部的“三韩”人为主,大量的史书记载也表明,王氏高丽人和我国古人是把王氏高丽看作“三韩之旧”的。在王氏高丽数百年的历史发展中,这些成员逐渐融合为一族,史书和学界一般称之为高丽族。王氏高丽为李氏朝鲜取代后,朝鲜也因此取代高丽,成为其族称,并沿用至今。

最后是王氏高丽非高氏高丽后裔,王氏高丽的王族也并非是高氏高丽的后裔。关于王氏高丽建国者王建的族属,《高丽史》的作者认为“高丽之先,史阙未详”。但据我国学者考证,王建极有可能是西汉乐浪郡汉人的后裔,因为王氏是当时乐浪郡的望族,且人户很多。王建在临死时亲授的《十训要》中,并未言自己是高氏高丽后裔,而是说自己出身平民,同时称“赖三韩山川阴佑”,统一了马韩、辰韩和弁韩“三韩”,其后代也多以拥有“三韩”自居。以常理分析,如果王建是高氏高丽后裔,出于统治的需要,定当会大肆宣传。也可反证王氏不是高氏的后裔。

因此,王氏高丽并不是高句丽的继承者。汉代兴起于朝鲜半岛的马韩、辰韩、弁韩发展为新罗、百济;百济为唐朝灭亡,新罗又为王氏高丽取代;后李朝取代王氏高丽,最终发展为李氏朝鲜。这些政权的疆域从来就没有超出过朝鲜半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7-1 21:46 | 显示全部楼层
(续上)
三、高句丽、王氏高丽历史混淆的原因


人们之所以将王氏高丽错误地看作是高句丽的继承者,和我国的史书记载有一定关系。在我国正史中,班固所著《汉书》是第一个记载有关高句丽事迹的史书,而陈寿《三国志》则是第一个为高句丽立传的史书。至《旧唐书》和《新唐书》,诸史多在《东夷传》或《蛮夷传》中为高句丽立传。应该说,这些史书尽管在具体事件的记载上存在一些差误,但对高句丽的历史定位是准确的,只是到了宋代之后史书的记载开始出现了混乱,乃至明显的错误。

王氏高丽立国于公元918年,1392年为李氏朝鲜取代,时跨我国五代中期至明朝初期,故《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都有《高丽传》或《朝鲜传》,并都将高氏高丽的历史略述于前。综观这些史书记载,《旧五代史》和《新五代史》是最早将高氏高丽写入王氏高丽传的,《宋史》则是“王建承高氏之位”一语的始作俑者,这三部史书的记载直接影响到了以后的几部史书。

《旧五代史·高丽传》共约240个字,其中“及唐之末年,中原多事,其国遂自立君长,前王姓高氏”一段之前记载的全部是高氏高丽的事情,之后记载的则是王氏高丽的事情。

《新五代史·高丽传》共约280余字,除开头“高丽,本扶余人之别种也。其国地、君世见于唐,比佗夷狄有姓氏,而其官号略可晓其义。当唐之末,其王姓高氏”外,其余全部是王氏高丽的记事。

《旧五代史》的监修是北宋人薛居正,修成于北宋初期的公元973年至974年,当时长达半个世纪的分裂局面尚未结束,统一战争仍在进行。也正是因为如此,《旧五代史·高丽传》的记载不仅简略,而且也存在错误之处,尤其是“及唐之末年,中原多事,其国遂自立君长,前王姓高氏”一语。断定其错误的理由有二:一是,查其他史书,包括朝鲜的汉文史书,并没有高氏在唐朝末年建立高丽政权的记载;二是,宋人司马光在编撰《资治通鉴》时也没有采纳其说法,显见这一记载是错误的,薛居正也无法确切写明二者的关系,但这一错误却得到了《新五代史》作者欧阳修的发挥。欧阳修撰写《新五代史》时采用了许多小说、笔记的资料,对人物和事件的描述插入了很多生动的情节,故而将《旧五代史·高丽传》关于高氏高丽的记述精简而作为了王氏高丽建国来源的追述,《旧五代史·高丽传》中的“及唐之末年,中原多事,其国遂自立君长”一语则精简为“后稍自国”,置于其后所撰《新唐书·高丽传》中,而《旧唐书·高丽传》中不仅没有这一记载,却有“高氏君长遂绝矣”,表明高氏高丽王族已经绝嗣。

《宋史》为元人脱脱等撰写,书中为高丽传单列一卷,称:“高丽,本曰高句丽。禹别九州,属冀州之地,周为箕子之国,汉之玄菟郡也。在辽东,盖扶余之别种,以平壤城为国邑。汉魏以来,常通职贡,亦屡为边寇。隋炀帝再举兵,唐太宗亲驾伐之,皆不克。高宗命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7-1 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高句丽之争的“历史悬案”

--------------------------------------------------------------------------------

大华网-汕头特区晚报

  “东北工程”引发争论

  2003年12月9日,韩国古代史学会、韩国考古学会、韩国近现代史学会第17个学会在汉城历史博物馆发表联合声明要求:“中国应立即停止把高句丽史编入中国历史的歪曲历史行为。”

  
  第39届世界广告大会   迷住男人的数码武器   
命运我把握 好运不错过   注册财富会员人人得奖  


  引起这次韩国学术界“集体抗议”的直接导火索是去年6月24日,《光明日报》发表一篇题为《试论高句丽历史研究的几个问题》的署名“边众”的文章提出:“高句丽政权的性质应是受中原王朝制约和地方政权管辖的古代边疆民族政权。”

  这一观点在部分韩国学者和媒体中间引起轩然大波,汉城大学教授李成王圭“不无担心”地认为:“如果古朝鲜、扶余、高句丽和渤海等历史作为中国少数民族的历史编成‘中华民族’历史的一部分,那么有可能引出韩国史只是没有被中国吸收的支流,是没能参与‘中华文明’的野蛮落后的集体历史而已等各种观点。”而韩国汉阳大学教授慎镛厦甚至撰文称之为“‘历史帝国主义’工作。”

  由于“边众“是中国社科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三位学者的联合笔名,而研究中心正是国家立项学术项目“东北边疆历史与现状系列研究工程”(简称“东北工程”)的领导机构,由此导致问题进一步严重化。

  对韩国学术界这次“抗议”给予极大关注的韩国“第一大报”《朝鲜日报》发表所指更为深远的社论,矛头直逼“东北工程”:“有分析认为,中国之所以这么做是要重新确认与朝鲜族居住的东北地区的关系,并以此为基础,制造介入北韩地区的理由,隐含高度的战略意图。”

  “我们肯定不会与他们发生争论,我们会按原有的学术部署继续进行研究。”处于“风口浪尖”的“东北工程”负责人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主任厉声态度肯定,他认为12月9日韩国17个学术团体所发表的声明是非常偏激的。

  旨在“研究中国东北边疆历史上的疑点问题以及理论上的难点问题”的“东北工程”由中国社科院与东三省联合组织,于2002年正式启动,历时5年,预计一共投入资金1500万元。厉声一再强调,高句丽仅仅是“东北工程”中的一个课题,并非像部分韩国学者所说,“东北工程”完全是针对高句丽问题。“以前我们没有提过这样的观点,现在提出来了,他们的反应非常大。”在评论“边众”一文时,厉声说。

  目前,中国国内学术界和其它媒体亦未见公开针对韩国有关方面的态度做出评论,但香港与台湾媒体则表示了极大关注。

  “争夺”高句丽历史缘起

  高句丽建国于公元前37年前后,都城位于中国辽宁省桓仁县五女山城。高句丽本身是游牧民族,能征善战,与历代中原政权及朝鲜半岛南部政权战争不断。强盛时期疆域东至辽东,南至平壤,跨越现今中朝两国。公元427年迁都至平壤大成山。

  公元668年,唐朝军队与朝鲜半岛的新罗军队南北夹攻,灭亡了高句丽,整个民族或迁入中国西北及江浙,或融入当地。此役即中国历史上的“薛仁贵东征”,唐朝在平壤设立安东都护府,疆域及至平壤。

  在高句丽一共700年的历史中,近400年其都城建于现今中国境内。现在很多中国学者认为高句丽是中国古代边疆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或者至少在公元427年高句丽迁都平壤之前属于中国边疆历史的一部分。

  但是,中国历代史书皆把高句丽误作“高丽”,并与高句丽灭亡200年后在朝鲜半岛兴起的“王氏高丽”相混淆。尽管从《明史》开始已经对这种混淆进行了纠正,但是今日韩国部分学者以中国古代史书记载为证,论证高丽是对高句丽的继承,并据此得出结论:高句丽属于韩国历史一部分。而中国学者则普遍认为无论是从家族、姓氏还是血缘来看,高句丽都与后来的“高丽”毫无瓜葛。

  另一个令今天的中国学者被动的是,新中国建国后,由于中朝两国的特殊关系,高句丽被说成是朝鲜的历史,在郭沫若、范文澜等主流历史学者的书籍中,高句丽也一直被划入世界史的一部分。

  “那时候完全是政治因素起作用。”厉声说,在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朝两国在中国东北举行了两次联合考古,所有发掘的高句丽文物全都送给了朝鲜。

  涉及历史问题时,朝韩两国向来态度统一。因此,此次争论虽然严格意义上应是中朝之间的历史,但韩国方面未作壁上观,且甘当主角。

  不过,历史上最先就高句丽问题向中国发难的并不是韩国,而是1920年前后的日本。当时日本统治朝鲜,图谋中国东北,提出高句丽问题的用心显而易见。

  而此番高句丽问题“重现江湖”,在中央党校教授张琏瑰看来完全是不断的误解和猜测所致。“70年代韩国经济发展以后,民族情绪上升,一些少壮派的学者开始寻找韩国历史上最为强盛的时代,于是就找到了高句丽。”张说,从那个时候,韩国学术界就有一些观点认为高句丽历史是朝鲜的历史。

  “问题开始复杂于1999年前后,中国一些并不了解韩国学术界的学者突然发现了韩国学术界的这种观点,他们很吃惊,于是也开始进行研究,这样一来韩国又很紧张,并联系到中国的崛起,以为中国要重写东北亚历史。”张琏瑰说。

  从去年10月开始,韩国学术界就此陆续成立了一些组织,如“中国篡改中朝边界历史对策委员会”等。

  “东北工程”纯属社科学术研究

  韩国部分学者和媒体坚持认为“东北工程”有极强的政治背景,这是这场争论变得敏感的直接原因。《朝鲜日报》除了一再强调“东北工程”由中国政府出资外,在谈及《光明日报》刊登的文章时,也特别强调该报“代表中国共产党学术领域”。

  对此,国内学者澄清:中国的社会学术基金以及相关机制不健全,社科学术项目如果没有政府的资助很难开展。“东北工程”学术领导机构是一个由17人组成的专家委员会,其中3人以官员身份参加,即东三省宣传部的副部长,“但是他们仅仅起到一个组织和协调的作用”,厉声说,“我们的一些课题由他们负责通知给各自省里的社科院和大学,因为这种工作无法由单个的学术机构完成。”

  厉声透露“东北工程”立项的初衷更多的是考虑到当时东北作为老工业基地,面临很多诸如大规模下岗、矿业城市资源枯竭等严重社会问题,“要解决现实问题,把历史问题搞清楚也是非常重要的。”厉声说,这种思路在“东北工程”的全称(“东北边疆历史与现状系列研究工程”)中亦有体现。而以巨大的课题经费支撑经济并不景气的东北地区的科研力量,也是题中应有之意。

  “韩国方面有人认为《光明日报》的文章是一种政治态度,这完全是猜测的。”一位国内科学者称,《光明日报》作为中国知识分子主流报刊,在刊登学术文章时,有侧重选择学术前沿的倾向。

  学术研究不该上升到“政治层面”

  “高句丽的历史是一个学术问题、历史问题,但如果它被演绎成古代中朝边界问题,并影射今天的边界问题,那么问题就会相当复杂。”在中央党校教授张琏瑰看来,高句丽的争论在学术领域是正常的,如果扩大到政治领域,则是危险的。

  在记者向韩国驻华使馆提出就此事采访时,韩国使馆方面的答复是“此事非常敏感,而且鉴于中韩两国良好的关系,政府不便出面。”与韩国使馆的谨慎恰恰相反的是,韩国很多学者纷纷强调韩国政府应该参与其中,并开始试图对政府施加压力。

  12月12日,韩国25名议员向国会提交了“敦促中国停止歪曲历史的决议案”,认为韩国政府应提出强烈抗议,并与朝鲜共同提出对应方案。该决议案内容基本得到韩国政府官员肯定性回复。

  12月13日,韩国国务总理高健主持的会议决定,将针对中国研究东北地区的古代史问题成立“高句丽史研究中心”,加强对高句丽史的研究工作。

  更令人担忧的是,200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在中国苏州举行的年会上审议朝鲜提出的将高句丽古墓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申请,如果通过,则表明世界组织将默认高句丽历史上属于朝鲜。而韩国方面的态度是,全力支持朝鲜的申请。

  “如果这个时候双方都不克制,上升到政治层面,将对中韩两国非常不利。”张琏瑰认为从东北亚大的局势来说,已经有朝核问题,日本军国主义问题等不稳定因素,而中韩两国没有重大分歧,在很多问题上可以互相合作。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厉声比较乐观,认为这次争论不会严重化。一方面,中国学术界已经定下了不会主动挑起争辩的基调;另一方面,他认为韩国大多数学者还是相当冷静。“我们注意到,韩国几个主流的学术团体并没有参与近期的高句丽问题集会。”

  《朝鲜日报》的记者也认为,目前韩国对高句丽的研究应持冷静态度。

  “一窝蜂”研究招“政治化”猜疑

  学者认为,此次的中韩尴尬事件,与大陆学术研究自身存在的问题不无关系。改革开放后,国内学术界与外界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学术研究往往存在较为严重的“趋利倾向”。无论是课题经费还是社会关注度,经济学、法学等学科在社会上“独占鳌头”,一些MBA老师年薪达几十万,一些著名法律学者担任律师可以获得50万元的律师费。而诸如历史等学科,很多学者则需要自费出版研究成果,出现所谓“研究越多,学者越穷”的现象。这直接导致了研究人才分布的“贫富不均”。

  本次采访中记者发现,在国内寻找高句丽问题专家相当吃力。“我们对‘高句丽’的研究远比不上韩国。”国内一位常年从事东北亚问题研究的学者无奈地说,“他们一位学者写过几十本研究中朝边界的书,而我们的情况是以前的老学者已经逐步退出研究,继承者又非常少。人才匮乏,立志坐冷板凳的人太少。”

  一位参加了“东北工程”的学者向记者透露,在“东北工程”中,研究高句丽时间在五年以上的人极少,但由于国家立项投入了课题经费,这一研究变得相当“热闹”。这种做法不仅会养成一批学术‘追星族’,也会让国外误解我们,误以为有什么政治背景。”

  此次“高句丽”争议事件印证了这种担忧。(据《凤凰周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30 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韩国一直在"强奸"我们的历史,他们在<大长今>及其他片子中宣传四大文明有三大文明是他们发明的,我们要警惕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手机版|Archiver|麒麟论坛——第一红木古典家具论坛,红木家具,古典家具,明清家具,文玩收藏,第一中式家居门户 ( 沪ICP备2022029664号 )

GMT+8, 2024-5-18 18:00 , Processed in 0.196612 second(s), 36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