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9月13日电(记者郑钧天、徐海波)国家统计局13日发布的“2015年1至8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和销售情况”显示,商品房销售继续回暖,房地产新开工和土地购置面积现筑底迹象。
数据显示,1至8月份,住宅销售面积6168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0%,增速比1至7月份提高1.1个百分点。住宅销售额40724亿元,同比大涨18.7%,比1至7月提高1.9个百分点。
新盘遭疯抢、买房需要摇号,二手房屡屡“跳价”、动辄抬高10万元,中介门店大幅扩张、房产经纪人举牌“扫街”……下半年以来,以北京和上海为代表的重点城市房地产市场热度不减反增。
中国指数研究院的数据显示,进入三季度楼市依然高温不减,在7至8月份的传统成交淡季,住宅销量却超出市场预期。8月份,全国42个主要城市楼市成交量同比增速超过35%,深圳、大连和东莞的涨幅更是超过100%。
此外,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至8月份,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1411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2.1%;土地成交价款4294亿元,下降24.6%。
国家统计局投资司高级统计师李皎解读称,8月当月,土地购置费增速由正转负,下降9.1%,但土地购置面积出现筑底迹象。
中投证券发布研报分析称,在商品房销售回暖、一二线主要城市库存压力缓解的情况下,大型房企拿地意愿有所恢复,地方政府也有意多推出住宅用地。但房企拿地的焦点集中于房价上涨潜力较大的城市。目前土地市场区域分化明显冷热不均。
记者了解到,下半年以来,京沪等地“地王”频现,后市房价看涨预期强烈。据中原地产统计,下半年以来,一线土地成交价格上涨23.6%,多家房企在一线城市频频掀起抢地大战。在上海,北京金融街在7月以88.15亿元拿下闸北区火车站北广场地块,刷新上海总价地王纪录;8月份,阳光城以楼面价49236元/平方米拿下杨浦区一幅地块,溢价率达60%。刷新今年上海宅地成交楼面价记录。
9月伊始,北京土地市场上即拍出北京土地拍卖总成交金额历史前三区域地王——保利首开联合体击败8组竞争对手,以总价64.83亿元竞得北京朝阳区孙河乡某地块,成为区域地王。据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测算,北京孙河新地王的平均楼面价高达5.2万元,未来售价或将超过10万元/平方米。
二线城市在地价回调之后价格开始恢复,天津、南京、青岛等地价开始走高;但三四线城市有较大体量新推出地块未能成交。
原标题:商品房销售继续回暖房地产新开工和土地购置面积现筑底迹象
稿源:新华网
作者:

“从近期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房地产开发投资数据来看,房地产投资增速已连续20个月呈现下滑趋势。目前,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速已从两年前的20%以上跌至不足4%。通过统计数据可以看到目前市场对于房地产的后市发展情况仍不看好,房企拿地热情也远不如往年。”卓创分析师王宁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至8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6.11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3.5%,增速比1月份至7月份回落0.8个百分点,回落幅度比1月份至7月份扩大0.5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41098亿元,增长2.3%,增速回落0.7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房地产开发投资中的土地购置费增速也一路下行,8月当月,土地购置费增速由7月份的增长9.5%直接转为下降9.1%。
王宁表示,房地产投资增速下滑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库存较多,特别是三四线城市去库存压力较大,消化周期长;二是房地产行业利润率呈降低趋势,打击投资者的投资热情以致其投资意愿下降。
“房地产投资增速持续下滑会给地方财政收入带来不利的影响。房产投资增速下滑也使得土地市场陷入卖地难的境地。此外,房产市场的降温也会拖累相关行业的发展,从而间接的影响到税收收入。 ”中投顾问房地产行业研究员韩长吉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统计,房地产市场8月份频频受到政策的关爱。先是中国楼市“限外令”10年来首现松动,再是降准、降息、贷款利率再创历史新低,还有二套房公积金贷款首付比例下调,部分地方政府也为房地产市场的后市发展频频送出政策红包。
韩长吉表示,这些政策能够对房地产市场起到一定的刺激作用,对一二线城市的刺激程度会比较大,对三四线城市的作用力较小。预计后期救市政策的出台也将会更加频繁。(见习记者杜雨萌)
原标题:房地产投资增速连续20个月下滑楼市政策或再加码
稿源:新华网
作者:杜雨萌